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觀後感>

《國家寶藏》優秀觀後感

學問君 人氣:7.82K

“大家有多年輕呢?上下五千年。”就這麼簡單的一句話,卻震撼了所有人,五千年的文明之火一直燃燒至今,不曾熄滅,放眼全世界,也只有大家華夏民族能做得到。接下來小編爲你帶來《國家寶藏》優秀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國家寶藏》優秀觀後感

綜藝國家寶藏觀後感一

《國家寶藏是一類的文博探索類的題材,主旨主要是讓文物活起來,走進去,傳下去。而它的陣容主要是主講人張國立001號講解人(類似主持)、九大館長(故宮、上海、南京、湖南、河南、陝西、湖北、浙江、遼寧(看到遼寧還有點小親切)博物館),及請的明星類人物。不瞞大家說,本人基本上僅僅去過恐龍博物館,慚愧,慚愧。自身的知識受限,對於博物館來說始終保持着一顆敬畏之心,儲備不夠,恐有沽名釣譽之嫌,故至此不敢踏入其中。而看了第一期的《國家寶藏》之後發現,在下簡直是幼稚,五千年的文化,器物、畫卷、書法等,光是一項就足以讓人研究數十載。實在感到羞愧。

27件國寶共賞,27位國寶守護人(明星陣容),演譯國寶的前世今生(是真的進行表演啊喂)。(這樣的形式其實倒是讓我想起了啞舍那本書)每期有三個國寶進行講解,由三件選一件,CCTV《國家寶藏》官方微博微信進行投票。

有如下幾個特點:

1、以每一個國寶的背後的故事作爲代入點。

解讀它的生命密碼,把大家拉回到當時的時代背景中去,而對於人員的選擇上則是李晨這一類的演員,保證了表演的可觀性和真實性,與此同時舞臺的效果也是極爲用心將用3D效果完全呈現了出來,當時的鋪陳擺設,及氣氛的渲染,都添上了一筆。

2、講解細緻、問題深入淺出,同時又具有趣味性。

不同於以往的講解人獨自解說,而加入了張國立老師和李晨作爲代表,以大衆與自己的角度進行發問,這樣保證了趣味性和互動性。以這第一幅《千里江山圖》爲例,首先李晨尋問了它的製作過程,而這位馮海濤老師,他事先自己還原了它的畫法,來進行的講解(以VCR作爲輔助)。再有當我看到這幅青綠山水畫時,我在畫中卻看到最後一層是藍,故而有此問,不是藍嗎?哪來的青?沒想到剛想出來,張國立老師就問了起來,原來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當時的第一個感覺,震撼。簡直不要再親民了。讓大家知道這幅畫的珍貴之處在哪裏,經千年而不變色來自於寶石顏料,“上等的材料都用來畫畫,中等的才用來吃”這也是沒誰了。更讓人意想不到的在後面,還專門請了仇慶年來實操這些顏料的來源及製作工藝。匠人之心。在最後時仇慶年表達了現面臨最大的問題不光是傳承問題,還有資源的稀缺原來在大家世界中還有這樣的一羣匠人,不知從何時起大家眼中只有明星、只會關注他們,而對於大家國家的珍貴文化財富卻視而不見。(看了看自己手機裏的微博,想把它卸了)。

3最後則是九位專家進行點評,更加權威,可以說是重重把關。

其中最讓我觸動的一句話說“很多人都說大家華夏民族沒有信仰,可其實大家的信仰就是自己的文字和歷史,如果連這點信仰都糊塗,那大家何以爲人呢”我聽了這翻話,久久不能忘懷,因爲我也問過自己爲什麼沒有信仰,身邊人也沒有感覺到。我很鬱悶,而這句話解讀了一切,不管對錯,原來我想聽到的,就只是這個答案。這是來自於國家的自豪,更是屬於大家的驕傲。想起了開場的'張國立老師說的一句話,“大家是一個年輕的節目?有多年輕呢?上下五千年。“我由衷的希望可以掀起一陣全民學習中華文化的浪潮,而大家面對傳承,能夠儘自己的一份心力。

