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讀後感200字>

三字經讀後感200字9篇

學問君 人氣:3.25W

《三字經》,是中國的傳統啓蒙教材,在中國古代經典當中,《三字經》是最淺顯易懂的讀本之一。以下是小編收集的三字經讀後感,歡迎檢視!

三字經讀後感200字9篇

篇一:《三字經》讀後感

我看了《三字經》這本書有一些感想,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想吧。

我看了一篇三字經的內容上面說到: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從字面理解,意思就是:從一到十,從十到百。從百到千,從千到萬。而我讀完這句話的理解是:做事不能一下子做好,要慢慢來,爭取做到最好。

我還看了一篇,上面說到: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時,運不窮。書中的意思是:春、夏、秋、冬這四個季節,循環往復,永遠也沒有盡頭。而我讀完這句話後,我結合讀書,總結出一條道理:讀書就像春夏秋冬,要有一個好的讀書環境,這樣才能循環往復,形成一個好的讀書鏈,你才能讀好書。

三字經可以教大家很多適合小學生用的東西,大家一定要常常溫習溫習哦!

篇二:《三字經》讀後感

寒假裏,我讀了《三字經》這本書,《三字經》一共一千多字,每三句爲一句,四句爲一組,讀起來像兒歌一樣朗朗上口。書的內容包括了中國古代傳統教育、歷史、天文、地理、道德和民間傳說,也是古代兒童的識字課本。

書裏雖然有很多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句子,可是我一邊讀一邊看譯文,漸漸的就懂得了其中蘊含的深刻的道理。

《三字經》裏有這樣兩句話: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爲。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意思是說:人小的時候不好好讀書,到了年齡大的時候就不會有所作爲。剛剛開採出來的一塊玉石,如果不經過雕琢和打磨,就不可能稱爲精美的玉器。一個人如果在成長過程中不讀書,就不會懂得做人的道理。

從中,我懂得了,只有努力讀書科學文化知識,長大以後才能稱爲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篇三:《三字經》讀後感

《三字經》的著作年代雖然離我非常遙遠,但是直到今天,這本書對我們仍然有深刻的教育意義。

這本書用通俗的文字、形象的比喻、對我們講述了各式各樣的道理;他勸導大家,要做一亇誠實的人、健康的人、勤勞的人、有知識的人、品格高尚的人。具有這種品格的人,纔是有用的人。

古今中外,多少英雄人物都具備上述品質。

當然,讓自己造就一亇有用的人,不但要有決心,更重要的是要有恆心。“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成義”!

今天我有這麼優越的讀書條件,又有這麼多的人關心着我,我一定要努力讀書,將來一定要做一個有用的人!

篇四:一本值得我們關注的書

可能看到這個題目你會問,哪本書是值得我們關注的書?我肯定回答——《三字經》。因爲它蘊含了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教會了我們分辨好與壞、善與惡。因此流傳至今。

《三字經》是祖先智慧的結晶,向我們講述了祖先優良的傳統文化的美德。這本書不僅孩子們愛不釋手,大人也很喜歡。因爲從故事中我們體會到了許多做人的道理。使我們明白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其實對我們兒童有很大影響的不僅是老師,更多的是父母。正如《三字經》裏所說“子不教,父之過”,天下的父母是孩子的最好的老師。所以我建議家長能和自己的孩子一起閱讀這本好書。時時處處能成爲自己孩子的榜樣

《三字經》這是一本多好的書啊!它值得我們關注、擁有。

篇五:《三字經》讀後感

今天,媽媽給我買了一本三字經。我要讀着本書,每一句都是三個字,後面還有小故事呢!

