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觀後感>

觀《隱形的翅膀》有感合集15篇

學問君 人氣:3.05W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後,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是時候寫一篇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你想知道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觀《隱形的翅膀》有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觀《隱形的翅膀》有感合集15篇

觀《隱形的翅膀》有感1

每一次,都是獨自遊蕩強大;每一次,即使很受傷也不會閃出眼淚熟悉的音樂聲,電影也是到了盡頭。《隱形的翅膀》這部影片另我回味無窮。

主人公是一位15歲的少女叫志華。在一次意外中,她不幸被高壓電擊中,失去了雙臂。爲了上學,她學會了用腳寫字、洗臉、漱口、穿衣、做飯、打電腦、練書法,甚至學會了穿針引線、縫縫補補志華後來被市殘聯教練看中,她選擇了游泳。經過刻苦努力。她終於在全國殘疾人運動會上取得了勝利,但母親卻走了。

這可能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雷慶瑤是主演,她扮演的志華和她本人一樣,堅強、勇敢、努力,敢於挑戰不公的命運。翅膀雖然折了,可心仍在飛翔!

雖然我們是健全的,可誰能做到像志華一樣,執着地向着自己的目標前進,永不放棄?

只有少數的人。抱怨,不會真的努力過,不會真的全力以赴。如今的我們,好比溫室中的花朵,經不起風吹雨打,因爲總有園丁來保護我們,不讓我們受到一丁點兒傷害。可他們不明白,這樣做對我們有害無益,我們會越來越依賴別人,變得不能獨立地生活下去。

有時候很羨慕野花。他們矗立在中,可他們從不放棄,堅持着,熬過了,雖然受了許多苦,但最終還是見到了屬於堅持不懈者的絢麗彩虹。志華,就好似這麼一朵在狂風中怒放的野花。

這部片子給了我許多啓示、感想,使我陷入了反思,認真地審視自己,發現自己的脆弱,自己的不堪一擊。主人公志華,就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向她學習那種永不鬆懈,與苦難鬥爭到底的頑強精神!

每一次的失敗,都是蒼天給予的磨練。經歷了挫折又堅強地爬起來的人,蒼天將賦予他許多;而半途而廢、儒弱的人,永遠不會品到人生的真諦,也永遠不會到達勝利的彼岸,因爲,頑強這條船是不會渡這種人的。

牢牢記住《隱形的翅膀》的忠告吧!

觀《隱形的翅膀》有感2

《隱形的翅膀》講述了一個十五歲女孩——志華失去雙臂後,努力奮鬥並取得成績的事蹟。

志華在一次和媽媽放風箏時,因爲雙手觸電,不幸失去了雙臂。她爲此絕望過,期盼過,也憧憬過。她最終沒有放棄,在自己的努力下,參加了游泳訓練,並在殘運會上取得了游泳冠軍,考上了大學。

在她的堅持和努力下取得了成功,這一切當然還少不了在她背後幫助她的人。

她有一位好老師,總是照顧志華,把她當一個健全的人來看待,並授予她知識。

她有一位好媽媽,媽媽無私的奉獻,過於愛她疼她,得了精神分裂症,她總是鼓勵志華。

她還有兩個好朋友,剛開始她們歧視志華,後來因志華不記仇,反而用寬容的心面對,她們被其感動,開始幫助她,爲她加油。

志華用驚人的毅力和堅強,學會了用腳來完成大部分手可以完成的事。她有遠大的志向和永恆的精神,不斷挑戰,創造了一個個奇蹟。她的故事使我受到了教育:一個失去雙臂的人,在重重困難面前竟然如此用功、拼搏,而我四肢健全、無憂無慮,卻不愛學習,不愛寫作業。看了這部電影,有所啓發:我想我應該努力學習,讓自己成爲一個健康樂觀、知識淵博的人。而且我不會歧視殘疾人,我懂得了她們超乎常人的艱難,我爭取盡力而爲,去幫助他們,關心他們,鼓勵他們。

觀《隱形的翅膀》有感3

當我看完了《隱形的翅膀》我的內心震動很大,一位無臂的殘疾人,居然成爲一位偉大的音樂家,這個人就是劉偉。

劉偉在小的時候不小心被高壓電擊中了雙臂,但劉偉幸運的活了下來,但是他的雙臂卻殘疾了,醫生對他父親說,如果不給劉偉截肢,劉偉就會有生命危險,結果劉偉失去了自己的雙臂。

