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放假>

清明節盪鞦韆習俗

學問君 人氣:1.68W

盪鞦韆,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着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爲了避忌諱,改爲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爲架,再栓上彩帶做成。

清明節盪鞦韆習俗


清明節盪鞦韆

後來逐步發展爲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鞦韆之戲在南北朝時已經流行。《荊楚歲時記》記載:“春時懸長繩於高木,士女衣彩服坐於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鞦韆。”唐代盪鞦韆已經是很普遍的遊戲,並且成爲清明節習俗的重要內容。

由於清明盪鞦韆隨處可見,元明清三代定清明節爲鞦韆節,皇宮裏也安設鞦韆供皇后、嬪妃、宮女們玩耍。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爲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鞦韆是中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創造的一種運動。春秋時期傳入中原地區,因其設備簡單,容易學習,故而深受人們的喜愛,很快在各地流行起來。漢代以後,鞦韆逐漸成爲清明、端午等節日進行的民間習俗活動並流傳至今。新中國成立後,隨着各種現代體育項目的興起,鞦韆運動除在少數地區仍廣爲流行外,在中國大部分地區已成爲兒童的專項活動。1986年2月,國家體委制訂了《鞦韆競賽規則》(草案),同年,鞦韆被列爲全國少數民族體育運動會正式比賽項目。到1999年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鞦韆已發展爲包括6個單項的`較大項目。

盪鞦韆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載“天寶宮中至寒食節竟豎鞦韆,令宮嬪輩戲笑以爲宴樂。帝呼爲半仙之戲,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宋代宰相文彥博詩《寒食日過龍門》,詩中描寫爲 “橋邊楊柳垂青線,林立秋千掛彩繩。”鞦韆,意即揪着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爲了避忌諱,改之爲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爲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爲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盪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爲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人在盪鞦韆,越蕩越高,說明機械能是不守恆的而且是不斷的增加。那麼這個機械能的增量是來自何處的呢?

我們在盪鞦韆時,如果人站在鞦韆上不動,盪鞦韆的運動類似於單擺的運動。當鞦韆從最低點盪到最高點的過程中,重力做負功,系統的動能轉化爲系統的勢能,當鞦韆從最高點蕩回到最低點時,系統的勢能又轉化爲系統的動能,整個過程機械能守恆,鞦韆將做等幅擺動。如果要讓鞦韆越蕩越高,就必須藉助外力,自己盪鞦韆,就沒辦法藉助外力了,系統也就無法從外界獲得能量。只有透過盪鞦韆的人自己與繩子的內力做功將自己的內能轉化爲系統的機械能,而人的內力做功又只能靠人在鞦韆上站起或蹲下來實現。但當人盪到平衡位置時,雙手用力拉繩,則繩以相同大小的反作用力拉人。此力克服人的重力做功使人突然起立,人在此時重心將上移。系統的重力勢能增加。此時切向速度未變即動能未變,系統的機械能增加。當鞦韆從最低點盪到最高點的過程中慢慢下蹲,則在此過程中,重力不再做負功了,而近乎不做功,甚至還可以做正功。當人升至最高點時在迅速站起。使重力勢能增大。當鞦韆由最高點蕩回到最低點時慢慢下蹲,使其重心下降,此時重心的位置下降,此過程重力仍然做正功。則在一個週期中重力始終做正功。這樣,盪鞦韆的人就可以將自身的內能轉化爲鞦韆的機械能。

總之,盪鞦韆的人應在鞦韆運動到最低點時迅速站起,然後慢慢下蹲,當鞦韆盪到最高點時,再猛然站起,過了最高點後再慢慢下蹲,到了最低點時再猛地站起,以後重複上面的動作,即鞦韆越蕩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