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文案>調研報告>

最新關於教育的調研報告

學問君 人氣:2.05W

在人們越來越注重自身素養的今天,報告的適用範圍越來越廣泛,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語言要準確、簡潔。你知道怎樣寫報告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最新關於教育的調研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最新關於教育的調研報告

教育的調研報告1

一、引言:

在當今社會,“國學熱”一度成爲一種時尚,對於國學知識及傳統文化的學習與反思正成爲今天教育實施的一個不可忽視的方面,黨的“十六大”也明確提出必須把培養和弘揚民族精神作爲文化建設作爲極爲重要的任務,而小學國學誦讀課作爲弘揚傳統文化,培養民族精神的重要基地,肩負着重要的任務。國內一些學校和老師也在積極實踐中探索與推動國學誦讀課的發展。朱永新教授在他的新課程運動中積極提倡“晨誦午讀暮省”,主張建議兒童多背誦適合其身心發展規律的詩詞。許多學校開展國學誦讀課及朗誦比賽。

石家莊地區很多小學也在國學誦讀課的開展方面做出了積極有效的探索,但更多的只是自己學校的獨立探索,各個學校及地區間並沒有進行交流與總結,因而,很難在這門課程的開設上形成完全系統化的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此次研究關於石家莊高新區小學國學誦讀課的開展情況作了一個大致調查,並就調查數據進行分析,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以此來補充這方面的空缺,希望能對該地區小學國學誦讀課的實際開展活動有所幫助。

二、調研概述:

(一)、研究目的

1、透過本課題研究,爲學校如何更加科學有效的開展國學誦讀課提出建議,以彌補當今存在的不足。

2、激發學生對國學的興趣,擴展知識面,使國學中所弘揚的優秀精華實實在在的融入學生生活中。

(二)、研究內容

1、石家莊高新區部分小學國學誦讀課開展狀況的調查,包括誦讀內容、開展形式以及開展效果三方面。

2、所調查的學校中國學誦讀課開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3、針對出現的這些問題,找出有效的對策。

(三)、研究對象

20xx年4月起,我就石家莊市高新區部分小學國學誦讀課開展情況進行了調查,本次調查以問卷調查爲主,訪談調查、經驗總結法爲輔,對高新區二小、西仰陵小學、韓通小學、南辛莊小學這四所小學的開展狀況進行了廣泛研究,調查內容主要包括國學誦讀課內容、形式與開展效果三方面。調查中發放問卷200份,回收問卷150份,有效問卷145份,回收到的問卷的有效率爲96.7%,被調查對象的年紀分佈比例爲,高年級佔64.1%,中年級佔24.8%,低年級爲11%,本次調查本着實事求是的態度,結果可信度高,能較爲客觀的反映出高新區小學誦讀課開展的總體情況。

(四)、研究方法及工具

本次採用的研究方法有

1、問卷調查法:

確定研究問題,收集分析相關文獻,自主設計問卷,抽取樣本,發放並回收問卷,統計並分析數據,撰寫報告。

2、訪談法:

透過同所調查幾所學校的部分教師交談,聽取他們對國學誦讀課開展內容形式與效果的建議與意見,並吸收這些意見中的有效部分,以求論文寫作中更爲客觀和全面。

3、經驗總結法。

對在實踐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進行歸納、提煉,進行分析,得出能揭示國學經典誦讀的本質和規律,確定具有普遍意義和推廣價值的方法。

本次運用的研究工具主要是SPSS11.5軟件,是一款社會學統計軟件,這是爲了強調其社會科學應用的一面兒開發設計的,具有操作簡單(除了數據錄入及部分命令程序等少數輸入工作需要鍵盤鍵入外,大多數操作可透過“選單”、“按鈕”和“對話框”來完成)、無須編程、功能強大(具有完整的數據輸入、編輯、統計分析、報表、圖形制作等功能)、方便的數據接口、靈活的功能模組組合,適用於本次調查數據的分析。

三、結果分析

(一)、石家莊市小學國學誦讀課開展現狀

根據所回收的石家莊市四所小學的145份(總共發出去200份)問卷調查結果,我利用SPSS11.5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了分析,在145名學生中,多數學生(佔調查人數的53.5%)表示他們學校開了國學誦讀課,而35.4%的學生表示不清楚有沒有開展這個課程,但卻能很好的回答出之後的相關問題的,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這部分學生所在學校雖沒有明確提出國學誦讀課,但在日常學習中也能很好的開設這門課程。就問卷所涉及的問題,我將從石家莊市小學國學誦讀課開展的內容。形式以及開展效果這三方面來對結果進行分析:

1、國學誦讀課課程內容的選擇情況分析

關於國學誦讀課內容的調查,問卷中主要涉及的有學生所背誦的國學詩文的來源.老師如何安排誦讀內容以及學生希望誰來決定誦讀內容這三個問題,對所得結果頻次的分析結果來看,大多數的學生(調查對象的42.3%)背誦的國學詩文主要來自於課外讀物,其次38.7%來自於課本;而關於老師如何安排誦讀內容這一項來看,多數學生(56.4%)認爲教師是根據所學課程內容,其次25%是隨機安排;就結果來看,相當多的學生(38.3%)希望由自己決定誦讀內容,其次31.2%希望由小組討論決定誦讀內容。

此外,就以上三部分結果分佈同被試年級的關係分析來看,在背誦的國學詩文來源中,課本和課外讀物所佔的比例都隨着年級的增長而增加,在低年級和高年級中,詩文主要來源於課外讀物,而高年級主要來源於課本;在老師如何安排誦讀內容部分,根據課程內容來安排誦讀內容所佔的比例隨年級遞增,並在各年級都居於主導因素;在希望由誰決定誦讀內容方面,低年級和高年級學生都更希望由自己決定,而中年級同學則更多的希望由小組討論決定。

2、國學誦讀課課程形式安排的情況分析

在國學誦讀的課程形式安排中,我主要調查了六個方面的內容。第一是每週的開課情況。大多數(67%)是安排在每天第一節課前,也有相當一部分(35%)是每週固定開課。第二是國學誦讀任課老師的安排。班主任擔任的情況比較普遍(48.3%)。第三是本門課程與語文課的結合情況。大多數受訪者(56.6%)表示會和語文課結合。第四是國學誦讀課以何種形式佈置作業。超過一半(56.6%)都採用的'是背誦的形式來檢查誦讀效果的。第五是學校開展過什麼樣的國學誦讀學習活動。從調查結果來看,主要是國學誦讀興趣小組(30.3%)和國學誦讀比賽(40.7)。第六是受訪者喜歡怎樣的誦讀方式。這一調查結果並無明顯的個人偏好。個人獨立進行(31.0%)、小組合作進行(33.8%)和全班統一進行(31.0%)都有選擇。

我還分析了這六方面的調查結果與受訪者年級的關係。在這六方面的調查內容中,只有受訪者喜歡的誦讀方式受年級的影響。從分析結果來看,高年級的同學偏好於個人獨立進行,而中年級的同學傾向於小組合作進行,低年級的同學則更加喜歡全班統一進行。

3、國學誦讀課對學生的影響的分析

我首先調查了學生認爲學習國學誦讀的好處,按答案分佈的百分比高低排列如下:吸收傳統文化精華(40.6%)、瞭解爲人處事的道理(37.1%)、提高識字、閱讀、寫作的能力(30.8%)、增強記憶力(30.1%)、透過考試(4.9%)、其他(2.1%)。

我還調查了學生在學習中印象最深的情感體驗,按百分比高低排列如下:深厚的友誼、爲人處事(62.2%)、愛國主義(42.7%)、美麗的風景(16.8%)、日常生活(14.0%)、其他(5.6%)。

(二)、國學誦讀課開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分析

根據問卷及訪談所得資訊分析來看,這幾所小學國學誦讀課的開展還存在一定的問題,主要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

1、部分學校課程設定不明晰

從問卷來看,一部分學生並不清楚學校是否開設國學誦讀課,但在後面題目的回答當中可以明確看出他們有開設這門課程,只是沒有準確地定位爲國學誦讀課,教師也沒有較爲完善的課程規劃,學校主管教學的領導層也沒有合理的引導,致使一部分學校在這門課程沒有更好的發展前景。

2、年級間發展不均衡

部分學校在高年級的投入力度都是明顯高於低年級,特別是師資投入力度、課程開設數量、課程開展形式等方面都是有明顯差距的。在低年級開展的誦讀課更多地就只是對一些經典詩文的誦讀和背誦,缺少形式多樣的評價方式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形式。沒有根據不同年級段學生的心理特質制定具體的教學形式,對學生的整體提升不利。

