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就業指導>

職場交際:搞定難搞的人

學問君 人氣:2.82W

工作不像吃飯,吃個七八分飽就夠了。有時你費盡十分力氣,也未必有五分收穫。很多情況下,你有能力搞定一件事,卻難以搞定一個人。而這個人,偏偏會壞你的事。

職場交際:搞定難搞的人

隨着大批外企搶灘中國,我們從歐美朋友身上學到了“對事不對人”的工作守則。但“不對人”絕不意味着不在乎人。“人”永遠是一切商業中的決定性因素,要成事,必先奪人。

無論是做生意尋找商業夥伴,還是團隊中與人合作,都離不開人際溝通能力。很多事不能按計劃順利進行,既不是制度的障礙,也不是資金的困難,而是遇到了人的刁難與不合作。如何搞定難搞的.人?如何說服他人幫助自己實現目標?很多人都是在實際工作中碰壁之後,纔開始思考這個問題。

如果你喜歡聽“訣竅”,那不妨以我的一位哥們爲例,講講他搞定難搞的人的本事吧。作爲一名“創業達人”,該哥們大學畢業後拉了幾個弟兄自己開公司,經歷了創業初期的艱辛和公司轉型期的艱難探索,硬是從一家互聯網服務公司成功轉型爲國際教育培訓公司,哼哧哼哧進入了事業上升期。他是八零後,看上去一臉清爽的孩子氣,說話和喝酒一樣不愛拐彎抹角。我打趣他道:您老人家經歷了生意場上的打拼,積累的是經驗,不變的是容顏。他回擊道,創業四年,最大的改變就是變帥了。

這時他的第一個優點暴露出來:自信。

要搞定難搞的人,你首先一定要有自信,不能怯場,更不能打退堂鼓。兩軍對陣,如果在氣勢和信念上先輸一籌,後面就很容易一潰千里。如何樹立自信?“記住,你跟他合作,爲了讓大家都得到好處,而不是白白求他幫忙。他是你潛在的合作伙伴,而不是你的敵人。”創業達人如是說。

其次,溝通前要做足功課,溝通時要注意分寸。世事在變,但中國人延續千年的傳統不會輕易失傳——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適可而止,無貪心也。如果你的“潛在合作伙伴”是個難搞的人,那你就要留神了。在正式接觸之前,應先從側面瞭解對方的性格、行事作風和習慣的溝通方式,做好摸底工作再採取行動,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比如說,你的合作伙伴喜歡吃口味清淡的廣東菜,你就不要貿然約他去吃四川火鍋;如果你的合作伙伴性格直爽脾氣暴,你就不要在初次見面時與他東拉西扯套近乎,而是單刀直入直奔主題。

溝透過程中,不能光顧着把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而要留意對方的反應和話中隱含的玄機,抓住可以切入的點深入溝通,才能達到最佳溝通效果。此外,要適可而止,最好別一個回合就把老底都抖完了,否則會談結果很可能像大多數無疾而終的“相親會”,現場談得熱烈,回家就沒了下文。

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要吊死在一棵樹上。創業達人在這方面可謂經驗豐富。“剛開始做培訓業務時,我要求手下想盡辦法聯繫師資和合作機構。比如我給他們定一個目標:搞定二十個人。如果他們只給二十個人打電話,最後可能只能成一兩個。這肯定不行。如果他們給二百個人打電話的話,搞定其中二十個人就容易多了。”其實,這一招很簡單,廣撒網,多捕魚嘛。

創業達人侃侃而談:“還有一招就是,及時掉頭轉攻他人。有的人確實很難搞,根本就沒有任何合作意願,也找不到合適的切入點,那你還死纏着他幹嘛?一個公司裏可以做決定權的人不止一個,部門主管搞不定,你可以去搞定他上司嘛!A副總搞不定,你可以去搞定B副總嘛!辦成一件事的方法有很多種,一條路走不通,就及時撤回主力走另一條路,只要達到終點就算成功,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