失去雙臂的劉偉在牀上哭了又哭,睡醒了接着哭,這樣一共過了三月,劉偉決定當一個運動員。劉偉做以爲游泳者,劉偉想到游泳冠軍,可是,他又遇到了一個大打擊。因爲在水中長期的訓練,因而得了水中過敏症,但他並沒喲因此放棄自己,而是選擇了鋼琴。劉偉每天堅持用自己的腳來練,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幾年的時間,劉偉終於練成了,他能用自己的腳彈奏出美妙的音樂,被人們稱爲“無臂鋼琴師劉偉”。

觀《隱形的翅膀》有感4

15歲,唱響青春之歌;15歲,放飛心中之夢;15歲,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擁有太多的嚮往與追求。但是,儘管我們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也不能全受到命運的公平待遇,爲何上蒼重要把人玩弄於股掌之間?

她是一個剛考入高中的女學生,一次放風箏時造成的意外,讓她永遠失去了雙臂,毀了一個原本應該幸福快樂的青春。從此,她只能倚仗雙腳做事,晃着兩隻空空的袖子上學。面對老師﹑同學的歧視,她並沒有感到自卑,而是毅然地說了句“我可以像他們一樣”!這既是她的決心,也是她對殘酷命運的“無形”反抗!

生活上的挫折,也如暴風雨般,來勢洶洶,時時刻刻侵蝕﹑催磨着她的意志與靈魂。人的三餐總免不了,可對於失去雙臂的她,吃飯又成了一件難事。她用腳夾勺子勺湯,明明勺了起來,卻撒了一地;用腳夾筷子夾菜,在把菜送往口中的時候,菜卻毫不客氣地跟她玩“失蹤”。對於這些,她是又急又氣,大怒之下,推開桌子揚長而去。可是,畢竟人的一生漫長,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於是,她開始在腳上下功夫,把腳擡到頭頂,用腳穿針,學會縫縫補補……

曾經面對自己付出的努力而得不到回報的夢想,使她對人生﹑未來失去信心,與“黑暗之神”攜手共舞,還產生過一死了之的念頭。是爸爸媽媽的愛讓她拾回了重新面對生活的勇氣,讓她在挫折的“槍林彈雨”中站了起來。她那句用腳寫出來的“沒有翅膀也能飛”的七個大字,正是她自我激勵的話語,也是她的努力追求。我不敢想象當時她向這些困難挫折挑戰時,受了多少失敗的“摧殘”,更不敢想象她那血肉模糊的雙腳……

那麼,同是15歲的花季少年的我們,又是過着怎樣的生活呢?

四肢健全的我們,生活在一個沒有歧視,平等快樂的環境中,但有些同學面對學習生活上小小挫折就怨天尤人,搖頭嘆氣,甚至一蹶不振。可是同這位女同學的人生歷程比起來,我們所遇到的困難挫折顯得是那麼渺小,那麼不值一提,我們的人生又顯得那麼“平坦”。有些同學因挫折而變得碌碌無爲,遊手好閒,確實有些令人心寒,這時,就不再是命運對待我們公不公平的問題了,而是我們有沒有公平地對待﹑主宰自己的命運了!我們可以試問自己,面對挫折,我們能不能像她那樣,勇敢地去追求,去拼搏;面對挫折,我們能不能與它“持戰到底”。也許,一切都會用“不能”二字代替!

俗話說得好,“經歷風吹雨打的小樹會更挺拔”。是這位可歌可泣的女學生,用她的行動證實了這一切!也是她向我們證明﹑述說了“沒有翅膀也能飛”的真正含義——堅持奮鬥!

在這位女學生身上,我彷彿看到一對“隱形的翅膀”,承載着她的夢想,帶她飛得更高更遠!

觀《隱形的翅膀》有感5

前段時間,我看了一部名爲《隱形的翅膀》的電影。它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女孩志華放風箏時出了意外——風箏觸到了高壓線使她失去了雙臂。然而在經歷過一次次磨難、一次次風雨的洗禮後,原本痛不欲生的她用堅強書寫了生命的輝煌。她成了全國殘疾運動會游泳冠軍,還圓了自己上大學的夢。

看完這部電影后,我思緒萬千,一個故事,浮現在我的腦海中。一個十幾歲的女孩,不小心掉進了一個深10多米的坑中。她並沒有絕望,用手指挖了一個又一個的助爬坑,爬上去,跌下來,爬上去,跌下來……最後,她終於爬了出來,得救了。她憑着一股永不放棄的精神,創造出了一個生命的奇蹟。

在生命的困境前,這兩個柔弱的女孩都選擇了勇敢面對。在風雨中磨勵,在困境中奮起。只要你夠堅定,就能走出失敗的陰影,成爲生活的強者。

觀《隱形的翅膀》有感6

《隱形的翅膀》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叫志華的女孩觸電殘疾,雙臂截肢。她曾想一死了之,但還是挺了過來。她苦苦練習,終於學會了用腳來照顧自己。她還學會了騎自行車、游泳。她已經能夠跟同齡孩子一樣正常生活!最後,她獲得了殘運會游泳冠軍,還拿到了大學錄取通知書!

