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讀後感2000字>

沒有任何藉口讀後感範文2000字(通用5篇)

學問君 人氣:1.37W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沒有任何藉口讀後感範文2000字(通用5篇),歡迎大家分享。

沒有任何藉口讀後感範文2000字(通用5篇)

沒有任何藉口讀後感2000字1

在透過學習企業精神《沒有任何藉口》後,我個人有太多的感觸。是啊,生活原來是沒有任何藉口的。你可以欺騙自己一時,但是不能欺騙自己一世。更多地審視一下自己,確定目標,拒絕任何藉口,完美的成功將不再遙遠。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所缺少的正是這種精神,這種態度。我做爲統計,每天負責與反應重要數據。就如戴總送我的話“準確的數據,能創造財富”。不要尋找藉口爲自己開脫。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是最有效的工作原則。我們每一個人對工作、對家人、對朋友,都負有一定的責任,正因爲存在這樣那樣的責任,才能對自己的行爲有所約束。尋找藉口就是將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轉嫁給社會或他人,我們的責任也將隨着這些藉口而遠去。沒有什麼不可能的事情,沒有完不成的任務。只要我們不把藉口放在我們的面前,就能夠做好一切,就能完全的盡職盡責

國人是善於講“人情”的,古已有之,發展到現代,“人情”更是滲透到國人生活的各方面。從小到大,我們都經歷了太多的“人情”,人情帶來的結果就是讓人學會了利用藉口。藉口可以用來幫助人們從“人情”中開脫出來,但也可以用來開脫責任,藉口用得多了,我們越來越願意遷就自己,逃避責任。因爲一旦逃避,就不需要承擔責任,一旦有了藉口,事情做得再糟糕也有退路,這樣藉口越來越多,越來越完美,甚至於到了最後,自己都相信自己的藉口是真的。可以想象,我們都太善於自欺欺人。

踏上工作崗位,我有了很沉重的責任感,正是因爲這樣,我希望逃避,希望有藉口,希望不承擔責任。但是,我真的可以這樣嗎?

一個人要幹好自己的工作,不論做什麼,都應該竭盡全力。我認爲,當我們在工作中出現錯誤時、當我們沒有完成任務時,不要去埋怨工作、埋怨別人、埋怨其它部門,不要怨天尤人,不要挺身而出去捍衛自己的缺陷,不要總認爲別人能完成任務是巧合、是偶然、是機遇。自己完不成任務卻是必然、是客觀原因造成的、是時運不好;要多去想想自己身上的問題,我認真學習了嗎?我勤奮工作了嗎?我的工作方法對嗎?我積極付出了嗎?我是不是敢於承擔了責任、是不是遇到困難就畏縮不前、是不是充分發揮了個人的主觀能動性、竭盡全力去完成任務呢?

剛來公司時,不理解公司的特殊性,一開始還不適應這樣的工作環境。每個監區的特殊性,原材料的不同,物料的雜多讓我有點措手不及。不僅要分辨各廠商供應的毛片種類,並且根據不同物料瞭解常規數量及重量。分辨不同的監區使用的毛片的種類。特別在與監區溝通一些單據和物料的數據時很難,要求監區做一件什麼事情或提供一項數據,往往打好幾個電話還是讓幹部一口拒絕我讓我總是束手無策,開始害怕監區的電話。然而在我彷徨無助時,是黃總和趙姐耐心教會我怎麼與監區的幹部溝通,用書面的東西傳達用意,才使得我現在與各監區幹部溝通問題是變的順暢,也提高了溝通技巧能力。黃總還鼓勵我們多去監區盤點這樣不僅使我更加準確的認識到了不同監區的生產流程及物料使用不同情況。這樣的工作熟練了效率也提高了。

由於倉庫6S的不穩定性及倉庫的收管發過程還做的不是很到位,發錯貨、遲發貨、數量不確定等人爲因素的存在,導致數量的準確性不高等。我努力透過變更相應的表格使數據更簡單又實用但還一直處於機械統計的狀態,沒有對相關數據進行分析。在庫存報表方面,從以前的籠統數據,一步步逐漸變爲精確的數據。但由於監區的特殊性和沒有及時的分析造成報表的不準確性,沒有能主動及時的與監區溝通盤點時間與安排。自己還是有責任的。

