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教學反思>

小學品德與社會《當危險發生的時候》教學反思

學問君 人氣:3.06W

《當危險發生的時候》是人教版四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第二單元的第三個話題。本課的教學目標我定位爲:1、透過交流學習,使學生掌握火災發生時的自護自救或互救的方法,培養學生自我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2、透過創設情景,讓學生了解火災發生後的危害性,增強學生的珍愛生命、遇事沉着冷靜的態度,逐步提高學生應對危險的素質和能力。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瞭解火災發生後的基本的緊急求助和自救辦法。

小學品德與社會《當危險發生的時候》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我採用利用煙味的活動創設情境,問問同學們,煙味意味着什麼,“有火災!”接着說明剛纔發生的一幕就是九月的一天東東家發生的事情!

在整節課的各個活動中我也緊緊透過東東家着火這一情景創設開展如何撥打119火警電話、如何進行逃生自救和救人。並透過三種生活中常見的着火(當然小火)情景交流簡單有效地滅火方法。這裏重點講述如何使用乾粉滅火器進行滅火的方法。最後結合我校經常開展的消防演練活動進行非常有實效的消防演練。

透過本節課的教學我認爲課程目標我確定的非常準確,並且活動也都緊緊圍繞目標開展,且很有實效性。

本節課最爲成功的我認爲是如何撥打119這一重點的處理,首先播放東東同學撥打119的情景,學生進行評議,總結出撥打方法,學生根據總結的撥打119的四要素進行情景模擬,練習彙報。這裏教師也作爲一個活動的參與者高興的說太好了,下面我就用手機撥打119驗證一下我們撥打119的方法是否正確,孩子們說不能打,我問爲什麼,在爭議中我們進一步瞭解《消防法》中有關亂撥打119是違法行爲,加深了學生的理解,也進行了相關的法制教育。

安全是關係到學生正常生活和學習,乃至生命的重要問題,學生的安全教育已成爲我校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也結合學校的'消防安全工作安排了火警演練。

總之,這節課引導學生要“居安思危,防患未然”,充分運用媒體資源透過系列活動把空洞的說教變成激發學生情感的有效手段,使學生在多種感官的參與中得到啓發,受到深刻的安全教育。明白當危險發生的時候要沉着機智,不蠻幹,提高學生的自救能力,以積極的方法保護學生的安全。

不足之處爲各種活動的練習時的方法說明,待孩子們聽明白後統一進行。這也需要在今後的教學中進行長期訓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