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讀後感500字>

《蘇東坡傳》讀後感範文500字(通用5篇)

學問君 人氣:1.45W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蘇東坡傳》讀後感範文500字(通用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蘇東坡傳》讀後感範文500字(通用5篇)

《蘇東坡傳》讀後感500字1

好書是相互關聯的,有點似人際交往裏的共鳴效應。

看餘秋雨老師的《借我一生》,裏面提到餘老師小時候看過很多遍林語堂的《蘇東坡傳》,心裏想這本書應該是很有可讀性的,於是馬上到噹噹網上去淘了本。

確實是本好書!林學者透過一字一句,一箇中國曆史上的文化名人就此活了。看那本書,東坡才子的呼吸我們都能感覺得到,他那狂放不羈,真性情的等,人物非常豐滿。既是個大才子,又是個很有政治才幹的父母官,更是有血有肉的生活中的摯友。林教授說他是個“上可陪玉帝老兒,下可陪黎民百姓”,任何人在他那都可以受到很溫暖的人文關懷。

東坡才子一生大起大落好幾回,無論是結髮妻子王弗,還是後來的王閏之,以及後來的侍妾王朝雲,他們默默地照顧着他。官海沉浮,家庭變故,甚至是被貶到黃州做官,她一直是他身邊給予支援和力量。難怪會有《菩薩蠻》這樣的千古好詞出現,平淡和磨礪的生活歷練出了對這種感情的精華。多情自古傷離別,也許一片秋葉的落地,都能引其他無限的惆悵。

想起東坡才子爲什麼在官場上會時好時壞,聯想到電視劇《大宋提刑官》裏宋慈被自己的岳父所害的故事,可能是因爲他們花在專業上的時間太多了,無暇研究複雜的人際關係。用悲情主義者屈原的話來說是“舉世渾濁唯我獨清,世界皆醉唯我獨醒”。不過我們生活在改革開放的好時代,這點要批判性地看待這個問題。

絕對是本修身養性的好書,一本值得讀N遍的書。

《蘇東坡傳》讀後感500字2

《蘇東坡傳》是著名學者林語堂先生的所作,該書以文獻資料爲基礎講訴了東坡顛沛流離又充滿瀟灑傳奇的一生。

提起東坡,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大多帶着親切會心一笑,隨口都能吟上一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或是“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東坡的作品之中無不流露出他至真至誠的本性,詼諧而有趣,文字間莫不真篤而誠懇,完全發乎內心。

唐朝詩人李白、杜甫的詩篇傳頌至今,廣爲人知。李白瀟灑自如,從心所欲,遨遊天地之間,不爲凡塵瑣事羈絆;杜甫憂國憂民,心懷天下,沉浮官場爭鬥,終身鬱鬱寡歡。李杜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態度,或太過不羈灑脫,或太過憂愁苦悶,只選其一,未免太過單一。而東坡恰好將這兩者合二爲一,他的一生既憂且樂,美痛兼具,此乃真正的快意人生。

蘇軾學識淵博,多才多藝,在文學、書法、繪畫等各方面皆有很高的造詣。作爲“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詞作上與同爲豪放派的辛棄疾,並稱“蘇辛”;詩作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蘇軾亦善書,爲“宋四家”之一;工於畫,尤擅墨竹,提倡“詩畫本一律,天工與清新”的理念。

蘇軾的才情雖名聞天下,但他一生卷在政治旋渦之中,仕途上歷盡艱辛,烏臺詩案屢遭貶謫,然而他始終光風霽月,淡然處之,真乃“一蓑煙雨任平生”。

歲月如流沙,彈指間,韶華易逝。東坡就如一顆璀璨耀眼的明珠,永遠散發着光與熱,吸引我們去探尋他深厚的文學寶藏。

《蘇東坡傳》讀後感500字3

蘇東坡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文學家、書畫家,他的醫生是豐富多彩的,他聰慧過人,心神更是天真無邪。它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全才,閱讀蘇東坡的一聲,往往會被他的浩然所吸引。

蘇東坡自有其及其迷人的魅力。就如同魅力之在女人,美麗之在花朵,是宜於察覺而難於說明的。

蘇東坡的這種高深莫測,令人不知應當因其大無畏的精神而敬愛他,抑或爲了使他免於旁人的加害而勸阻他、保護他。

他身上有一股道德的力量,非人力所能遏制,這股力量,有他呱呱落地開始,即強有力在他身上執行。他揮動巨筆,肆無忌憚的.潑墨,如同兒戲一般。

對於蘇東坡的人格與品質,我只能說自己可能連仰望的資格都沒達到。

在歷史的長河中,迎來又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人,而蘇東坡是一個渺小而又龐大的人,爲何說蘇東坡偉大,因爲,蘇東坡像一面鏡子,從他的一生中可一折射出中國文人的精神與思想。正是這些精神與思想纔是中華五千年的文化長河一直流淌,永不幹涸。

