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就業指導>

一個求職者面對1.66個崗位

學問君 人氣:1.28W

一個求職者面對1.66個崗位

一個求職者面對1.66個崗位

南方人才市場通報節後八天招聘會情況,只要不挑剔求職不難

南都訊 記者王道斌 實習生 張書 通訊員 中南人宣 進場企業數下降了,崗位提供數也減少了,即便如此,節後由南方人才市場組織的4 .5萬個崗位,雖然吸納了2 .7萬人前來求職。但1 .66個崗位對應一名求職者的現狀,提示今年來穗求職者只要不挑剔,找一份工作基本上沒有問題。

企業、崗位、求職者都出現下降

根據該市場截至昨天爲止接連八天的招聘會情況顯示,相對於2011年節後招聘情況而言,今年人才市場的招聘企業數、提供崗位數和進場求職數均出現較大幅度的下降。只是企業用工需求的'縮減幅度,比求職者縮減的幅度要小,加之絕大多數企業往往需要長期補充員工,用工缺口方纔凸顯出來。

從1月30日至2月6日八天時間內,進入該市場的招聘單位一共有2600家次,比去年同期減少5%;提供職位數爲4.5萬個,同比減少20%;進場求職人數約爲2.7萬人次,同比減少25%.

八天的現場招聘會中,職位空缺數和求職人員的比率爲1.66,這表明平均每個求職者對應1.66個職位,如果不考慮專業對口的問題,只要求職者不挑剔,找一份工作基本上沒有問題。

求職者最想幹的崗位不多

據悉,南方人才市場還對節後廣州最爲緊缺的職位和求職者最希望乾的職業進行排列。結果顯示,求職者最希望乾的行政/後勤、人力資源、貿易、物流/倉儲等職位州企業提供的職位數普遍不高。企業提供崗位數能與求職者意願進行較好對接的爲銷售、建築工程、市場營銷等職位。

據分析,目前“用工荒”不是“無工之荒”,也就是說並不是絕對的勞動力供應不足,而是目前經濟產業結構調整的必然結果,是一種勞動力的結構性、技術性短缺。

目前,全國許多地方還存在大量應該轉移也可以轉移的農村勞動力,只是由於勞動力年齡結構矛盾、產業結構性矛盾、地區性結構矛盾、文化程度結構矛盾等引發了某些地區出現用工荒,短期內中國的勞動力供給仍然是豐富的。

此外,據有關統計,目前,外出農民工主要以青壯年爲主,其中16—30歲的佔比達到61.6%.相比第一代農民工,第二代農民工的擇業觀念發生了很大變化,他們不願意從事工作環境差、勞動強度的大的苦活、髒活和累活,更加嚮往融入城市,更看重發展機遇。因此,企業要解決招工難,關鍵還是要創造條件留住員工、吸引員工,提高外來員工的待遇,關注外來員工的生活和職業發展需求。

用人單位需求最多的前十類職位

1 銷售

2 建築工程

3 技工
 
  4 市場營銷

5 百貨/連鎖/零售服務

6 客服及技術支援

7 其它類

8 財務/審計/稅務

9 生產/營運

10 保險

求職者應聘最多的前十類職位

1 行政/後勤

2 銷售

3 財務/審計/稅務

4 建築工程

5 人力資源

6 貿易

7 生產/營運

8 市場營銷

9 工程/機械

10 物流/倉儲

(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