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讀書筆記>

《匠人精神》讀書筆記8篇

學問君 人氣:1.57W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書筆記吧。那麼如何寫讀書筆記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匠人精神》讀書筆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匠人精神》讀書筆記8篇

《匠人精神》讀書筆記1

這是一本勵志的書。所謂“匠人精神”其實就是指匠人具有專注、執着、細緻、耐心、堅守、創新、精益求精等品質。“匠人精神”是一種態度、一種追求、一種寶貴的精神財富。喬布斯以往說過,工作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體驗,堅持不懈地做好一件你認爲具有非凡意義的工作,能夠給你帶來真正的滿足感,而從事一份偉大工作唯一的方法,就是認真、敬業、執着、創新。

做人也需要充滿熱忱,在工作中,很多人都會覺得自我的職業普通又艱苦,要麼跳槽,要麼隨波逐流。如果你熱愛工作並對它堅持活力,只要擁有了這兩點,你就能釋放自我身體內的潛能。當你持之以恆的時候,內心的職業信仰也便開始覺醒。這時候,便會生出一股力量,它能在疲憊和厭倦的時候提醒你、激勵你,幫忙你在這個過程中始終堅持專注和專一。只要你一向專注和專一地工作下去,你就能夠有所作爲。

匠人之美,不只是簡單的沿襲和復古,不是老老實實的埋頭苦幹,不是閉門造車,而是體此刻對工藝技術和產品的傳承與創新上。百年傳承、執着堅守、工匠精神、職責擔當,用這四個詞來形容井口喜正的匠人精神,是十分恰當的。而這種精神,也是當今時代匱乏的。很多企業家爲了商業利潤,都忽略了執着,忘記了對自我的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所以他們成不了大師。

當前我國教育存在重學歷輕本事、重理論輕技術、重智育輕德育等問題,成爲影響工匠精神的培養納入國民教育。而一家企業僅有創新,纔能有發展。創新不是盲目地前往,而是要有序有方向的發展。想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換位思考,找準消費者的需求。才能找到創新的出口,使產品的質量更上一層樓。

努力只是成功的力量。成功必須要靠努力,可是並非努力了就必須會成功。認真做一件事情只能做好,用心做一件事情才能成功。一個人只要有了“匠人之專”之精氣神,就能專心致志做好一件事情,也就具備了成爲優秀工匠的潛質。匠人精神是激活生命價值的源動力並能成就卓越的人生。

《匠人精神》讀書筆記2

奧斯特洛夫斯基有本書叫《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今天要問匠人精神是如何煉成的?我想沒有比《匠人精神》這本書更好的詮釋。

今天的我們常說“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當看完這本書後,如果要重新理解初心、學習初心、踐行初心,那對於我們教師老說,初心是什麼呢?我想,從選擇師範的那天起,就意味着選擇了這個行業,就註定了是一場曲折坎坷、充滿挑戰但又彌足珍貴的遠行。這次旅行錘鍊的將是人的耐性和意志,正所謂千錘百煉方成金。當你持之以恆的時候,內心的職業信仰也便開始覺醒。這時候,便會生出一股力量,它能在疲憊和厭倦的時候提醒你、激勵你,幫助你在這個過程中始終保持專注和專一。只要你一直專注和專一地工作下去,你就能夠在這個過程中有所作爲。初心是一種堅守與專注,是持續長久用功於一處而不改初衷、歷久而彌堅的情懷,是對專注的事業精益求精而臻於至善的德行。

初心能化爲一種精神,這種精神便能代代傳於後世。歷史的發展總是波浪式曲折式的向前發展,但這種發展,離不開各行各業的匠人精神,離不開長久的堅守和一次次的創新與突破。當我們真正瞭解到匠人精神如此重要的內涵,並有所啓發、有所行動,便真正能夠“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了。

《匠人精神》讀書筆記3

關於匠心,近期讀了一本書,叫做《匠人精神》。

秋山先生“以身作則”,“上行下效”,“孝順父母,還生孝順兒”,都是在講德政和德行的教育。

其實中國五千年精神傳承的主要核心即是“孝道,師道”。《弟子規》更是開宗明義: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衆,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

