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讀後感1000字>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1000字以上

學問君 人氣:2.84W

對於以前沒有讀過關於哲學書的我,第一次看《蘇菲的世界》並沒有覺得很困難的感覺,反而是很熟悉、很實在的感覺,讓我更加喜歡哲學這一門課程。從前總覺得哲學類的書很無聊、很古板,不過《蘇菲的世界》卻是以小說的形式,透過一名哲學導師向一個叫蘇菲的女孩傳授哲學知識的經過,揭示了西方哲學史發展的歷程。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1000字以上

讓我們哲學的初學者更加熱愛哲學。書中由前蘇格拉底時代到薩特,以及亞里士多德、笛卡兒、黑格爾等人的思想都透過作者生動的筆觸躍然紙上,並配以當時的歷史背景加以解釋,引人入勝,讓人無法自拔,一看下去就想一直看。

哲學是一個很抽象的學問。它是以人類的思想認識活動爲對象的思想認識活動,是從世界萬物中發現、界定、彰顯和產生人類思想認識活動這個本源事物,獲得本源事物和非本源事物的知識,建立事物一元論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滿足人類提高思想認識能力、解決思想認識問題需要的本源事物。

而在《蘇菲的世界》中,講述了整部西方哲學史,雖非學術性着作,但它是一本捍衛哲學的書,正因爲其大衆化,它也就代表了大多數人的看法。

這本書不在探討哲學上的某一特別思潮或歷史,而是嘗試對每一派別,作概論式的介紹,並說明它在今日的地位。可以說是一本集學術界一般看法的摘要錄。因此,這本書表達了當今知識份子的立場。

曾經好奇怎樣的人才能成爲哲學家?在看完整本書後,我有了自己的想法,我想答案應該毋庸置疑的是:孩子。知道嗎?孩子和哲學家一樣,他們有着一顆同樣好奇的心、同樣對世界充滿疑問;他們永遠睜大那好奇的眼睛,大量着這個世界:世界是怎麼產生的?我是誰?爲什麼人不能飛翔?„„而這些問題如果我們問一位普普通通的大人,他也許會認爲你是一個白癡或者更是神經病。但是如果你去問他們,他們卻會懷着跟你一樣的好奇心,拉着你一起去探究這些問題。

這就是哲學家與我們最大的不同,他們與孩子一樣有着刨根問底的決心,有着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精神。其實我們都曾經孩童過,只是在這個複雜而又多變的社會上摸爬滾打久了,我們便不再有孩童對世界的新奇,而哲學家就是那些把這個精神貫徹到底的一羣人們。

其實改變人類的並不是他們的智慧,而是他們的思考方式。蘇格拉底曾經說過:“我是一隻牛氓,叮在雅典這隻駿馬的屁股上,是爲了讓它跑得更快一些。” 其實偉大學者不只是只擔任着重大使命的牛氓,使渾渾噩噩的人民清醒,他也是一個“小丑”,看得比誰都要深,都要遠。

當所有人都被家常瑣事纏住頭腦時,只有他一個人傳授知識,讓人們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向着宇宙的'深處眺望。也許沒有誰嘗過“鶴立雞羣”和被別人排斥的感覺,但當你急於和別人傾吐有關《堂·吉柯德》的看法,卻聽到的是一大堆關於某個明星的評價時,也許你只能很悲哀地去當那麼一個卓爾不羣、試圖讓別人從俗物中脫離出來的“小丑”了。

是的,小丑也許是可笑的,他孤獨地站在那裏,表演着各種各樣的雜技,只能讓無聊的世人增添一點耍笑的把柄。而現實生活中的小丑或許更可笑,他甚至不瞭解那些流行到極點的歌曲和言情小說,但是他站在那個世界的眼前,急切地打量着它。當世人都被美麗的夢境迷住雙眼,並且心安理得地享受着這世上的一切時,也許也只有那些“小丑”,願意去探索這個世界上的奧祕,去勞其心智苦其筋骨,而不是過渾渾噩噩又溫暖的、不用麻煩腦筋地生活。

人生,其實並不只是一個柴米油鹽醬醋茶的世界,也不應只是金錢、榮譽與成功的世界,它更應該是一個充溢着理想與奮鬥、追求與夢想、好奇與探索的世界。不要認爲所有的事物都是必然,爲什麼紙張便是白的?你又是誰?天地到底有多大?它又是怎麼來的?世界上第一個細胞是怎麼誕生的?從無到有,這本身便是一種不可能。一切都充塞着無窮無盡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