綜藝國家寶藏觀後感二

央視一出手就知有沒有!很正,很有含金量。很高興很激動看到綜藝節目的文化屬性越來強了!真好看。

大家這個浮躁的時代,很需要有人把文物,文化演活了給大家看,烹熟了給大家吃。如果不是這樣一檔節目,很多人是意識不到自己的文化飢渴和精神乾燥吧。反正我覺得如降甘霖,非常好,央視邀請到的嘉賓,故宮博物院的志願者們也都是非常專業和熱愛文化工作的一些人,他們是當代的匠心代表,是真正用熱愛,執着和夢想在活的人。

文化的東西,需要這樣一羣真正熱愛它的人守護,因爲文化,歷史很脆弱,又很重要,需要最溫柔的愛來呵護。尤其是講千里江山圖時,那個現場磨顏料的老先生,感覺很奇妙的緣分,好像這輩子可能就這一次能和這些永遠不會與自己的生活產生交集的人相遇了,而許多人的一生也根本意識到,在大家日常生活之外,有人在做這樣一件與文化有關,似微小但很有價值的一件事。我覺得肅然起敬,很多人的工作,很有意義,不爲人知,大家大衆其實需要參與和關注,給這些人一個舞臺,讓這些高冷的文化精粹走向大衆,被看見和理解,被延續和傳承。很感動,老先生現場示範做的一切覺得很有意義很值得敬佩。他讓大家知道古人是在用多麼極致的精神在做一件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絕不僅僅是大宋的航拍中國這一層意義,更是中國畫,顏料的登峯造極,這是封建時代纔可能產生的一件瑰寶,這是隻能在皇權鼎盛時期才能做到的一件事,今人想要做這種事財力,物力,審美,都不可能。聽解說的時候,覺得王希孟如果真的是消失在大牢,而不是被處死該多好。天才,僅有一件傳世傑作。爲節目的小劇場打call,很好看,看到宋徽宗和蔡京的一天從互相拍馬屁開始,覺得特逗,好萌,蔡京不論怎樣弄權,之所以能做到這麼高的位置,絕對跟他對藝術的赤誠分不開,他再怎麼看不上王希孟這個小孩,但面對足夠優秀的作品,還是會禁不住讚歎,這纔是他跟宋徽宗靈魂上的最高契合點,對藝術的共同追求,熱愛。從某個角度說,宋徽宗,大概是用藝術上的知己,人品上的小人在做宰相,就算他心裏江山再大,也大不過藝術,所以他是投錯了胎,用錯了人。他的本質是藝術家,他的硬件和軟件的悖逆的,他的靈魂是藝術家,他的身體生在了皇家,好像花朵的靈魂,卻有大樹的枝幹,註定是脆弱,被摧殘的。

以前也不理解乾隆,不喜歡乾隆,和許多文化人對他的評論一樣鄙視他,看完節目忽然覺得乾隆很單純,很可愛,他的審美可能很不主流,但是他的心很赤誠,瓷母瓶的工藝價值大於審美,真正的藝術並不僅僅是以美打動人的,真也很重要,記錄也很重要。瓷母,就是一種對傳統工藝的集大成,美不美不重要,它就像一個活的釉彩工藝祕笈,記錄着中國陶瓷文化的工藝巔峯,展示着那個時代的驕傲。要感謝乾隆的炫技,把這麼珍貴的工藝作品保留下來了。

另外,出於對乾隆的好奇,發現他真的很招黑,很孤獨地在堅持自己的審美,感覺好想抱抱他,他的乾隆紅很美!他就像乾隆紅,是一朵徹底的男版紅玫瑰!活的熱鬧,絢麗,美得喧囂!誰說這樣就不好呢?我不覺得乾隆審美很好(我覺得他的乾隆紅很好,但有時候會審美會偏移?還不太瞭解,不能妄斷!也許他的蝴蝶結審美是一種未成熟的蹊徑,也許他的靈魂裏住了一個現代人,西方人?),但是乾隆的心態很赤誠,很感動,雖然蝴蝶結,條紋瓶很像是像現代人仿古的拙作贗品,不好看,只能說明他審美不好。甚至,可能也不能說他審美不好,畢竟乾隆紅又很出彩!只能說他審美很大膽,發揮正常時很棒,發揮不好會偏。

感謝《國家寶藏》這個節目,很棒,你們的工作很有意義,把高冷的文物介紹給大衆,讓許多人看到文物背後的文化價值,大家這個時代很需要這樣的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