3、缺乏合理的誦讀環境和與該課程相關的文化氛圍

大多數學校開展國學誦讀課並沒有上升到促進學生髮展的高度上來,更多的是根據上級要求或者是其他學校生搬硬套而來,更多地只停留在課前帶領學生誦讀,並透過背誦、默寫等傳統方式來對誦讀的開展狀況進行檢測。缺乏對學生興趣的引導和學習氛圍的營造,在國學經典對學生深層次的影響方面做的還不夠。

4、考覈評價機制不健全

透過見習中的經歷以及訪談相關老師和學生,多所學校在開設國學誦讀課的前提下並沒有構築合理的誦讀網絡和長效的評價機制,致使不同年級、班級間沒有同一的學習計劃和評價結果,也就造成了課程效果的參差不齊以及教學上的秩序混亂,不利於國學誦讀課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三)針對國學誦讀課的開展情況提出的相關對策

1、堅強的組織領導是開展好活動的保障,學校應該成立由相關校領導爲核心的活動領導小組,負責總體指導、安排誦讀活動的各項工作同時在各班成立以班主任爲核心、以學生爲主要力量的活動小組,針對各個活動小組任務的不同分別制定活動方案。教師應提前對誦讀課的誦讀內容和活動方式進行深入的探究和分析,特別是國學誦讀材料的深層次意義方面要做好充足的準備。

2、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內容的難易程度確定不同年級的誦讀內容,如一二三年級誦讀《三字經》《百家姓》等,三四年級誦讀《弟子規》《笠翁對韻》《舉禮常要》等,五六年級誦讀《千字文》《增廣賢文》等。並根據不同老師的特點進行不同年級段的科學分配,特別是教學投入上加大對低年級的投入力度。

3、讓經典進校園,實施環境育人。在現有物質環境的基礎上修建以經典名句爲主要內容的國學文化展示牆、文化長廊,個面牆壁懸掛、張貼以國學內容爲主的師生書畫作品、手抄報,各班在顯眼處張貼孔子等古代賢人的畫像。在誦讀

教育的調研報告2

家庭教育工作是婦聯工作的傳統領域,爲了如實瞭解xx區家庭教育的現狀、問題,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區婦聯透過聽取情況彙報、實地察看活動場所、召開座談會、查閱相關資料等形式,詳細瞭解我區家庭教育現狀,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xx區位於xx偏北,總面積1278平方公里,轄12個鄉鎮、5個街道和龍嶺工業園,總人口85.77萬,其中0—17歲人口15.6萬人。佔18.88%。全區已在民政局登記註冊的家庭教育機構有38家,全區家長學校的創建率達到70%。

二、主要經驗

xx區婦聯在上級婦聯和區委區政府的重視支援指導下,發揮婦聯優勢,整合社會資源,取得了一定的實效。

(一)營造氛圍,讓家庭教育工作深植社會,影響家庭。xx區家庭教育工作一直受到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已形成婦聯牽頭、協調,教育、民政、衛生等職能部門職責明確、齊抓共管和關工委等社會各界共同關心、共同促進的良好局面。

(二)強化建設,充分發揮家長學校陣地作用。家長學校是家庭教育的重要陣地,多年來,我們一直致力於家長學校主陣地建設,現全區共以學校、社區爲單位成立了87所家長學校,其中6所市級示範家長學校,15所區級示範家長學校。

(三)積極探索,不斷延伸拓展家庭教育工作領域。家庭教育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只有不斷適應新形勢,與時俱進,創新發展,不斷充實家庭教育工作的內容,推進系統工程建設,才能提高家庭教育工作的影響力和實效。

一是載體創新。20xx年6月與區教育局聯合成立xx區家庭教育講師團,聘請多位xx家庭教育專家擔任講師團成員,有計劃地“進社區、進鄉村、進學校、進企業、進機關”開展家庭教育公益講座。至此,xx區家庭教育工作有了正規的長效的科學的載體平臺。

二是課題創新。堅持指導全區家庭教育研究工作,從家校聯合培養兒童良好習慣入手,帶動家長形成科學的教子觀。召開xx區講師團成員工作會議,研究NLP親子溝通,美國效能父母(PET),正面管教等國內外最先進的親子教育資源和理念,部署“十三五”課題研究相關事宜和精品課程徵集事宜,組織評審,計劃評出3堂優秀精品課程予以表彰獎勵並推廣。

