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讀後感1500字>

社會學之思讀後感範文1500字

學問君 人氣:1.3W

生活是什麼?有的人認爲生活是自己的事,自己的人生自己過,不需要理會外界的眼光,社會學之思讀後感:如何看待與維繫生活--蘇志文。有的人卻認爲自己活着必定會裏不開羣體,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少不了的。

社會學之思讀後感範文1500字

對於前者,現在的大多數人比較傾向於視他們爲"自私者",認爲他們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對待外界的事與物,一心一意想着自己的目的,完全不理會對別人產生的影響。而後者則是當盛行的價值觀。每個人的生活總是少不了與外界的接觸,因此,關於如何看待與維繫生活是一門很深奧的學問,這需要我們不斷地研究。

然而對於我們接觸的人,其實我們真正瞭解的只不過是一小部分。我們曾經因種種原因與其交往。而這種交往不管是出於什麼目的,或者是爲了尋求幫助,爲了得到傾訴的機會,又或者是爲了分享喜悅與悲傷,種種都會產生社會互動。

互動,在我看來,就是作爲紐帶維繫着我們的日常生活。在學校裏,學生與老師的互動,同學之間的互動;在家裏,孩子與父母的互動,與兄弟姐妹間的互動;在工作上,下級與上司的互動,同事間的互動等等。我們唯有透過互動才能把自己所要表達的資訊傳遞出去,讓生活中的人都能理解。

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有爲人子女的階段,不管父母是否還在世。我們沒有權利去選擇我們的父母。生命一旦誕生於這個世界裏,肯定有其特殊的含義,肯定飽含了父母的某種期望。他們中的大多數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養育成才,給他們最好的教育,最好的生活。窮其一生,都希望給予他們美好的將來。當然並不是每個家庭都有資本有能力去實現種種願望。這裏討論的是一般的家庭中,父母都尋求建立起互動的方式去理解孩子,走進他們真正的世界。或許我們會認爲,孩子們一開始都是住在父母爲他們構築的象牙塔裏。他們臉上掛着笑,證明他們就是快樂的,畢竟還是孩子,還輪不上心裏住着另一個他。但是,隨着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問題出現在年齡很小的孩子身上。他們或許身體上跟一般的小朋友沒什麼差別,但是隻要獨處時,另一個人格便會顯示出來。這些問題,都跟父母與子女間的互動質量脫不了關係。有得父母只顧着工作,雖然他們的出發點都是爲了給孩子優越的生活環境。但就是因爲這樣的想法忽略了與子女的溝通,也就是互動環節出了問題。有的時候,孩子在學校裏,跟同學鬧彆扭、被老師批評等等,孩子們的心靈還不夠強大,不能承受了這些壓力還能有良好的自我調節系統,那對他們來說或許已經成立天條,暫時還不可能實現的。這時,家,就成了避風港,成立心靈的慰籍地。孩子需要父母的開解與引導,引導他們如何正確處理好那些社會關係。而怎樣開解與引導就成了互動環節中的核心。當今社會打罵是成不了才的,況且現在的法律這麼健全。因爲一點小事就打罵孩子,隨時可能被告施家暴。因此,如何正確進行互動環節成了一門高深的學問,每個人都必須修讀的,而家長更甚!

"不能太靠近,也不能太疏遠"。靠近,是指家長要給孩子自由的空間,不能實施限制他們。比如總是詢問他們學校的情況,幾乎要把每一分每一秒做過什麼都要掌握的滴水不漏,讀後感《社會學之思讀後感:如何看待與維繫生活--蘇志文》。孩子會很反感這些,認爲家長太煩了。久而久之什麼都不願意說,就是因爲某些家長喜歡打破沙鍋問到底,這種做法有是可能行得通,但是給人很強烈的壓迫感。孩子不是嬰兒,他們懂得,他們的心理已經開始成熟了。疏遠,就是上文指的那些只顧着工作的家長。作爲父母,除了給子女良好的物質生活環境外,心理上的溝通是必不可少的。儘管物質給與了滿足,但心卻越走越遠,到最後只可能是表裏不一的父子關係。這裏就涉及"社會距離"這種概念。不僅僅是跟陌生人有社會距離,就是一個家庭裏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親密無間的。人,總是需要有個人地帶,那裏只允許自我進入,他人都沒有通行證。可以說,對個人而言,那是一個聖地,是不允許侵犯的。一旦社會上的他們,包括家裏人越界了,就會破壞這種社會距離,就會導致原來和諧的關係破裂。

