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開題報告>

英語閱讀課題開題報告

學問君 人氣:5.64K

當課題或自己提出的問題贏得社會認可後,就要把自己的研究方案設計好,即撰寫科研課題開題報告。科研課題開題報告(研究設計)就是課題研究方案的設計、規劃和制定。下面是關於英語閱讀課題的開題報告,一起來看看吧!

英語閱讀課題開題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中學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英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內涵是十分豐富的,其中閱讀能力的培養始終是中學英語教學的重要任務。《課標》對閱讀教學給予了相當的重視,中小學九級英語中的每一級目標都有具體的內容。但是由於中考、高考的壓力,中學英語閱讀教學在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方面存在不少的缺陷,例如重課內指導輕課外指導;重題型訓練輕自主閱讀;重精讀輕泛讀和略讀等。這就妨礙了中學生英語素養的有效形成。因此,在中學生英語教學中探討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新途徑,對貫徹《課標》精神、培養中學生英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英語不是學生的母語,學生缺乏英語環境的薰陶,學生對英語閱讀內容的視野不廣,對異域文化缺少了解。另外,迫於中考、高考的壓力,學習時間緊,學生在閱讀能力的方法與策略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缺陷,主要表現:學生知識面窄,語感弱;詞彙量少,對所讀文章的內容不熟;語法知識掌握不牢,影響對文章內容的理解;閱讀技巧掌握的不好,明白文章的大意,拿不到問題的正確答案;受自身表達習慣、發音標準等多方面的影響羞於開口,漸漸失去對英語閱讀的興趣,這樣學生主動參與少,主體地位也難於發揮。新課程,新挑戰,從教師方面來說,《課標》要求教師以“知識爲本”的教育理念向以“學生髮展爲本”的教育理念轉變;以“我”爲中心向以“人”爲本,以學生爲主體轉變,樹立新的學生觀;從教學目標的單一性向教學目標的綜合性轉變,不斷學習新知識,發展新的教學策略。可是教師在閱讀教學中主要表現:教師重課內指導輕課外指導,重題型訓練輕自主閱讀,重精讀輕泛讀和略讀,重視讓死記硬背輕技巧培養,大搞語法分析的現象與具體語境割裂,妨礙了中學生英語素養的有效形成,使學生對英語閱讀產生了膩煩心理。因此,在中學生英語教學中,探討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新途徑,對貫徹《課標》、培養中學生英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隨着國家基礎教育課改的逐步深化,全面推行新課程改革,我校積極響應,透過近幾年的不斷摸索,明確提出課堂改革的目的是“教會學生學習”;目標是:“輕負擔、濃興趣、大容量、高效益”;具體要求是“三轉”“五讓”,“ 三轉”即變注入式教學爲啓發式教學,變學生被動聽課爲主動參與;變單純知識傳授爲知情並重。“五讓”即在教學中,要讓學生自己觀察,讓學生自己思考,讓學生自己表述,讓學生自己動手,讓學生自己得出結論。實踐中,多次的校間聯誼、教學觀摩探討活動,“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課改理念已經被廣大師生所接受,並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走在了河北省中學課改的前列。伴隨着我校課改的不斷深入,課堂教學過程的一些細節還需要不斷的完善和提高,英語閱讀在英語教學中佔相當大的比重,這樣對閱讀教學的有效方法以及有效策略的研究顯得十分緊迫和必要。

(二)國內外課題研究的現狀分析

英語作爲一種國際通用的交際語言,它的學習與使用受到全世界的重視。很多專家對這方面都有有關的闡述。比如,陳賢純 《外語閱讀教學與心理學》對外語閱讀與學生的心理關係作了闡述;  胡春洞,戴忠信 《英語閱讀論》談到英語閱讀的方方面面;王敬之 《英語快速閱讀的策略與技巧》着重從閱讀的策略和技巧方面談都制約閱讀的速度;翟立柱 《中學英語教學如何培養閱讀興趣》就培養學生興趣方面如何教學;付蘭;常建寶;於玲玲 《談談猜詞技巧在英語閱讀中的運用》用實例談到閱讀與猜詞的關係,熊鷹《談談提高英語閱讀技能的策略》等等。本課題透過論述吸取他們的經驗,補充他們的理論,在實際中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閱讀能力既是英語考試的重要內容,也是運用英語的主要能力之一。在目前課改的新理念下,注重學生自主學習,重視學生積極參與、樂於探索、勇於實驗,勤于思考的探究過程,強調學生知識與技能同時培養,培養他們的科學與探究能力,逐步形成科學的態度與科學的精神,最終促進學生的終身的發展。由於目前課改教學實施時間不長,經驗不足,閱讀課上,教師一堂言,教師滿堂灌,忽略學生主體地位的教學形式仍然存在,這樣對學生創造性和創新能力產生了極大的障礙。讓人可喜的是有一些開拓性的人物和學校不斷出現,新的切實可行的教學理論得到傳揚。比如,張熊飛教授1995年創立的“以誘思探究教學”理論,嘗試一些新方法,已經在全國產生廣泛影響,並受到顯著教育效益。洋思中學、杜郎口中學、茌平中學等等在課改中都有大家可取之處。

