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讀書筆記>

《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讀書筆記範文(通用11篇)

學問君 人氣:7.16K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書筆記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書筆記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讀書筆記範文(通用11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讀書筆記範文(通用11篇)

《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讀書筆記1

前幾天讀了周國平的《妞妞》這本書,我深刻地領悟了作者對女兒深深的愛和麪對女兒死亡的悲痛欲絕,讀過之後似乎對人生有了深層次的瞭解,感觸頗多。

“世上沒有什麼東西能割斷父母對孩子的牽掛,連死亡也不能。這牽掛的線團系在你的遠逝的小軀體上,穿透生死的壁壘,達於另一個世界。”這是一位父親對女兒的離去,用愛和痛發自內心的感嘆。

《妞妞》講述的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妞妞出生後,成爲了父親的掌上明珠,全家都在爲這一小生命的到來而感到欣喜,可是生命是脆弱的,不幸的妞妞卻在一個月後被查出患有眼癌。家人們還沉浸在迎接妞妞出生的喜悅裏,這突如其來的噩耗卻給了他們天大的打擊。面對這窘迫的局面,只有兩種選擇:一是立即手術,這樣能延長生命,但妞妞會變成一個盲人;另一種選擇就是不手術,但只有半年到一年的時間。作者憂鬱了,看着自己心愛的女兒如此天真可愛,還有她那雙明亮的大眼睛透出的稚嫩與無諧,他真的不忍心讓她的世界失去光明。於是選擇了不手術,陪伴妞妞快快樂樂地走完最後一程。在接下來的一年多時間裏,作者親眼目睹了女兒被步步逼近的死神奪去生命的全過程,送走了與自己朝夕相處一年多的最親的人。那是一種痛,是初爲人父卻在轉眼間失去了屬於自己的生命的痛。作者用哲學家的頭腦思考生命的價值和真諦,用自己的切膚之痛訴說了對生命的思考!

妞妞是不幸的,剛剛來到這個世界上,還沒來得及享受美麗人間帶給她的新奇,就失去了尋找光明的眼睛。她不懂什麼叫生,什麼叫死,更不懂生命的意義,於是面對病魔纏身,她仍舊天真的笑,腫瘤擴散導致她的眼睛腫痛,可她揉揉便罷,不吵也不鬧,依然盡力地睜大眼睛尋找亮光。在周國平的筆下,妞妞不僅是他的心肝寶貝兒,更是他所欽佩和敬畏的生命。如此小的孩子承受着大人都無法忍受的病痛,而且笑對生活,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這對所有人來講都是一個生命的啓示。妞妞的一生只有一次生日,比起她,我們任何一個人都能算得上是幸運了。妞妞生來招人喜歡,在不會說話的時候就懂得大人們的言行,懂事又聽話,而她越是這樣,人們越是爲她感到惋惜,爲她抱怨人生對她的不公。但是我們換一個角度去想,也許妞妞的生命會更有意義。她畢竟在世上活了只有一年多,還沒有洞察生命的能力,不知道自己將會很快消失人間,更不懂大人們爲何傷心。

也許周國平當初的選擇是對的,與其讓她延長生命,倒不如讓她開開心心走一回,不留下什麼留戀和遺憾。妞妞的死對於她自己並不是悲劇,而對於她的親人卻是一個慘痛的悲劇體驗,但這總比等長大後爲自己的殘缺而絕望好吧。從妞妞的身上,我們可能讀懂了許多,但我想最重要的就是生命是可貴的,而死亡也並不意味着悲劇,死者的去也許是種解脫,就像妞妞一樣,天使般降臨,最終又飛回了神聖的天堂,痛苦的折磨是她來世間一回最不應得到的。世界上有無處不在的善良,也到處充滿有意和無意的傷害。讓覺醒的靈魂無處可藏,讓脆弱的生命防不勝防。妞妞,還有她的家人……上蒼無法疼愛所有的善良,也無法懲罰所有的傷害,也許只有善待自己呵護自己,生活纔不會無奈了結,快樂纔會長久的延續!

《妞妞》這本書之所以如此感人,是因爲周國平以一個父親的視角,以自己親身的經歷在訴說生命的意義。妞妞是他心頭的一塊肉,相處一年多,他對女兒的愛已經勝過一切。而在妞妞出生之前,這是他意想不到的。人都說母愛是天生的,因爲母親與孩子血脈相連,而父愛,是與孩子相處後才產生的,畢竟與孩子有一層隔膜。周國平也一樣,在妞妞降生之前,他並沒有太多的興趣,只是不斷地被買回家的嬰兒用品所驚擾,直到孩子出生那一刻,或許都沒有準備好他的愛。可是妞妞的出生是他無法拒絕的生命震撼,作爲一個哲學家,他竟想不到自己對孩子產生了如此之深的感情,覺得他的世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在書中說:“寧可做平庸的父親,不做傑出的哲學家”。的確,妞妞改變了他對人生的態度,爲了女兒他寧願放棄他的事業,這就是愛的力量!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妞妞,奇蹟般地來到這個世界,被父母託在手中,享受天倫之樂。可是周國平作爲一個父親,守着自己註定夭折的孩子,必定有太多的遺憾與無奈,可見他的愛是多麼的偉大。妞妞走了,短暫的18個月帶給周先生的是一生的懷念。他在書中說:“小妞妞,爸爸擔心的是你那麼弱小無助,從未離開過爸爸媽媽,我們竟讓你一個人出遠門,你那雙還沒有學會走陽間的路的小腳丫,竟要獨自走那條陰森的冥路了”,這種擔憂與牽掛,我想也只有親人才會發出,妞妞是周先生的血脈,是他生命的延續,當他敞開胸懷將全部的愛傾注於女兒身上,他感到希望不再渺茫,因爲妞妞就是他的希望。不幸的降臨,醞釀着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劇,但即便是這樣,也阻隔不了永恆的親情,因爲生命的價值在於愛的交換。妞妞讓周國平懂得:“世上沒有什麼東西能割斷父母對孩子的牽掛,連死亡也不能,這牽掛的線團系在你遠逝的小軀體上,穿透生死的壁壘,達於另一個世界。我明知你不復存在,仍然惦記你猶如惦記一個失蹤的遊子”。但願這種牽掛能穿越時空飛到妞妞身邊,成爲永恆!

