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讀書筆記>

《我的大學》學生讀書筆記範文(精選5篇)

學問君 人氣:3.18W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書筆記了!那麼你會寫讀書筆記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我的大學》學生讀書筆記範文(精選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的大學》學生讀書筆記範文(精選5篇)

《我的大學》學生讀書筆記1

《我的大學》是作者高爾基以自傳體小說,寫出自己的親身經歷,前面還有兩部《童年》與《在人間》這三部書被譽爲,人生三部曲,體現了高爾基是如何自立生長在生活底層奮鬥抗爭,艱苦,求索走上革命道路上藝術高峯的歷程。

這部書在沒讀之前,我一直以爲是介紹高爾基的大學生活,沒想到是社會大學。

原來高爾基17歲時離開了自己的外祖母,帶着決心和希望,來到了喀山上大學,他原以爲在喀山大學裏就可以過上安靜又舒心的生活,殘酷的現實使他的願望化爲泡影,因爲必須爲了生存而去工作,高爾基在喀山的那段日子裏他做過流浪漢,搬運工,麪包工人,以及雜貨鋪的夥計,於是貧民窟,窮街,陋港,輪船,碼頭,就變成了他踏上人生之路的第一所大學,在如此生活的艱苦,高爾基還能不斷學習,不斷提升自己,這怎能不令人佩服。

讀完我的大學這本書主人公那種強烈的讀書慾望,以及頑強的讀書精神,深深打動了我,我們生活在新社會,過着無憂無慮的生活,坐在寬敞的教室裏讀書,有什麼資格不好好學習呢?高爾基的命運如此悲慘但是他頑強的與命運打擂臺的精神如此偉大,也永遠值得我學習,我們現在的任務是學習,要懂得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道理。從中體會到只有勤奮學習,長大後纔能有所作爲。

《我的大學》學生讀書筆記2

如果說人生是一本書,那麼大學生活便是書中最美麗的彩頁;如果說人生是一臺戲,那麼大學生活便是戲中最精彩的一幕,如果說人生是一次從降生到死亡的長途旅行;那麼擁有大學生活的我們,便可以看到最燦爛的風景。

讀書節來臨之際,我們學校開展了一系列關於讀書的活動,在這同時,我也讀了一本書《我的大學》,期待我的大學時光。

爲了這個久違的夢想,我們十年寒窗磨一劍,那些刻苦銘心的日子如今仍舊曆歷在目。在那收穫的日子裏我們深刻的理解透過自己的努力完成一件事情是多麼有意義,櫛風沐雨我們一同走過,風雨同舟抵達美麗的大學校園。站在新的起點上,我是那麼的激動,又是那麼的神往……

在生活中我總希望快樂伴隨着成功,微笑在每一個青春的季節裏,我深知:有大海的呼喚我們就不能讓搏擊的勇氣在海浪中卻步,有藍天的呼喚,就不能過讓紛飛的翅膀在暗雲中退化。

大學是我們每一個人夢想的殿堂,爲了來到這個殿堂我們經歷了風風雨雨。既然跨進了這道門檻,那麼就讓我們在這夢想的殿堂裏盡情的揮灑個性吧。

大學不是幻想,不是夢想,更不是妄想,而是我們偉大的理想。只要我們爲之奮鬥,爲之拼搏。總有一天我們會滿載而歸的!那時你會聽到楓葉流舟,你會看到金菊在笑,你會聞到碩果飄香,因爲你到了收穫的季節!

《我的大學》學生讀書筆記3

這是高爾基自傳體小說《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三部曲的'最後一部,名叫《我的大學》。

這部裏有《來到喀山》《雜貨鋪老闆》《當面包師傅》《到鄉下去》這幾篇文章。主要講了在阿廖沙十六歲那年,背井離鄉,懷着一點上學的希望,去了喀山。但是,他想上大學只是一個夢想,不能實現。希望破滅後,阿廖沙爲了生存而奔波,住在破房子裏,賣苦力,和流浪漢接觸,在麪包房工作……而且,他在麪包房的時候,聽到了一件很不愉快的事——他的外祖母去世了。在過了一段時間後,阿廖沙上了一隻拖船,離開了喀山,來到了裏海地區……