(三)創新點與特色

本課題側重在新課標的要求下,透過對閱讀方面的理論與實踐的研究,強調學生主體作用,透過積極、主動的課內、課外閱讀,擴大資訊的攝入量,在一定的詞彙量和語法知識的基礎上,透過練習,得出有效的閱讀方法與策略。另外一方面,展示教師如何發揮自己的閱讀指導作用,在新課改實踐中不斷改進、反思,形成更具體、更有針對性和實用性的指導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從而達到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的有效結合。

(四) 課題研究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實踐意義:

(一)有利於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與提高,引導學生掌握閱讀的各種技巧,在瞭解異國文化的基礎上,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培養閱讀興趣;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體驗學習的快樂,促進學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協調發展,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有利於激發各層次學生的學習英語的激情,積極參與教學活動,防止個別學生掉隊,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

(二)有利於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透過對本課題的學習、探討、研究與實踐等教研活動,使各位教師努力尋找有效的閱讀方式和方法,最終形成探究、合作、民主的科研氣氛,促進教師理論水平和研究技能的提升,促進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提高,提升學校辦學層次。

(三)有利於學校課改的有效展開。在新的課改背景下,只有根據課改的要求,學校透過各種途徑號召並大力支援,給師生提供必要的課改環境,激勵教師大膽去創新,去實踐,推進教學理論的研究和發展。要求學生在閱讀方面合作、探究,共創一個和諧的教學氛圍。

理論意義:

在新的課改形勢下,新的教學理論不斷出現。透過對本課題的研究,可以使許多教學理論在實踐中得到更細的體現,得到充實和補充,減少對理論的死板硬套,機械使用和使用理論的隨意性、盲目性。在正確、有效的理論指導下,更有效地推進閱讀教學。

二、課題研究的範圍和基本內容界定

(一)什麼是閱讀

古德曼(man)指出:“閱讀是對閱讀、閱讀理解及文化背景的`內涵三種相關而又互有區別的資訊,進行資訊處理的一種形式。”閱讀是一種重要的語言交際形式,是人們獲得各種資訊的重要途徑。對閱讀的不同理解決定教師的不同的閱讀教學觀。現在中學的一些英語教師普遍持這樣一種觀點:閱讀即是按詞逐個再認,只要沒有生詞或語法現象,就算學生理解了。正是由於這種觀點,形成了目前中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大講詞彙知識,大搞語法分析的現象。閱讀的定義本身難以界定,各個學者對閱讀也存在着不同的理解,衆說紛紜。閱讀應是讀者利用句法、語義、語音線索、篇章知識以及讀者已有的知識經驗,對由視覺輸入的語言文字元號的資訊進行解碼,獲取作者想表達的資訊

閱讀是爲了獲取資訊,而資訊是以語言爲表達形式的,所以它必定受到語言表達形式的影響。

(二)什麼是閱讀能力

教育心理學研究指出,學生閱讀能力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對由視覺輸入的語言文字元號的資訊進行辨認,加工,處理,獲取作者意圖的能力。研究表明,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大致有二個層次。對文章字面意思的理解,把握主要事實和線索,是第一層次;在第一層次基礎上,能對作者的意圖,態度,觀點及寓意有正確的理解,是第二層次。因此,閱讀過程是一個思維過程,是積極的, 能動的,是一個人透過眼睛的移動,注視等獲取資訊,並透過大腦對直觀資訊進行辨認,識記,聯想,分析,推理等複雜的心理過程。閱讀使學生的眼,口,耳,腦並用,所以閱讀既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吸取書面資訊及內涵,又能加強記憶,鍛鍊思維能力,擴大詞彙量,豐富語言知識,還能瞭解英語國家的社會與文化。閱讀是掌握語言的所必需的基本技能,也是語言學習的一種方法。它和非語言因素,才能全面提高閱讀能力。