在新的一年裏,我將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去迎接新的工作。

不斷加強統計數據的準確性,按時將每份單據審覈歸檔,杜絕掉單、漏單的現象。物料臺賬賬目上的存量與各部門實際存量相符,無差異,賬目清晰。物資進出彙總,做到及時、完整、準確地進行整理彙總,對物料存貨的合理控制,能提供相關數據指導各部門庫存週轉,賬目清晰明瞭。準確、及時、全面、系統地報出上級規定的各種綜合統計報表、調查、整理、分析統計材料,主動配合採購和生產,及時的溝通物料的庫存情況滿足各級部門對統計資訊的需要。分析各監區物料的用量是否正常使用的合理和規範。編制各監區的原輔材料月用量報表、主動的與監區溝通盤點時間與安排。在工作過程中不斷的完善積極主動富有創新的工作。

懷抱一顆感恩的心,帶着熱情和責任工作。感謝領導和同事對我工作的支援和指導。從每天、每時、每刻的每句話、每個動作、每件小事開始,改變看問題的角度,貫徹沒有任何藉口的思想,積極地去面對每一項工作任務、每一件小事及遇到的困難,多花時間去尋找解決的方案,多做實事,讓自己變得更加自信和樂觀;以頑強的毅力、必勝的信心,不斷地、自覺地激發自己的內在價值和潛能。讓工作中沒有藉口,人生中沒有藉口,失敗沒有藉口,成功屬於那些不尋找藉口的人!

沒有任何藉口讀後感2000字2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我們經常會有一些藉口,甚至已經習以爲常,且耳熟能詳,或許我們已經習慣了這種類似的“藉口”,而且也習慣了別人向我們用“藉口”來解釋。我們習慣了用這些藉口來解釋我們在學習、工作、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難。也許這種方式已被認爲是一種正常,甚至是一種用心的心態,其實這就是一種逃避困難的藉口。

讀完《沒有任何藉口》一書,心裏不由得多了幾分感慨,更多的是慚愧。多少任務和時刻都在放縱與不經意的小藉口下拖延流逝,我們就應懂得的是職責,並且做好每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纔會贏得更大的成功!

在日常工作中,我們見到太多的是那種"這也不行","那也不可能"的人,我們經常聽到的是各種各樣的藉口,"我沒學過","這任務我實在無法完成","如果不是下雨,我能夠早到的"。其實,在每個藉口的背後,都隱藏着豐富的潛臺詞,只是我們不好意思說出來,甚至我們根本就不願說出來,藉口讓我們暫時逃避了困難和職責,獲得了心理的慰藉。但是,藉口的代價卻無比昂貴,它給我們帶來的危害一點不比其他任何惡習少。我們缺少的正是那種想盡辦法去完成任務,而不是去尋找任何藉口的人,正是缺少那種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和那些能夠忠實地完成上級交付的任務而沒有任何藉口和抱怨的人。雨後春筍造句

不好讓藉口成爲自己的習慣,不管在什麼條件下,對待工作我們要無條件的執行,把工作看作是自己的一份職責,而不是義務,只爲成功想辦法,不爲失敗找藉口。如果把公司比作一盤棋,我們員工就是車馬炮相士卒,在各自的崗位上,發揮其職責作用,各顯其能,各盡所能,爲了整盤棋的勝利,該拼就拼,這樣,才能取得最終勝利。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每個員工就是一個個棋子,爲了單位的整體工作大局和目標任務,各自肩負着使命,爲了工作單位的整體利益及個人利益,各自承擔工作任務和職責,各負其責,責無旁貸。

就拿自己的這個崗位來說,服務好公司的每個駕駛員,爲他們辦好他們的每一件事情,就是自己的職責!然而在工作中緊緊完成任務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需要提高質量。我們就需要帶着用心熱情的態度去工作,讓工作做得更完美!將工作當成自己的事,專心致志把事情做到“最好”。熱情用心的工作態度具有一種無形的感染力,打動周圍的同事,構成一種用心向上的工作氛圍。而冷漠消極的工作態度卻會像瘟疫一樣傳染到每一個角落,使整個團隊的戰鬥力大打折扣。因此我們要學會在工作的過程中用心調整狀態,讓自己始終處於良好的工作狀態。飽滿的工作熱情,能讓人把工作當作一種樂趣,能認真的對待工作,將小事做細,能在做事的細節中找到機會,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對工作缺乏熱情的人,對待事情只能是敷衍了事,把工作當作一種不得不受的苦役,他們只能永遠做別人分配給他們做的工作,也不必須把工作做好。忘我的敬業精神就是全心全意地對待工作。我們每個人都有職責、有義務、責無旁貸地去做好每一項工作,我們都就應盡一份心、出一份力。一個人的敬業精神、職責心決定了它是否能夠把工作更好地完成,沒有職責心的人,即使他有潛質也不可能爲單位創造更多的價值。

