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就業指導>

【精品】大學生職業規劃模板3篇

學問君 人氣:4.37K

時間是看不見也摸不到的,就在你不注意的時候,它已經悄悄的和你擦肩而過,成績已屬於過去,未來的工作還很艱鉅,我想是時候好好地做一份職業規劃了。到底應如何做職業規劃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學生職業規劃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品】大學生職業規劃模板3篇

大學生職業規劃 篇1

當我寫這一篇文章時,我已經是××××大學的一名學生了,在即將入學之際,我站在大學的開頭,展望一下大學四年的學習和生活,期望我的大學能夠如預期一般充實而有好處。

大一:打牢地基。觀念上將“要我學”變爲“我要學”,腳踏實地學好基礎課程,個性是英語和計算機。在大規劃下要做小計劃,堅持每一天記英語單詞、練習口語,並從大一開始就堅定不移地學下去。根據自己的實際狀況思考是否修讀雙學位或輔修第二專業,並儘早做好資料準備。大一的學習任務相對簡單,可適當參加社團活動,擔當必須的職務,提高自己的組織潛力和交流技巧,爲畢業求職面試練好兵。

大二:承前啓後。在這一年裏,既要穩抓基礎,又要做好由基礎課向專業課過渡的準備,並要把一些重要的高年級課程逐一瀏覽,以便向大三平穩過渡。這一年,手中應握有一兩張有分量的英語和計算機認證書了,並適當選讀其它專業的課程,使自己知識多元化。可參加有益的社會實踐,如下鄉、義工活動,也可嘗試到與自己專業相關的單位兼職,多體驗不同層次的生活,培養自己的吃苦精神和社會職責感。

大三:奮起直追。主動加深專業課程的學習,並把大四的課程儘量擠入大三這一學期,以便大四有相對寬鬆的時間求職或考研。對於大多數同學來說,大三是到了快要把自己拋向社會的時候,因而要多向大四的師兄師姐打聽求職資訊、面試技巧和職場需求狀況,請教寫求職信、個人簡歷的經驗,並在假期開始爲自己心目中的職業進行實踐。準備考研或出國留學的同學,則要關注考試資訊,儘可能多渠道地蒐羅各種資料。

大四:揚帆千里。目標既已鎖定,該出手時就出手了。求職的,編寫好個人求職材料,進軍招聘活動,多到求職網站和論壇轉一轉,你自然會享受到勤勞的果實。考研和出國的,此刻就是衝刺期,落足功夫,爭取把目標拿下。在同學們爲自己的前途忙得暈頭轉向的時候,畢業論文這一關可馬虎不得,這是對你大學四年學習的一個檢驗,要對自己負責,別“剪刀加漿糊”就糊弄過去,想想被評上優秀論文是一件多麼榮耀的事情啊。只要在大學前三年都能認真踐行自己計劃的同學,相信大四就是你收穫的季節了。

生活上,在大學四年間應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利於我們的學習和生活,能使我們的學習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就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的資料。我要合理地安排作息時間,構成良好的作息制度;還要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和文娛活動;要保證合理的營養供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能養成沉溺於電腦網絡遊戲等不良的習慣;並且在課堂上要認真詳細的記筆記。

在大學本科期間,我們並不指望能學到什麼高深的專業知識,而是就應把重心放在學習潛力的培養上。一個人貴在明白自己就應去幹什麼,"明其志,方能知所赴!"學校帶給的平臺是許多專家的共同認可的,適合大部分同學的需要,然我們自己就應更清楚自己的實際需要,在學的課程上有所側重,有所安排,另外選學一些對自己有價值、有益處的課程……這將更具個性化更能挖掘你的潛力。

大學同樣是一個施展表現你的才華的大舞臺。好好利用它,也是一個任務。怎樣說呢有人說:"社會經驗道義後社會上去培養也來得及,此刻讀好書不就行了麼"我認爲這是各誤區潛力的培養其實不是一朝一夕的。就比如語言潛力,我們從小就開始訓練,對麼但你能夠說——我此刻的語言功底、交際潛力十分出色了麼很少有!即使我們平時一向在培養的東西尚且如此,更何況工作潛力呢它常需要必須條件,必須時間空間的。許多大一沒有從事任何社會工作的同學,往往到了大二、大三就很難加入學生會、團委,等等,爲什麼呢就是這個道理,我們就應把握大學裏這個機會充分鍛鍊自己的工作潛力。