看完這部電影,我的心靈被深深地震撼了!志華擁有的是多麼頑強的意志啊!不屈的生命,讓它創造了兩個不可思議的奇蹟,而她,是一個更偉大的奇蹟!

一個人在她成長的過程中殘疾,比她天生殘疾還會痛苦,這畢竟是一個非常沉重的打擊,這畢竟意味着她要重新開始。就像《隱形的翅膀》中的志華,可她最後學會了照顧自己!從她用腳學會寫字,再到她用腳吃到第一個蘋果,再到她學會吃飯、照顧自己,到最後她都能去照顧別人!她用腳代替雙手,很多人不以爲然,但她用腳能比我們用手做得更好!

志華是身殘志不殘,她展現的是一個殘疾少女不服輸、不畏懼、不甘於命運安排的頑強力量!看看志華,再看看我們,那是何等的距離呀!我們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志華才年紀輕輕卻以遭遇生活的辛酸;在我們不知節制地玩耍時,志華卻在勤學苦練;當我們抱怨生活的不如意時,志華卻在不如意的生活中堅強地生活。

我深深地感動了。感動中,我滲透出了生命的價值,不斷上進,不斷努力,用堅強的意志、堅定的信念壘起一座不會擊垮的堡壘;《隱形的翅膀》中的志華,讓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價值,她頑強的意志,正如一雙隱形的翅膀,激勵着她,幫助着她,不斷往高處飛,創出自己的天地,展現不屈的生命!讓我們跟着她一起去飛,上進、努力、奮鬥!學習她頑強的意志,飛往更高的天空!

觀《隱形的翅膀》有感7

今天,我們學校組織觀看了《隱形的翅膀》這部電影,我被影片中志華身殘志堅的精神深深感動了,心中久久不能平靜。

影片講述的是:15歲的花季少女志華考上了高中,她和同學放風箏時,不幸被高壓電擊中,失去了雙臂,而志華的母親也因此患上了精神病。志華曾經自暴自棄,想自殺,但在父母的鼓勵下,她又重新振作起來。爲了重返校園,她在家刻苦訓練,付出了比常人多幾十倍的努力,先後學會了用腳寫字,用肩膀夾着笤帚掃地、穿衣、做飯等。後來,志華被游泳教練看中,經過艱苦的訓練,志華在全國殘疾人運動會上取得了好成績,獲得了進軍殘奧會的資格,同時又獲得了她夢寐以求的大學通知書。志華是一個非常努力的女孩,爲了學業,爲了父母,她付出了比常人百倍的努力。她爲了能夠寫字學習,練得腳都磨起了血泡仍不停歇。我被這種頑強的精神打動了,我們在學習中,生活中,可能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有的人從此消沉,悲觀厭世,一蹶不振。當困難擋在我們面前時,我們應該向志華學習,學習她那種百折不撓,奮力拼搏的精神。

我相信只要我們努力進取,奮力拼搏,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只要我們有夢,就一定能飛得更高?

觀《隱形的翅膀》有感8

我曾經讀到過一句話:“上帝爲你關上了一扇門,卻又爲你開啟另一扇窗”。當時我對這句話的理解並不深。但是今天我在電影《隱形的翅膀》中也聽到了這句話,使我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女主人公志華小時侯在一次玩耍中不小心被高壓電擊中,經過醫院的奮力搶救後,她保住了性命,但卻失去了雙臂。她透過自己頑強的努力和驚人的毅力,做到了很多令人難以置信的事情。她學會了用腳倒水、吃飯、寫字等許多原來用手做的事情。她學會了游泳,,參加殘疾人游泳大賽奪得第一名,並且說她這樣還可以去救她的媽媽,還自己的實力考上了大學。這不禁使我想起了我的偶像——“加油,好男兒”比賽中有一位叫宋曉波的叔叔,他雖然是一個啞巴,可他成功地向大家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他的鬥志也打動了所有的人。他一直進入了決賽,還獲了獎。

