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讀後感400字>

讀火印讀後感400字

學問君 人氣:8.97K

讀火印讀後感400字怎麼寫?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吧?以下是小編爲您整理讀火印讀後感400字的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讀火印讀後感400字

讀火印讀後感400字1

我靜靜地開啟曹文軒的《火印》,等我合上這本書,不禁潸然淚下。

文中的主角雪兒,是坡娃從狼羣中救回來的一匹小馬駒,她和坡娃一家在野狐峪過着寧靜的田園生活。在坡娃一家人眼裏,雪兒她不是一匹馬,她就像是一個人,是他們家的家庭成員。雪兒外出還沒回來,只要呼喊她一聲,她立馬出現。坡娃的黑狗死了,坡娃在埋黑狗時,雪兒的眼睛也蒙了淚水。她有思想,有感情,充滿靈性,她和坡娃一家生活得雖不富裕但也悠閒自在,其樂融融。

但是,戰爭摧毀了一切。雪兒被日軍強行徵走,離別時她仰天長嘯,捨不得坡娃一家。日本軍官河野也是個識馬的人,他看中了雪兒,想要訓練她成爲自己的坐騎。但雪兒不肯接受河野的駕馭,在她心中,唯一的主人是坡娃,雪兒心中還思念着野狐峪和坡娃。人馬情深!雪兒不肯屈服,頑強對抗着,這樣的有節氣,你還能說她是匹馬嗎?殘酷的日本軍官嚴刑拷打,雪兒不得不把大炮運到陣地,炮口對向了自己曾經的家……最終雪兒淪爲日軍拉炮的戰馬。雪兒忍受着母子分離,遭受着種種侮辱,身上還烙下了一枚恥辱的印記——日本軍營的火印,同時,她心中也埋下了仇恨的種子。

野狐峪遭到了日軍猛烈的炮火攻擊,大戰結束後,野孤峪的村莊成爲廢墟,坡娃因此失去了左腿,也失去了父母和草靈。戰爭讓生靈塗炭,也讓人們對侵略者的憎恨刻骨銘心。

坡娃找回了雪兒。但雪兒受不了村裏人的指指點點,性格變得孤鬱。她深深感受到了自己的恥辱——我是一匹烙了火印的馬!一匹烙了日本軍營火印的馬!一匹日本人的馬!她在村民面前深深地低下頭,從未擡起過。這樣的雪兒,與人有什麼兩樣?

雪兒成了騎兵小哥的坐騎。在戰場上,她終於高仰起了頭。雪兒燃起了熊熊的復仇之火。她馱着小哥閃、衝、側、轉…..殺敵無數,大快人心。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們與河野遭遇了,仇人相見,分外眼紅。最後聰明的雪兒用一招懸崖勒馬讓河野跌下了懸崖,粉身碎骨。

雪兒雖是匹馬,卻是匹有着人格的馬。她懂恥辱,懂恩怨,有尊嚴,有智慧。她即使是動物,也是這世上最進階的動物。火印,不僅印刻在雪兒身上,它也深深印刻在飽受戰爭摧殘的民族的心裏。他們最終跟雪兒一樣,高仰着頭,贏回了尊嚴。戰爭讓世上的一切生物遭受到時痛苦,遠離戰爭,捍衛和平是我們共同的心願。

讀火印讀後感400字2

我讀完曹文軒的《火印》後最大印象,就是讓我們回顧歷史,不忘國恥。

主人公雪兒是一匹被坡娃從狼羣裏救出來的小馬駒,他們一起開心地生活着,一起玩耍、一起嬉戲。不幸的.是,那時正是抗日戰爭時期,當雪兒在坡娃家生活到第四年時,被日本鬼子搶走。由於憤怒和傷心,坡娃點燃了熊熊的偷馬之心,於是,他召集了他的好朋友,冒着生命危險潛入了日本鬼子的軍營。當戰爭快結束時,雪兒回來了,但它遭受了日本鬼子的屈辱,性情大變,身上的火印成了它的恥辱……

在《火印》裏,我深深地感受到抗戰期間人們的艱辛、困難,連養一匹小馬都不能安心。還要時時刻刻擔心遭到日本鬼子的欺凌,可見當時野狐峪的村民壓力多大啊!哪像我們現在,生活得這麼美好,自由自在,在美麗童話般的校園裏學習、玩樂,在畫一般的大自然中盡情享受。

在中國抗日戰爭、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之際,我想說:雖然我們勝利了,但我們還是不能忘記我們的血淚史。我爸爸就是這樣的人,他從不買日貨,哪怕日本的東西比中國好。爸爸教育我:以後你要拒絕日貨,咱們要支援國貨,讓自己的祖國更強大。所以,我發誓,我以後要努力學習,認真上課,將來當上科學家,發明出像《環太平洋》中的“暴風赤紅”機甲獵人,讓日本絕對不敢打我們中國國土的主意。

我鍾愛曹文軒的文字,《火印》和之前的作品不一樣,它告訴了我以前懵懂的祖國的一段屈辱史,激起了我們孩子心中的憤怒,給了我信念,給了我戰勝困難的勇氣和力量,我要自強,我們中國要強大!

讀火印讀後感400字3

《火印》這本書並沒有刻意地描寫戰爭的殘酷和血腥,而是在字裏行間透過自然的筆調使人感受到戰爭的可怕。但我認爲,此書最爲出彩的地方不是感人的劇情,而是對人物性格淋漓盡致的描寫。

這本書涉及到許多人物:主人公坡娃、雪兒,以及一大羣孩子;日本人河野和稻葉……

雪兒是一匹通人性的馬感情,它在書中有幾處嘶鳴,這無不表達着它的內心的感情,它有着自尊,因身上被烙下了火印而低着頭,再不嘶鳴。它心中只有一個主人,那就是坡娃。最終它載着士兵打敗了河野,爲野狐峪贏得戰爭,爲自己贏得尊嚴的時候,但戰爭在它的心中早已烙下了深深的傷痕,那個烙在它身體上的火印,那些爲日軍運送炮火不堪回首的經歷,卻一幕幕揮之不去。生活中也會有許多恥辱與陰霾,或許這些恥辱永遠揮之不去,但走出陰霾的唯一方法就是正視它們,用自己的行動去改變它們。

雪兒是重感情的,而黃毛等一些孩子卻與之相反。孩子們以前都搶着和雪兒玩,但當雪兒被烙了火印,滿身傷痕的回來時,黃毛他們卻用磚頭、石頭砸雪兒。身上的傷口已經癒合,但心中的陰影仍沒抹去,孩子們因爲戰爭而變得無情。這種心情可以理解,但不贊成。他們並不是真正地厭惡雪兒,而是厭惡火印所代表的日本人,但他們沒有去反抗日本人,卻去欺負比他們更弱小的雪兒,這是懦夫的行爲。幸好他們是孩子,幸好大人使他們認識到了錯誤。戰爭雖然是殘酷的,但如果一個民族能在戰爭中勇敢站出來,去正視恥辱與傷害,去善待被侮辱被損害的生命,那麼他們一定是最終的勝者。

作者曹文軒在寫此書的時候沒用過多虛浮的描寫,但卻以一匹馬引出一羣人、一個村莊、一次戰爭、一段歷史,此書寫的不僅是馬,還有親情、友情、動物之情……更有我們對許多問題的深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