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讀後感1000字>

論語讀後感1000字

學問君 人氣:6.12K

  論語是一本很好的書,下面本站小編整理了論語讀後感1000字,歡迎閱讀!

論語讀後感1000字

  論語讀後感1000字【一】

第一則強調只有按時溫習(實踐)所學的知識,才能掌握所學的知識。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探討問題,體現了學習的樂趣和態度。最後一條非常重要,強調了學習是爲了提高自己的才能,不是爲了誇耀,當別人不瞭解自己的才能時,不應怨恨,這纔是道德上有修養的人應有的態度。

第二則闡明學與思的辯證關係。提出了“學”是“思”的基礎,“思”又能使“學”不斷深化和擴大。

第三則講的是學習態度,說明在知識、學問上要坦率,不能帶有虛榮心,應採取極其誠實的態度,千萬不應該不懂裝懂。

第四則強調要以學習爲樂。

第五則強調了進行自我修養要常思己過,有則改之。

第六則強調不因別人不瞭解自己而憂慮,但是應該要努力充實自己的才能。

第七則強調要向一切人學習,不但要學習別人的長處,還要借鑑別人的短處,反省自己有沒有跟他類似的毛病。

第八則中,孔子提倡,學習別人時要有所選擇,不但能學習別人的長處,而且能剔除別人的短處,強調了主動學習、善於學習的重要性。

研讀第一部分,應對爲學的方式和追求作如下思考:

學以致用是學習的意義和樂趣所在。“時習”即是在生活中不斷運用和深入理解所學的過程。學有所得,與知己交流,是學習者熱誠的期待,正所謂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如果學得寂寞,無人喝彩,甚至被否定和批評,還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在學習上自得其樂,這就是真正的君子之風。

學思結合才能讓學習的過程充滿智慧的光芒。有知識,但沒有疑問,沒有對於疑問的深思,沒有深思後的頓悟,知識永遠是知識,不是學識,學習也變得索然無味。相反,有思想火花者耽於空想,一切想當然,不能踏實爲學,沒有豐盈的積累和有益的參照,就只能處於虛無縹緲中。“學”是求乎外,在於知物;“思”是求乎內,在於明理。兩者是生命開發中相輔相成的事,如果偏廢就會勞而無功,甚至危及身心。

真誠坦白是學習的最佳態度。承認自己在學習中的疑惑和困難與表現自己在學習上的進益和收穫同樣重要。強不知以爲知只能欲蓋彌彰,顯得更加愚蠢和可笑。勇敢地說“沒聽懂”“不明白”纔可能得到進一步的點撥和教導,從而化不知爲知。不懂時僞裝懂,是耍小聰明;不懂時馬上提問儘快弄懂,纔是大智慧。因真誠坦白而不斷進步的好學者,就是真正的智者。

樂在其中是學習的理想境界。“知之”是初級境界,客觀知曉而已,不帶任何感情色彩,可能知之不多,也可能知之不少,但都沒有投入,是理智的學習。“好之”是中級境界,有了興趣,自然想知之甚多,在興趣的引導下會不斷獲得新知,是愉快的學習。“樂之”是進階境界,把學習視爲人生的享受,心靈的寓所,在其中悠然自得,物我兩忘,是陶醉的.學習。

  論語讀後感1000字【二】

孔夫子曾經說過“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以及“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諸如此類的話,並且還說過“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孔子一直活到了七十二歲,五十七年的經歷使他仁德兼備,學問淵博,成爲冠絕一時的大學問家,大思想家,可謂是震古爍今(不敢說後無來者,也起碼是前無古人了)。以如此身份,當他的高足問他時,他的回答竟然是“朝聞道夕死可矣”,多麼令人不可思議!

作爲一個完全有足夠的資本炫耀自己的大學問家,孔子還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學習探索中去嗎?答案是肯定的。

孔子的特點不是探求天地萬物的具體性理,而是探求社會與人生的具體性情。 因爲世間萬物的客觀規律也許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具體感情是無限的。作爲有限的“人”,探究的是無限的“人”,這也正是讓孔子感到學無止境的原因。人的性情舉止,是處於不斷的變化過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內容,就打破了原來的舊的規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把話已經說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纔是最困難的。而孔子最精闢的論述,也自然而然體現他對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見解。

陶行知說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在這一點上,和孔夫子幾千年前提出的主張“仁與德”的觀點不謀而合,兩人都是偉大的教育家,爲什麼相隔千年,提出的觀點卻是驚人的相似?毫無疑問,兩人都是把“仁與德”當作自己去不斷努力實現的目標,不斷的學習,從而提高自身的修養與品德,這是有必然性的。

爲了學習,可以三月不知肉味,這足以見孔子的勤奮,可如果僅僅是勤奮,恐怕孔子就不會如此得到世人的尊敬了。他的好學表現在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是謙虛;我不如老農,我不如老圃,這是實事求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這是一種樂觀。他的學習精神,不僅僅限我們常人的思維:這個是學問,那個不合適。孔子會以最博大的胸懷,去接容包納世間萬物,這就是我們所不及的。

兩千年前的孔子,就是一位具備着各種謀生技能、又具備着對於生命意義有深隧洞見的哲學家及教育家。他一方面具備着各種禮、樂、射、御、書、數的專業知識,又具備着經營管理政治的理念,又對教育的目標有着明確的方向指引,因着他的衆多的知能,他成爲中國文明史中最重要的教育家,他的許多謀生技能的知能細節固然沒有儲存下來,但是他的人生智能的談話卻成了綿延兩千年的中國知識分子立身處世的智能寶典,當我們閱讀吟詠他的話語之時,每一句話都發每一個人都可以從他的智能中找到自己生命的目標。

這就是孔子的學習!這就是聖人的學習!

也許我們這些凡人是永遠無法領會萬世師表的學習的內涵,但每一個人也許都可以從中找到一個新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