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讀後感作文>

讀《差異教學論》有感

學問君 人氣:1.43W

從9月2日參加省“領雁”工程培訓以來,我利用課餘時間,認真拜讀了華國棟撰寫的《差異教學論》,感受頗多,體會很深。

讀《差異教學論》有感

以前我對差異這個概念的理解是粗淺的,什麼是差異,差異的類型,我都不太清楚。從書中,我瞭解到學生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可分爲幾種:性格的差異、興趣的差異、能力的差異,而學生認知風格的差異,對學習影響最大,值得我們予以重點研究。

我以前一直將學習成績的優劣歸結爲是學生的智力差異造成的。讀了這本書後,我才知道:iq不是影響學習的唯一因素,學生的認知結構、學習動機、認知發展水平、教師教學態度與水平、師生關係、課程安排、教學進度、環境、家庭教育等都對學習成績有相當影響。也就是說,教師在其間起着相當重要的作用。面對差異,我們要找尋適合學生特點的教學途徑,在教學中滿足不同學生在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速度、學習方法的不同需求,使教與學更好地結合起來,使教更好地爲每個學生的學服務,促進每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得到最大的發展,促進自我教育。只有在教學中照顧差異,才能真正體現面向全體學生。

這裏,我想談談我對其中兩點的粗淺認識:

一、恰當運用直觀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要能做到“恰當”,這是有難度的。這點我有體會。因爲學生較小,所以對直觀的東西很感興趣,運用直觀教學,確能提高教學效率。。但有時濫用教學手段,反而會分散學生對主要的本質的內容的注意。一般老師在有同行聽課時,都會想自己的課令人耳目一新。所以設計課時,有時會抓不住主體,只追求形式,搞得熱熱鬧鬧,卻不知所云。有一次,我聽高年級一位老師上語文課,他煞費苦心地做了許多課件,什麼智力衝浪啦、勝利闖關啦,沖淡了這節課的主要內容,聽完這節課,讓人不知主要解決了什麼。而我們在平時上課時,有時會嫌直觀教學麻煩,只用語言教學了事,這樣不僅不利於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而且影響教學效果,耗費教學時間。這兩種傾向都是不好的。教師應選擇那些最能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