書中周先生是這樣定義幸福的:“幸福其實是一種能力,首先要問自己,自己有沒有感受幸福的能力。”幸福其實很簡單,它就在我們的周圍,而很多時候我們卻沒有能力去發現它,只會抱怨命運的不公平,因爲有時我們迷失了自我,失去了平衡,忘記了自己的位置,只有隨時隨地用心靈去品嚐生活的滋味,纔有幸福可談。生命本來就是一個奇蹟,我們能夠來到這個世上,而且健康地活着,已經是多麼的不容易。每個清晨,可以和陽光相逢,每個夜晚,可以與美夢共遊,我們應該有更多的理由面對歲月說聲感謝和感恩。當我們牽着孩子的手,陪着孩子行走在成長之路上時,千萬別覺得疲憊不堪前路漫長,我們應該靜心享受這份幸福,它真的只是幾年一晃而過的時光。一個嬌嫩的生命需要不斷的鼓勵與欣賞,成長的日子裏充滿陽光,苗兒纔會茁壯,花兒纔會更加芬芳。每個人心中都會有無法逃避、無法面對的暗流,無論怎麼做它都會依然存在,要學會用寬容的心去面對,纔會有精彩的人生。

《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讀書筆記2

這是一部生命的輓歌,這是一部哲學的鉅著,這更是一個父親對女兒濃烈的愛的結晶。我自知以我淺薄的閱歷來評價這樣一本滿是傷痕滿是眼淚滿是沉思的作品是種褻瀆,但內心的澎湃終需用文字來記錄一下,來祭奠此刻剛剛經受了洗滌的心靈。

或許是由於之前種種的偶然,造就了妞妞一出世就患了絕症的必然。在她生命的五百多天裏,周國平真切的記錄了妞妞誕生時的喜悅,看着她成長又知道她必將很快離世的絕望無助,妞妞離世時的悲傷。然而,周國平是一位哲學家,書中沒有那種呼天搶地的大悲大痛,沒有那種無休止的抱怨,作者在娓娓道來中,帶給了我們最直擊人心的苦與笑,書中更多的是對生命的追問,對死亡的思考,對自我的反省。

關於親情:

有一千個理由讓你早走,只有一個理由把你挽留,這條理由勝過那一千條理由,這就是我對你的愛--周國平。

周國平是一個哲學家,更是一個父親,一個視他的孩子勝過一切哲學的父親,“寧可做平庸的父親,不做傑出的哲學家”,只要他的孩子活着,隨便什麼哲學死去都好。然而再偉大的哲學家抑或父親在生命面前都是脆弱的,他和雨兒親眼目睹了那可怕的眼疾攜帶着死神是怎樣一步步逼近併吞噬這個弱小的生命。他和雨兒給了妞妞最偉大最無私的愛。但是愛是痛苦之源,愛的越深,痛苦也越烈。所以他們經受着常人難以想象難以忍受的痛苦折磨,在眼淚中高歌,在夢境中祈禱。他們爲了給妞妞一份完整的愛,一直和死神做着殊死搏鬥,但人類終究是卑微和渺小的,在死神的面前,這個偉大的哲學家懷抱他的小女兒低聲啜泣,不肯鬆手卻始終無能爲力。妞妞在來到這個世上五百多天後,還是靜靜地離開了。

關於妞妞:

周國平悉數記錄下妞妞講的每一個字、每一個詞、每一句話。因爲妞妞無法用眼光與人交流,所以言語是她表達自己對這個人世間依戀和好奇的唯一方式。她在世上只存在了一年多,她甚至不會用“疼痛”這個詞來表達眼疾發作時的痛苦,她只會一遍遍地重複着“磕着了!”妞妞幼小的心靈還無法理解這個世界上存在一種叫做“癌”的絕症,更不會知道癌在發病時會如此這般無可名狀地疼痛、但是,她的聰明,她的懂事,她對人世間的好奇,她對音樂的熱愛,無一不讓人感慨這個如此美麗的小生命。

但是,妞妞的意義不僅在此。

因爲有愛,所以有家;因爲有孩子,所以家纔有實質的形式和內容。回了家,實際上,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妞妞。每一個妞妞來到世上,都是愛的奇蹟,愛是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的唯一理由。

關於生命:

此刻,“活着”無疑成了最有分量的詞。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狂傲不羈的吶喊,也不是來自於兇殘猛烈的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忍受所能忍受的,忍受所不能忍受的,在絕望與痛苦的邊緣繼續活着,而且驕傲而堅強的活着。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絕望和希望,在我們的命運裏比比皆是,更如朋友那般親密無間。正如沒有絕對的苦難,也沒有永久的幸福,

我們活着了,在愛與痛的交織裏和冰與火的纏綿中,我們活着了。我們站在苦難的邊緣堅強的活着,因爲我們活着是爲了那與痛苦相交織的--愛。

生命中有太多美好的愛,它在我們活着的過程中輕輕的伴隨在我們身旁。愛或許不是花開定會花落那樣的傷感情懷;或許沒有海誓就要山盟那樣的激情澎湃,它只是靜靜的陪着我們,如夏日裏的一陣微風,雪夜裏的一根火柴,短暫卻又美好,撫慰的,溫暖的'只是一顆小小的心。

餘華曾經說過:“活着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叫喊,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去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人們的責任。”責任,是活着的意義。也許生命有些事你無法預料,無法改變,但是更多的是需要你去負責,去擔當。因此不論活着多麼痛苦,你都要活下去,因爲死者不能回頭理解的慘痛就成了生者的全部悲劇體驗,爲了你愛的人和愛你的人,活着這件事本身也是你的責任。

關於苦難:

自古都有“苦難淨化心靈,悲劇使人崇高”的說法,默默之中,苦難磨鈍了多少敏感的心靈,悲劇摧毀了多少失意的英雄,所以,作者說,不要對我說這些,何必用舞臺上的繪聲繪色來掩蓋生活中的無聲無息,歡樂比憂愁更有益於身體的保養,幸福比苦難更有益於精神的健康。

面對社會的悲劇,我們有理想、信念、正義感、崇高感支撐着,可是面對自然悲劇,我們有什麼呢?任何人間理想都撫慰不了生老病死的悲哀,在天災人禍面前也談不上什麼正義感。身處災難之中,樂觀者會盡量朝前看,看到災難的暫時性,從而懷抱一種希望;悲觀者會把它放在人生虛無的背景下來看,看破人間福禍的無畏,從而產生一種超脫的心境。但是,當災難沉重的無法逃避,怎麼辦?雨兒的的一句“受着唄”讓我大悟,忍受可以忍受的,忍受不可忍受的,其實只要咬牙忍受,世上並無不可忍受的災難。以從容平靜的心態忍受人生最悲慘的厄運,是處事做人的基本功夫。

關於作者:

透過妞妞,我看到了一個偉大的父親,我看到了一個充滿愛心充滿責任感的父親,我看到了一個父親面對苦難時的痛苦掙扎,我看到了一個父親面對抉擇時的艱難糾結,我看到了一個父親最深刻的反省。

但是,周國平不僅僅是一個普通的父親,他更是一個哲學家,雖然他說只要有了妞妞,隨便什麼哲學死去都好。但他終究是會用帶有哲學的眼光來看待思考面對的一切。而雨兒是一個普通的母親,所以雨兒說“人家都說共同受難的經歷會加深感情,纔不是呢。痛苦是不能分擔的,說到底,每人都只能承擔自己的那一份。你對妞妞的思念和哀傷,我不能幫你緩解,反過來也一樣”;“那會兒你躲起來寫作,我真的覺得很孤單,有一種被遺棄的感覺”;“你畢竟還有一個文字的祭奠,我什麼也沒有”,最終,他們在共同經歷了失去妞妞這一遭遇後還是分手了。或許,無論是周國平還是雨兒,他們都需要自己的方式來祭奠,來更好地面對以後的生活。

我很欣喜的看到若干年後周國平能再次出版《寶貝,寶貝》這本書,來記錄一個完全不同於妞妞的小女孩健康快樂的生活,可是,我所未知的雨兒呢?

世界上有無處不在的善良,也到處充滿有意和無意的傷害。上蒼無法讓所有的善良得到疼愛和珍惜,也無法讓所有的傷害得到懲罰和譴責。但是,命運不會到處複製相同的悲劇,我們沒有理由埋怨人世的不公和不平,我們有更多的理由面對歲月,說聲感謝。

活着,沒有理由不好好活着,這就是生命的意義所在!

《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讀書筆記3

《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是哲學家周國平先生的一段真實經歷,他用飽含深情的筆描述了他女兒妞妞短暫的一生(不到兩歲),妞妞出生一個月就被診斷患有雙眼多發性視網膜母細胞瘤,就是我們常說的癌症,周國平夫婦剛剛品嚐到做父母的喜悅旋即被拋到痛苦的深淵,在一年半的時光裏他們見證一個小生命茁壯的成長,一顆小心靈完美地呈現,同時也領略到惡疾的殘忍與暴戾,我是含着眼淚看完了這本書的,感動我的不僅僅是這位深情的父親,還有妞妞這個活潑的小女嬰,她甚至還不能完整地表達,“聽音樂,去外外(面)”這是妞妞喜愛的,即使是病魔的摧殘下仍不忘領略生活的美好滋味。這不僅僅是一個小家庭的不幸經歷,它折射了人在生存與死亡、健康與疾病中深深的困惑,作爲哲學家的他對這兩個命題也許比常人有更深的思索,但作爲父親的他面對女兒剛剛盛開的生命花朵漸漸枯萎,他所體驗的卻是普遍的親情,普遍的困惑,他在做與不做手術之間徘徊,實際也是在能否接受女兒殘缺的生命間徘徊,我們該如何面對殘缺的生命?