三是領域創新。20xx年我區婦聯率先在全市成立婚姻家庭糾紛調解委員會,免費專業調解婚姻家庭糾紛,調解員都是由持證心理諮詢師、婚姻家庭諮詢師或擅長社工工作的愛心志願者組成,他們在調解的過程中,用專業的角度審視和分析,不和諧的婚姻對孩子的影響及其嚴重,夫妻和睦是最好的家庭教育。區婦聯商同益陽海威家庭教育機構,愛心企業湖南艾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主辦《和諧婚姻,幸福家庭》公益課堂,時間一年,50堂講座。開設“親密之旅”幸福婚姻系列課程,解密“是什麼決定孩子的一生”,課程專注的是以健康、正向、積極的改變,帶來夫妻關係的良性發展,給孩子愛的源泉成長的港灣。

四是活動創新。開展了“傳唱優秀童謠、做有道德的人”網上簽名寄語、“與共和國同行”經典誦讀展演賽、益陽首屆親子教育寶寶潛能交流會等活動。聯手教育局安排重點學校重點年級將孝德家庭教育納入學校德育規劃中,安排主題教育課及主題活動。開展“最美孝心少年“推選活動,今年x月份,xx區啓動了在全區尋找最美孝心少年活動,活動期間,組委會到全區各個學校、山村,尋找挖掘最美孝心少年。歷時4個月,經推薦、評選和審議三個階段,最終確定了12名20xx年度xx區“最美孝心少年。特別邀請了中國婚姻家庭諮詢師協會孫啓亮祕書長主講了《婚姻家庭與子女教育》專題講座,舉辦專業性父母成長營活動,學習“如何做一名合格父母”,舉辦xx親子工作坊《家庭如何塑造人》講座,告訴父母在原生家庭的探索之旅中找到答案,並從家庭如何塑造人當中找到最好的家庭教育方法。

(四)關注民生,推動特殊家庭子女關愛服務。在推進家庭教育工作中,我們還十分關注“留守兒童”和“流動人口”子女的教育問題,採取了一系列積極有效的措施,爲“留守孩子”和流動人口子女的健康成長營造健康、祥和、安全的生存環境。xx橋鎮xx學校成立了全市首個“留守兒童之家”。xx鎮xx村、xx藝術實驗學校被定爲市級“留守流動兒童示範家庭教育指導中心”。xx實驗學校、文心幼兒園、世紀之鷹兒童服務中心被定爲市級“留守流動兒童示範家長學校”。

三、存在的問題

(一)家庭教育工作的領導體制和組織管理尚不健全。由於婦聯是家庭教育的主體,婦聯人手少、行政手段運用難,如何指揮、調動家庭教育成員單位的積極性難度並不小,如何整合家庭教育各個力量,發揮家庭教育各成員單位的積極作用是今後需要思考並解決的一個管理體制問題。

(二)家庭教育主體層面存在多方面問題。一是家庭教育觀念落後。從調研情況看,我區家長尤其是農村家長的教育理念還有待進一步端正,主要表現爲:重視知識學習,忽視品德教育,期望過高,限制過嚴,過分依賴學校,忽視自身的言傳身教。二是科學家庭教育缺失,從我區家庭結構變化看,家庭結構日趨小型化、多元化,出現了流動家庭、空巢家庭、單親家庭,特別是留守兒童增多,這部分家庭的孩子的家庭教育方面缺失,依賴學校教育。

(三)從家庭教育社會層面亦存在多方面問題。由於地域和經濟的影響,我區家庭教育工作仍存在一定問題,一是家庭教育研究比較薄弱,家教的理論研究指導跟不上形勢發展。二是各學校之間、城區和農村之間家庭教育工作發展不平衡。三是家庭教育經費缺失,直接影響家庭教育工作的開展。

四、對策建議

網絡覆蓋,觸角延伸,搭建家庭教育大格局。着力完善各級家庭教育協調機構的建立,繼續推進家庭教育模式,城區社區家長學校創建率達90%,農村家長學校創建率達80%,每年講座等活動不少於5次。完善全區家庭教育工作協調委員會,加強對我區家庭教育工作組織協調,明確各相關部門工作職責,推進家庭教育工作良性發展,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進一步完善各級各類家教陣地組織建設、標準評估、檢查指導等制度,實現全區家庭教育組織網絡全覆蓋,家庭教育陣地觸角多處延伸,搭建家庭教育大格局。

教育的調研報告3

一、基礎情形

明德小學始建於XX年,XX年9月正式招生辦學,不開設幼兒園,有學前班2個,學前兒童118名,聘請低級幼兒教師4人。至20xx年9月,明德小學學前班增至4個,就讀兒童201名,學前一年入園率100%,其中流動聽口146人,佔比73%,聘用初級幼兒教師8人,均有教師資歷證,月均勻工資800元,其中6人"五險一金"均自行購置。

