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讀後感1000字>

雨果《悲慘世界》的讀後感1000字(精選6篇)

學問君 人氣:2.97W

讀完某一作品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雨果《悲慘世界》的讀後感1000字(精選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雨果《悲慘世界》的讀後感1000字(精選6篇)

雨果《悲慘世界》的讀後感1000字1

感恩如一支畫筆,能在白紙上畫出一個燦爛的笑臉;感恩如一泓清泉,能滋潤忙碌的人們的浮躁的心;感恩如一縷陽光,能爲黑暗的大地帶來光明……我們,都要學會感恩。感恩是沒有時限的。古人云:“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我卻要說:君子感恩,十年不晚。有的人從小就知道要感恩、要報答別人,而有的人卻是在庸庸碌碌過了大半輩子之後的某一個瞬間才知曉要感恩。當然,這並沒有什麼實質上的區別,但我以爲,後者對“感恩”的理解更透徹、也更深刻。所以,我們要牢記—— 感恩永遠不嫌晚。說到這,又不得不讓我想起《悲慘世界》中的那個令人敬仰的冉阿讓。冉阿讓是一個出境悲慘、極度貧窮的年輕人。他沒有家人、沒有錢,甚至連肚子都填不飽。於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只能行竊。在多次行竊之後,終於有一次,他被抓進了監獄。然而,監獄中腐臭的氣味、沉悶的氣氛令冉阿讓難以忍受。意料當中的,他逃獄了,並且成功了。

故事到此,很多人已經將冉阿讓定位爲一個不可救藥的、被社會所拋棄的逃犯,但事情的發展萬萬沒有你所想象的那麼簡單 ——在逃獄途中,或許是命中註定,冉阿讓碰到了紅衣主教,並在紅衣主教的盛情邀請下住了一晚。第二天早晨,主教的僕人便來告知主教:櫥櫃裏的銀燭臺不見了。毫無疑問,這又是賊心不改的冉阿讓所幹的另一項罪行。然而冉阿讓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紅衣主教在聽完僕人的報告後並沒有太大的反應,彷彿已是意料之中一般繼續神色平靜地做手邊的事情。另一頭的冉阿讓卻是在苦等了幾天既沒有等到紅衣主教的追兵也沒有等到主教對他的通緝之後終於明白:主教是想放他一條生路。好似就在那一瞬冉阿讓恍然大悟:自己不該再繼續偷盜,而應做一些好事。於是,冉阿讓懷着對主教的感恩之心,在他人生的十字路口,走上了一條光明的道路。自此,冉阿讓隱姓埋名,來到一個不知名的小城裏白手起家,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獲得了可觀的財富。而在這段時期,無論是艱難的創業時,還是在富有的成功後,冉阿讓總是記得幫助別人、回饋社會。理所當然的,在再一次競選市長時,口碑與才能兼備的冉阿讓當上了市長。有誰能夠想到,當時的那個落魄不堪的逃犯如今會化身爲受人愛戴的馬德蘭市長?從逃犯到市長、從行屍走肉到社會精英,這不就是一種成長嗎?如果沒有紅衣主教的慈悲之舉,就不會有成功的馬德蘭;如果冉阿讓沒能在中年時瞭解感恩的真諦,就不會成長。即使冉阿讓後半生的成就再輝煌,我們也始終不能否認他在前半生所犯下的罪行。但如果冉阿讓沒有在中年擁有感恩之心,他又會有怎樣一個結局呢?感恩永遠不嫌晚。無論何時,只要從現在開始擁有一顆感恩之心,你就會感受到自己的成長。

雨果《悲慘世界》的讀後感1000字2

《悲慘世界》敘述了冉阿讓由於飢餓過度偷了一個麪包,使他在監牢裏度過了黑暗的19年。出獄後,他受到人們的歧視,沒有人理會他,就這樣,冉阿讓已經絕望了,但是奇蹟出現了,一位善良的主教用他仁慈的心改變了冉阿讓的後半生。