當我們失去了身體的某一部分時,是否就該放棄全部?手術會使妞妞失去眼睛,也許以後仍然會復發,不做手術卻會使妞妞早早離開人世,這個選擇無論對於誰來說都是艱難的,當你沒領略到這個生命是多麼美好時,你也許會贊同讓她儘早遠離痛苦是明智的,但是當妞妞用她殘缺的生命來追尋生活的樂趣,堅韌地抵抗身體的病痛時,你只有深深地被她打動,這時做爲父親的你願盡全力來幫助她,哪怕用自己的生命來交換,再不是仍其自然,認爲一切都是白費力氣。妞妞父親懺悔沒及早給女兒動手術,因爲他最初用的是哲學家的思維,慢慢地妞妞深入他的骨髓,當這個滿含深情的父親只需要他的女兒能活着就好時,一切都晚了!

這個故事深深地觸動着我,因爲我也是一個女孩的母親,我的女兒10歲了,她是那麼漂亮、純真,但是從四歲臉上開始長疣狀痣,這是一種表皮細胞發育過度引起的面板病,現在醫學上都沒有很好的辦法徹底根治,激光和手術都會下留疤痕,也許還會復發,它會隨着時間擴散、成長,雖然現在看上去還不那麼顯眼,想到未來,我有時心裏會突然空蕩蕩的,感覺自己與女兒正在掉下一個黑洞,我多麼希望在下墜中能夠抓住些什麼,多麼希望她能遠離這樣的痛苦!我深深地憂慮着、恐懼着,而女兒此時正在無憂無慮地成長。

生活總是這樣,讓你出其不意地在一個拐角遭遇困境,當我問自己,你能接受生命的殘缺嗎,如果女兒現在正遭遇惡疾、失明、癱瘓的威脅,你肯定會說我願意選擇她只患這個面板病,這充其量只是美觀的問題,不會威脅到孩子的生命,這時你纔會感到她能自由地在野外奔跑是一種幸福,她能觀賞藍天碧雲是一種運氣,我們總是在失去身體的某一部分時,才感到那一部分的珍貴,可是留戀令我們更感失去那一部分的空洞,不知不覺地放棄你還擁有着的,接受我們的殘缺吧,親愛的女兒,如果有一天你失去了美貌,你還擁有明眸的雙目,完好的聽力,靈巧的雙手,健康的身體,美好的心靈,無論是哪一部分,只要你珍惜着,它們都能給你一個新天地,讓你領略到活着即是美好!

《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讀書筆記4

讀完這本書,我並沒有如先前的預想:淚如雨下。我是很平靜地看完的。我很詫異。

自想這其間的緣由:也許是這個故事被太多的獲悉,先前已早有預防,因此對於其悲哀的畫面早已提前感同身受,在當真面對文字的時候,反而多了一份理性的感知;也許是自己也曾經歷過和死神搏鬥,將父親從他的魔爪中掙脫的過程,我也看淡了些人間的生死離別;畢竟,我們每個人最終都會在這個世界上消失得乾乾靜靜。

深夜,看着這些折磨人的文字和故事,真的知道,什麼是這世界最美的東西:坦誠和真情。無價的寶貝。

合上書本,走到女兒牀前,輕輕地躺下,抱着女兒,是這樣的富有和知足。我的寶貝,媽媽永遠愛你!輕輕地抱緊她,眼前浮現的是妞妞無神的眼珠和窗外她一生也沒有看見的太陽。頓時,我知道,對於孩子,我們對他們奢求得真的太多。面對變形的教育體制,我們也相應的將這些變形的壓力轉載給了稚嫩的肩膀。我們應該給予的愛心培養,習慣培養,做人培養這些真正對他們一輩子受益的東西卻拋得好遠,

昨天帶女兒和美國的朋友一起吃飯,一雙兒女,從小在美國長大,那份天真的眼神,正直的氣魄令人羨慕。輕鬆有趣的學業更是令人心疼,心疼我們的孩子在受着怎樣的待遇。女兒還不懂得這種比較下的不平和不滿,但是看着她專心看課外書的樣子,心中還是微微一陣心酸,孩子是不懂得選擇,只是在既定的路上行走,而我無法給予她這份輕鬆,還時不時以考試分數要挾。我自知這份矛盾,但是很無奈。這更增加了這份心疼,因爲我知道我無能爲力,進而心疼又變成了內疚和自責。

每個父母,對於孩子的感情是難以描述的,各有不同。對於女兒,雖不會如有些母親般成了生活的全部,但是肯定是我生命中最爲珍視、最能令我因她的喜怒而樂哀的人,是我柔情肆意播撒的天地。

又想到妞妞,一歲半就離開了人世,將最稚嫩的聲音,最噴香肉體,最單純的神采,最天然的喜怒留在了愛她的人的記憶中,這是多麼殘忍的滋味。

哲學思辨是能讓人堅強的尋找活下去的理由的,也能找尋到逝去的緣由。欽佩在這樣的巨痛中,周老師仍能如此冷靜客觀的分析自己的感情和心緒,真實的袒露自己的心路歷程。

“對於男人來說,唯有父親的稱號是神聖的。一切世俗的頭銜都可以憑人力獲取,而要成爲父親卻必須仰仗神力。”其實,做母親又何嘗不是如此?