秋山先生四十餘年的探索,把做人的基本功,根據“老僧常談”,總結出了“匠人須知30條”。

難能可貴之處,“秋山木工”要求在八年苦行僧式的學徒生涯中,每人能夠每天背誦三至五遍“匠人須知30條”,八年累計一萬遍左右。同時在相對封閉的集體生活、工作的環境中,時刻對照自己如何把“匠人須知30條”去落實和踐行。學徒每天晚上都會靜下心來,如實反省今日所作所爲,並盡心盡力用日誌形式向師長、父母“彙報”。每兩週會把寫(或畫)滿日誌的素描本寄給父母,通常父母在閱讀後會感動得淚流滿面,並在日誌上留下感動或祝福、鼓勵的話語,然後再寄回“秋山木工”。每日的朝會上,學徒當衆讀出父母的寄語時,往往也感激涕零。自願努力和奮發向上的動力,由衷升起。

秋山先生講:我們培養的是一流人才,而一流人才首重人品,其次纔是專業技能。我的時間和精力95%花在教育人品,5%花在教育木工技能。其結果是每年“秋山木工”的學徒都能在日本木工大賽上名列前茅。如此八年,不斷磨礪心性,既圓融了親情,又在“德”、“技”雙修的道路上,增添了無窮而自然的動力。

匠人是從日常生活中修行而來的。

修行就是修正內心,去掉浮躁。你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是修行的過程。所以應該把日常生活都看作修行。

名、利、權這三樣東西,讓現在很多人浮躁,是人不能靜心的根本原因,也是工作總難以認真完成的原因。有些人,他們不會被名聲、利益、權勢等矇蔽,有了這三者,他們能坦然對待;沒有,他們也依然能做好自己。有或者是沒有,他們都不會覺得生活有什麼不同。這樣的人是智者。

正如玉衡人“白天干活,晚上讀書”。不被功名利祿所動搖,一朝一夕只爲做好當下的事情,只願手中的虎符銅砭能爲更多的人解決或減輕疾病帶來的痛苦,讓千家萬戶受益於李氏砭法!

感恩李道政師爺,感恩李氏砭法,感謝靜靜老師的言傳身教,我們將繼續:“白天干活、晚上讀書”,精進提升李氏砭法虎符銅砭刮痧療法,願千家萬戶受益於李氏砭法,造福於民。

《匠人精神》讀書筆記4

1、背景:

在看這本書之前,我就先入爲主,先去想想日本這個國家和民族。《匠人精神》這本書,是日本人寫的。作爲一箇中國人,特別是一個男人,肯定會有點民族情節,本能上,就會有點心裏緊張的感覺,會用一種比較緊張和好奇的心態去對待日本人寫的書,因爲日本這個民族,大家都知道它與我們中國的歷史糾葛。日本,從小給人的印象就是他們種“打不死”的精神,一說日本人,就會想到他們的意志力非常堅韌,本能上、心理上,對日本人,是既害怕又佩服。包括現在日本在體育上表現出來的精神,也一直傳承着意志力極其頑強的基因。昨天,不是奧運會乒乓球男子團隊決賽嗎?日本那個水谷隼連續輸中國許昕10多次吧,以前是從來沒有贏過,但在奧運會這樣的大賽上,人家就是那麼一股韌勁,贏了中國的許昕,還化解了三個賽點。還有我們中國,在足球,這項世界第一運動上,特別是男子足球上,已經18年沒有贏過日本吧。還有就是滿大街的日本貨、日本車,以及對日本產品那種品質的認同。日本人的意志力和日本產品的良好品質,是給我們的常態印象。日本的這種特性,我覺得是匠人精神產生的一個大背景。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秋山利輝像個嚴厲的將軍,也可以說他對他的徒弟有點苛刻,甚至你可以說這個師傅刻板沒有人情味。但我卻堅信,嚴師出高徒。

2、秋山的創業之始:

我們來考查一下秋山的創業之路:這裏的“元”就是秋山他自己本身就是“匠人精神”的化身,他自己就是學徒出身,他繼承了和師傅親密接觸傳承技藝的基因,自己本身就是個很好的匠人。因爲有很好的手藝,他做的傢俱開始慢慢出名,走進大雅之堂,於是開始有人來追隨他。這個起源很重要。

3、工作是在盡孝道:

在書的序裏面有寫,要把事情做好,先把人做好,己成則物成,行德行後技能,有**而後有成事,“君子物本,本立而道生”。**之大本:一曰發心,解決“人爲什麼活着”的問題,或者說是“我爲什麼做這件事”的問題;一曰願力,解決“如何”對自己發心去做正確之事。這個發心就是《易經》中說的:“元亨利貞”中的元。發心怎麼教?秋山木工直溯人倫本源,首先要取悅父母,每天像戰鬥一樣,拼命努力,做出讓父母高興、吃驚、感動的事情來。其實秋山的這種教育方式,與我們中國經典中意旨是一樣的《孝經》中就說“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這種精神,還有點像《致加西亞的一封信》中講到的,無條件、聽話照做、不惜一切努力去完全上司交給的任務。