大學課餘生活豐富多彩,思源湖畔、光彪樓裏,時時飄來美妙的音樂。

各類大小社團所推出的活動絡繹不絕,只要你在校園逛逛,回寢室時便會發現手裏捧着一大堆海報、傳單。這兒一個報告,那兒一個音樂沙龍,東邊一場籃球賽,西邊一處美食節。其中你擇其一二參加能夠幫忙你緩解學習的壓力,舒緩自己情緒,又能夠廣交朋友,走進大學的社團身份,對將來人生多元化有百利。

我上高中時的理想大學生活跟我此刻的差距的確是很大,但那時只是天真的認爲大學是很完美的。此刻明白了,也認清了,並開始適應了。我想大學終究是一個學習的地方。所以學習還是第一位,這四年中必須要把學習抓好,尤其是對自己感興趣的學科,要好好學好,興趣決定動力,我就是對很多事都提不起興趣,纔會缺少很多的動力。總之大學生涯不必須要門門都是優秀,只要有拿得出手的就能夠。畢竟各科都精通實在難做到。我也沒必要訂些不切實際的目標。

以前讀到了這樣一句話“青春的含義就在於不管我們選取了什麼、成功與否,都不後悔。我期望透過4年的大學生活,深切地體會到青春和成長所帶來的喜悅和甘甜。不僅僅要努力學習專業知識,同時還就應培養自己的競爭意識,創新意識和團隊合作意識。在經歷4年的歷練之後,我期望自己能夠更加勇敢、堅強,並且用心向上。”我覺得,這正是我對大學生活的期望。

在擬好了規劃後,還需要提醒自己,在行動中具體實施目標時也會碰到困難。如很難預料的或難以控制的事情發生,像社會經濟衰退、生病、環境突然發生變化等,在這種狀況下,我們需要等待,或者尋求其他方法,或改變自己的設想來適應社會需求。

期望我的大學能夠是我夢想的跳板,助我的夢想奮力起航。

大學生職業規劃 篇2

據各類文獻資料研究顯示,高校的職業規劃教育效果並不樂觀,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目前的職業規劃教育的內容與課程過於陳舊,大大降低了學生對課程的興趣。隨着“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面臨着新的發展機會,利用互聯網實現與教育事業的結合,豐富職業規劃教育的內容與課程,開闢出新型的教學模式與體系,對於我國高校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大有裨益,指引學生以正確的價值觀選擇就業,有利於學生的終身發展。

一、現階段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現狀及影響因素

(一)現階段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現狀

1、職業規劃偏離實際,缺乏目標性與整體性

學生在中小學階段大多養成了被動的學習習慣,,大學生很難認識到職業規劃的重要性。我國大學生忽略了職業規劃的重要性,由於大學的自主學習環境,大學生很難去了解、認識並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對自己進行職業規劃。

2、大學生角色定位模糊,自我剖析不足,不瞭解社會職業需求

大學生在角色轉變過程中往往會對自身定位模糊,他們很難做到自我剖析,不能透徹全面的分析自己的性格、能力與優劣勢。不僅如此,大學生對社會的發展與需求關注度低,不能及時瞭解和掌握社會所需人才和職業的類型。

3、高校職業規劃教育缺乏系統性,測評體系不完善

我國高校的職業規劃教育課程大多缺乏一定的系統性。授課教師主要是學校輔導員,其專業知識水平存在一定的'短板,使得課程相對枯燥,實用性較低。與此同時,我國高校職業規劃教育課程還缺少專業的測評軟件,測評體系亟需完善。

(二)現階段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影響因素

1、客觀因素

(1)社會環境存在較多不良因素。大學生由高中相對封閉的學習環境進入到與社會環境有較大關聯的大學,他們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均處於建立和發展的時期,具有較強的可塑性,同時也缺乏理性的判斷與自控,非常容易被外界的事物所幹擾,加之社會存在多元化的價值取向,初入大學的學生極易產生錯誤的、極端的價值觀念。