“每個人都就應珍惜自己的自由、選取和職責,並能在自己的選取和職責的擔當中展現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收穫自己創造的歡樂。把工作於快樂連結起來,選取激情,就是選取完美。”

“沒有任何藉口”體現了一個人用心向上的生活態度。我們每一個人對工作、對家庭、對親人、對朋友,都有必須的職責,正正因存在這樣那樣的職責,才能對自己的行爲有所約束。尋找藉口就是將自己就應承擔的職責轉嫁給社會或他人,我們的職責也將隨着藉口煙消雲散。沒有什麼不可能的事情,只要我們不把藉口放在我們的面前,就能夠做好一切,就能完全的盡職盡責。佛洛依德名言

藉口是一種不好的習慣,一旦養成了找藉口的習慣,就會讓我們的工作變拖沓而沒有效率,會讓我們的人生變的消極而最終一事無成。所有的工作都是由一件件的小事組成,一個對小事不負責的人,也承擔不起大事業。就像書中說的“工作中沒有藉口,人生中沒有藉口,失敗沒有藉口,成功也不屬於那些尋找藉口的人。

因此,對待工作沒有任何藉口,就務必具有足夠的熱情。帶着熱情去工作吧!

沒有任何藉口讀後感2000字3

透過對《沒有任何藉口》一書的拜讀,使自己感受頗深,是平生以來對自己靈魂深處最大的一次觸動。它使我懂得:無論在什麼時候,不論幹什麼事情,還是遇到怎樣的困難,都不要有任何藉口,也不要拿自己運氣或倒黴找藉口,有的只是服從遵守、忠於職守、盡職盡責、爭取成功。不爲失敗找藉口,只爲成功找方法。永不言敗,永不放棄,永遠追求,成功就會向你招手。

藉口是一種美麗的謊言。在自己懶惰不想按時完成任務時;在自己遇到困難難以完成屬於自己的工作時;在不願意完成不是自己職責範圍內臨時交辦的事情時;在因自己的失誤而影響工作時;在因自己的過錯給部門或單位造成損失時;在因違規將受到處罰時......不敢又不願意承擔責任的人,這時就會編造種種藉口,拿謊言去搪塞、去拖延、去欺騙、去推卸。因此,說謊是最大的罪惡。不找任何藉口纔是一個人誠實和誠信最完美的體現,是一種美德。所以,不找任何藉口的人也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具有美德的人,而一個人一旦有了尋找藉口的習慣,那麼他的責任心也將隨着藉口煙消雲散。

管理大師餘世維曾經說過:生活中只有兩種行動,要麼是努力地表現,要麼就是不停地辯解。. 這正是成功者和失敗者的不同寫照。失敗者永遠在找藉口,成功者永遠在找方法。藉口只屬於弱者,強者不需要任何藉口,他們是在踏踏實實地做事中成長的。什麼是人才?人才就是當遇到問題和困難的時候,他們總是能夠主動去找方法解決,而不是找藉口迴避責任,找理由爲失敗辯解。什麼樣的員工在老闆的心中最有份量呢? 在職場中,什麼樣的員工最能脫穎而出呢? 當然是那些能夠積極找方法解決問題和困難、可以獨當一面的員工。他們面對困難往往表現出堅韌不拔、鍥而不捨的工作態度,他們不向困難低頭,不爲自己所遭受..

