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教學反思>

幼兒園大班禮儀活動《敲門》教學反思

學問君 人氣:2.25W

中國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禮儀教育是我們國家的傳統教育。幼兒期是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啓蒙時期,禮儀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部分。而幼兒期幼兒的可塑性大,容易養成各種習慣,成人如注意從小培養幼兒文明禮儀,幼兒將終身受益。本學期我們幼兒園開設了禮儀教育特色教學的實踐活動。對於禮儀教育,我們一直沒有系統的教學模式,只有在平時活動中零散的教育。

幼兒園大班禮儀活動《敲門》教學反思

最近,爲了更好的辦出特色,園長在網上購買了關於禮儀教育的一套教材。一共六冊,內容非常系統全面,而且都是以孩子們感興趣的故事、遊戲的形式,引導孩子學習禮儀。這麼好的教材,我準備結合本班實際情況,把禮儀文化貫穿在我們的一日活動中進行教育。

大班禮儀第一課就是關於敲門的禮儀。正好我們班幾個男孩子從不好好敲門,不是用身體使勁的推,就是用腳踢,甚至還用小屁股拱……,總之花樣百出。爲這事沒少批評他們,當時是知道錯了,可是時間一長老毛病又犯了。看似敲門是件小事,但它卻是禮儀教學中很重要的一課,試想一個孩子連敲門都不會,還有什麼禮儀可談。所以,我非常認真的進行了活動前的準備。

這次活動的目標是讓孩子們學習正確的敲門方法,培養他們良好的交往習慣。我準備了小熊手偶一隻、一扇門、一封信、幼兒A(郵遞員)、幼兒B(接信的人)等等。活動開始我出示手偶小熊給小朋友們表演了故事《神奇的門》,故事的大意是從前有個城堡誰也進不去,木匠讓三個孩子進城堡。大兒子使勁了全身力氣大聲的敲門,門沒有開;二兒子拿鐵錘砸門,門絲毫沒動靜;最後,最小的'妹妹很有禮貌的用食指輕輕的敲三下,門居然神奇的開啟了。她還得到了仙女送的禮物。

孩子們聽的很認真,當我問他們喜歡誰的時候,他們異口同聲地說喜歡最小的妹妹。這時我讓他們分小組討論,爲什麼不喜歡其他兩個孩子?自己平時是怎麼敲門的?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後,每組派代表回答,併到前面作示範。孩子們回答的非常全面,而且還進行了自我批評。特別是幾個平時不會敲門的孩子到前面把敲門的動作學的有模有樣,我給他們每人一個大拇指,他們蹦蹦跳跳的上位了。

經過討論表演之後我還和孩子們玩了一個遊戲《我是送信的郵遞員》,孩子們表演的有聲有色,輕聲敲門、禮貌開門、雙手遞信、雙手接信。這次活動我們進行了四十分鐘,孩子們還是興趣很濃。活動最後我要求孩子每人回去敲一次門和爸爸媽媽合作完成。同時,我在家長羣裏也發了通知,要求家長和寶寶一起掌握正確的敲門方法,以身作則,做孩子的榜樣

第二天,家長們發給我貼子說:"謝謝老師的細心,我的孩子學會敲門了,孩子變得懂禮貌了……"看到這些話我真的很高興。經過一段時間的禮儀教學和日常活動的習慣培養,班上的孩子真的懂事多了,敲門聲音小了、排隊整齊了、喝水再也不擠了、玩玩具也不爭搶了,真好!

對幼兒的禮儀教育是長期的培養過程,教師的說教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要將禮儀教育滲透到幼兒的日常生活中,並隨時關注幼兒,善於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機,對幼兒進行隨機教育,這樣才能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禮儀習慣。我會和家長共同攜手、共同努力讓孩子們從小受到良好的禮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