志華一下子沒有了兩條手臂,這對任何人來說都是致命的打擊。連志華的媽媽都因此受了刺激,得了精神分裂症。志華一開始也差點被這次不幸的事情打垮掉。但她在大家的鼓勵和幫助下,很快振作了起來。她沒有在上帝關上的那扇門前消沉下去,而是找到了一扇新的窗。雖然這扇窗比原來的門小了許多,但還是可以跨過去,讓她看到這個美麗的世界,開心地活着。

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許多象志華那樣堅強的人。在盲人學校、聾啞人學校裏,他們在認真地上課。他們的學習方法和我們不同,他們比我們更加勤奮地學習知識。殘疾人也會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裏幹一些工作,自食其力。他們雖然身體上有殘疾,但只要志氣沒有殘,他們也可以活得有滋有味,非常精彩。比如說,殘疾人有專門的“殘疾人奧運會”。他們用他們獨特的方式進行各項體育比賽。這些比賽成績背後包含了他們付出的超出常人想象的努力。

我覺得我缺少志華那堅強的意志,我經常遇到困難就打退堂鼓,半途而廢。讓我從現在做起,做一個自己的路自己走的人。

觀《隱形的翅膀》有感9

“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單中堅強,每一次,就算很受傷也不會閃淚光”––《隱形的翅膀》。

這是一部十分真實的電影,“老師,我不需要照顧,我要和同學們一樣!”一句樸實又深情的話,讓多少人敬仰!馮振指導的電影塑造了這個樸實無華的女孩––她叫志華。一場意外讓十五歲,正值花季的少女志華失去了雙臂,而志華的母親卻因爲受不了這比山大的打擊,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失去雙臂的志華也因此喪失了自理生活的能力。她沉浸在巨大的打擊中,甚至也想過死亡,但父母對她的愛,讓她從心灰意冷中重新振作,尋找到信心。之後她回到了學校重新學習知識,並開始練習用腳寫字,志華學習越發的勤奮,但在一旁默默付出的母親,病情卻沒有一絲好轉,還越來越嚴重。這時志華開始學習游泳,同時也努力的準備着高考。但萬分不幸的是,母親因爲病情復發離家出走。志華透過努力獲得了全國游泳錦標賽的冠軍,考上了大學的志華,回到家卻沒有看見母親,站在一望無際的草原,望着蔚藍的天空:“媽!我考上大學了!我考上了!你聽到了嗎?媽!”我霎時間眼淚潸潸而下,相比志華,我們幸福多了,相比志華,我們有健全,健康的身體,有父母的疼愛,有美好的友情,可是志華她只有一雙腿,卻以最頑強的一面獻給自己。

永遠有那麼句話讓我們感化,激勵着自己:上帝爲你關上一扇門時,總會爲你開啓一扇窗。

“每一次,就算很受傷也不閃淚光”,皮肉傷會伴着時間痊癒結痂,而心裏的傷也會隨着時間淡忘。

觀《隱形的翅膀》有感10

志華是一個考上高中的孩子,愛風箏的她,放風箏時無意被高壓電所激,被截肢,痛不欲生的她想到了放棄生命。但她的父母一次次的挽回了她,上學期間,因爲沒有雙手,連飯都吃不了,字都寫不了。爲了她的大學夢,她努力學習游泳,參加奧運會,加分考大學,自己學會用腳拿筷子吃飯、用腳做飯、用腳縫衣服、用腳寫字,經過努力,她夢似的考上了大學,但深受打擊的母親,卻走了,沒能和他一起分享考上大學的快樂。她再一次與父親、老師、同學放飛了美麗的風箏……

生命是脆弱的,要把握好生命中最美的時光,把握好最美好的明天。努力就是成功的基礎……

觀《隱形的翅膀》有感11

今天,我看了感動中國。裏面的劉偉讓我深受感動。

“要麼趕緊死,要麼精彩的活着。”“活着已經是幸福。”這兩句話便是劉偉的名言。劉偉非常的不行。很小的時候不幸被高壓線擊中,失去雙臂,後來參加殘疾人游泳隊,可是好景不長,他又得了“紫癜”,以後無法再下水了。

可是他並沒灰心,一心想要在音樂上下功夫。可是腳不靈活,他苦練了很長時間,腳都磨出水泡了。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他最終登上了維也納金色大廳的舞臺,爲世人展示了一個身殘志堅的青年的才華。

難道我們不應該學習劉偉的精神品質嗎?如今我們新一代都被父母慣壞了,遇到一丁點兒苦難就想着退縮。我還記得這樣一件事情:一個小男孩和他的媽媽一起去吃飯。那個小男孩覺得湯太熱,便在哪裏又哭又鬧,這不是嬌生慣養是什麼?