好方法是成功的捷徑,而藉口則是成功路上的高山險阻。不要爲自己的失敗百般尋找藉口,而要爲成功不懈地尋找方法。

無論是獨立作業還是團隊合作,都難以避免會產生一定的問題,遇到問題怎麼辦呢?成功人士對待此類問題的做法是,當遇到問題時努力尋求解決的方法,而不是找各種各樣的藉口來逃避責任,爲自己開脫。

任何工作首先要求的就是認真負責的態度,找藉口就是一種逃避責任的表現。錯了就錯了,勇敢承擔起來,從自身找原因,提醒自己下次不要再犯。如果你總是爲失敗找藉口,那你永遠都不會成功。成功屬於那些善於找方法的人,而不是善於找藉口的人。只有主動尋找方法,你才能儘快解決問題,你才能邁向成功。好的方法能讓你事半功倍,而一味蠻幹只會極大地浪費人力、物力和財力。

好的方法往往能讓你脫穎而出,爲你爭取到更大的發展空間。不要抱怨自己運氣不好,你該清楚,絕大部分的機會都是你自己爭取來的。一個絕妙的方法就是開啓機會大門的鑰匙,也可能成爲你一生之中的轉折點。

要找到一種好方法,首先你得對問題分析透徹,然後才能對症下藥。你必須找出問題的關鍵點來,而不能去誤打誤撞,那樣成功的機率很少。很多問題是紛繁複雜、環環相扣的,你要能追本溯源,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然後再想辦法從根本上加以解決。如果你對問題到底是什麼都不清楚,你又怎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呢?

方法是無窮無盡的,只要你能想得出來又能起到良好效果,都可以稱之爲方法。一種方法可以解決不同的問題,一個問題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很多時候不是沒有方法,而是沒有一種最好的方法。所以,你還要善於開拓創新,用行之有效的新方法來解決問題。

要找到一種好方法,思維的轉換非常重要。你不能僅僅從一個角度去分析問題,那樣只會把問題看死,你的思路也會走進死衚衕。你可以逆向思維,也可以把問題轉換一個方式。

你的眼界一定要開闊,要能從方方面面去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你要常常問自己:我是不是隻能這樣看這樣想?還有沒有其他的方式?不要覺得自己只有一兩條路可走,你一定還有能力去發掘第三條,而成功往往就蘊含在其中。

要找到一種好方法,你還必須善於學習。你應當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識,比如系統知識、邏輯知識、統籌方法等等。不要看輕這些知識積累,它們往往能在關鍵時刻發揮重要作用。好方法的靈感來自平日的知識積累,它從來不會憑空產生。

你可以從類似事件的成功處理中汲取經驗,你也可以把你知道的所有好方法加以羅列,然後再精細地分析比較,大膽地嘗試探索,從而選定一種最經濟的方法。

如果你有什麼新穎的想法,你一定要勇於去試驗它,不管它看起來多麼不切實際。不把方法運用到實踐中去,你永遠都不知道這個方法是有效還是無效。你要相信自己,既然你能想得出來,就有其一定的道理。也許你再把它加以完善,它就是一個絕好的方法。

俗話說,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好的方法是解決問題的關鍵。與其費心思爲自己的失敗找各種藉口,不如花時間爲自己找一個解決問題的好方法。要做一個爲成功找方法的人,而不是爲失敗找藉口的人。

沒有任何藉口讀後感2000字4

入職之前,父親曾在某次談心中嚴厲地對我說:"你們這一代人,總愛給自己的錯誤找藉口,小王是這樣,你也不例外。"他所說的小王是他的下屬,比我大兩歲,在工作中每當有失誤、做得不到位時就跟父親解釋是出於怎樣的原因、什麼想法導致那樣的結果,可是我們理解中的"解釋原因"在長輩們看來只是爲自己犯的錯誤找理由、找藉口、推脫責任,是不能正視自己錯誤的表現。直到看過這本書—《沒有任何藉口》,這些天在我腦海裏盤旋許久的困惑豁然開朗:對啊!沒有任何藉口,錯了就是錯了,忽略細節就是自己的失誤,走錯方向就是自己沒有用心觀察路標,所有錯誤在某種程度的努力下都可以避免,所有性格弱點也可以慢慢克服。

