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開題報告>

數學課題開題報告

學問君 人氣:9.04K

開題報告是課題負責人選定課題後提交給上級審批的一種書面報告,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數學課題開題報告,歡迎閱讀參考。

數學課題開題報告

 題目:農村小學中年級學生數學課前自學能力培養的研究

一、課題研究的現實背景

我們學校處在經濟欠發達的邊遠山區,學生的家長大多都外出打工,“留守兒童”非常多。父母爲了工作,沒時間監督和管理孩子;貪玩是孩子的天性,他們缺乏自覺性;如此的種種原因,導致學生的學習成績落後。面對這樣的社會現實,作爲老師,我認爲最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讓學生學會自學。只有提高了孩子的自學能力,引導孩子主動學習,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學校教學質量。

當今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不斷增長,知識陳舊率不斷提高。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讓學生自己掌握開啓知識寶庫的“金鑰匙”,是現階段各學校教學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學生在學校學到的知識,根本滿足不了未來的需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埃德加﹒富爾說:“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因此,要努力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而培養課前自學習慣,是提高學生數學自學能力的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徑之一。

當前,有很多教師不注意數學課的課前自學,還沒有體會到課前自學的真正意義,根本沒有有安排學生去自學的概念。這樣勢必影響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影響學生自我素質的不斷完善,影響學生自學習慣的養成及自學能力的提高。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讓學生學習有價值的數學,讓學生帶着問題、帶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維進入數學課堂,對於學生的數學學習有着重要的作用。可能有許多老師認爲小學生課前自學並不重要,等上了初中再去自學也不晚。其實不然,任何良好習慣的養成都要從小開始抓起,因爲“良好的開端就是成功的一半”。翻讀一下科學文化界的名人傳略,大家就會明白,他們所建造的科學文化大廈的根基都無一例外地坐落在小學時養成的自學習慣上,良好的課前自學習慣 ,可使學生終生受益。

爲此,我確定了以“農村小學中年級學生數學課前自學能力培養的研究”作爲實驗課題。

二、理論依據

1、生活教育理論

教育家盧梭認爲:教學應讓學生從生活中,從各種活動中進行學習,反對讓兒童被動地接受成人的說教或單純地從書本上進行學習,他認爲教師的職責不在於教給兒童各種知識和灌輸各種觀念,而在於引導學生直接從外界事物和周圍環境中學習,同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從而使他們獲得有用的數學。

我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既教育”、“教學做合一”、“爲生活而教育”。他認爲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2、建構主義理論

皮亞傑的知識建構理論指出,學生是在自己的生活經驗基礎上,在主動的活動中建構自己的知識。也就是說,學習不是簡單知識由外到內的轉移和傳遞,而是學習者主動地建構自己的知識經驗的過程,即透過新經驗與原有生活知識經驗的相互作用,來充實、豐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識經驗。

3、情境主義的學習理論

在教育心理學的歷史中,有關學習的理論經歷了三個轉變,即從行爲主義到認知主義到情境主義的轉變。情境主義主張按照社會情境、生活情境、科學研究探索活動改造學校教育,使學生在真實或逼真的活動中發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情境主義學習理論指導下的教學活動,不僅能促進有意義學習,而且有助於知識向真實生活情景的'遷移。

三、課題界定

農村:學生家長素質普遍較低,培養學生的意識不夠強,家庭經濟條件較差;學生學習氛圍不夠濃厚,學習慾望不夠強烈。

中年級學生:包括三、四年級的學生,他們正處於生長髮育的萌芽階段,生理、心理都在不斷的醞釀而走向成熟,有了自己的想法和理想,一個人一旦有理想和想法他就又會產生叛逆心理。

數學課前自學,顧名思義就是學生在數學課前的自學。數學課前自學能力,是以數學思維能力爲核心的多方面、多因素的一種綜合能力,它主要包括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系統掌握數學知識的能力,科學地應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課題研究的目標

1、本課題研究的目標旨在“讓學生養成數學課前自學的習慣,培養數學課前自學能力,主動參與知識建立起來的過程”,努力挖掘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養成自主探索、自我評價、合作交流的學習習慣,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體會學習數學的價值,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達到鍛鍊人、完善人的目的,爲推進數學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爲培養創新人才奠定基礎。達到無師也能自通的境界,培養一批會學習的人才。

2、透過探索與研究,使本校教師能以學生的發展爲本組織教學,真正把學生放在學習主人的地位,依據教育教學規律進行教學活動。

五、課題研究內容

1、小學生課前自學習慣的培養

(1)小學生數學課前自學的目的意義

(2)小學生數學課前自學對學好數學的作用

2、教師在課前自學中起的作用

(1)爲學生提供豐富的課前自學材料

(2)對學生在課前自學過程中的指導

(3)對學生課前自學方法的研究

六、研究方法:

本實驗採取行動研究與實驗研究相結合的教育科研方法,注重各種方法的相互協調與對比,採用問卷法,訪問法,經驗總結法,個案法,反饋法等各種實驗法,開展形式多樣的訓練實踐活動。

七、課題研究計劃

1、準備階段(20XX年9月—20XX年10月)

①整理課題申報相關資料,完成課題申報工作。

②進行課題研究動員、宣傳課題指導思想和研究意義,制定研究方案.

2、研究的實施階段(20XX年11月—20XX年3月)

①根據課題研究操作措施和做法,按計劃指導學生深入開展各項數學課前自學習慣的培養。

②收集各項活動資料

③撰寫經驗論文,

3、實驗的總結階段(20XX年4月—20XX年5月)

進行總結提煉和實驗成果的綜合評估,撰寫結題報告。

八、研究成果形式

(一)課題研究成果報告

(二)相關材料

1、課題工作報告;2、教師論文;3、學生成果作品展示。

九、保障措施

1、領導的重視是課題實驗成功的重要保障

我們學校作爲一所偏遠的山區中心小學,校長重視科研,多次率先開展課題研究,在此影響下,我們學校的廣大教師積極投入教育科研,連續多年教師論文的獲獎率都很高,學校科研氛圍良好,爲實施研究創造較好的物質條件。

2、實驗教師的無私奉獻是實驗成功的關鍵

課題負責人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參與課題的教師大都是年輕有熱情有幹勁的教師,都是我校數學教學中的佼佼者,他們都具有一定的課題實驗經歷和經驗,能夠勝任課題研究工作。對課題研究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