看完書後,我感受到雨果先生透過作品揭示貧苦人民的悲慘命運和揭露資本主義的黑暗。在維克多?雨果的筆下,他一直期盼着用“博愛”、“仁慈”、“善良”和“饒恕”來改變這個“悲慘世界”。

冉阿讓雖然後來盡全力去幫助別人,想用多做一些好事來彌補自己從前所犯下的罪,但是人們知道他從前是個苦役犯後,都不接受他的好意,在人們眼裏它還是個十惡不赦的壞人。可是冉阿讓並不介意,仍然懷着那的善良的心去幫助別人。最終他還是悽慘的死去了,這充分體現出當時的社會是多麼不公平,難道一個人犯了錯,永遠都不會改了嗎?

要以一顆真誠的心去對待所有人,要相信他人,這樣你才能得到別人的信任。如果你心懷叵測,那你永遠都得不到別人的信任,只會受到猜疑、冷落。要勇於奉獻,要以幫助人爲樂趣,要熱情待人,這樣,你纔會受歡迎。

英國的史美爾斯說過:“好書是生活最寶貴的財富之一”我們要把讀書當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

《悲慘世界》這本書是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的一部傳世之作。

這部作品描寫了法國大革命前夕社會各階層人名的不同命運,揭開了當時社會的重重矛盾,反應了法國社會的現實生活歌頌了人心的善良和純真,鞭撻了統治階級和上流社會的相互傾軋的醜惡現象。

這部小說的主人公冉阿讓的命運展開的,他經歷了長期的牢獄之苦,終於獲得了自由可因爲許多誤解,他戴上了終身的紅帽子,又在一次救人時逃走了,後來在戰場上,有人看到了他……

我被冉阿讓的那種精神感動了。

暑假裏我看了一本非常感人的書,名字是《悲慘世界》,作者是雨果。雨果在這本書裏告訴我們:只有愛,才能消滅這個世界上一切的不幸,在不幸的時候,有許多人爲了愛而犧牲。

這個故事的主要人物有:米里艾主教,芳汀、珂賽特、馬留斯、冉阿讓、沙威和德納。冉阿讓是一個很貧窮的人。一次他因爲偷了一塊麪包被關進監獄二年,後來他改過自新,掙了很多錢,並做了許多好事。沙威是法律的看門狗,他不相信犯人能洗心革面,改過自新,所以他一直在追捕冉阿讓。後來,在戰爭中,冉阿讓救了他的命,他才承認了自己的錯誤。最後,冉阿讓爲了讓珂賽特和馬留斯過上幸福的生活而犧牲了自己。

這本書中的人物對比十分強烈,有人爲愛犧牲,而有人卻不斷製造不幸,這樣使得中心突出,讓我感動,並且瞭解這個故事的意義。

雨果《悲慘世界》的讀後感1000字3

有一本書,讓人讀着讀着就不由地暗自落淚,一個個感人故事就像一塊塊烙印般深深地印在了我們的心裏,它就是法國著名作家雨果所寫的《悲慘世界》。一次偶然的機會,讓我也讀了這本書,讀完之後,我心裏思緒萬千。

這本書的主要內容講的是主人公冉阿讓在25歲的時候,因爲飢餓貧窮打破一家麪包店的玻璃窗,偷了一塊麪包,而被逮捕,又因服役期間曾有越獄的舉動,被關了整整19年。當他一無所有地走上社會而又陷入衣食無着的困境時,受到了主教的關懷和點化,並在上帝面前虔誠的祈禱,發誓要做好人。然而,由於冉阿讓犯有前科,儘管他有着強健的身體,但他的社會之路還是很坎坷,就連他的好意也會被人誤解。後來,他化名馬德蘭,當了市長,認識了芳汀。可就在這時,一位老人僅僅在果園裏拿了一個蘋果,卻因爲長得太像冉阿讓而被逮捕。出於良心,冉阿讓去自首了。可爲了實現芳汀最後的願望,冉阿讓不惜再次越獄,把芳汀的女兒——珂賽特接了回來,並把她當做親身女兒來看待。後來,在法國大革命的戰場上,冉阿讓的身影又一次出現了,他英勇無畏,在槍林彈雨中戰鬥、救助了沙威與馬呂斯。爲了珂賽特的幸福,他從此又過上了東躲西藏的痛苦生活,最終珂賽特得到了自己的幸福,他也在平靜與安詳中死去……