"軍校學員要養成不找藉口的習慣,在軍隊裏,失敗不容有藉口。如果情有可原,可將情況說明,但這種說明即便被接受了也不能作爲藉口。" ——《軍規·培養軍人習慣》

我們很多人都有天生愛找藉口的習慣,每當情況必須,就找個好藉口,把不好的結果歸罪於別人或者其他事情。就拿我自己來說,常常以"記性不好"爲自己開脫。開車走錯路,說"我以爲是在向西走",卻不曾捫心自問走了無數次的路怎麼會如此沒有方向感,其實用心就可以做到;演講、彙報、考試準備不充分,一些專業性的表達從未能脫稿,就說自己"記性太差"實在記不住,卻被男友一針見血地指出:"還是看的次數不夠多、準備時間不夠長、學習精力放得不夠多,我看一兩遍也記不住,看多了自然就記住了。你很聰明,理解能力很強,那些表現優於你的人並不是智商比你高,山東人之所以考試很厲害,是因爲他們足夠勤奮。"於是我開始反思,上課遲到並不是因爲我起牀很晚,按照我的作息時間完全可以很早到教室,但是無休止地追求"完善"和主次不分的拖延浪費掉大量的時間,所以纔會特別慌張經常踩點上課;總感覺自己近些年精力明顯不如從前,喊着"老了,上自習都撐不到11點了",其實是主觀能動性和幹勁兒大不如從前,而這個藉口在碰到三十多歲的學姐奮筆疾書學習到半夜以及好多類似的事例後驟然破碎;在無盡的拖延下沒有時間關心家人沒有時間靜靜坐下來看一本書,沒有時間和老友促膝長談,沒有時間親近大自然、去運動、去鍛鍊,整個人都變得心浮氣躁,失去了生活中本該有的從容;在導師給佈置任務以後,沒有做充分的準備和考察,武斷地否定了導師提出的假設,說"這種模型太不現實,根本無法實現",結果在很久以後的某一天意外地找到一篇文獻,才發現原來早已有人在兩年之前就建成了類似的模型,而這根本不是我當時所說的"mission impossible"。這些種種,造就了我現在的平凡,這些藉口註定了我們過不上更好的生活。所以,那些卓越的人、優秀的人、成功的人,可以比我們看得更高,走得更遠。"你採取的行動,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如何度過一生"。

好在現在認識還不算晚,從現在開始改變,就會對自己經常拿來逃避決定和責任的藉口更有戒備。對自己的成功或失敗負責,不爲失敗找替罪羊,也不把成功的光環全籠在自己身上。爲成功歡呼,把失敗看做學習的機會。用新的思維方式取代找藉口的習慣:簡潔地敘述事實,說明情況。如果某件事情做錯了或沒完成,不管有沒有理由或知不知道理由,其後果都必須進行處理。

當然,藉口也有它們的現實基礎。在某些時刻,藉口曾經是真實的理由。比如,過去不會騎自行車可能確實因爲自己個頭不夠大或太年幼,但是要把這種過去的情況變成永久的藉口,說"我是那種生來就沒有平衡感的人",將永遠無法體驗騎車去遠足的樂趣,在公司倡導低碳環保、取消班車時,只能擠着公交看同事愜意地蹬着腳踏車吹着小風去上班。這,就是永久性藉口的'後果。

如果此刻認識了自我負責的重要性,下一刻又滑入了找藉口的老習慣,怎麼辦?這正是我現階段面臨的最大問題。要改掉找藉口的習慣並不容易,畢竟這樣的習慣已經養成很久了,可能下一次困難來臨時,我還是會不自覺地給自己的逃避找藉口。希望自己能從身邊的點滴小事開始,強化自己意識到藉口的能力,相信久而久之,一定能揭下自己爲自己罩上的矇眼布,更有力、更自信地喊出:"沒有任何藉口!"到那個時候,才真正學會了對自己負責。

從現在起,做一個有節制、有計劃、有目標、有熱情的人,希望未來的我能回過頭來對現在的自己說:"以後的你,生活充實,精神富足,而且你會越來越好。

沒有任何藉口讀後感2000字5

當今社會的競爭如此的激烈、殘酷,我們每個人都在爲自己的一個位子而苦苦打拼。在這個打拼的過程中,有的人升職,有的人卻落聘。當每個人都懷揣希望站在事業的起跑線上時,我相信,我們的憧憬都是一樣的,我們對未來的期許也是一樣的。但是,爲什麼在跑步的過程中,我們的結局卻不一樣呢?費拉爾.凱普譜寫的《沒有任何藉口》對此作出了最好的詮釋:成功和失敗看起來似乎天壤之別,但促成它們形成的原因,也許就是一些小小的細節,小小的習慣,比如:常常爲自己沒有完成的事情而尋找藉口。“要成功,就不要給自己尋找任何藉口”,是這本書給我們最大的啓迪。

“沒有任何藉口”是美國西點軍校200年來奉行的最重要的行爲準則。它強化的是每一位學員想盡辦法去完成任何一項任務,而不是爲沒有完成任務去尋找藉口,哪怕是看似合理的藉口。他體現的是一種完美的執行能力,一種服從誠實的態度,一種負責敬業的精神,其核心是敬業、責任、服從、誠實。