在學前教育建設的經費投入上,明德小學堅持"不等、不靠,多條腿走路"的準則,建立了多元投入機制。

首先,政府拿出資金和無償供給土地,籌建了明德小學,並於XX年9月正式開學。

其次,從20XX年至20xx年,學校先後爲學前教育投入三十多萬元購買了座椅250多套和多媒體幫助教學器材,購置兒童玩教具400餘件,幼兒教學光盤若干,同時動員全部教師自制玩教具200餘件,彌補了教學裝備的不足。添置了幼兒室外活動場合:滑梯、轉盤、蹺蹺板、鞦韆等,還開設幼兒活動室:圖書室、閱覽室、跳舞室等。明德小學學前教育除按國度要求保障功效配套外,總體設計綠化、污染、兒童化、教育化。至今,明德小學的學前教育已經有必定的品位和範圍了。

二、重要辦法

學前教育是基本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學校教育和終言教育的奠基階段。自明德小學建校以來,引導班子就從實際"xxxx"重要思惟、落實發展觀、構建協調社會的高度認識發展學前教育的重要性,把學前教育納入學校發展的總體計劃,兼顧部署,增強指導。

明德小學當真落實上級有關學前教育的法律法規,及時擬定學前教育發展規劃、相干檔案和政策。每學期,學校都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堅固建立"珍重性命,保險第一"的觀點,始終堅持高度的警惕,做到警鐘長鳴,常抓不懈,切實把學前班各項平安和管理工作落實到位,謹防各類安全事變的產生,新加坡留學學費。堅持依法治教,慣例管理步入規範化、軌制化、科學化。

明德小學保持幼先生資隊伍建設,加大培訓力度,透過開展對青年教師的學習培訓、教學大比武、羣體備課和教研交換等情勢,增進幼兒教師彼此學習,豐盛教學教訓;同時請求每學期至少組織一次教師全員介入培訓運動,發展教研探討和教學方式交流。這些措施有力地推動了學校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

三、存在問題

目前制約明德小學學前教育發展的瓶頸仍是資金不足。目前學前教育都是自信盈虧,經費主要用在聘用老師和少部分器材添置上等,學前教育場地和小學公用,沒有獨自的學前教育場地,師資缺少,經費投入短缺保障,優質學前教育資源顯明不足,這也讓學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服務性沒有真正體現出來。

社會對學前教育的主要性意識不足,學前教育治理體系體例不完美,有關政策不很好落實。

學校學前教導師資步隊以非公辦幼兒老師爲主體,待遇位置得不到有效保障。

學前教育爲逢迎家長心理,爭奪生源,在教學上違反幼兒教育和幼兒成長的法則,暖衷於幼兒識字、拼音、寫字、算術等教授教養,不重視幼兒根本素質跟良好習性、技巧的培育,導致幼兒過早地對學習發生膽怯與膩煩,影響了幼兒將來的健康發鋪,也嚴峻影響了小學教學品質的進步。

四、發展對策

學前教育是教育事業的首要組成部門,是一種社會公益事業。社會應站在對兒童、對民族未來負責的高度,切實提高認識,把學前教育納入公民教育系統,調動所有能夠調動的資源和力氣,傾力推進學前教育事業的健康疾速發展。

首先,當初九年任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已初步樹立,所以更應有餘力發展學前教育。應當建破政府投資、按本錢公道收費、多渠道籌資的學前教育投入長效機制。

其次,完善政策,標準管理,建設高素質的幼教師資隊伍。

教育的調研報告4

調查目的:

幼兒園存在的一些遊戲缺失問題

調查地點:

xx幼兒園

調查對象:

幼兒園小朋友

爲什麼經常會出現這樣的尷尬場面:老師帶着孩子玩完以後,孩子會問:老師,我們現在可以玩了嗎?

爲什麼很多幼兒被剝奪了遊戲時間,不得不去學習英語、彈琴、繪畫等等?

孩子的遊戲成了變相的作業或上課。

一位幼兒園老師設計了這麼一個遊戲情境:老師扮演“雞媽媽”,小朋友們戴上頭飾當“小雞”,“雞媽媽”領着“小雞”們到小貓家串門,小貓不在家,但在家裏的地板上留下一些寫着數字的卡片,讓“小雞”們找出這些卡片,並且根據這些數字在地板上繡花,卡片上寫着幾,就繡幾朵花。

“這樣的遊戲在如今的幼兒園裏非常典型,老師是想透過這個遊戲檢查一下孩子們是否掌握簡單的數字概念。”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系黃進說,“但是我們卻不禁要問:孩子們在老師設計好的遊戲裏,在老師的帶領下沒有一點自己去開發新的遊戲情節的想法,這樣的遊戲其本身有沒有存在的意義,是不是成了一種點綴?”