在讀文章時,我一直在想:冉阿讓爲什麼要救出那個被大車車軸壓在下面的受害老人呢?爲什麼要解救那個年過半載、頭髮花白的無辜項馬迪呢?爲什麼要去完成了可憐芳汀臨終前最後的心願呢?爲什麼爲了那個一捨棄了自己的腐敗祖國而戰鬥呢?爲什麼要放走那個一直要將他逮捕的遵法沙威呢?爲什麼在戰場上拼命救出那個多情的愛戀狂馬呂斯呢?又爲什麼幫助傷心女子珂賽特擁有以終生的幸福呢?既然這個社會沒有把他容納下,他又爲何要如此地拼盡力氣去做好事呢?直到讀到文章最後,我才明白:他是要用自己的那一顆真摯美好的心靈,透過自己的博愛、寬容及其高尚的靈魂,重新喚回生活在那個悲慘世界裏的人們內心深處的良知!!

其實,在當今的社會中也有許多爲了眼前利益而不折手段,甚至於去危及別人的生命的卑鄙小人。我想,作者大概是想告訴世界上所有的人:要做一個真正的自己,不要刻意的僞裝,任何僞裝與虛構都是會被識破的。

無論在什麼時間、什麼地方,即使是像書中所描寫的那樣一個黑暗冷酷的國度,光明與溫暖也時刻都存在着。儘管那只是一個世界,一個悲慘世界,一個充滿恩怨與幸福的悲慘世界!願我們身邊多一些像主教般的光明使者,願他們能夠如聖潔天使般永遠守護人們那以慈悲爲懷、博愛爲本的心靈。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蔘與到助人爲樂、見義勇爲的隊伍中來。社會需要他們,世界需要他們。有了他們,世界將會變得更加和諧,社會生活更加美好!

雨果《悲慘世界》的讀後感1000字4

也許我該理解爲,她不想呆在家裏,讓伯父擔心,她要自己去闖出一片天地來!800字作文還記得上幼兒園的時候,有一次,我到鄰居家裏玩,突然,朋友走進了書房,我也不知道他在幹什麼。這是意境,注入新象徵的意境。"人脫離不了現實,所以人首先要適應環境,然後才能改變環境,這是我們祖先都明白的道理,可惜,我們今天有很多人卻不懂:或者抱怨天生我纔沒人用,或者怨天尤人空嘆息?

在書中,出獄後的冉阿讓揹負着囚犯的身份,飽受着他人的歧視。社會的不公與排斥,一點點的磨滅了他重新做人的希望,改過向善的信心。是慈悲爲懷的主教伸出慷慨的,無私的援助之手收容了走投無路的冉阿讓。他不僅不計較冉阿讓偷他的銀器具,反而將那一對銀製燭臺送給了他並叮囑道:“答應我一定要把這些錢用到好的地方。把這些銀器賣掉,用這些錢讓自己過得好一些。”

我開始深深的感悟到,原來,在當時那個無情的資本主義社會竟然也有這樣的世外聖人存在,正是主教的寬大和仁慈深深感化了冉阿讓,是他重新燃起了冉阿讓心中那快熄滅的希望之火,使他徹底悔悟,開始新的生活。所以說,冉阿讓的命運並不是永遠都是那麼的悲慘,悲慘的是那時候的整個世界觀,就是因爲有了主教這樣的人,整個世界纔有了救世主,整個世界纔有可能在水生火熱之中艱苦摸索前進。

