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就業指導>

關於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現狀與對策探討的論文

學問君 人氣:1.48W

[論文關鍵詞]職業生涯規劃;大學生;職業價值觀;問題與對策

關於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現狀與對策探討的論文

[論文摘要]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化和畢業生就業方式的轉變,使得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文中從職業生涯規劃的含義及其對大學生就業和社會發展的意義入手,透過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現狀尤其是對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的實證分析,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對策和建議。

一、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含義及意義

職業生涯,是指一個人一生的工作經歷,特別是職業、職位的變動及工作理想實現的整個過程。職業生涯規劃則是指個人結合自身情況、發展機遇,對決定個人職業生涯的主客觀因素進行分析、總結和測定,確定其事業的奮鬥目標,選擇實現目標的職業,確定相應的教育、發展和培訓計劃,並對每一步驟的時問、順序和方向做出合理安排。目前絕大多數高校的就業指導,僅侷限於對畢業班開設就業指導課,介紹當年的就業形勢與就業政策,從理論層面上提供一些面試技巧、擇業心理、如何寫求職書等淺層次的服務。而這些已經不能很好地解決畢業生就業難、職業發展錯位等問題。事實上,學生剛入校時就需要針對職業方向做出多方面的調整,這涉及到個人對所選專業的學習動力和自我激勵、制定適合自己理想的學習計劃、專業與興趣不符的調整等,從而掌握髮展的主動權。要讓學生從大開始就認清自己的發展方向,並在三年或四年內爲目標而努力,爲將來就業做好準備。

一個人一生所從事的職業按先後順序可分爲早期生涯、中期生涯和晚期生涯三個發展階段。在這三個時期中,我們依據休普的劃分,又可以將一個人的職業生涯分爲四個階段:探索階段、創立階段、維持階段和衰退階段。從職業生涯階段模型中可以知道,職業生涯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大學生正處在對個體職業生涯的探索階段。在此期問,大學生的個體能力迅速提高,對自己未來的職業生涯應該有一個預期的設計,需要就自己未來的職業生涯做出關鍵性的決策。這一階段職業的選擇對大學生今後職業的發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職業生涯規劃有利於大學生個人明確未來的切實可行的奮鬥目標。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應該做什麼,以及怎樣實現自己的目標,自我定位,規劃人生。職業生涯規劃可以增強發展的目的性與計劃性,提升成功的機會。

(二)有利於大學生更好地瞭解自己,進行自我定位。職業生涯規劃將會引導大學生對其個人職業生涯的主客觀因素進行分析、總結和測定,正確認識自身的個性特質,發現現有的與潛在的資源優勢,幫助他們重新對自己的價值進行定位,引導他們評估個人目標與現實之間的差距,樹立與自己主客觀條件最匹配的職業定位。

(三)職業生涯規劃可以提升應對競爭的能力。透過職業生涯規劃,瞭解和認識自己以後,可以使他們學會如何運用科學的方法採取可行的步驟與措施,有針對性地學習,參加各種相關的培訓、學習和實踐,充分發揮個人的長處,努力克服弱點,挖掘潛在的能力,不斷增強他們的職業競爭力,從而實現自己的職業目標與理想。

(四)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有利於社會的全面進步。高等教育以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大學生爲己任,承擔着重要的社會責任和義務。綜合素質高的大學畢業生是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對於他們,理想的人生就是在謀求和促進社會進步與發展中實現個人價值,包括實現個人職業理想。合格畢業生是高校爲社會培養的優秀“個體”,社會則要求“個體”能在立足於社會的前提下,帶動和影響周圍的人羣,進而形成大小不一的促進社會發展的因素,從整體上有利於社會的全面進步。因而大學生就業絕對不能等同於簡單的“找工作”,它必須是正確、科學的職業選擇和有責任的職業理想規劃與實施。從這一點來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社會意義巨大。

二、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現狀分析

(一)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理念沒有普及。目前,雖然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問題越來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視,但真正普及的面還不廣。調查顯示,有61.7%的學生希望在大學期間獲得有關職業生涯規劃的服務,而有87.2%的學生對學校開展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感到不滿意或僅僅是一般。高校並沒有在大學期間經常對大學生進行關於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方面的教育,造成大學生雖然對職業生涯規劃方面的知識很渴求,但是並沒有機會系統地學習相關知識。