讀完這本書,"他人"這一名詞給我留下了比較深的印象。他人就是其他人,除了自己以外的人。我們之於其他人也是他人。因此,"他人"和"我"同樣離不開社會。離了集體,就無所謂"他人"了。"他人"的集體稱之爲"外羣體","我"存在的集體叫做"內羣體"。一般我們只是很簡單地認爲,羣體就是一羣人向着某個相同的方向共同完成某些事。這個過程中的互動,我們當成是理所當然,沒必要去考究。其實,日常生活中隨處充斥着解釋這一概念的元素。人們日常生活中常會提到"姐妹情"、"兄弟情"、大夥兒是一"家"之類的類比,也老是把國家民族說成是"我們的母親"或"祖國"。互助、保護、友誼就此成爲了內羣體生活的想象性規則。這些規則從情感上誘發了我們的認同感,產生了想要接近這一羣體的慾望,並渴望充分享受其中的溫暖。而內羣體一旦產生,便會覺得身心愉快。最重要的是每個個體都能互相理解,這是促成羣體的基本要素。

上文提到的"外羣體",是內羣體爲了獲得自我認同、統合一體、內部團結和情感安全,需要想象出來的對立(P30-31)。羣體內部爲了完成任務,有時候免不了會出現競爭對手(這裏不包括超越自我這一方面),這時就可以區分內外羣體了。內羣體的成員認爲屬於自己應的權利的東西,要是給了外羣體的人,就成了體諒人,發善心。而對手就是作出的事情很溫和也會被要求給予嚴厲譴責。這裏就出現了一種在羣體內常出現的`現象--偏見。偏見會促使人們贊成用作推動自身事業的手段,而如果這種手段是外羣體追求其宗旨時所使用的,就永遠不會獲得正當性(P32)。這就相當於我們平常提到的"戴有色眼鏡看別人",可是日常生活中提到的這一概念夾雜了更多的感情色彩,有的人心存妒忌,有的人根本不屑,也有的人是打心眼裏討厭的,這些症狀屬於偏見的範疇。當然在這裏提到的偏見,發生的環境是在羣體內的,範圍有所不同。

內羣體裏產生了比較一致的價值觀世界觀,對於與自身集體有所相悖的個人或是小羣體都會持有偏見。內羣體的成員大多數不希望參雜進跟自己不一樣的元素,他們已經習得的那些有效應對日常生活的方式,驟然間變得不那麼值得信賴。其結果,人們覺得喪失了對於新處情景的控制,因此討厭這些變化,抵制外來者的加入。內羣體的成員演變成定居者,他們與外來者的關係主要有三種--互搏式裂殖增殖、互補式裂殖增殖、互惠。其中,互惠形式是普遍存在於絕大多數互動框架中。在互惠關係中,任何單一互動都是不對等的,但隨着事件的推移,各方行動會相互平衡(P34)。外來者之於內羣體是"他們",內羣體就是"我們",兩者只有合而觀之,在彼此對立中,才能具有意義。

每個羣體都有其邊界,這些邊界是摸不着看不見的,是可以被穿越或重繪的想象性界限。這些邊界用於區分外羣體和外來者。每個行業、每個家庭、每個宗教組織等等都可以是一個內羣體,都有其自身的價值觀,這些羣體的邊界可能是根據能力、信仰、工作等方面劃分的。邊界的劃分,除了要區分內外部成員外,還對自身內部的成員起作用。他們可以約束羣體內部的,使得他們不作出損害集體的行爲。因此,也可以將這些邊界理解爲是一種規範,規範內部成員的價值觀,使得他們不會成爲叛徒,成爲詆譭價值觀和破壞統一的人。

一個羣體的邊界受到威脅,來自外部的原因要歸咎於那些曖昧含混的人。這些人可能會問出一些羣體成員不知道如何回答的問題,由此引發焦慮。因爲他們過去根本不曾遇到類似的場合。他們過着平常的日子,從來不會對自己的日常行爲發問,那已成爲一種慣性,一種習慣。一旦被問"你爲什麼要這樣做?有意義麼?"這裏的問題,他們會感到不知所措,原本舒適的生活受到了挑戰。這就導致了安全感的喪失,使得羣體成員陷入了窘困的境地。這些產生威脅的人往往就是羣體的新來者。幾時他們如何努力地想要融入新的集體,一開始總是難免會犯錯。因此他們的嘗試看起來缺乏說服力,行爲也顯得笨拙。其實他們只不過是想要努力跨越那條邊界。就舉轉校生的例子,他們一直在原來的學校學習,然而突然間去到新的學校環境。或者他們一開始會不習慣,有時候會犯一些其他同學看來根本不會煩的錯誤。但是隨着時間的適應,他們他們也能成爲新學校的一員。

對於社會生活,更多的是要與人合作互動。人一旦離了集體,所有的功能很快都會退化。就像是深山中的野人,他們與世隔絕,他們沒有語言的交流,更不用說心靈上的溝通,他們每天的生活內容就是填飽肚子。這樣的生活周而復始,漸漸地便會從人退化爲猿。其次,在互動的過程中,人與人之間還是要保持社會距離,即使是家裏人間。

如何看待與維持生活是一門很高深的學問,需要我們不斷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