在主教的感化下,冉阿讓開始變得樂於助人,見義勇爲得到人民的愛戴,搖身一變成了受人尊敬的市長。

這一切得轉變使我既倍感欣慰。從囚犯到市長,簡直是天壤之別,這無疑是人性的巨大轉變。

面對着窮困潦倒,世態炎涼,將會產生兩種人:第一種是卑微低劣的人。他們醜陋、自私、貪婪的本性再也無法隱藏。就如書中的德納第,他爲了錢財不惜一切,一會聲稱是演員,一會兒又變成了畫家,但他再高明也無論如何掩蓋不住他醜陋本性的事實。

另一種是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能永保光明、善良、寬容的擁有高尚情操的人。洗新革面後的冉阿讓變得寬大、善良。正是那個慈悲爲懷的心感化了冷酷、固執,曾一味追捕他的警長沙威。

其實,在當今社會也不乏有一些爲了眼前利益而不擇手段的卑鄙小人。如一些憑藉職權貪污受賄者;在重大賽事中爲得到好成績而服用禁藥者;還有小到考試作弊的人……

作者想告訴我們的是:做一個真正的自己,任何刻意的僞裝都將被識破,虛僞在事實面前只有被革滅。我再一次被人性的巨大力量所震撼。願我們身邊多一些主教般光明的使者,願他們像純潔的天使般永遠守護着人們心中那份慈悲爲懷的心,更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加入到助人爲樂、見義勇爲的隊伍中來。社會需要這樣的人,世界需要這樣的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創造我們的生活,創造出一個善良、和睦、光明的世界。

雨果《悲慘世界》的讀後感1000字5

善是精神世界的太陽。

——雨果

合上《悲慘世界》這本書的最後一頁,我沉浸在主人公冉阿讓的經歷裏不能自拔。

冉阿讓的經歷是悲苦的,但也是幸運的。

冉阿讓原本只是一個貧苦的百姓,爲了親人的生命而去打碎了一塊玻璃,拿了一塊麪包,卻因此被判了五年刑期。他也曾想過抗爭,四次試圖越獄卻沒有成功,刑期也被延長,他痛苦地經受了十九年的牢獄生活。即使得到釋放,卻也要終生頂着“苦刑犯”的身份,他再次逃脫,但直到死前的日子裏,他一直被警察沙威追捕,過着四處奔逃的.生活,甚至於他視若親生女兒的珂賽特的婚禮,他都因爲自己卑鄙的身份而不能夠去參加。

冉阿讓走出了監獄,卻因爲苦刑犯的身份而被所有的人拒絕,累、餓、渴、冷,所有的感官一起涌上來,折磨着他。無論他如何苦苦哀求,都沒有人願意接受他。然而,十分幸運的是,博愛的老主教卞福如收留了他,並且完全不介意他的身份,用尊重的行爲和語言來對待他,這樣的禮遇使得冉阿讓那顆冷硬的、千瘡百孔的心掙扎不已,他不敢相信自己能夠做一個好人!十九年來,他早已習慣了這樣一個惡人的身份,他不能是一個好人!於是,他把老主教的銀器都偷了出來,等到被抓捕的時候,他或許在想,不過又是一場牢獄之災罷了吧!

可是,出乎意料,老主教並沒有讓警察把他抓走,而是把桌上的銀燭臺也一併給了他,老主教低聲對他說:“請不要忘記,永遠也不要忘記您答應我的事,您要用這些銀子做一個誠實的人。”這讓冉阿讓痛苦的心靈受到了巨大的震盪。老主教真誠善意的心靈,幫助冉阿讓走出了心靈的陰影,救贖了他的罪孽,他獲得了新生,開始做一個善良的人,一直到他死亡爲止。他最終獲得瞭解脫和幸福,並得到了女兒和女婿的諒解,笑着離開了人世。這些都得益於老主教的善。羅佐夫說得好:“感人肺腑的人類善良的暖流,能醫治心靈和肉體的創傷。”