(二)時間安排不夠合理。職業生涯規劃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目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普遍存在在大學期間偶爾開展此類教育課程或講座,而且大多是針對畢業班學生的。調查結果顯示,在接受調查的學生中,僅有16.5%的學生表示所在高校從大一就開始經常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方面的教育。時間安排的不合理,使得職業生涯規劃形同虛設,根本不能對大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

(三)缺乏專業的指導人員。目前,許多高校就業指導中心還沒有專門的職業規劃師,一般是由做學生工作的老師或思想政治輔導員指導,而這些指導者往往缺乏相應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大學階段對於大學生來說是確定職業取向的關鍵時期,專業指導人員的缺乏對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影響較大。

(四)大學生自身的職業價值觀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如對自身瞭解不夠,職業準備不足,職業價值觀模糊。許多大學生在求職時,將眼前的薪金待遇和地緣位置當作優先考慮的因素,而並沒有把個人發展空間或者未來發展前景排在首位。大學生這種過於注重條件待遇的模糊的職業價值觀,導致他們不僅不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工作,而且更加重了他們求職就業的壓力和負擔。具體表現在:

1.大學生職業理想的形成普遍較晚。職業理想是一個人在其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指導下,對自己未來從事的職業和發展目標做出的想象和設計,它直接影響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和未來的職業發展。在“你的職業理想何時比較明確地形成”選項中,小學佔2.5%,初中佔5.5%,高中佔26%,大學佔47%,尚未形成的佔19%。調查表明,大學生職業理想的形成普遍較晚,甚至還有近五分之一的畢業生尚未形成比較明確的職業理想。在“職業理想形成過程中,哪些外界因素影響最大”選項中,家庭佔37%,學校佔16.5%,地區佔11.5%,社會輿論佔27%,其他佔8%。可見,對於獨生子女佔絕大多數的大學生羣體,家庭因素在其職業理想形成中影響最大。在“你理想中的職業的相關因素”選項中,職務佔41%,收入佔41%,權利佔7.7%,聲望佔13.3%,就業地區佔37%,發展階段佔40%,其他佔4%。可見,大學生理想中的職業,收入因素佔首位,職務和發展階段次之。在“你現實的職業與理想中的職業是否符合”選項中,基本符合的佔6o%,不符合的佔23.5%,很符合的僅佔16.5%。這些充分說明我國教育系統對學生的職業指導工作還很薄弱,而大學教育對大學生職業理想的形成至關重要,這對我們如何幫助和引導大學生形成適合的職業理想提出更高的要求。

2.大學生受“學而優則仕”的官本位觀念的影響依然較深。在“你聯繫工作的第一選擇”選項中,前兩位分別是:政府機關佔40%,事業單位佔36%,其他分別是:國有企業佔4%,民營企業佔4%,外企佔7%,其他佔9%。在“你對政府機關的看法”選項中,同意和完全同意“政府機關的工作人員社會地位很高”的佔49%,同意和完全同意“如果我中意的政府機關和企業同時招聘我,我選擇去政府機關”的佔47.5%,同意和完全同意“政府機關是我就業首選”的佔25%,同意和完全同意“父母非常希望我去政府機關”的佔48.5%。調查表明,政府機關人員特殊的社會地位成爲大學生“官本位”傾向的重要內在根源,而父母的願望成爲“官本位”觀念得以存在和傳承的重要外在影響。

3.大學生對經濟待遇的看法出現新變化。當代大學生一方面受傳統“官本位”觀念的影響,另一方面又有其對經濟待遇全新的看法。在“你理想的職業,其相關因素”選項中,選擇收入的'佔59%;在“首先選經濟發達、生活水平高地區的單位”選項中,不同意的佔17.75%,中立的佔28.25%,同意和完全同意的佔54%;在“如果單位待遇好,專業不對口並不重要”選項中,不同意的佔28.75%,中立的佔31.5%,同意和完全同意的佔50%,這說明當代大學生非常關注經濟待遇。在“只要單位待遇好,即使對工作不滿意也會幹”選項中,不同意的佔38%,中立的佔35%,同意的佔27%;在“個人能力高低只能用收入來衡量”選項中,不同意的佔55.25%,中立的佔31.5%,同意的僅佔13.25%;在“收入高低最重要”的選項中,不同意的佔42.75%,中立的佔37.75%,同意的僅佔19.5%。這說明大學生雖然非常關注經濟待遇,但逐步形成了人生價值並非一定要透過收入來體現的觀念,體現了大學生價值取向多元化的特點。