我對蘇東坡的瞭解甚至連表皮都沒達到,認爲自己真的幼稚,但還是要寫下來,這既是我的讀後感,也是我向一個偉大的文學領袖致敬,因爲,我堅信,精神不會僅爲生命的流逝而散去,而蘇東坡的精神定會屹立在文化的長河中。

《蘇東坡傳》讀後感500字4

蘇東坡是我國北宋著名的詞人、詩人、散文家、畫家、書法家等衆多身份的集大成者。他與父親蘇洵弟弟蘇轍被世人稱爲“三蘇”,佔據了唐宋八大家的三席之位,可見,蘇家個個都是大才子,猶以蘇軾爲甚。

蘇東坡才華橫溢、文思敏捷、多才多藝,不僅擅長寫詩作畫,還是工程師、瑜伽術的修煉者、皇帝的祕書、慈悲的法官、佛教徒等,就連著名的東坡肉都是他發明的呢!

蘇東坡的一生雖仕途坎坷多舛,但與生俱來性格樂觀豁達,隨時隨地廣結摯友,無論爲官還是被貶爲農,所到之處都把生活過成了詩,把自己的感受賦予了不朽的藝術形式,時而大氣磅礴、時而豪放奔騰、時而雋永樸質,使之流芳千古,驚豔了世人。他一身浩然正氣,剛直不阿,他是官員中的智者,強者,仁者。

他是我國文化史上一位罕見的全能天才、一位曠世奇才!在林語堂先生的筆下,他更是那麼的光輝耀眼,將其跌宕起伏、波瀾壯闊的一生淋漓盡致地展現在我們的面前。童年嶄露頭角,青少年脫穎而出,中年精彩綻放,晚年顛沛流離,一生仕途“三起三落”,但他卻在人生的舞臺上演繹了一場永不謝幕的詩意人生。猶如一個和尚對他的讚譽,他就是天上宿星下界,在人間暫時做客而已!

雖然蘇東坡用盡了他的浩然之氣已離我們遠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是他那思想的快樂,這纔是萬古不朽的。”也正如蘇東坡自己在《潮州韓文公廟碑》中所說的:“浩然正氣,其必有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隨死而亡者矣。故在天爲星辰,在地爲河嶽,幽則爲鬼神,而明則復爲人。”何嘗不是對自己的評說呢!

《蘇東坡傳》讀後感500字5

我是懷着與兩位天才對話的欣喜之情,來閱讀《蘇東坡傳》的。

蘇的才華,自不必淺學評價了,至於“腳踏東西文化,心平宇宙文章的林語堂其名也早已貫天下、垂青史,更不消多言。

給古人做的傳記,我以前也讀過幾本,然而大都工於學術,讀起來如同面對戴着瓶底厚眼鏡的老學究,壓抑之餘,興味寡然。比如有梁啓超先生著,叫做《王荊公傳》的,叫淺學很是自愧於學而不精,乃至搔首弄姿,汗如雨下,大有與字典同歸於盡的衝動。

和理解最遙遠的距離是仰慕,想必林語堂先生是深曉此理的。所以他纔會用一種介紹朋友的語氣,以有那麼點英雄惜英雄的心情爲子瞻作傳吧。託了老外的福,這書裏是見不到“之乎者也”一類了。我們也應此得見一個有血有肉的東坡居士形象。這一點,怕是前無古人的吧。

在靜寂的夜晚,我聆聽着蘇子的腳步聲,和他一起走遍中國大半個中國,與他一道爲這片土地上的農民疾呼。在蘇看來,貶謫實在只是換個地方,他的責任實在一分未減。他見不得大宋農民在豐收的日子也必須舉家逃荒,流離失所,所以只能大聲疾呼。後人談蘇軾,多敬佩他的曠達,卻不知這份曠達只用以面對他自己的苦難,對他人的苦難,蘇大多是流下同情的淚水。

蘇的名聲是伴着他的貶謫越傳越遠,越傳越大了。他在詹洲的文章,竟不需幾月就能傳到京師,成爲得勢者喉中鯁住的魚骨。於是一貶再貶、越貶越遠,便成了蘇人生的常態。“你啊,滿肚子不合時宜。”侍妾朝雲竟是這樣聰慧,一語道破蘇的宿命。

但我想,這句玩笑話必是含淚說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