不必去羨慕別人,珍惜自己的擁有。很難去真正同情別人,沒有親身感受,任何同情都只是隔靴抓癢,只有好好保護好自己的周遭,儘可能不讓別人有同情的機會。

《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讀書筆記5

最近在選書上越發刁鑽起來。每次進入浩瀚書海時,心中總會蕩起一串串念頭,該找些燙貼的文字來讀讀。在新的書架上一眼便又一次見到這本《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隨手便翻了起來,還沒有看完序就決定帶回家。

一本二十幾萬的字的書,按平常看書的速度,看完它也就是一兩天的時間,可這本讓我時時噴出眼淚的書卻用了四天時間品完,完全被作者那細膩的文字及真實的情感感動的一塌糊塗和糾結萬分……

——你改變了我看世界的角度

我獨來獨往,超然物外。如果世界墮落了,我就唾棄它。如今,爲了你有一個乾淨的住所,哪怕世界是奧吉亞斯的牛圈,我了甘願堅守其中,承擔起清掃它的苦役。我旋生旋滅,看破紅塵。我死後世界向何處去,與我何干?如今,你縱然也不能延續我死後的生存,卻是我留在世上的一線扯不斷的牽掛。有一根鈕帶比我的生命更久,維繫着我死後的世界,那就是我對你的祝福。有了你,世界和我息息相關了。

你的小身子信賴地倚偎在我的懷裏,你的小手緊緊抓住我的衣襟。聞你身上散發的乳香味,我不禁流淚了。你把你的小生命無保留地託付給我,相信在爸爸的懷裏能得到絕對的安全。你怎麼知道,爸爸連自己也保護不了,我們的生命都在上帝的掌握之中……每每憶及這些,都揪心的疼痛。在這些短短的言語中我們看到得,卻是一個平凡父親對一個女兒偉大,無私及觸手不棘的愛……同時也被妞妞如此強大的生命力和忍耐力所震憾。

天空和父親,這是一個多麼完整的世界。每每想到這話,腦海中便浮出離我而去的父親。唉,是啊,我總不相信或不願意我父親是去了天堂,因爲天堂離我太遠了,我也不相信,更不願意我父親是去了地獄,因爲那個地方根本就不是我父親所呆的地方。所以這麼些年來一直把父親看作是天上的一顆星星。只有把父親交到天上去,父親纔會離我近些,再近些。每當憶起父親的時候,就是我最最孤獨及最最疼痛,和最最快樂的時刻,隨了作者做了幾次假設,要是父親真像我想的那樣,像家裏背後的那座山一樣,年復一年地青春常駐多好,要是沒有經歷過父親那唯一一次的痛打,要是父親能先享受一陣我的孝心再離我而去,我是不是就不會一直愛父親愛的那樣深沉……也許這就是作者所提到的人性的弱吧。

作爲一個父親作者可以稱得上是位好父親,但令我糾結的是作者所寫的如果沒有那次和妻子不相退讓的爭吵,妻子在懷孕五個月睡地毯過後發高燒到40多度,去醫院沒有人理,如果沒有那次遇見變態的醫博士在妻子懷孕五個月還不停地往肚子照X光。如果沒有那次妻子在懷孕還在進行着的減肥計劃。妞妞也許不會得上這種讓人心力交瘁的病。作者是位文化人,去一家醫院沒人理怎麼就不可以到另一個醫院就診呢??非要看着一旁妻子不停地難受??再回到家到找什麼醫博士?把醫博士找來,竟然眼睜睜地看着那位醫博士在懷孕妻子肚子放毒,連這點常識都不懂,看到這裏還真讓我糾結了不少時間。兩個人一爭吵竟連肚子的孩子都不顧,這樣也太愚昧點了吧?唉,一邊爲他們的愛女之心所感動的一塌糊塗,一邊又爲他們的這些愚昧感到百思不得其解啊!難道這就是作者所說的所謂的;“我們的生命都在上帝的掌握之中?面對命運忍似乎是唯一的法門?”

故事的結局作者說在妞妞死後的一年後他自己一個人跑到另一個地方去寫關於妞妞的點滴,似乎又在給我們傳達這樣一個消息,他們夫妻兩是隻可以共苦難的人??唉!這個故事太感動,太糾結了!