《三字經》的第一句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的意思是人剛出生時,其稟性都是善良的,彼此相差不大,只是由於後來所處環境和所受教育不同,習性纔會千差萬別。小故事是曹操之子,就是講曹操的四個兒子曹植、曹丕、曹彰、曹衝,他們個個都有過人之處,但是性格不同。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環境和教育不同,人的性格就不同。

第二句是: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意思是如果對孩子不從小就進行教育,其原本善良的天性就會因外界的不良影響而發生改變。教育好一個人的方法,貴在教導他專心致志,持之以恆。小故事是唐寅學畫的內容是明朝有個畫家叫唐寅,他和他的師傅沈周學畫畫,學了一年,唐寅覺得自己畫的很好了想回家,後來他發現師傅比自己畫的還好,就不想回家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讀書要有堅強的意志力,還要專心,才能學好。對於我來說專心我有了,可是堅強的意志力我還差一點點。

《三字經》裏還有很多很多故事,我很喜歡這本書。

篇六:讀《三字經》有感

這個學期透過讀背《三學經》這本書我知道了:勤有功 戲無益 戒之哉宜勉力這句話。這句話的含意是:只要勤勉努力就會成功,嬉戲懶惰是沒有好處的。好好記住,努力上進。

這句話還有一個故事叫《鐵杵成針》。內容是:李白是唐朝著名的大詩人,傳說他小時候讀書並不用功,經常逃學。有一次,他又逃學到外面去玩,在河邊看到一位奶奶在專心致志地磨一根鐵棒。李白很奇怪,問老奶奶在幹什麼,老奶奶說要把鐵棒磨成針。李白不理解,這麼大的鐵棒什麼時候才能磨成針呢?可老奶奶卻說:“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李白深受啓發,從此以後開始發奮讀書,終於成爲天下著名的詩人。

我成到:讀書必須勤奮,千萬不能因爲貧玩而荒廢了學業。

篇七:讀《三字經》後有感

今年暑假,我讀了《三字經》這本書。其中幾句印象特別深。它們是:“頭懸樑,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頭懸樑講的是漢代大學者孫敬將頭髮用繩子吊在屋樑上防止讀書打瞌睡;錐刺股講的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蘇秦讀書時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提神。他們不需要老師監督也可以自覺地讀書。

讀完後,我感到很慚愧。我雖然讀書很好,但是不能自覺地讀書。我每天心裏只想着玩,非得媽媽大發雷霆纔好好做作業。許多事情都要媽媽提醒纔去做。雖然我們不提倡“頭懸樑、錐刺股”這種以傷害身體來勤奮讀書的辦法,但我們要讀書孫敬和蘇秦勤奮讀書的'精神。

“頭懸樑、錐刺股”的故事我牢記在心,是它開啟了我刻苦讀書的大門,它時刻提醒着我好好讀書!

篇八:讀《三字經》有感

最近,我讀了《三字經》,感覺十分有趣。它講了人性的趨向。人性的本善,但人性受環境的影響。它還講了“五行”相生相剋,以及從伏羲開始到現代的文明發展和歷史動態,還有四書五經。因此,當你具備了裏面的各種要求時,你就會成爲一個文質彬彬的人,受到人們的愛戴、歡迎。

開始讀《三字經》,看不懂它在講什麼,猶如置身雲霧之中,看不清前方。可當我漸漸深入《三字經》、漸漸懂得《三字經》的意思時,卻靈光一閃,一下子有了辦法,才發現《三字經》的高深精湛,才發現書不是你想的那樣只是用文字和標點符號跟空格組成的一壘厚厚的白紙那麼簡單。當你真正明白它的意思時,你纔看到面前的龐然大物。

讀了《三字經》,我明白了很多。

篇九:讀《三字經》有感

最喜歡讀《三字經》了!裏面有許多精彩的內容,它使我懂得了許多知識,明白了許多道理。

當我讀到了“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時,我想:一塊剛剛掘出的玉,要經過工匠的精雕細琢,才能成爲一件精美的玉器。我們人也是這樣,要經過很長時間的磨鍊、讀書,持之以恆,才能成功。

當我讀到了“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時,這句話也讓我深思:努力讀書才能獲得成果,如果不讀書的話是獲得不了知識的。

本來我對歷史上的朝代是一無所知的,我看了“夏有禹,商有湯。周文武,稱“三王”……清太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讓我知道了中國的歷史發展。

《三字經》雖然只有一千多字,但讀了它讓我懂得了很多知識和做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