(三)閱讀策略

是指爲了有效地組織和安排閱讀活動而採取的行動和步驟。它包括閱讀觀念和閱讀管理兩個部分。閱讀觀念是讀者對於如何做好閱讀理解的各種認識的總和,它對閱讀行爲起着無形的支配作用。閱讀觀念具有穩定性與可變性,它受讀者的所處的文化環境、個人經歷與傳統學習的影響。正確的閱讀觀念需要培養,更需要長期的錘鍊與不斷修正。閱讀管理是讀者調控閱讀過程的手段與措施,它包括認知與情感兩方面的因素,兩者是閱讀活動不可或缺的兩個方面,只有協調得當,閱讀活動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四)課題實施範圍界定

河北省臨城縣臨城中學2011屆學生,即高一共1373名學生包括各個層次的班,即:奧賽班、實驗班、普通班和特長班。七位英語一線教師:國文紅、吳玲娜、趙淑敏、周沉茹、米建香、趙娟珍、馮麗華。

三、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一)多元智能理論。多元智能理論是由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加德納提出的。英語教學應充分利用學生的各項智能來發展語言智能,同時,英語學習也可以帶動學生其他方面智能的發展。智能理論支撐下的英語教學並不強調面面俱到,而是以學生運用多元智能理解文章爲目的,讓其在規定時間內掌握文字資訊,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同時也提升學生閱讀興趣。

(二) 建構主義理論。從建構主義理論的角度出發,透過大量閱讀教學實踐,對中學生提高英語閱讀能力方面進行理論研究。建構主義強調教育過程中教師與學生是互動的,教育過程既是學生參與知識建構的學的過程,同時也是教師指學生知識建構的教的過程。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應是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傳授者與灌輸者。

(三) 任務型教學理論是20世紀80年代外語教學法研究者和第二語言習得研究者在大量研究和實踐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有重要影響的學習理論。任務型教學強調了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充分體現了以教師爲主導、以學生爲主體的素質教育理念,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越來越顯示出其優越性。學生在完成任務活動時,教師指導學生髮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獲取知識。這樣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 全面發展教育論。全面發展教育論追求人的全面和諧發展,達到個人發展與社會發展的統一。它要求我們必須確立“主動發展觀”,以學生終身學習和主動學習發展爲宗旨,構建呼喚主體精神,塑造健全人格,開發認得潛能,促進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模式。

四、課題研究的目標

(一) 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關係到中學生英語素養的有效形成,中學英語閱讀教學要學生透過課堂內、外的閱讀,利用自己獲得的背景知識,利用詞法、句法、語義、篇章知識、方法策略以及已有的知識經驗去自主的閱讀,培養學生自己的閱讀策略、語感並在閱讀過程中獲取和處理資訊的能力,注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批判性思維爲目標。

(二)幫助教師轉變觀念,提高本身素質。教師透過綜合運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指導學生選擇閱讀內容、學會閱讀方法,要指導的有方、有力、有節,從而提高閱讀教學與應試的實效性的目標,自己本身素質也是一個提高。

(三) 學校方面,學生在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質整體發展基礎上,提高了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達到思想情感素質的昇華,從而達到學校的育人目的。

五、課題研究的內容

課題的基本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一)探討掌握詞彙技巧對提高英語閱讀能力的作用

(二) 語法基本知識對閱讀能力的制約

(三) 中學英語閱讀方法合理運用的策略研究

(四) 探討培養中學英語閱讀興趣的途徑

畢竟學生正處於學習的過程中,相對來說各方面知識很薄弱,閱讀時難免受到詞法、句法、語篇結構、語法基本知識的影響。更進一步在考試中要做好閱讀,必須學習和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掌握精讀與泛讀的規律。學生應該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透過課內外閱讀,了要各國文化背景,擴大知識面,培養閱讀語感能力,同時注意平時詞彙積累,在擴大詞彙量的基礎上,進行快速閱讀。只有課堂內外重視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養成閱讀習慣,進一步進行積極、主動、創造性的閱讀,才能提高自己的思想意識。

六、課題研究的對象和方法

課題研究的對象:

透過對本課題的選擇,確定研究對象基本是我們本校的2011屆學生,總人數1373人,爲了課題組成員方便溝通,確定課題在中學主要是高中階段學生英語閱讀情況的分析,儘可能包括高一各個水平的班,比如:奧賽、實驗、普通、特長班等等,涉及面儘可能廣,以便各個年齡段和水平的學生都能考慮到。

研究方法:

(一)案例研究法。

案例研究法是對典型的閱讀教學案例進行分析研究、點評,或許用單一的一個片段,或兩段閱讀的對比,或許一類用一個課時綜合講評,也可以專體講座的形式歸納整理出相應的有效的教學行爲方式,倡導新理念、新策略。

(二)行動研究法。行動研究法即師生在閱讀教學教與學的過程中,邊實踐,邊探索,邊檢驗,邊總結,邊完善,把閱讀教學的研究與實踐緊密地結合起來,使研究成果爲學生者理解、掌握和應用,從而達到解決實際問題,改變閱讀行爲的目的, 最終形成一套系統的有效閱讀教學策略體系。

(三)文獻法。

文獻分析法作爲學習理論、收集資訊的主要方法,其中資訊資料主要來源於教育理論書籍、報刊雜誌以及網絡下載的相關的閱讀方面的資料等。透過對這些資料資訊分析與研究,達到準確地界定課題研究的價值性、可行性及關鍵概念的內涵與外延,並制定研究目標與實施方案,在課題研究過程中修正研究的方向等目的。調查法主要調查本課題研究閱讀教學的現狀、師生理解情況以及對研究過程中、研究之後的狀況進行詳細跟蹤調查,爲研究的順利進行提供事實性依據。

七、課題研究的過程

課題的整個研究過程包括:學習、研究、設計、實踐、反思和提高几個階段。

(一)準備階段(2011.1——2011.6)

達成目標:成立課題組,擬定課題研究方案,邀請有關專家對課題進行論證。填寫《河北省教育學會“十二五”規劃課題研究規劃項目、申報、評審書》。並進行文獻學習、研究,對“中學英語閱讀能力培養策略研究”的目標作初步計劃。

階段成果:完成研究方案的制定及課題申報、評審書的填寫。完成《中學英語閱讀能力培養策略研究開題報告》的撰寫。

(二)實施階段(2011.6——2012.2)

達成目標:進行探討,制定課題組的研究計劃,具體實施課題的研究,完成“探討掌握詞彙技巧對提高英語閱讀能力的作用”和“語法基本知識對閱讀能力的制約”子課題的研究。

成果形成:課題研究論文和經驗總結。

(三)中期論證:(2012.2——2012.10)

達成目標:進行階段檢查、總結和反思,調整和改進下階段研究工作,完成“中學英語閱讀方法合理運用的策略研究”和 “探討培養中學英語閱讀興趣的途徑”子課題的研究。撰寫中期研究報告,接受市縣專家的中期評估驗收。

階段成果:教學案例和課題研究論文。

(四)總結階段:(2012.10——2013.3)

達成目標:整理各子課題的終端研究報告,撰寫總課題研究報告和結題報告。接受課題鑑定組的終期評估鑑定。

階段成果:課題組總的結題報告及各種課題成果形式的出版。

課題研究進度即具體時間安排:

八、課題研究的成效

(一)理論成果

1.提高了師生對英語閱讀的新認識。

在新的課改形勢下,透過對本課題的研究, 2011屆的教師和學生對英語閱讀的多種理論有了一個新的認識。七位課題組教師在自己的英語課堂上,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使很多的理論在英語教學實踐中體現出它們的高效性。在這方面,米建香老師與周沉茹老師在學生閱讀方法方面的指導非常成功。課前學生準備,課上學生主動講解,討論,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學習積極性很高漲,每次考試的成績比較突出。多元智能理論充分利用學生的各項智能來發展語言智能,同時,英語學習帶動學生其他方面智能的發展;建構主義理論教育過程既是學生參與知識建構的學的過程,同時也是教師指學生知識建構的教的過程。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應是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傳授者與灌輸者;任務型教學理論強調了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教師指導學生髮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獲取知識;全面發展教育論要求我們必須確立“主動發展觀”,以學生終身學習和主動學習發展爲宗旨,促進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模式。這些理論使師生對英語閱讀深刻理解,有了重新的認識。