我想起了一則小故事,有一個少年挨家挨戶地推銷,勞累了一整天,他向下一戶人家討一杯水,但開門的女孩給他拿了滿滿一杯牛奶,並且不要求付錢。男孩被女孩的善良感動,他覺得渾身是勁,也放棄了退學的念頭,努力當上了一位醫生。長大後,女孩得了很嚴重的病,男孩認出了她,竭盡所能醫治好了她,當女孩拿到醫藥費通知單的時候,她知道這一定會花去她的所有積蓄,可通知單上只寫着“醫藥費——一滿杯牛奶”,男孩已經把醫藥費都付了。

這便是善良的魅力,善良能讓人歧途知返,能撫慰痛苦的心靈,能帶來幸福和幸運,善良確實是精神世界的太陽,它彷彿給我們的心靈套上了外衣,抵擋了所有的黑暗與寒冷,剩下的,只有無盡的溫暖。

所以,與人爲善吧,心存善良,小小的善舉,也許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幸福。這或許就是雨果想告訴我們的吧!

雨果《悲慘世界》的讀後感1000字6

我有衆多朋友與表兄妹,我最喜歡的是我的一個小表哥。他比我大四歲,不愛說話,總是眼神憂鬱。我叫他“哥”。哥的母親在她十二歲那年去世了,他因此更加沉默。自從有後母之後,哥連話都不願意多說。我眼看着也不舒服,也因此憎恨起哥的後母。至於喜歡哥的原因,那是第六感。哥很溫柔,比我母親還好。哥曾和後母吵過,那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那夜,哥就消失了,拋下了一切的一切。舅舅,哥的後母,我的父母親找開了,遠的近的。我驚呆了,“哥不見了”。眼前卻突然閃過一個人影“哥”我知道,我哭了。哥的髮絲凌亂,臉上有依稀的淚痕。哥蹲下來,望着我“不哭”。他摸了摸我的頭,“哥,你不可以這樣的。”除了這些,我什麼也說不出口。哥點點頭,“哥聽你的,乖。”凌晨二點,爸媽還沒有回家,我守在哥的房門口,我不能讓哥再消失。一陣睡意襲來……醒來時,我乖乖地躺在牀上,“哥”沒有迴應。我哭了,哥,又走了,是嗎?衝出房間,“哥在啊!”哥告訴我,他想通了,接受了後母。昨天,他看見後母在公園裏哭,於是……哥告訴我的時候,我跑過去,抱住他。“哥,我不恨舅媽了”哥摸了摸我的頭。“哥你哭了”上帝告訴我和“哥”,愛消滅一切不幸!

《悲慘世界》這本書,已經看了好幾遍。我終於明白了米里艾主教的作爲,就像我和“哥”、舅媽。愛消滅一切不幸!一個服刑19年的重刑犯,因爲米里艾主教的作爲,因此在一夜之間洗淨罪惡的靈魂,重向光明。這樣大的功勞,是不是應該屬於米里艾主教呢?他不是平等與博愛的化身嗎?而芳汀,爲了自己的女兒。珂賽特,不惜買掉了女性最珍貴的頭髮和牙齒,甚至連性命也獻給了珂賽特。這樣的一個在苦難中打滾的女性,爲什麼會含淚而死?因爲愛,因爲愛使她有活下去的信念。珂賽特呢?她又爲什麼有勇氣活在德納第的百般虐待中呢?是啊!因爲她知道,在遠方,有一個愛他的母親。讓我疑惑的是,爲什麼冉阿讓不在最後殺了法律的看門狗沙威呢?一直到當沙威認識到自己的過錯,認識到那個黑白顛倒的社會,並不是他所維護的,在善與惡的衝擊下絕望的跳江自殺,我才明白,冉阿讓是在透過自己的博愛、寬容及其高尚的靈魂,重新喚回生活在那個悲慘世界裏的人們內心深處的良知!上帝告訴我們“愛消滅一切不幸”。

這個世界需要愛。當盲人過馬路時,你是否會好心的扶他呢?當老人在車上累得搖來晃去時,你是否會熱心的讓個位子呢?當孩子因爲迷路而不知所措是,你是否會有愛心的幫助他呢?只要有愛,那麼,所謂的不幸又算什麼呢?愛,消滅一切。請你記住,上帝告訴我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