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讀書筆記>

《一個村莊裏的中國》讀書筆記

學問君 人氣:1.26W

《在一個村莊裏的中國》一書中,作者回顧了自己的故鄉小堡村的歷史,描述了它的發展現狀,介紹了宗族制度在農村中的重要性,以下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一個村莊裏的中國》讀書筆記,歡迎閱讀本文!

《一個村莊裏的中國》讀書筆記

《一個村莊裏的中國》讀書筆記【一】

作者以詳實的筆法描述了他眼中故鄉——小堡村,一個典型的農村村莊的時過境遷,並對建國以來農民與土地之間生產關係的變遷做了論述。在作者的心裏,即使他自己出國留學多年,回國後也不在故鄉的小村莊裏面住了,但是故鄉依舊是他心靈的家園,對故鄉的一草一木都有特別的情懷的,當他的家鄉遭遇“拆遷”、"賣古樹"、土地租給別人建工廠,家鄉變得面目全非的時候,他覺得自己成了一個心靈上既沒有城市又沒有村莊的流浪漢。

給我們印象非常深刻的就是作者村莊買古樹的的事了。當時村裏想要賣給別人的是三個地方的樹的,一個是:曬場邊上的樹。一個是:村中舊祠堂後面的樹。還有就是村後墳山上的樹。曬場邊的樹是所有集體財產的,舊祠堂後面的樹是屬於村裏的一個大家族的,墳山上的樹是私人的。很多村民都不願意賣樹,但是能夠站出來反對的人並不多。最終,只有墳山上的樹被留了下來,因爲它的主人誓死捍衛了它,而其它兩個地方的樹都被連根拔起賣掉了。我覺得賣樹這件事,不僅僅體現了村民思想的封建、落後,民主意識的淡薄、保護自身權利意識的缺乏,同時也很好地與書名”一個村莊裏的中國“聯繫起來了。因爲賣古樹這種現象不只發生在作者的村莊裏面,而是發生在中國大部分的村莊裏面的,書中就有提到南京一夜之間就失去了大片的梧桐樹。書中把這種現象叫做”大樹進城”熱,當時中國把大部分的經歷都花在建設城市上面了,城市的綠化需求非常的大,這樣就造成了賣樹、偷樹的現象。這就讓我想起了孫立平教授所說的斷裂社會了,孫教授把90年代以後的中國稱爲“斷裂社會”,斷裂社會包括三個方面的含義,其中一個就是城鄉之間的斷裂。拆遷、把農村的資源運到城市都是城鄉斷裂的表現。那個時候,農民沒有擁有土地權,農村大量的資源都被挖到城市裏去加上國家出臺的“戶籍戒嚴”的政策在某種程度上加劇了城鄉之間的斷裂。

在書中也有很多的細節是描述了農村以及村民的特點的。譬如說,作者在書中提到的,他在上學的路上和一位伯伯同路,伯伯問作者以後又什麼打算,作者就說,給你們寫詩啊,他一位那位伯伯會誇他關心農民的命運、有理想,但是那位伯伯卻嘆息着說:”寫詩有什麼用啊,我們又不懂。在這裏就體現了農村缺乏教育、缺乏受教育的意識。還有,作者提到農村裏的人和樹是有感情的,他們會在樹下乘涼,小孩子會在樹上玩,樹結果子了他們會去摘,而作者之所以對樹有特別的感情是因爲在古樹曾經救了他兩次。然而在城裏,樹僅僅是用來當做風景的,果子熟熟了在樹上爛掉也不會有人去摘,不僅是人和樹,即使是人與人之間,做了幾十年的老鄰居,偶爾聽到隔壁的一點點響動、一點點悲喜,卻永不相識。這就透過人與樹之間的關係,對農村人和城裏人在感情上做了一個對比。

《一個村莊裏的`中國》讀書筆記【二】

春暖花開的季節,玩伴三三兩兩在田埂間追逐嬉鬧,看那油菜花將大地裝扮成一塊芬芳柔軟的絨毯,這是我對故鄉兒時的記憶。時光流逝,如今我離開故鄉在外求學。當我走向城市,城市也悄悄的吞噬着我的故鄉。在浩浩蕩蕩的城市化進程中,如作者熊培雲在《一個村莊裏的中國》裏所說:“在中國,浩如星海的無數個自然村裏,它不過是臥於萬花叢中的一粒微塵。”正所謂誰人故鄉不淪陷。

《在一個村莊裏的中國》一書中,作者回顧了自己的故鄉小堡村的歷史,描述了它的發展現狀,介紹了宗族制度在農村中的重要性,談到了農村行政組織的侷限性,農村在不斷的適應國家的發展,而這一過程充滿了痛苦和辛酸。

“又有幾十人來到,有的人手拿盾牌,頭戴鋼盔,用推土機推進。”這是書中所描述的拆遷的一幕。原本寧靜祥和的小村莊驟然間籠罩在“戰時氣氛”中。媒介發達的今天,我們幾乎每天都能在各大媒體或報紙上看到類似消息。因村民不滿徵地,守衛自己的土地而被燒死在帳篷中。農民對土地的感情正如《一個村莊裏的中國》書中所說:“自古以來,農民相信傳給兒子的最好東西就是地,地是活的家產,錢是會用光的,可是地卻取之不盡。農民佔有土地的動機也與這種安全感有直接的關係。”只是他們沒想到的是,這別人偷不走的土地,在特定的年代卻可以像變戲法一樣沒了。