4、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在本書的第108頁,寫道:“我們大部分學徒20歲上下,儘管如此,即使在這段時期全部犧牲個人喜好,日後還是可以重新取回以前放棄的東西。”這段話讓我想起著名鋼琴家朗朗曾經說過:“我的童年並不快樂。”但大家知道的是,現在的朗朗很成功。我想他肯定也會有機會去彌補過去放棄的東西,只是先後的問題。童年和青少年時期,應該適當吃點苦。吃苦不是說一定要過那種物質缺乏的生活,也包括做自己不想做的事。玩,娛樂,沒有人不喜歡。年輕時,正是奮鬥、勤奮工作和付出自己的時候,即便此時,我們放棄一些個人愛好,等到我們有所成就的時候,我們仍然可以重新撿起過去的興趣愛好。

5、集體生活的好處:

現在常態的人,工作的目的,一般都是爲了錢吧。而秋山木工的徒弟們的工作動機不是爲了賺錢,也不是爲了少幹活,而是爲了光宗耀祖,令父母滿意、報祖宗的恩。他們不是爲了老闆在工作,不是爲了公司在進步,也不是爲賺錢在學徒,更不是爲了吃喝玩樂在上班;他們的工作動力是親情,他們的生命觀是報恩,他們的'價值觀是親人滿意。現在常態的企業很難做到秋山木工那種集中式的嚴格管理,所以很難實現秋山木工式的匠人精神和企業文化。學徒們爲什麼能形成這種合於道的原始的工作初心呢?我覺得嚴格的集體生活和嚴格的制度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現代社會,誘惑太多,很多年輕人沉迷手機電腦,貪圖享樂,所以把學徒們圈在一起過集體生活是不二選擇。而且秋山在選擇徒弟時,也是很慎重的,這一點書中有提到。秋山在選擇學徒時,會考查對方的和他的家庭情況,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學徒的優秀。

爲什麼說集體生活對一個影響非常大呢?舉個例子,我有一個鄰居,他是退伍軍人,他說他經常與同一批參軍的退伍軍人一起聚會,大家感情非常鞏固和特殊。爲什麼會這樣呢?就是因爲嚴格的集體生活鍛鍊了他們,培養了他們的友情。再想想,以前,一個單位的人,大家都住在一起,大家既是同事,也是鄰居,所以感情好,容易溝通,所以過去的人,思想比單純,小孩多在一起玩,這就是一種自然的成長,對孩子的教育是基本不操心。書中還提到徒弟們不準玩手機和與家裏聯繫要用寫信的方式。常人可能會認爲這也太落後了,不通人情,可是秋山的意圖,是想讓徒弟們能靜下心來,迴歸道的本源,這樣才能集中專一投入到工作中並寫出發自內心的體會。現在的人,因爲電腦發達,很少寫字,更不要說寫信了,所以他這種方式相當好,對於小孩的教育也是如此,自己動手寫東西,是對自己心性的反省,是與自己的對話,每一次反省,人都會有進步。

6、匠人精神在企業生態中的運用:

書中寫道:“即使看似繞了遠路,但如果能夠忍耐,專心修業,並因爲培養出一流的心性和專業技術。”這幾句話,說的關鍵都是生活經常用時間和困難來折磨人,困難越大,如果你能熬過來,你就具備了一流匠人的精神。書中還寫到“我只做薪水份內的事,儘量輕鬆獲得成果”,常態的人,往往是“給多少錢做多少事”,這是常態思維。這裏,我們不妨用匠人精神來分析一下我們一些企業內部的生態關係。在單位工作,就要往領導喜好的方向努力,否則,難以得到提拔,服務好上司也是需要有一種匠人精神,能給領導帶來驚喜,你的機會就來了。我們稍有點在單位工作經驗的家人都會知道一個道理,在單位,僅僅是做事好的,在做事上有匠人精神的,不一定能得到領導的賞識;反而一些做事一般,但善於研究領導喜好,並且與領導走得近的人,才容易得到提拔。就這一點,我們經常會聽到有人抱怨不公平之類,其實,我們現在育心了,我們不會像常態的人那樣去思考問題。我們會說,還是你沒有內求吧?既然單位的規則是這樣,“多勞多得”這句話應該理解成“種豆得豆,種瓜得瓜,不種則不得”。