當放下這本沉甸甸書之後,腦中依然蕩起那句;“其實,找個好伴,生個好孩,此生足矣,其餘一切都是過眼煙雲”。

《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讀書筆記6

白色皮的書,封面上印着“妞妞”兩個字,一個白色翅膀嵌在封皮上,我緩緩翻開這本書,開始了這一次的新曆程。

妞妞,一個在醫院出生的孩子,彷彿不像其他孩子那麼平常。沒錯,小小的她患了罕見的腫瘤疾病。當她出生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可是她不知道上天要把她的雙眼奪去。她的父親周國平,她的母親雨兒,當她出生的那一刻起,她就已然成爲了他們生活的全部;她的每一次微笑,每一個眼神都成爲了他們的心情;她帶給他們每一次的幸福和快樂、悲傷和爭吵,成爲了那個時代的傳奇;她已然成爲了他們溝通的橋樑,心靈的紐帶,快樂的原點,能量的加油站……

而當她出生後,她也在不斷地受到傷害,感到痛楚。從她找不到光光、亮亮之後,接二連三的疼痛撲面而來,腫瘤蔓延到咽喉,她吃不了東西,只能讓爸爸嚼碎食物變成糨糊一點點餵給她。腫瘤蔓延到鼻子,她不能呼吸,無法生存,爲求生機,張着嘴巴,大口大口地吸着空氣。腫瘤蔓延到她身體的其他部位,她忍不住只好說:“磕着了,磕着了。”但就算這樣,也不想讓爸媽擔心,她弱小的身軀能承受住這一切嗎?不,不能。在她一歲半時,上帝狠心地將她的生命奪去,不考慮其他所有人的感受,雨兒、周國平、阿珍、姥姥……

可就算她已去往天國,可她依然存在,存在父親與母親的心中,存在父親的書中,存在所有和我一樣的讀者的眼中。而在他們的心中,他的書中,我們的眼中,妞妞永遠只有一歲半。

《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讀書筆記7

上天賦予父母最重大的使命,就是孩子。

那個春天的夜晚,妞妞誕生在一個普普通通的醫院裏,用一聲清脆而響亮的啼哭向世界告知她的降臨,“那聲啼哭不帶一絲悲傷,因爲生命由之而來的那個世界裏不存在悲傷,悲傷是我們這個世界的產物”,周國平先生如是說。

那麼,我們是否可以理解爲,悲傷是我們 強加在妞妞身上的一種東西?

也許在妞妞一年多的短暫生命中,她還沒來的及理解什麼叫“雙眼多發性視網膜母細胞癌”,她不明白什麼叫做禍從天降,她不懂什麼叫希望,自然也不會知道什麼叫絕望,這些都是用顫抖的手抱住她的人該思考的事,因爲他們愛她。

即使每一件娃娃裝都可能變作壽衣,每一條童毯都可能成爲屍布,即使妞妞在這世界上有如曇花一現,他們都會義無反顧、

去愛她,無論是周國平先生,還是他的愛妻雨兒,對於這個小生命,他們愛的精疲力竭而又撕心裂肺,愛是上天賦予父母的一種本能,使他們無法放手。

妞妞腫着左眼,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模樣,與剛出生時同出一轍,“厄運來臨前競有過如此可愛的預兆”,周國平先生平靜的評價道。對於他們來說,妞妞是女兒,便是生命中無法捨棄的重量,而妞妞也留戀着有爸爸媽媽的世界——妞妞不想死,而父親母親卻正在試讓她安靜離開還是痛苦留下的分岔路口徘徊,無能爲力的淚如泉涌。

“即使生命的小舟已經靠岸,那爲什麼還會被顛覆?”妞妞死前的那一聲嘆息,嘆的是什麼?是留戀麼?還是不捨?亦或是深深的滿足?

妞妞是周國平夫婦的第一個孩子,病痛只使得他們對妞妞的愛更加強烈,按照着上天賦予的本能,他們愛着她,很愛很愛她。

父母的愛,是上天給予孩子最好的禮物。

那是父母的職責,是孩子一出生便能得到的幸福,那樣強烈的羈絆,是上天降於爲人父母者的使命。

愛是生命,恆久流傳,此生不忘。

《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讀書筆記8

書中講述了一個偶然的時間,致使本來毫無打算的夫妻懷上了孩子,再三思考之後,夫妻打算把孩子生下來。但是妻子在懷孕五個月的時候,病了。於是,不得不去醫院,醫生以病情嚴重給孕婦做了x光檢查。但是,初爲人父人母的他們並不知道這對孩子的健康有影響。不久,孩子出生了,是一個可愛的孩子,叫妞妞。但是,不幸的是,孩子生下來,眼睛就患上了嚴重的眼疾。夫妻知道情況後,在做手術與不做手術之間猶豫不決,後來,又由於一系列的原因導致可愛的小妞妞離開人世。悲痛的父親寫下了這本書,以此來紀念他那唯一又可愛的妞妞。

讀這本書的感覺,我覺得自己無法用語言描述出來。自己跟着作者融入到其中了,跟着書中的情節,快樂,悲傷,撕心裂肺。記得當時讀到妞妞因病痛的折磨而難受的時候,自己的心也糾結成了一團,就像有東西壓抑着自己的心,呼吸不了。結尾讓我很意外,這對曾經一起經歷了近乎生死的難關,卻在度過難關過後分開了。原因不詳,可能因爲害怕觸景生情,也可能是沒有感情了。或許,這就是我們慣有的思維,覺得一起經歷過艱難困苦的人會更珍惜以後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光。其實,就像書中那個所說的,分開了就是分開了,沒有什麼原因,每個人都會選擇自己想過的生活。

在讀完之後,我爲小妞妞的死感到痛惜,爲大人的悲傷而悲傷,爲中國的醫療體制感到悲哀,更多的,我爲他們的猶豫不決而感到惋惜。也或許,選擇另一條路一樣會有風險,但是,生活本來就是在不斷探索中前進的,因爲沒有人教過你該如何去好好的生活,如果願意承擔風險,也意味着會有機會得到高回報。