2.促使師生對影響學生的閱讀因素有了深刻的理解。

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透過對2011屆學生不同層次班級的閱讀研究,我們發現了阻礙學生英語閱讀的重要因素:文化背景知識、詞彙、語法知識、閱讀量、閱讀興趣和閱讀技巧。透過分析使學生既能體會成功又能看到自己的不足從而調整自己的閱讀行爲。透過學習制約學生閱讀的英語基本知識,促進了學生英語整體水平的提高學生。在學好英語的同時,需要了解英語國家的風俗習慣、生活方式,即所謂的文化背景知識。英語學科不同於其它學科,閱讀內容極廣,尤其是外國文化方面。比如,有一篇閱讀是關於不同國家的人第一次見面時問候的方式。日本人和韓國人在第一次見面時,通常鞠躬;美國、墨西哥和中國人喜歡握手錶示友好;而巴西、英國、法國和加拿大人以親吻臉頰表示友好。學生對這些知識不太熟悉,做題速度明顯受到了限制。當教師介紹時,學生表現得非常好奇,體會不同的國家的風俗文化與文化差異好像是一種快樂。閱讀技能的掌握和運用不僅能使學生在校時透過閱讀來獲得上述知識,而且當他們離開學校以後,能夠坦然地面對資訊時代廣泛而有效地進行閱讀,培養終身閱讀的能力。透過對我校學生的情況進行調查發現,我校普通班學生閱讀學習能力較弱,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和計劃,85%以上的學生沒有閱讀習慣,閱讀能力較薄弱。實驗班和奧賽班要好得多。因此本課題注重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把以教師爲中心的閱讀教學模式轉變爲以學生爲中心的閱讀教學模式,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在完成教材所規定的閱讀目標的同時,教會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形成有效的閱讀策略,從而實現自主性閱讀。在近三年的教學實踐中,我們立足於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積極探索,提高教學效果。閱讀的內部動力,變“要我讀”爲“我要讀”, 教師應重視對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和閱讀能力培養。把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作爲閱讀教學的終極目標。

(二)實踐成果

1.提高了教師的教科研意識,養成了及時進行閱讀教學反思、及時經驗積累的好習慣。

我們課題組成員過去對英語閱讀系統研究不夠,創新意識不強,現在隨着課題研究活動的逐步深入,課題組老師都能有意識地、積極地尋求自己學生在閱讀方面存在的不足,透過互相交流,取長補短,自己教學水平不斷改進和提高。比如,英語詞彙量大,詞彙意思多,有引申義,還有言外之意,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就有了難度。比如,有一篇閱讀涉及到“attraction”“景點”的意思,不是詞的本義“吸引”。吳玲娜老師所帶的班是高一普通班,普通班學生基礎相對差一點。吳老師講課時學生有種種表現:不發言的佔少數;發言的一半是錯的,認爲詞的意思是“攻擊”;另一半說的是本意“吸引”,幾乎沒有學生說出在文章中“attraction”講“景點”的意思。同樣的內容,在趙淑敏老師的高一實驗班,大多數學生都說對了。這說明學生程度不同對詞彙的掌握與理解是不同的。問題如何解決?我們評課時在一起商量,在普通班講課分三步走:首先讓學生自己動手查字典,從詞的構成上把 attract” 與“attack”區分開;然後講“attraction”是動詞“attract”派生出來的名詞,與“attract”只是詞性的不同;最後,根據上下文 “attraction” 在本文中的意思是“景點”。這樣,教師用比較的方法,讓學生積極參與,自己動手,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同時教師指導得條例、清楚,幫助、照顧普通班大多數學生,最終解決了問題。吳玲娜老師所在的高一普通班與趙淑敏老師所在的高一實驗班表現很不同。透過相互借鑑,吸取了對方的經驗,使自己的課堂有了新的改觀。這種做法極大地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提升了教師素質。

2.撰寫了研究論文,提高了課題教師科研水平

課題組成員在平時教學中積累了大量的優秀案例和失誤案例,爲本課題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資料,也爲今後的教學總結了經驗和教訓。課題研究開展以來,教師進一步加強了理論學習、更新了教學理念,改善了課堂教學。