尋找藉口就是對所作事情的拖延和放棄,它會讓你失去別人的信任,包括上司、朋友。“朋友是最寶貴的財富”朋友不僅是心靈,精神上的慰藉,有時他也是你事業的得力助手。如果你總是約會遲到,朋友不會拋棄你,也可以包容你。如有一天,你的朋友要開拓自己的事業,他需要尋求合作伙伴時,他一定會想到你,但他轉念一想,就會否決,因爲他覺得你在事業上是不值的信賴的。

做爲老師,首先要有責任心,對工作負責,對學生負責。工作中出現了問題,領導給予批評、罰款、處分,總是不服,認爲該領導太嚴厲了,不給面子,一點人情味都沒有??,衆所周知,國有國法,校有校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對於領導的批評要虛心接受,要敢於承擔責任,不得有任何藉口和抵制心理。一個好的學校,就因爲它有整套嚴格的科學化管理。反之,做爲一個領導要是不負責,對下屬在工作中出現了問題不及時的提出批評,只顧面子,任其發展下去,這樣的學校還有希望嗎?其結果又是怎樣?

“沒有任何藉口是執行力的表現,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記住自己的責任,無論在什麼樣的工作崗位,都要對自己的工作負責,工作就是不找任何藉口地去執行。”

是啊,工作就是不找任何藉口地去執行!但這並不代表我們只是執行任務的機器。我們是鮮活的、富有思想的、情感豐富的人。我們工作時,並不是像機器那樣按照指定程序進行流水性進展,而是在接受指令後,明確工作的重要性及目標與完成時間,考慮應該採取何種方式作爲完成工作的方法然後,按照既定的步驟進行處理。這個過程中,首先需要解決的是執行人員的思維方法問題。如果我們一味強調執行而不注重對執行人員的心理分析,有可能讓執行結果變得非馬非象。

思維方法,其實就是思維慣性與工作習慣。當我們將所有對事態發展有影響的思維及工作方法持久地加以重複時,習慣也就悄然形成了。工作時,我們的大腦總是按照慣性搜尋最近使用與最常使用的資訊,並引起外顯的條件反射。藉口,有着潤物細無聲的滲透力與溫水煮青蛙的韌性,也有着銅牆鐵壁似的頑固性,正是因循了人類思維的這種特性,肆無忌憚,

以致於讓許多人都成了它的階下囚。可能有許多人會說他並不希望如此,但不知道怎樣才能克服藉口的漫延。就此,我們試着結合藉口的各項屬性來談談解決的辦法:

第一、藉口總是在拖延時間、推卸責任

對一件事情,你完全有把握將它完成得很出色,但是由於惰性,你不停地對自己說“再等一會兒”、“等一等”,時間就在你等的過程中慢慢溜走,當你發現時,卻又對自己懊惱不已。對此,我們應該首先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把握清楚自己的奮鬥方向並制定一個相對中短期的目標,併爲之而努力奮鬥,這有利於你在找藉口的同時與目標加以權衡,並馬上行動以驅趕藉口。

第二、不要讓推卸責任成爲習慣

也許你會否定這種看法:推卸責任可以和習慣聯繫在一塊嗎?有這麼嚴重嗎?是的,正是這種經常性的習慣在影響你的潛意識,你的潛意識進一步地影響着你的習慣行爲。所以,我們應該加強自己的責任感與主動性,並讓主動性與責任感帶着我們駛向更爲寬廣的領域,盡情舒展與充實自己。

第三、讓認真工作成爲你的習慣

首先,讓工作成爲你的愛好,這樣,因爲有愛,所以你會想方法對所愛之物做出貢獻。其次,工作給予了我們生活的保障、心智的發展與自我的完善,也給予了我們對未來的憧憬、奮鬥的激情與靈感的原動力。所以,我們有必要將它視爲珍愛之物,並將它恪守成習慣。

第四、讓行動與全力以赴見證我們的優良習慣

只有立即行動,才能平定心中的惶恐。只有全力以赴,才能見證歷程的輝煌。我們不願讓時光蹉跎了本應燦爛的歲月,不願讓退縮模糊了本是鮮明的路線,更不應讓藉口斷送了本該屬於自己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