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文案>調研報告>

農村中小企業發展調研報告

學問君 人氣:1.95W

農村中小企業發展調研報告

農村中小企業發展調研報告

市委五屆六次全會明確了“綠色、高端、率先、和諧”的發展定位,提出更加突出保護生態環境,更加突出發展實體經濟兩大舉措,全力打造良好生態的新高地、實體經濟的新高地。工業和民營經濟是實體經濟的主體,同樣也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民營企業特別是農村中小企業的發展力度決定了農村的工業化程度,而農村的工業化程度決定了農民的富裕程度。在農村地區,一個蓬勃發展的民營企業,往往會帶活一方經濟:農產品附加值提高,農民收入穩定增長,農村面貌發生重大變化。在“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破解“三農”難題的過程中,農村中小企業可以大有作爲。

一、發展農村中小企業對新農村建設的重要作用

農村中小企業作爲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發動機和源動力,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1)農村中小企業是農民增收和就業的重要渠道,對於維繫城鄉社會的穩定,可以發揮獨特作用;(2)農村中小企業是縣域經濟的重要載體,也是地方財政增收的重要來源;(3)農村中小企業是推進農村工業化和城鎮化的重要力量,也是協調城鄉、銜接工農的重要橋樑和紐帶;(4)發展農村中小企業,不僅可以爲新農村建設提供重要的產業支撐,還可以對農村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的轉變產生深刻影響。

二、我市農村中小企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企業規模偏小,經營管理水平偏低

由於歷史的原因,我市工業基礎比較薄弱,企業規模總體偏小,並且農村企業大都實行傳統的家族式生產經營管理模式,沒有建立起真正的現代企業制度,導致了目前我市農村中小企業管理水平偏低、企業競爭力不強。

(二)資源要素緊缺,生產經營成本上升

一是企業融資成本高。受近幾年國家銀根緊縮等因素影響,中小企業銀行借貸利率普遍上漲,使中小企業生產收益用於支付銀行借貸利息的比例加大,壓縮了企業生產經營利潤。由於目前我市許多農村中小企業主仍以個體戶的觀念經營企業,造成企業財務不規範、資產不明晰現象普遍,使金融機構對貸款企業的財務狀況及負債能力等難以作出真實的判斷,從而增加了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度。二是勞動力成本上升。由於農村企業所處地理位置一般遠離城區,受交通不便、休閒娛樂及公共服務設施不成熟等因素影響,農村中小企業普遍面臨招工難題,勞動力成本的上升也制約了企業利潤率的上升。

(三)創新基礎薄弱,企業同質化現象嚴重

我市大部分村級企業創新基礎不夠紮實,大多數中小企業層次低、利潤少,研發創新意識不強,而且缺乏具有研發能力的人才,缺乏能夠把握技術創新方向的企業家,有些行業的規模以上企業還存在着“一個產品打天下、一個高工當骨幹”的局面。同時,我市從事製造業的中小企業產業集中度不斷提高,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區域塊狀經濟。這種塊狀經濟屬於典型的橫向專業一體化,是以衆多生產或經營同類型、同檔次、同環節產品的不同企業在同一個區域聚集所形成的專業化產業區和專業化市場區,競爭主要靠低成本優勢,還處於產品加工向產業創新轉型的階段。

三、進一步促進農村中小企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完善中小企業法制建設,加大農村創業扶持力度

爲保證農村中小企業進一步發展,要加快中小企業法律法規建設,針對《國務院關於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要求,制定相應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加強中小企業法律保障機制建設。要適當降低對於農村中小企業的市場準入限制,徹底清理市場準入障礙,營造公平競爭的環境。要建立一個有效的創業激勵機制,促進農村中小企業的創立和壯大。第一,各縣(市、區)要立足本地資源稟賦及競爭優勢,創新工作思路,制定有利於農民創業的優惠政策,在審批、用地、融資、稅收等方面給予農村中小企業以優惠。第二,加強創業者培訓教育。要在縣(市、區)、鎮成立創業培訓輔導機構,爲創業者提供創業資訊、創業策劃、創業輔導、管理諮詢、技術服務等創業培訓服務。第三,建立創業孵化體系。加快農村中小企業創業孵化基地建設,爲農村中小企業創業者提供廠房、水電、融資,以及原材料獲取和產品銷售等服務。

