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就業指導>

要想留杭州創業有多種路徑選擇

學問君 人氣:2.98W
要想留杭州創業有多種路徑選擇
每年這個時候,應屆大學畢業生們都會陸續到工作單位報到,辦理相關入職手續,落戶也成爲一個焦點話題。而個別畢業生爲求一“戶”透過中介公司簽訂一份虛擬協議,不僅帶來了一些後續麻煩,也因爲虛假就業的隱蔽性而給相關治理部門提出了一個難題。
緣起
不就業拿不到畢業證
近日,《中國青年報》報道了這樣一則消息:安徽一些高校“逼”學生編造就業協議———不造假拿不到畢業證。

安徽省教育廳網站發佈的消息稱,近日陸續接到該省一些學生家長、學生本人的來電來信,反映一些高校採取扣畢業證書等方式,要求實際上根本沒有找到接收單位或根本未就業的學生提供就業協議書、就業接收函等就業材料,否則將扣畢業證書。結果逼得很多學生編造假材料,有的甚至跑到學校四周的小店蓋個章冒充接收單位,造成了極壞的社會影響。

安徽省教育廳要求,建立就業材料逐級審覈制度。對於在就業率統計過程中出現的違紀違規現象,一經發現,省教育廳將實行一票否決、嚴厲查處。
親歷
440元就能“掛靠”?
記者在杭州某高校碰到一位尚未確定工作的畢業生小吳。他告訴記者,學校沒有硬性要求畢業前必須與就業單位簽約。“但不少外地來杭州讀書的同學都希望能留在杭州工作。”小吳說,聽說有幾個同學是透過一家人才公司辦理的“掛靠”手續,於是他也如獲至寶,馬上跑到這家位於體育場路上的公司。

“交了440元錢,240元是檔案保管費,200元是公司收取的掛靠服務費。”小吳從公司工作人員口中得知,交費後公司會負責找一家單位跟自己“配對”,爲自己提供一個虛擬的落腳之處。過了一段時間,小吳再去這家公司領取三方協議時哭笑不得,協議上顯示,學新聞專業的他簽約了杭州一家裝飾工程隊。“我當時就問他們,怎麼給我掛靠了這麼一家單位,起碼也得和我的`專業相關呀。”工作人員告訴他,這只不過是一份虛假協議而已,畢業生跟協議上的單位不發生任何勞動聯繫,不用到單位上班,單位也不承擔畢業生工資等其他任何責任義務。

杭州市人事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對於這些中介性質的人事服務公司,治理力度在逐年加大。有投訴、有舉報就立馬查處。但它們具有中介服務合法資質,一般是超業務範圍經營。所以只能是投訴一家查處一家,很難杜絕。

昨天,記者以高校畢業生名義致電這家幫助“掛靠”的公司,一名小姐答覆說公司已經不辦理此類業務了。

病症

“一了”不能“百了”

一紙虛擬協議火了中介公司,卻苦了畢業生。儘管不用再爲落戶和檔案治理髮愁,新的麻煩又來了。小吳有幾個同學也是委託中介公司簽了虛擬協議。但6月份真正找到了工作後,協議、合同等暫時都沒法籤,只能等到9月份再到教育部門辦理改派手續。

“簽了這份虛擬協議,雖然暫時問題解決了,但‘後患’也不少。找到工作單位後還得先把虛擬協議解除,然後才能重新辦理相關手續,這一過程最起碼要兩三個月時間。”

回過頭來仔細思考之後,小吳提出了疑問:這種虛擬性質的簽約是不是合法?假如在委託期間內發生人事或者勞動上的糾紛,誰來承擔責任呢?

尷尬

追究簽約單位責任難

對於虛擬協議,浙江浙聯律師事務所朱建鎏律師認爲,目前在法律上並沒有具體的針對性規定,真正值得關注的是簽約單位,僅僅從三方協議表面根本判定不出來是否虛假,追究責任很難找到相關證據,而且簽訂虛擬協議的單位有沒有獲得實際好處也不得而知。“但有一點是肯定的,簽約單位簽了協議而不履行協議內容,沒有接收畢業生,這帶有欺騙性質。而舉證困難又導致追究責任無從着手。”

杭州市人事局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問題根源在於畢業生對國家和當地的就業和落戶政策不夠了解,才讓這些人事代理公司有機可乘。”他無奈地表示,中介公司違規問題輕易發現,但每年杭州市要引進三四萬名應屆畢業生,透過三方協議來一一覈實確認他們的簽約單位,這個工作量非常大,也不現實。

提醒

檔案可以保留兩年

其一:調整後的杭州市應屆畢業生落戶政策中,本、專科生一般遵循“先就業再落戶”的原則,研究生等高層次人才可以“先落戶再就業”。

其二:具有爲畢業生辦理落戶職能的僅爲政府(公安、人事、勞動)部門和所屬的人才交流機構,其他民營人才中介機構沒有檔案治理權。

其三:國家對於應屆畢業生的檔案治理有相關政策和規定,一般未就業的應屆畢業生可以委託所畢業學校免費保留檔案兩年。

其四:即便個人檔案和戶口遷回原籍,應屆畢業生依然可以在杭州就業,再按照相關規定落戶和調回檔案,辦理手續並不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