三、解決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問題的建議

(一)理念上的更新和統一。首先學校自身要認識到職業生涯規劃對大學生髮展、對學校發展、對社會發展的重要性,並把它作爲實實在在的工作來開展,而不是流於形式或者爲了完成任務。其次是就業指導中心要做好宣傳和教育的工作,讓學生主動地、熱情地、負責地參與到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活動中來。再次是要做好學校與學校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工作,互相吸取經驗,借籤方法,更好地促進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在全國的各所高校中開展起來。

(二)合理安排時間。從目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時間安排不合理來看,解決的關鍵是有針對性地進行。不同年級確立不同的目標,並開展不同的指導。例如,一年級時使學生認識到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初步瞭解職業內容,瞭解自我。可以在新生入學教育中強調職業的發展應從大學生人校開始,帶領新生參觀高年級學生的實習基地,瞭解未來工作的基本條件,組織新生與高年級學生座談,聽取高年級學生在學習和就業方面的建議和經驗,邀請專家,舉辦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必要性方面的講座,鼓勵學生參加學生社團活動。學年末,建議學生寫自我總結,剖析對個人能力和未來職業等方面的認識和體會。二、三年級時,力爭使學生了解社會需求情況,掌握一定的求職技巧,利用多種渠道收集與就業相關的資訊,初步確定自己長期發展的目標,可用的途徑有: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輔導課、邀請社會上不同行業的人士來介紹本行業的發展趨勢和對人才的要求等等。四年級時,透過各種職業生涯規劃的教育指導,使大學生順利就業或繼續深造,可以督促學生對前三年的準備做總結,檢驗已確立的職業目標是否明確,準備是否充分,組織學生參加招聘輔導班,幫助學生完善求職材料,舉辦就業政策、就業程序的講座,組織學生畢業實習等等。

(三)開發一套適合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系統。大學生羣體的特殊性決定了他們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特殊性。因此,高校就業指導中心有必要選擇專業化的評價工具,或者可以憑藉內部專業人員的力量進行開發,或者聯合外部的測評機構共同開發。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系統工具的開發是一項具有重大實際意義的工作,需要開發者從大學生自身的特點出發,注重專業性、實踐性和經濟性的結合。

(四)建立高素質的專業指導隊伍。一方面可以加強對就業指導中心教師的專業技能培訓,使他們掌握職業生涯規劃的知識和程序,往專業化的方向發展。另一方面,透過引進專業人士來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如引進心理學專業人員或從事職業研究的相關人員,他們一般都具備職業生涯規劃的知識,不僅能夠對學生進行指導,而且還能爲他們進行實際的規劃。

(五)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就業形勢教育和素質教育,引導大學生轉變擇業觀念,樹立科學的就業觀念和成才觀念。高校從1999年擴招以後,使我國高等教育迅速走人大衆化階段,大學生的就業市場由過去的“賣方市場”走向“買方市場”,大學生的就業也由過去的“精英”走向“大衆”。這樣,一部分學生會走向社會的精英崗位,另一部分學生將從事與大衆化相適應的“藍領工作”,成爲進階藍領。因此,我們教育工作者應教育引導學生深入社會、瞭解社會、服務社會,自覺地將個人的奮鬥目標與祖國和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根據社會需求、所學專業、個人興趣與能力特長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合理確定擇業目標,克服盲目高攀、急於求成、眼高手低、擇業觀念淡漠、等靠要思想嚴重等錯誤觀念,樹立大衆化的就業觀念,引導大學生從認知、知識、能力、心理等方面作好充分的就業準備,尤其要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質,增強自己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