普天之下,莫非國土。當農民在拆遷中失去了對土地的所有權,而在抗爭中又會被弱肉強食的剝奪生命權,或是受到威脅。一個國家的文明取決於對弱者的態度。儘管農民失去土地後會獲得相應的補償,但是失去了最大的財富——土地。而由於嚴格的戶籍制度,他們又無法成爲城市人,一方面他們失去了自己的土地和家園,另一方面城市的大門並未向他們敞開。這就像船即將沉沒,而船上所有的乘客被禁止棄船逃生。

英國一位首相威廉皮特曾說過這樣一句話,“風能進,雨能進,國王不能進。”是說窮人的房子可能很破舊,風雨飄搖,但是國王不能踏進,即公權力不能進入私領域,財產權對於窮人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我國的《物權法》同樣保護公民的財產權不受侵犯。然而現實中的拆遷往往讓那些手持農具的農民們感到無助。用生命來捍衛自己的土地更多的是出於無奈,若不是被逼至極,誰會選擇以命相搏。

我國自古就是農業社會,我國的歷史和文化與農業息息相關,而農村作爲這一切的搖籃,如今卻在被以建設之名,配上一個“拆”字判處極刑。然而如作者在《一個村莊裏的中國》中所述,不僅小堡村,中國的農村幾乎都有一段悠久的歷史,每個村莊都是如圓明園般珍貴。那裏有代代相傳的宗族文化,傳統技藝,甚至是那些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幸的是雨果筆下的兩個強盜已不在中國存在,體現了弱肉強食的暴力卻並沒有在這土地上消失,消失的反倒是一些具有歷史價值的老建築和村莊,而這又往往被美其名曰“保護性拆遷”。

《一個村莊裏的中國》讀書筆記【三】

“再後來,我甚至厭惡回到這個村莊,因爲我深切地體會到了‘每個人的家鄉都在淪陷’。如今連山川也變了顏色;河流和道路一樣都被荒草淹沒。”《一個村莊裏的中國》主要介紹了作者熊培雲的故鄉——小堡村的從前、現在和可能出現的未來。在書中可以深深地感受到作者的理性思考和人文關懷。我讀這本書時,時常感覺到我身邊也有類似的事情發生,因此產生了些許共鳴,雖然我離開家鄉已有近10個年頭,但那畢竟是伴我度過珍貴的童年的家鄉。

熊培雲在序文中講到“每個人的家鄉都在淪陷”,雖然我不確實是不是每個人的家鄉都在淪陷,但我知道有大部分人的家鄉在淪陷,也包括我的。如果說因爲小堡村的村長賤賣了那些曾經見證了幾代人生命的樹,而讓村民們的內心從此失去安寧,那麼我就是因爲一個採礦集團走進我的家鄉而讓我內心變得空虛。因爲寄託着我的精神的東西受到不可恢復的創傷。採礦集團一到我的家鄉,首先遭殃的是那一座座山,的確都變了顏色,一座座黃土山刺痛了我的眼球。從山腳通向村莊的林蔭道路,變成了黑乎乎的石子路,還會有些從在礦車掉下來的礦渣。礦區的廢水直接排放到村裏的頗大的湖裏,銀色中略帶青色的沉澱物把這個湖的一大半填得結結實實。那些山上曾經給予我和小夥伴美味果實的樹木,我要到哪裏找尋;那條我和小夥伴曾經追逐打鬧的林蔭道爲何變得死氣沉沉;那個曾經有人撐着竹排去捕魚的湖,要怎麼樣才能讓魚兒重新回到你的懷抱。

雖然我的家鄉不像熊培雲的家裏的老房子因移民建鎮被拆得一乾二淨,但家鄉小村幾乎所有的房子也因爲就沒有人住而顯得滄桑衰老,破敗不堪。這與熊培雲談到的農民進城務工有很大的關係,採礦集團進駐我家鄉成爲了農民進城的催化劑。在全國都興起進城熱的時候,我的家鄉也不例外的捲入了這場潮流中。原因有很多,熊培雲說:“最真實的理由也許只有一個,那就是每個人都有逃避災禍、追求美好生活的權利”。在我家鄉這裏就得到了很好的詮釋。除了城市給農民帶來的吸引力之外,讓農民背井離鄉的還有來自家鄉的推動力。

我的家鄉有大片良好的農田,每到播種季節,一片片綠油油的禾苗,隨風搖曳。到了收穫的季節,農田便掀到了金黃的一頁,這裏承載着全村人的希望。然而礦區挖礦沒有做好勘測工作,他們在地下采礦,礦洞一直從山的那邊挖到我們的農田底下。事情的敗露是因爲一位伯伯在自己的農田耕作,發現自己的腳在往地裏一點一點的下陷。起初他還沒有在意,不料幾天後,這附近的農田便坍塌了一片。這麼一來,說明在農田附近的房屋也不安全了。此事頓時在我村裏吵得沸沸揚揚,還說要與礦區打官司。出了這種事,再沒有農民敢下地耕作,漸漸地,自然農田就被大量拋荒了。然而沒有什麼可以維持生計,一方面,青壯年們進城務工,另一方面,全村人在與礦區負責人商量賣田地以及宅基地。如今時隔幾年,村裏的人幾乎都轉入城市了,剩下的只有無人管理的破舊房屋依舊在守護着家鄉,和熊培雲的小堡村一樣“鄉村不免空虛”。

中國人的家鄉都大同小異的在淪陷着。關於童年的家鄉,只能永遠的活在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