讀完之後,我有很多感想,在當時的蘇聯、俄羅斯有多少像阿廖沙這樣的青年,歷經重重困難,卻沒有上到大學,還經歷了可怕的事實:外祖母去世了,多不好的消息,多無法讓人接受,外祖母是阿廖沙生活中最好的伴侶,是最關心阿廖沙的,是本書裏最光輝的人物之一,可她卻去世了,爲什麼好人死得快,壞人活命長呢?還有,我還喜歡阿廖沙堅強的品質,他做事堅定不移,堅貞不屈的品格,也值得我們學習,還有,他身上有一種說不出的性質、性格,反正,和壞沒有關係,只和好有關係。而且,他並沒有放棄那一絲的希望,經過七天七夜的乘船航行後,來到了裏海地區,這一段經歷,也可以算是阿廖沙最偉大的、最讓人受益的大學了。

《我的大學》學生讀書筆記4

今天,我讀完了《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這本書中的第三部分《我的大學》,這一本書是由前蘇聯的高爾基寫的,它分爲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童年》、第二部分《在人間》、第三部分《我的大學》。

第三部分有四個段,每一個段都很精彩,吸引着讀者,讓我不止一遍的讀這本書,直到讀懂了它爲止。

我最喜歡的是其中的第三段:《當面包師傅》。這一段的主要內容,是:作者高爾基原先在一座骯髒小地下室裏當面包師傅助手,後來遇上了他的舊主人,舊主人因爲經濟出現困難,打算開一家麪包店,於是,高爾基便回到了舊主人的身邊,以親人的身份去監視麪包師有沒有偷東西,但是麪包師經常偷東西,作者每次都告訴他偷東西是不行的,但麪包師每次都用批評的話語說道:不由高爾基管着寫事。然而,在着個時候,作者高爾基最喜歡的親人他的外祖母去世了。

讀後感想:這一部分寫出了作者高爾基來到了嘎山上大學,但是,他來到嘎山以後,明白了上大學只不過是一個美夢罷了,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而我們現在每個人都有受教育的權利,我們上大學也是可以實現的。他希望能學到更多的知識,受到高等的教育,然而,卻實現不了自己的夢想,我在花香鳥語般的環境裏學習,在老師的親切的教育中,在家長的百般呵護中學習生活,可我並不知道珍惜這些關愛。跟高爾基比起來,我深感慚愧,今後我要向高爾基學習,學習他有理想,有抱負的精神,完成我應該做的事情。

《我的大學》學生讀書筆記5

暑假我讀了馬克西姆·高爾基——《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

這本書是高爾基先生的自傳體三部曲,後來合併在一起,分成了三個部分。

第一個部分講述了主人公阿廖沙因爲父親去世,和母親一同去到姥爺家生活,在那裏他受過姥爺的兇狠地打罵,看過兩位舅舅爲了家產而爭吵和吵鬧,但也得到了姥姥的疼愛。在這樣的的童年。

第二個部分講述了後來因爲母親的去世、姥爺也破了產,阿廖沙來到社會,在鞋店當過學徒,在繪圖師當過雜工,當船上的差役時在廚師斯穆雷的幫助下讀書。

第三個部分講述了阿廖沙爲了上大學背井離鄉去了喀山,結果希望破滅,只好到處做雜工。住“大雜院”、做苦工,後來阿廖沙在麪包房結識了一位革命者,不久阿廖沙也成爲了一位革命新人。透過和社會上不同的人交往,阿廖沙進入了一所“社會”大學,並且在其中慢慢長大。

讀了這本書,我感受到了讀書的重要,學會了凡事都要學會堅持。

我喜歡慈祥的姥姥,討厭爲了家產總是打鬧的兩位舅舅也討厭捉弄阿廖沙的薩沙。我佩服阿廖沙頑強學習的精神,他在工作的空閒處還在讀書。我還很佩服他的勇氣,在十一、二歲就已經在外打工了,真厲害!

我認爲:要成爲一個革命者,要在艱苦的環境下磨練,才能堅強,什麼都不懼怕!我相信:只要努力就能創造美好的明天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