7、匠人精神的延伸:

其實這個匠人精神,我把它引申一下,匠人精神不僅可以指在手工業製造領域的嚴苛、執着的精神,更可以延伸爲一種對達到任何目標孜孜以求的執着追求精神。秋山木工出來的人,有很多也不再從事木工行業,而轉投其他行業,但他們這種精神仍在傳承,運用到各行各業。

8、總結和啓示:

秋山的30條法則無不在告訴我們他所要培養的人的品質:有感恩心、誠肯和執着。匠人精神,就是一種對目標專注的精神,不僅在製造業應該有,在各行各業都應該有,引申爲敬業精神。秋山木工的成功,給了我們中國一個很好的啓示,就是要想培養匠人精神,首先要培養德,德者本也,才者末也。有德,就會敬業,則各行業都會很好。這跟我們育心的目標其實是相通的。玉玲老師曾經在《君子善假於物》中分享過“道-德-仁-義-禮”之間的關係,看先後就知道哪個主次,哪個高明。我們育心的目的,就是要透過學**和實踐經典來掌握天道,掌握了天道,按天道行事,德、仁、義、禮乃自生。其實繞來繞去,都是說,“道德”是我們人一切的基礎,現實中,對於我們來說,都要回歸到孩子的教育和我們的生活以及工作。我們怎麼培養我們的孩子有好的道德?怎樣好好生活和工作?所有這些,當然首先要求我們做父母的要有好的道德,這就要好好修煉我們自己,而我們修煉自己,離不開借力和團隊,修煉是一場比馬拉松還要長得多的長跑,修煉是一輩子的事,一個人走,閉門造車是走不遠的,只有跟隨一個強有力的團隊,纔有可能不斷戰勝困難前行。在此,我要感恩我們易生之家這個平臺、這個團隊。我們的團隊,可以說,已經培養了一批非常優秀的家長,我相信未來,我們的團隊還將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家長。這些優秀的家長,就是在孩子教育、生活和工作中都可以稱之爲“匠人”的人。

《匠人精神》讀書筆記5

《匠人精神》是日本木工業傳奇秋山利輝的大作,其創立的“秋山木工”的定製傢俱常見於日本宮內廳、迎賓館、國會議事堂等。秋山先生強調“先德行,後技能”“己成,則物成”的大道,這與我們的傳統精神非常吻合。

初讀感覺很有年代感,細讀發現“匠人須知30條”從不會過時!

秋山利輝非常重視人才品格的培養和心理建設,專注於磨礪心性和品格。不僅是要培養技術優秀,會做事的工匠,而且要培養會好好做事的一流匠人。一流的匠人,人品比技術更重要,這三十條包含了工作的基本要求、態度、心理準備、意識、技術等。禮儀、感謝、尊敬、關懷、謙虛,這些都是做人最重要的事,人做好了,事才能做好。

書中有很多精彩語言,對我很有觸動。舉幾個例子:

“別人叫了才採取行動的,是下下策;模仿別人的行動去做,是中策;不等別人叫,自己意識到並且採取行動的,是上上策。”

如果員工在平時的工作中主動性差,領導分配什麼就做什麼,到最後還不能完全按領導的意圖完成工作,這就屬於“下下策”。一個優秀的員工應該是超出領導的想象完成工作,工作中要採取主動,不能有“只完成薪水分內事”的想法。

想“從工作中學習”,就要非常認真地過好每一天。唯有對每件事全力以赴、從不後悔、堅持到底的人,才能成長爲一流的人才。

2.“時間永不停息,要緊的是思考自己現在能做的事,不浪費每一瞬間。”

人在年輕的時候有大把的時間,可以揮霍,可以放縱,也可以珍惜當下,分秒必爭。那些吃得苦中苦,過着苦行僧般生活的人,那些持之以恆自律的人,最後一定是成大器的人。因爲總是在意時間的人,一定也是走在前面的人。

3.“我想培養的,不是“會做事”的工匠,而是“會做好事”的匠人。所謂“會好好做事”,就是一心想讓客戶滿意,而且擁有在發生意外事件時,能夠從容、自信解決問題的判斷力,無論面對什麼樣的客戶都能侃侃而談、如數家珍。”

我想,秋山先生想要的也是我們企業想要的人才。無論是體檢現場,還是業務部門,隨時都有可能遇到各種找麻煩的顧客,不滿意的客人,面對這些隨時可能給我們提出問題的人,除了真誠的態度還需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而解決問題的能力就來自於我們平時的自我修行,工作經驗的積累,對公司文化、政策的瞭然於胸以及不斷的學習。

作爲一名上班族,只有在每天的工作中積極主動的拿出101%的氣力,始終以101%的心態來面對和檢討自己的工作,持續做有益的事情,保持開朗的心境,關心周圍的人,才能實現真正的自我,成爲一名優秀的員工!