(2)職業規劃教育體系不完善。職業規劃教育不能僅僅開設理論教學課程,實踐教學也是不容忽視的一個環節,但是目前較多的高校並不能較好的開展實踐教學,指導力度不足,實習基地的建設也存在諸多不足,不穩定、缺乏層次和系統。在授課教師環節,高校具有濃厚的師資優勢,但是教師參與職業規劃教育的積極性並沒有充分的調動。

(3)家庭因素。在家庭中,父母的言語與行爲對孩子都是有影響的,子女的職業意向受到父母職業態度的影響。父母在孩子的職業規劃中應起到輔助、榜樣、引導的作用,透過正確的方式科學的啓發孩子進行職業規劃。

2、主觀因素

當大學生畢業面對職業的選擇時,基本會表現出兩種傾向:一、過於自信,高估自身的能力,好高騖遠,對職業的選擇期望偏高;二、得過且過,以完成學業爲主要任務,對自己的職業規劃要求很低,不在乎選擇的職業是否適合自己。

在各大高校職業規劃教育往往與就業指導混爲一談,甚至成爲了就業指導工作的一部分或者延伸,授課內容偏離職業選擇,轉而成爲求職技巧的指導與學習的課程,甚至有的高校開設職業規劃教育僅僅是爲了舉辦職業規劃大賽。

二、“互聯網+”視角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對策探討

“互聯網+”是以互聯網爲基礎和出發點,藉助互聯網的優勢並充分發揮這種優勢,與其他的產業有機結合,逐步成爲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在這種經濟形態下,生產要素得到優化,業務體系進一步更新,商業模式得到重構,其最終就是要實現產業升級帶動生產力的發展,完成經濟的科學轉型與升級,增加社會財富。

(一)依託“互聯網+”構建在線教育模式

對於大學生的職業規劃教育,高校可根據不同的年級制定不同的課程計劃與體系,將各種課程資源上傳到雲端供學生在線或者下載學習瞭解,同時學生可以提出意見和建議,課程結束時,學生可以在線規劃自己的未來職業發展。這樣的在線教育模式不僅能夠解決高校師資緊張的問題,更具有較強的個性化,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學習,對學生的職業規劃具有更加積極的作用。

(二)藉助“互聯網+”推行新型教學模式與方法

藉助互聯網技術推出職業規劃教育課程的網上模擬系統和互動系統,使得學生能夠在網絡虛擬的環境中進行逼真的職業規劃,體驗職業規劃及就業創業的過程。這就能夠透過新型的教學模式與方法提升了課堂的教學效果,不僅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還增加了職業規劃教育的實踐性。

(三)基於“互聯網+”建立職業規劃教育平臺

基於“互聯網+”建立職業規劃教育的網絡平臺,對於授課、學生學習、實踐、交流、統計分析等都具有積極的意義。此網絡平臺可包括以下模組:

1、測評模組。實現學生的在線自我職業測評,從心理學角度幫助學生了解自我的性格、氣質以及未來的職業傾向等,並儲存學生的測評結果。

2、儲存模組。學生進行進行職業測評後,系統自動儲存結果並形成專業的職業規劃報告,以方便後期檢視和數據分析。

3、資訊交流模組。開設資訊交流模組,學生可以將自己所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提交到平臺,向同學和老師求助,實現全校師生在線交流。

4、求職資訊模組。設定求職專屬模組並做好職業的分類,將各種社會上職業的需求資訊進行發佈,以供學生選擇並進一步求職。

5、附件模組。附件模組主要提供一些求職技巧、簡歷模板等,可供學生自行下載,方便學生職業規劃過程中的需求。

三、小結

透過上文的分析,“互聯網+”已成爲各類產業發展所依託的強有力的平臺和技術,高校的職業規劃教育事業關係到大學生的未來發展,如何在“互聯網+”背景下對職業規劃教育進行模式和方法的革新是目前面對的較大的問題,高校需要抓住目前所具有的機遇,實現職業規劃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美好的未來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蒙麗莎.低年級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教學模式探討[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xx,(05):42+41.

