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讀書筆記>

《斐多篇》的讀書筆記

學問君 人氣:5.85K

看完《斐多》,多次提筆,卻不知道怎麼給它寫一些東西。正如蘇格拉底之言:不變的東西是無形的、看不見的,你只能用理智去觸摸。所以我想,哲學也是無形的吧,所以讓我產生了一種得到了什麼卻彷彿什麼也沒有得到的感覺。

《斐多篇》的讀書筆記

他靠哲學拯救自己,遙遠處,在地底最深的深淵裏,學習一種超脫。只是,相較於蘇格拉底信仰的透過靈魂成就性格,我彷彿更接近於康德的信念——在實踐中成長。不過,與哲學家們普遍的敏感悲觀不同,我更期冀做一個樂觀果敢的人。蘇格拉底說,認識就是記憶。我想,記憶成就性格。

這本書的大背景是蘇格拉底之死。而他的死,帶給我的不僅僅是遺憾,更是震撼。或者說,震撼遠大於遺憾。就如“三體”世界一般,每個歷史進程都會演化爲一種記憶,尤其是年長月久、不在意而忘掉的事。那麼,他的故事演化的則是一種信念。如果說別人的'自我剋制其實是出於一種自我放縱,那麼蘇格拉底的自我剋制,就是真正意義上的自律了,那是一種勇敢,而勇敢若是出於懼怕和怯懦則都是荒謬的。只有當懷着一種“捨生而取義者也”的心態,才能讓自己有這樣的一種風韻。這種風韻和他的相貌無關,純粹是心靈的外放力量。

也許這就是《斐多》吧,也許什麼都不能是《斐多》。清除了種種虛假而得到的淨化就是真實,作爲史書上記載的第一個以身殉義的人,作爲永遠的偉大思想者,他的心靈獲得了自由。從此,便不肯再讓自己承受苦樂的束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