我想,只要我們下定決心去做一件事情,就一定會做好。就如一句俗話:“困難像彈簧,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這如彈簧般的困難,是沒有什麼不可以克服的。

觀《隱形的翅膀》有感12

我看過許多電影,有《太空黑猩猩》、《太空犬》、《生化危機》等,可我最喜歡的是《隱形的翅膀》了。

這個故事主要講小女孩志華的一生。小女孩志華和夥伴放風箏的時候,風箏被一陣風颳到了電線上,志華找來了一個石棒子,想把風箏從電線上弄下來,可志華用的石棒子剛碰到電線,就被電給電了一下,志華媽媽連忙把志華送進醫院。看到這裏,我們全場都淚如泉涌,看到這麼一個好女孩竟然被電給擊斷了手臂,大家應該知道,手臂是我們人生最重要的五官啊!

有一次,志華用自己的腳趾寫字,就這樣連續好長時間,她的腳趾都磨得長起泡泡,可是,她練出了一手好字。

這時的我想起了以前的自己,實在慚愧。腳受點兒小傷就不肯走路,怕碰到傷口會疼;天稍微有點冷,就不願幫媽媽洗碗,更別說受到什麼挫折了!有時候偶爾被大人說幾句,那些不爭氣的淚珠兒就會涌出來。與志華比起來,我脆弱多了!

自從我看了《隱形的翅膀》後,我懂了什麼叫堅強,什麼叫毅力。志華失去了那勤快的雙手和雙臂,可志華卻憑着堅強的意志取得了比四肢健全的常人更加優異的成績。她這種精神從此也激勵了我,讓我從今以後都樂於助人,讓大家都擁有一份快樂,讓大家都有一份幸福。

有一次,我腳扭傷了,我本來想不走路的,可我的腦海突然浮現出《隱形的翅膀》的畫面,我連忙站起,根本不管自己的腳已經扭傷了,直接邁開大步,走向學校,那時的我,雖然覺得自己的腳有些痛,但是,爲了增加自己的意志,我直奔學校。

志華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呀!我決心克服自身的弱點,做一個像志華一樣堅強的人。

觀《隱形的翅膀》有感13

適時從電影院出來,天上下起了傾盆大雨,使我分不清臉上的究竟是雨水還是淚水,抑或兩者皆而有之。看完《隱形的翅膀》的我,被深深的震撼了,有一種說不出的東西在心底蔓延,是感動嗎?敬佩?抑或是其它的,我說不清……

她是讓我感動的!本片主人公志華因一次意外(在放風箏時被高壓電擊中),不幸失去了雙臂。從此她開始試着用腳來做一切,她學會了用腳吃飯、切菜,還學會了用腳寫字、繪畫、騎車、游泳,甚至用腳穿針引線,縫補衣褲……

她的堅強,她的勇敢,她的拼搏,她的一切都讓我感動。在她身上,我看到了堅韌的意志,看到了永不服輸的信念,看到了戰勝困難的決心,她讓我明白世上沒有什麼過不去的坎坷,只要你下定決心,Nothing you will be afraid.

她是值得敬佩的!爲了重返校園,她在家刻苦練習,腳趾磨爛了,甚至結出厚厚的血痂;爲了照顧患上間歇性精神分裂症的母親,她毅然挑起了家裏的重擔;爲了以後在母親落水時能救她,她參加了游泳隊;爲了能考取大學,她在高強度的鍛鍊下還依然熬夜溫習功課,幾次暈倒;爲了……哦~太多了…她積極的生活態度,使她在經歷不爲人知的痛苦磨練之後成爲生活的.強者。

沒有自己親身經歷過,永遠不可能真的明白他們所付出的艱辛,我們總是很輕巧的說着,心裏想着這麼容易的事我也能做到,卻鮮少有人會去做……

身體的殘疾、精神的殘疾,所有的殘酷、所有的無奈、所有的面對,都並未使她屈服。她大聲地唱着:“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陽光輕輕溫暖我的臉,小小的天擁有大大的夢想,總有一天我要找到我的天。”又一次,我從她身上我學會了笑對人生的挫折。人在巨大的困難面前可能表現得很勇敢,但一次小小的挫折卻足以讓他喪膽。 跌倒了,關鍵是你能否有勇氣爬起來,而不是自怨自艾。她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在那種情況下,自虐、自殘、自殺都很容易,只需要瞬間的爆發和放棄就可以了,但她選擇了朝相反的方向,咬緊牙關,決不屈服、堅毅地扼住命運的咽喉。哪裏跌倒了就要在哪裏爬起來!