[2]張麗麗.高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體系的構建思路[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xx,(05):124.

[3]宋文娟,楊因保.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模組化教學模式的構建[J].運城學院學報,20xx,(02):84-87.

[4]王辰.獨立學院學生就業能力現狀及就業規劃指導工作思路[J].教育觀察(上半月),20xx,(09):73-74.

大學生職業規劃 篇3

近年來,大學生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那個讀了大學就有”金飯碗”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大學生就業已經成爲社會普遍關心的一個問題.那麼,作爲這個問題的關鍵人物大學生心裏是怎麼想的,他們的職業規劃情況又如何呢?對此,我在湖南財專和互聯網上對一些同學進行了調查.

調查人羣以財專學生爲主(17人,佔85%),本科類學生爲輔(3人,佔15%).其中大一10人(50%),大二8人(40%),大三2人(10%).

在調查所學專業由誰選擇的時候,70%的學生選擇了自己選擇的選項,25%的學生因學校調配學了現在所在專業,5%的學生因其他原因學現在所在專業.沒有人選擇父母親戚幫他們選擇了專業.由此可見,現在的大學生有很大的權力來決定自己所學的專業,父母給了孩子們充分的自由空間,不可否認這是社會的一大進步!而一部分學生因成績等問題被學校調配專業也是有一定合理性的,因爲學校有時要站在大局的角度考慮,但建議最好讓學生學所選專業.

在調查是否喜歡所學專業時,40%的人很喜歡學的專業,40%的人有一點喜歡所學專業,15%的人不太喜歡所學專業,5%的人很不喜歡所學專業.這組數據表明大學生對所學專業的認可度還是很高的.不太喜歡的人大都是因爲愛好問題.而很不喜歡的人的專業也是他自己選的,當初選的時候就很糊塗,現在很不喜歡也不足爲奇吧.

在調查小時候夢想的職業着一項中,教師(20%)、醫生(20%)、金領(15%)、商人(10%)人數較多.很容易看出的一個道理:小孩子對樂於奉獻的老師和救死扶傷的醫生是非常崇拜的啊!至於金領這個行業,出來的時間並不長,據我所知在被調查這小時侯還未出現,即使出現了,也不是一個小孩所能想到的.

但我們再來看一看現在這些大學生們最想做的職業是什麼.調查顯示,比重最高的是自己開公司當老闆,佔20%.而想從事證券分析師、銀行職員、投資人等金融領域的人佔到35%.而始終堅持以教師爲職業的就一人,但她給出的理由是“因爲是亂寫的”.而選擇醫生爲職業的人只能說很抱歉沒有了.

透過對以上兩組數據的對比,我們不難發現想從商的人越來越多,想從事金融行業的人越來越多,而從事教師、醫生行業的人越來越少了.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商人的增多我們可以說是大學生的市場意識提高了,渴望更多的物質財富,這沒有什麼值得議論的,“人爲財死,鳥爲食亡”不無道理.但教師、醫生行業人數的減少可能也說明一部分大學生對物質文明追求上升,對精神文明追求有所下降吧,又或是他們看到了一些社會的陰暗面後看法有所改變吧.(從事金融行業人數可能是因爲調查主體是財經類院校學生,受到了所學專業影響.)

上大學前很深刻想過畢業後從事何種職業的人爲40%,想過一點點的爲35%,沒想過的爲25%.上大學後認爲與自己所想職業差距非常大的站60%,有一定距離的佔35%,沒有差距的佔5%.由此可見,大多數人來上大學之前是有自己的職業規劃的.在上大學後能正確客觀地認識自己的處境,直面就業的壓力.

至於愛好很大一部分人選擇了讀書、運動.承認愛好與職業影響非常大的人佔到60%,承認有影響但不大的佔35%,認爲沒影響的佔5%.又此看來,職業選擇時還是應該考慮一下愛好的問題.

調查顯示,大學生很大一部分是有自己的規劃的.又到了畢業生離校的季節,祝大家都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