書的最後,作者寫道,很多人看過本書之後,嘆息對生活的無奈,我想,生活的確是無奈的,但是,無奈之外,依然可以有自我的想法。對於生與死,我們真的是無可奈何,但是,我們擁有生命的過程,對於生命的過程,我們可以選擇,選擇自己想要的。需要做出選擇的時候,就應該當機立斷,不要等到機會過去了,才後悔當時的猶豫不決。

《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讀書筆記9

想和大家分享——周國平(下文稱其爲:周先生),對於其爲人我自己本人不是特別瞭解。以前剛入大學時候曾在二食堂門口的書攤前買過他的一本書《歲月與性情,我的心靈自傳》。辨識偏差買了盜版,出於對原著的支援,只翻過它幾頁。而最近花了一天時間看了他另外一本《妞妞,一位父親的札記》。以其細膩的感情描述,我總算能一窺大師的寫作。以周先生的文字得來,其現在的女兒並非是他的第一個女兒。他的第一個女兒出生於1990.04.20夏時制22時48分,在世上享受了不足1000天的光陰便離開了。生命是女人給的禮物,所以世界上所有的母愛與時光都不是破費,因爲詩人和女性定有永久的盟約。而對於《妞妞》來講,我更願意把周先生當作對父愛的另一個定義。我願意把周國平寫成我喜歡的樣子,因爲這樣我和他纔不會有距離感,並且在某種程度上我們的靈魂感受是一樣的,儘管他的感受是建立在他的女兒上,而我的感受更多是建立在我與他人的關係上。

我將這個故事用簡短的文字加以概述。有人說性愛是人類最自然的關愛,但未必。周先生將女兒的出生當作是一次“事故”,並且也很珍惜這一次意外的來臨。未曾生兒育女的人,不可能知道父母的愛心有多癡。

也並不是說,生兒育女就是人生在世的一樁義務。而這個女兒簡短的人生透過爸爸的筆下呈現給萬千讀者,不得不感慨其人生且行。一種人生的挫敗感和責任感突然掉落在作家與讀者的連線之間。女兒妞妞死因是雙眼多發性視網膜母細胞瘤,而在其死後不久,周先生在一家普通的小醫院的黑板上讀到:孕婦切不可照射X光,否則可能致使胎兒患各種疾病,其中就包括視網膜母細胞瘤。而排除遺傳致病可能,X光射線就是殺死妞妞的兇手。這也讓讀者深思醫學工作者的行爲,醫生是生命的捍衛者,我們簽訂協議書,允許醫生在我們身體上“作爲”,大部分患者都是非醫學研究者,他們不懂醫學,所以任由醫生的處置。但此種做法不是無知,而是信任。以此,醫生被賦予了聖神的職責。醫學工作者在患者身上的每一次手術都不能小覷,說小是在醫學院每一次小小的實驗中得來的成果實踐,說大是醫患關係的本身出發點。深思過後不禁讓我對醫學有了重新定義,醫學大忌是什麼?醫學職責?

從前因爲《太陽的後裔》而在高考志願上填了五個醫學院的我,不禁慶幸命運爲我選擇了西華。這一個沒有那麼多的責任,不涉及那麼多生命情感的工科。在這裏,我只需要做好每一次數據的計算與琢磨,而不因生命的逝去而傷感。相比醫學工作者,我的悲傷簡直滄海一粟。因爲對一個本身帶有悲傷情緒的人來講,每一次生命的離開都是一次打擊。每一次技術上的失誤都是一次挫敗

然而,我仍然天天爲你寫日記,不是給你將來讀,而是給你現在讀。每當我單獨和你在一起並且對你喃喃細語時,你那定定凝視我的眼神使我相信你聽懂了一切。世界必定是有兩個,一個虛假,一個真實。只是在眼前這個虛假的世界裏,我們纔會生離死別。那個真實的世界卻是永恆的,在那裏我們本是一體,未嘗聚散。我的日記就屬於那個世界,所以,每一個音尚未發出你就已經心領,每一個字尚未寫下你就已經讀懂。——周國平《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

“昨天他的啼哭是歡樂,今天他的笑容也是哀痛。”每每像這類的文字都能牽連起我內心的漣漪,一位父親的苦心孤詣,一位文學工作者的內心獨白。共勉。詩人不適合做丈夫,一結婚,詩意就沒有了。哲學家不適合做父親,女兒生下來,哲學就死了。

《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讀書筆記10

沒有被苦難壓倒,這不是恥辱,而是光榮。

文章不長,可幾乎每篇都會讓我流淚。不是以一個孩子或是母親的角度來詮釋生命的意義,而是從一個身爲哲學家的父親。記憶中,我的父親是不善言辭的男人,莫說用文字記錄下心境,就連用言語表達也是具有難度,索性不說、不寫。而周國平先生卻實實在在地表現了出來,甚至於讓作者身臨其境,理解心中的苦悶。