(二)加快發展方式轉變,優化產業結構

我國“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要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方式的轉變。第一,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大對農村中小企業研發的支援力度,透過設立科研開發基金、建立農村中小企業科技服務開發中心等方式,推進農村中小企業進行自主創新,採用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促進傳統產業高新技術化,從國際產業鏈中的下游向中上游發展,不斷提高產品檔次,增加產品附加值。第二,鼓勵有實力的農村中小企業在生物醫藥、生物化工、電子資訊、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車、先進裝備製造、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尋找新的發展機遇,由模仿競爭向創新競爭轉變,提升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三)擴大金融與財稅支援,拓寬農村中小企業融資渠道

資金是農村中小企業發展的基礎保證。積極推動政、銀、企、保四方合作,推動建立以政策性資金爲引導,商業性銀行資金爲主體,擔保體系和信用環境爲保障,各種股權和債權融資方式充分發育,多元化、多層次的中小企業融資服務體系。要鼓勵商業銀行擴大對農村中小企業的貸款,建立和完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加大對農村中小企業的擔保力度。加強中小企業信用徵集、評價體系建設,切實解決銀企之間資訊不對稱的問題,爲商業銀行加大授信額度創造條件。鼓勵商業銀行開展針對農村中小企業的金融品種和服務創新,支援有條件的企業設立專門針對農村中小企業的民間創業投資公司,拓寬農村中小企業融資渠道。

(四)加速生產要素的合理配置與流動,推進農村中小企業集聚發展

產業集羣爲企業發展提供了一種新型產業組織形式,這種組織既可以克服由於單個企業規模擴張而產生的企業內部組織成本過大、對市場反應剛性等規模不經濟,又可降低由於不確定性大、交易頻率小等純市場制度缺陷而引起的市場交易費用。集羣內企業的創新競爭,以及相互學習和借鑑,推動了產業的技術創新與升級。各地政府應依據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基本規律,重點發展一批輻射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小城鎮。立足於小城鎮的特色資源,建立具有一定規模的農村中小企業園區,吸引農村中小企業入駐,形成農村中小企業之間的專業化分工協作關係,以更好的集約利用資源、凝聚創新要素,實現規模經濟、範圍經濟和外部經濟,形成工業化與城鎮化協調互動的發展格局。鼓勵大企業將關聯的中小企業納入整體發展體系之中,立足於本地產業優勢,培育和發展一批專業化水平高、配套能力強、產品特色明顯的中小企業,使農村中小企業與周邊城市的大企業形成分工協作關係。

(五)建立和完善農村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打造優良的創業和發展環境

爲促進農村中小企業的成長,要加快生產型、技術型、社會型三大服務平臺建設。第一,加強中小企業服務機構網絡建設。由各縣(市、區)政府搭建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儘快形成覆蓋農村的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爲農村中小企業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務,爲農村中小企業提供企業創建及發展的全方位服務。第二,加快建立健全行業性中小企業協會。發揮行業協會的平臺作用,加強服務功能,形成政府扶持中介、中介服務企業的機制。第三,加快推進資訊服務平臺建設。建立電子商務服務平臺,透過電子商務網站,進行網上採購、洽談、銷售和提供售後服務。以電子商務支援農村中小企業加速企業轉型和產業升級。建立資源共享、統一協調的農村中小企業資訊服務網絡體系。運用資訊化手段,加快建立完善中小企業預警監測網,爲準確把握企業執行形勢和科學決策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