有專家認爲,不少幼教工作者把遊戲當作“糖衣”,靠“糖衣”來誘使孩子們吞下知識這個“苦片”。“人們認爲在幼兒園裏遊戲對學習重要,是因爲人們希望遊戲能賦予孩子們一些經驗、技能和知識。”黃進說,“但卻忽視了遊戲最重要的一點,即孩子們在遊戲中自主的、歡愉的體驗。”

在前不久舉辦的“中國幼教百年紀念大會暨學術研討會”上,不少與會專家學者提到了當前學前教育中的遊戲缺失現象。

華東師範大學學前系教授李季湄說,所謂遊戲缺失,更多是從遊戲被成人控制這個角度而言。不少專家認爲,老師成了遊戲的設計者,遊戲成了老師導演下的“一臺戲”,成了外部強加的活動,成了變相的作業或上課。

“遊戲應該是孩子自發感受到樂趣的行爲,但現在許多幼兒園裏遊戲是按成人的意願在玩。經常老師帶着孩子玩完以後,孩子會說:老師,我們現在可以玩了嗎?孩子們根本不把這認爲是遊戲,是玩。遊戲被當成了工具。”

李教授說,“當然寓教於樂也有其合理的地方,但不能都是這樣的所謂‘遊戲’,大部分還應該是孩子自發的遊戲。”

讓孩子們玩自己的遊戲。她給記者講了這麼一個故事。有一次,她跟班上的孩子們一起吃滷花生,有孩子突然問:這種有很多味道的花生是怎麼做出來的?於是,孩子們開始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很快孩子們分成了兩派:一派認爲滷花生是種出來的,另一派認爲是煮出來的。曹老師提議孩子們乾脆一起來做試驗,看看滷花生究竟怎麼做出來的。於是一組孩子開始種花生,另一組孩子則開始煮花生。答案當然很快就出來了,但煮花生的孩子卻很有興趣地加入到種花生的行列中。種花生的過程遇到了很多問題,比如怎麼才能讓種出的花生有味呢,有孩子說直接把辣椒和花椒加到土裏,但立刻又有孩子說不對,應該把辣椒和花椒泡水澆到土裏;隨即又出現了新問題:用熱水泡、溫水泡還是冷水泡?

“這些問題,我都讓他們自己去解決。”曹偉說,“他們完全能夠解決,孩子們的能力和創造經常會讓你意想不到。”

曹偉說她班上的孩子們玩的遊戲主題經常是從孩子們討論的感興趣的話題中找出來,遊戲情節怎麼發展進行下去也由孩子們來決定,誰在遊戲組織中扮演什麼角色,不是由老師來指派,而是由孩子們自主決定,最後遊戲做完了,再讓孩子們自己來作評價。“那你呢?起一個引導作用?”記者問她。“嚴格來說,‘引導’這個詞不準確,不是引導,我只需要在一旁觀察和發現他們,讓他們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必要的時候給他們一些建議和幫助。”曹偉說,“我跟他們是平等的,是他們的一個玩伴,跟他們一起玩。”

學前教育不但要使幼兒全面發展,而且還要使他們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幼兒園的各種活動都應當體現幼兒主動性、獨立性和創造性,並給幼兒自由自主活動的空間和時間。幼兒的創造性遊戲應當體現創造性,而不要把成人的期望和想法強加給幼兒。教師不能用組織作業或上課的方法來組織和指導幼兒的遊戲。應當改變“重教師編制的教學遊戲、輕幼兒自發的自由遊戲”的傾向。

但是幼兒園的老師們也有滿肚子的苦水。據說,如果孩子在幼兒園做遊戲多了,認字識數少了,就會有家長找上門來提意見,“我讓孩子到這裏來是受教育的,不是來玩的”。

劉焱教授說,“提前開始”、“越早越好”已經成爲現代人們對於嬰幼兒教育的普遍信條,望子成龍的家長希望透過這種“提前開始”的學習,讓自己的孩子贏在人生競爭的起跑線上,這也是爲什麼很多幼兒被剝奪了遊戲時間,不得不去學習英語、彈琴、繪畫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