加油吧!無論你是哪個年齡段的人,淘汰你的只會是自己而不是時代!

《匠人精神》讀書筆記6

年前翻看了下匠人精神,和中國文化和傳統管理方式頗爲相似,從文化的傳承上看,日本的企業管理也融入了中華文明的很多傳統智慧。

學徒制度在科技公司更多的體現爲領導或者導師,這種傳幫帶的模式可以從身體力行的各個方面給以師範作用,需要培養哪種員工需要配套哪種領導或者導師,示範和傳承的作用相當重要,而且養成之後也不易改變。

尊師重教的文化傳統中閃耀着儒學的教義,從尊重老師,善待同窗、好友,孝順父母等教條中也和中華傳統社會及家庭觀念極爲契合,人需要發展就需要基礎,除了物質的基礎,精神上的基礎也很重要,心裏上對傳統的傳承和實踐是心裏安全和強大的根本。

善用工具、熟用工具,在我們的創痛智慧中多有體現,在《勸學》中荀子提出“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人的能力並非有很大差別,只是善於使用事物的程度不同罷了,對應當今社會對專業的理解和對工具的使用熟練程度。

多和同事、導師做討論和總結,多交流經驗教訓;曾子有道是“吾日三省吾身”,對做事、做人、做工作上有沒有過錯和改進的地方。

精益求精的精神,把事情做到極致,更多的是一種精神和心裏上認識和追求,格魯夫說“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我說只有偏執狂才能做到極致。

持之以恆的信念,有道是“水滴石穿,繩鋸木斷”,蘇軾說“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

《匠人精神》讀書筆記7

《匠人精神》這本書,說真的,不是我會主動尋閱的類型。迫於無奈,我翻閱了:粗看;可是很多故事連結,卻吸引我細看這本書。其中最能引起我共鳴的是:用智慧駕馭自我的情緒,先處理心境,再處理事情,敬業會讓自我變得出類拔萃,才能實現自我價值。

並不是每個人都喜歡本職工作,每一天不停的重複的工作說真的每個人都會厭煩,覺得工作沒有一點挑戰性,都是會累的,都會抱怨,工作忙,工作累,工作是受罪,這工作不歸我管……從而我們會慢慢變得馬虎、懶散等等,對工作不認真負責的狀況屢屢發生。可是發生之後,更多的手尾等着你來跟……

作爲一個海大工作三年的我,首先上述情景我親身體會過:認爲這可是就是一份工作,無論我是否認真對待,只要不出問題就好,我一樣拿相應的薪水,領導一樣不明白。可是時間久了,你會發現,這種心態令自我心境嚴重壓抑,真的覺得自我很老很老了……經過這本書己受益匪淺,真的理解了許多,找到了自我工作的定位:做一個善良坦誠的人,因爲僅有用感恩的心去對待人和事,擁有良好的心態,才能把事情做得最好;明白了即使不能帶動氣氛,但至少不做氣氛的破壞者,有效溝通,永遠堅持初學者的心態,才能堅持自我心態年輕,心境愉悅;把化驗結果和化驗室管理做好了,纔是對自我和別人負責,敬業會讓自我變得出類拔萃。僅有找準了自我的工作定位,才能引導自我向價值型員工進化,才能實現自我價值。

《匠人精神》這本書告訴我們,實現自我價值,首先要找準自我的工作定位,樂於做。

德勝洋樓聶聖哲說:當你把工作作爲一項任務去完成的時候(要我幹),那僅僅是完成任務,並不能把一項工作做好;僅有充滿活力的時候,纔有可能把工作做得出色。所以我們的程序化工作要執行,同時還要喚起自我對本職工作的熱情。被動地執行程序,也就是完成任務而已。僅有充滿熱情地去工作,纔會取得完美的成果。

也許我們受了情緒的影響,也許我們在工作的時候根本不明白要完成什麼樣的結果,只管我在做這份工作,我做了這份工作,至於工作的結果和質量跟我沒什麼關係,那就大錯特錯了。品管工作重質,向來要求對工作的認真、嚴謹,原則性強,化驗室更是如此。化驗結果和化驗工作的質量直接關係着原料及成品的質量。