深深的衝擊,就像斷翅蝴蝶飛,翅膀折了,心在飛翔,永不絕望的人會有精彩的人生。

對浩瀚的宇宙來說,人類是渺小的;對整個世界來說,我們是微不足道的對整個殘疾人羣體來說,她也只是其中之一。青春的活力、生命的奇蹟,竟然也可以在絕境中重新綻放出希望的花朵,開啟另一扇通向世界的天窗,人的力量真的是無限大的,《隱形的翅膀》帶給我的是思考、希望和震撼。

觀《隱形的翅膀》有感14

“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單中堅強,每一次就算很受傷也不閃淚光,我知道我一直有雙隱形的翅膀,帶我飛給我希望……”

這是一首聽過千百遍的勵志歌曲,之前每次聽見。直覺得優美動聽。而在這次觀看了學校組織觀看的影片——《隱形的翅膀》以後,真正領悟到它的真諦。

《隱形的翅膀》是個告訴我們“許多奇蹟,只要相信,就會存在”的勵志影片,講述的是一名雙臂高位截肢的花季少女與命運分庭抗衡的感人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志華原本的生活是多麼的平靜,一家是多麼的幸福美滿。然而女孩卻在一次放風箏中不幸被高壓電擊中從而失去了雙臂。這就像一個晴天霹靂無情地砸在這個美好的家庭。志華的母親經受不住如此沉重的打擊,患上了間歇性精神分裂症。志華更是難以接受;原來一切需要用手來做的事她都不能自做了,生活變得異常艱難。她萌發了自殺了結一切的想法,是爸爸媽媽的愛喚起她重新面對生活的勇氣。志華從陰影中走出來以後,用常人無法體會的艱難磨練出一雙能當手的腳:穿衣服,洗臉刷牙,炒菜煮飯,寫毛筆字,使用電腦,穿針引線縫補衣服……

這容易嗎?

不,這很難,她的雙腳都磨破了,結成一層厚厚的血跡。而且志華還有一個患病的媽媽需要照看着。

在一次刺激後,志華的媽媽精神病發作了,像木偶一樣朝池塘越走越深, 志華急的也跟着下去。幸好有車路過才把她倆救了上來。

當市殘聯的教練來學校挑選隊員時,志華選擇了游泳項目,因爲她擔心媽媽再次掉進水裏發生危險。

志華又是多麼的熱愛學習,她曾經過媽媽會考上大學,當別人都進入夢鄉了她還在過道里看書……可是,大學錄取通知書還是沒有收到,雖然志華已經過了分數線,但她是一個殘疾人。

觀《隱形的翅膀》有感15

上週五,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一部名叫<<隱形的翅膀>>的電影,這部電影使我難以忘懷,我想我會永遠記住它。

這個故事地主人公名叫志華,她本是個活潑開朗的女生,但她卻在一次以外中喪失了手臂,她曾經一度絕望地想就這樣結束自己的生命。但在親人的關懷下,朋友的鼓勵下,她站了起來,不再退縮,不再逃避,而是用自己的努力,創出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也有許許多多像志華一樣的人。海倫。凱勒就是其中的一個,相信很多人都認識她。她在人生之初和正常的女孩沒有什麼兩樣,但在她一歲多的時候, 突然生病,高燒不止,醫生束手無策,就在大家都認爲沒救了時,她卻奇蹟般地好了起來,但從此就又盲,又聾,又啞。 當一個人又盲,又聾,又啞時,他將怎樣活在這世上?要是我,就絕對沒有活下去的勇氣,但海倫就沒有放棄,她向命運發出了挑戰,最後戰勝了命運,成了世界著名的女作家。

漫長的人生道路中,許多困難,挫折,打擊會接踵而至。那時,你就要選擇是勇敢的面對它,還是退縮。志華和海倫他們都選擇了勇敢的面對,英勇頑強地奮鬥、義無返顧地勇往直前。堅強的意志會戰勝一切,他們能戰勝命運,我們正常人就不能嗎?

身體上有缺陷並不要緊,只要意志堅定,就能超越一切困難!

TAGS:翅膀 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