透過座談、上課和個案調查等方式展開研究,從臨城中學學生、教師和學校三方面現狀進行了研究,並撰寫研究論文。2011.6—2012.2完成論文《探討掌握詞彙技巧對提高英語閱讀能力的作用》和經驗總結《語法基本知識對閱讀力的制約》2012.2—2012.10完成教學案例《中學英語閱讀方法合理運用的策略研究》和論文    《探討培養中學英語閱讀興趣的途徑》。在課題實施過程中,課題組老師的教育教學科研水平得到了提高。隨着課題研究的不斷深入,促使課題組老師在研究的同時不斷學習現代教育教學理論,瞭解相關課題的研究現狀,借鑑他人的經驗教訓,在實踐中不斷反思,提高自身的素質,激發了大家參與教育教學改革的熱情。現在,重視並參與課題研究的老師多了,撰寫教育教學論文的老師多了。雖然由於種種原因,這一次的課題研究存在不少不足之處,但爲我們今後繼續進行這一類的課題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培養了一支教科研的隊伍。

3.發表教研論文,推廣科研成果

本課題組撰寫的論文在有關教育教學刊物上發表,並在校報和教研交流會上推廣,極大地調動了廣大英語教師上課的積極性。大家參與課堂,活躍了課堂氣氛,拉近了老師和學生的距離,也收到了較好的效果。教師針對研究論文中提出的英語閱讀所存在的問題,對照自己的做法,加以改進,並參考論文中提出的對策應用。在公開課和觀摩課中,講課教師精心設計,改進公開課和觀摩課。大家在聽課評課活動中積極發言,熱烈討論,都把自己的經驗和教訓毫無保留地說出來,全組老師再一起討論研究,共同學習,共同改進,共同提高。這種課堂模式也是符合新課標要求的,因此得到了學校領導和教學科研督導處的認可,並把我們英語課題組的這種課型進行推廣,要求其它學科向英語組學習,英語教師的公開課要求其它學科老師參加。學校的大力支援促進了我們教研成果的推廣,同時也使我們的研究更加深入而細緻,使我們的教師不斷成長。

4.突出學生主體地位,調動了學生學習的激情

本次課題活動,學生也能透過自己的分析、研究、討論和總結得出新知識,這樣學生的學習過程就充滿樂趣,充滿激情;能自主的去獲取知識,因而知識掌握更爲牢固,也就大大地提高了學習效率。學生閱讀興趣的提高也推動了課程改革的發展,本課題組的科研成果符合新課程標準的理念。改進教學語言主動讓學生髮言,參與,讓學生參與就會以學生爲主體,使學生成爲課堂真正的主人。

九、課題研究存在的主要問題及今後設想

存在問題:

(一)由於學校實行分層次教學,各個類型的班遇事不能整齊劃一,要“因班而教,因人而教”,爲達到研究的有效性,教師工作量大了。爲每位學生找到適合於自己的閱讀方法,不現實。

(二)各位課題組教師本身專業素質有限,儘管大家教學經驗不少,但難以形成理論化的東西;新課程、新課本,教師都在探索,上課操作不太熟練;教學模式與課程整合需要進一步研究。

今後設想:

我們對培養學生英語閱讀興趣的研究還比較膚淺,需要進一步拓寬相關教學理論和解決中實踐存在的諸多矛盾,需要我們今後積極探索更有效、更多樣的閱讀方法,努力實現理論創新,提升課題意義。今後將繼續圍繞“培養學生英語閱讀興趣”展開各種英語教學活動。立足課堂,把已有的教學理論應用到課堂中,帶動常規課的研究,集大家的智慧,解決重點和疑難問題。要透過反思-實踐-反思來實現教師的專業化水平不斷得以提高,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發揚成功之處: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活躍課堂氣氛的作法;對重點詞彙、重要句型反覆練習;課堂的隨機應變策略;對教材的創造性處理;限時閱讀把握;考試得失的分析常等等。反思失誤之處:課堂提問是否給予學生思考的空間;學習活動的組織是否有利於學生的自主學習;學生之間的合作是否流於形式;課堂氣氛是否沉悶:課堂檢測是否有成效:課堂的學習是否關注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閱讀教學對師生共同的好處:學生的獨到見解、精彩回答、創新思維都源於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獨特理解,反過來學生學習中的迷茫和誤區,對教師改進和完善今後教學也有開拓思維的良好作用,也是教師可利用的寶貴教學資料。

十、 參考文獻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元認知策略與英語閱讀的關係》,劉慧君,外語與外語教學,2004年第12期《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

《英語學習策略論》,文秋芳,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年

《英語教師》2008年第12期,曹榮蘇;葛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