“用心做事”是一種人生原則,它能使自我在生活中學到更多,做得更好,僅有用心做事,才能把事做出色。“用心做事”是對工作強烈的職責感和正確的思維方式。態度決定一切。

當近紅外上線後,很多化驗員擔心自我會被機器代替,認爲化驗這一行沒有出路:其實這種擔心完全不必,近紅外的一切結果均來源於溼化學,近紅外需要我們時時的維護,驗證。足夠的細心、信心,你的工作絕對出類拔萃。姑且認爲這是海大企業爲我們化驗員搭建了實現價值的平臺吧,維護好近紅外的有序執行也是實現自我價值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

化驗員是文員,每一天要像文員一樣花時間在做報表統計化驗工作,報表多而繁複;化驗員是生產工:化驗室就是一條嚴謹的流水線,但產品不是實體的,而是一竄竄嚴謹的數字:原料到貨,化驗室會在第一時間內出結果再安排卸貨,爭取不浪費司機及卸貨工人的一分一秒;成品出庫,化驗室爭取第一時間出檢測指標,儘量不讓一噸的化驗指標不合格成品流入市場;生產異常,化驗室也爭取第一時間出結果,儘量不再產生一頓的不合格成品,協助控制生產成本;採購送樣,檢測必要指標,協助選擇優質供應商;市場樣抽檢,巡檢關鍵指標,以市場爲導向,爲配方師供給準確可靠的數據……

作爲普通的一名飼料檢化驗員,在普通的崗位上做着普通的工作,認真執行每一步檢測流程,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工作繁瑣不抱怨,實驗失敗不氣餒,工作重複需勵志,工作職責勇承擔,實現自我工作價值的同時,也爲茂名海龍的飼料質量管理貢獻自我一份微薄可是磅礴的力量。

《匠人精神》讀書筆記8

第一次這麼完整的讀完了一本日譯書,剛拿到書本,書本上匠人精神的四個大字就讓我回想起去年一部很火的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看完紀錄片再看到這本書才意識到,中國作爲高速發展的新興大國,可能缺少的就是這種匠人精神,所謂擇一事,終一生,傳統的匠人精神不僅僅代表一種技藝延續更是一種文化傳承。

匠人精神這本書字裏行間帶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作者內心的寧靜、專注與坦誠,很容易使人靜下心來認真的去品味和咀嚼,雖然作者只是一個堅持傳統木工技藝的匠人,但是書本全文幾乎沒有介紹如何的去學好木工這項技藝,而是從心性、人品以及爲人處事之道來教會每行每業的技術人員如何成爲一流的人才,就如文中所言“一流的匠人,人品比技術更加重要”,與古訓“要成才先成人”具有異曲同工之妙。

韓國中央銀行在20xx年時,對全球41個國家的百年以上的傳統老店進行了一次統計:全球有5586家經營了超過200年的老店,其中,在日本的傳統老店佔到了3146家。擇一事,終一生,有人做壽司做了一輩子,有人鍛到做一輩子,也有人把祖輩留下的手藝傳承下來,做到了極致。職人,簡單來說就是有着一門工藝、並且把這個工藝做到極致的人。他們的一生,可能就許給了自己正在做的事情。現在對職人的界定已經不只是傳統工藝了,在食物、科技、教育等各種行業都會有一些職人特質的人出現。用一個已經被用的比較多的詞彙來講:工匠精神。這些人就是各行各業裏,有着工匠精神的職人。

同爲東方國家的中國和日本有着太多的相似之處,都是佛教文明信奉儒家思想,同樣招受過西方殖民然後變法,然而日本從跌倒到崛起的速度更是超乎人們的想象,戰後日本的境況估計和中國當時差不多,短短几十年就成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直到最近幾年才被中國超越,我想這中間的最大不同就是日本特有的匠人精神,他們能夠始終如一的在某一個領域潛心鑽研、精耕細作,透過不斷的積累實現技術和應用的不斷突破,反觀中國社會,由於這些年的高速發展,已經沒有人願意靜下心來去專注與堅持,資本的逐利性帶動人們內心的浮躁,或許現在是時候去反思去沉澱,物極必反的道理人人都懂。

匠人精神這本書中處處透漏着儒家文化的底蘊,他首先以禮儀謙讓等中華傳統美德來培養一個人的習慣和心性,然後結合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方式,教會我們如何與他人處事,如何管理、約束和要求自己。匠人的標準,不是別人定的,在自己的心裏,做任何工作,要做好,首先得要有成爲一流匠人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