文章的開頭就向讀者敘述了妞妞在人間僅活了562天便夭折的事實,讓我不得不用沉鬱的心情往下看。

從母親肚子裏抱出的孩子,第一聲啼哭不帶一點悲傷,是那麼響亮地那麼明媚地暴露在空氣中。是的,就像周先生所說,每個新生兒都是哲學家,從神界而來總是用超然的`眼光看着世界,不帶一絲悲涼,因爲悲傷是我們這個社會的產物。從醫院抱回家的路程很短,卻着實讓身爲父親的周先生苦惱,小東西是那麼軟,那麼信任地抓着衣襟,大人不得不凝神屏息。我也記得母親曾和我聊起過父親第一次抱我的時候,那麼大一個人卻那麼窘迫不知道如何下手,那麼一團軟綿綿的肉帶着淺淺的呼吸那麼安然地躺在懷裏不帶任何心機,是那麼讓人覺得心神安寧,更何況是自己生命的延續。哺育孩子的過程正好讓自己重溫那不留痕跡永遠失落的搖籃歲月,填補了記憶中無法補全的空白。

後來的日子不僅僅是孩子的成長更是父母的成長,本不耐心的母親也能心平氣和溫婉地爲孩子吃奶而定住不動幾個小時。可是幸福的日子總是那麼短暫,一個偶然的機會讓周國平和他的妻子知曉了孩子患有眼癌,一個機率很小很小的疾病。從一開始認爲經過治療就能康復,到後來作者也不由怨恨老天爲何要如此耐不得寂寞而這麼快召回這個天使。

妞妞無法用眼光與人交流,所以言語是她表達自己對這個人世間依戀和好奇的唯一方式。她在世上只存在了一年多,她甚至不會用“疼痛”這個詞來表達眼疾發作時的痛苦,她只會一遍遍地重複着“磕着了!”每每看到這兒總是禁不住埋怨,爲何苦難要這麼折磨一個孩子。

這讓我不得不想起史鐵生的《地壇》。同樣是悲劇一般的日子,在亙古不變的地壇裏看見那螞蟻也在忙忙碌碌,自己有什麼理由去赴死哀愁呢?每個季節裏都有盛開的花朵,在含苞待放時也忍受着痛苦,或是嚴寒,或是酷暑,卻依然要綻放生命中最輝煌的色彩,因爲這是責任——把美麗帶去人間。妞妞死去了,無需太久,作者和妻子也將死去,世上知道悲痛的人都將先後死去,每個人的生死都在這個世界上不留一絲痕跡。正如周先生所說:死亡是不存在的。也如史鐵生先生所說:死亡就像是一場盛大的節日。

苦難與生命交錯着,難捨難分,有無處不在的幸福也有無處不在的悲傷,但是生命不會複製着悲劇而渺小的我們更沒有資格去埋怨不公平,因爲我們有更多的愛去面對生命。能夠迎接生命裏的痛苦,本就是一種活下去的勇氣。

《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讀書筆記11

生命是一個過程,結果都是一樣的---對任何人都是。如果以死士爲背景,這個過程豈不是太可笑了嗎?

夭折的嬰兒,到底是一無所失,還是失去了他本漫長的一生?壽終正寢的老人,究竟是失去了他曾漫長的一生還是一無所失?都不是,無論什麼年齡的死都是無法計算和比較的,因爲略去過程,開頭和結尾都是相同的。不過是先生然後是死,老人看過了一生的繁華和落寞,嬰兒在不會留戀的年華離開,一定程度上,這段生命是一樣的。

《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這本書講的是一個雙眼多發性視網膜母細胞瘤的小女孩,她生命的長度僅有562天,她從生到死的過程中,只有一次生日,也只有一次飄零。多想給這個小女孩抱怨命運的不公,但這就是上天的安排。命運,就是如此神祕、荒謬,而又不可輕視,如果有人問:妞妞幸福嗎?

不幸福,這是我首先想到的,但我同時也會猶豫,因爲世上一切都是相對而言的。妞妞又是幸福的,她有一個深深愛着她的父親,她實在不知留戀生命的年歲離開的,這或許又是上帝給她的恩賜。人生沒有絕對的幸與不幸,上帝只是給了你生命這個整體,生命的起始終結一樣不能少。你又有什麼理由去抱怨呢?如果堅持絕對的看待一個事物,是不是很愚蠢呢?

解成是雞尾酒中的物質,它們可以被稀釋到生活這杯生命連同他的快樂和痛苦都是虛幻的——這個觀念對快樂是一種打擊,對痛苦未嘗不是一個安慰。所以說,妞妞不是可以用幸與不幸來衡量的生命,她只是在這個世界上的一個過客——其實我們哪個人又不是呢?。她走馬觀花的看完這個世界,沒有留戀更不存在遺憾。一定程度上快樂和痛苦可以理淡酒,也可以直接被放進濃濃的酒精。生命、快樂和痛苦始終都在不同的比例間來回的徘徊着。

周國平——一個父親,他把對女兒的愛寫入書中。他說:對於我來說,這不是一本書,而是一座墳。我壘築它是爲了離開她,從那裏出發走向新的生活。一個父親的愛是如山般沉重的,周先生卻用土又把這沉重的山給掩埋了。

人生,哪怕是走一個過程,也該走圓滿。惜時、惜愛、惜一切,因爲當你失去時,就真的失去了。佛說看破紅塵,但也該陷入生命;我說快樂生活,但也該珍惜一切。

莫讓過程成爲遺憾,當身邊的東西開始慢慢離開時,是否還能慢慢品味它曾經帶給你的一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