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創業指導>

金融科技領域創業風向由千禧一代掌舵?

學問君 人氣:2.07W

68%的千禧一代覺得不被現有銀行理解,一半以上更接受互換銀行,對此我們並不驚訝。以下是小編J.L分享的,更多創業項目歡迎訪問()。

金融科技領域創業風向由千禧一代掌舵?

我們質疑傳統金融機構

我們這代人在近代經濟嚴重衰退的時期,走向了社會。很多同齡人找不到工作,一些人即使找到了也很快失業。這樣的經歷自然讓我們這代人越來越懷疑現有的金融體系。

對金融體系的普遍不信任最主要地體現在錢上面。最著名的四大零售銀行同時也是最不受我們這代人歡迎的品牌。所以,當最近的臉譜網調查顯示,68%的千禧一代覺得不被現有銀行理解,一半以上更接受互換銀行,對此我們並不驚訝。

沉重的學生貸款,再加上由於債務管理不善導致的經濟衰退,種種因素讓千禧代不願讓自己身負債務。一個驚人的數據顯示,18-29歲的年輕人中,竟有63%沒有信用卡。可是這樣一來,他們又非常擔心自己的信用評分。

經濟大衰退,又遇上美國自二戰以來最糟糕的就業形勢,我們這代人毫無疑問會受到影響。儘管持有質疑態度,但我們依舊對未來充滿期待。

我們相信技術和其帶來的透明度

生活的環境充斥着大量的快速技術創新,這是千禧代的另一個明顯特徵,最常被提及但仍有必要再在這裏重述。我們成長於一個技術創新極爲快速的時代,從互聯網商業化到智能手機,我們是“數字原生代”,我們相信技術能夠帶來的無限可能。現在,我們以移動和產品爲導向,我們開始對生活中的各方面有所期待,依賴指尖上的技術。我們保持樂觀的態度,部分是源於對技術能夠解決一切實際問題的信心。

我們是當今的勞動主力,市場正在說明這一點

爲什麼大家都在談論千禧代呢?很簡單,因爲我們這一代人現在成了社會主力。我們如今在勞動力市場上的人口數量,超過了其他任何時代的人口數。

我們的收支潛力是巨大的。我們需要能夠幫助我們瞭解資金流向的方法、需要無縫的產品體驗、需要移動爲先等等。這就是我們爲什麼看到有這麼多金融技術創企涌現,不僅爲我們提供連接和移動,還爲我們帶來了渴求的控制感和透明性。

我們正在改變商業,逐步走向收入峯值年。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提出對這些專用解決方案的需求是個好的開始。雖然市場日漸擁擠,但是機會依然有很多——我們的金融越來越複雜,我們的購買力在增加,而我們現有的系統卻跟不上時代。所以,接下來要怎麼辦?

1、隨着越來越複雜的個人理財,如今碎片化的解決方案需要整合。

永遠不要低估簡潔的力量。沒錯,我們千禧一代是“多任務數字原生代”,但是我們依舊渴望一體化的體驗。隨着我們的金融變得愈加複雜,碎片化的專用解決方案無法憑一己之力解決所有問題,我們需要更加綜合全面的瞭解我們的金融,需要從單一平臺到跨產品的管理能力。

可能銀行是實現這個目標的最佳選擇。畢竟,我們的大部分收入都存在那。有的銀行已經開始嘗試新技術來更好地滿足我們的需求,但是發展過程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重建信任和透明度就更不易了。所以,我一直認爲在金融技術領域,發展空間仍很大。

2、我們會選擇那些能夠反映我們對技術與金融的看法的商業解決方案。

在企業層面,我們會選擇在雲端有安全性較高的金融軟件,爲企業提供良好的數據和報表,同時又爲員工帶來好質量的用戶體驗。在千禧一代掌控決策權的小型企業中,我們發現對這類解決方案的採納率尤其高

另一方面,隨着越來越多的千禧代選擇自由職業,這種新型解決方案的存在就顯得更爲重要——幫助他們有效地管理收入、保險以及個稅,避免了多餘的麻煩,從而可以全身心投入工作。

這一切當然只是開始。當越來越多的千禧代開始真正推動企業決策時,我們會看到有更多新的B2B金融產品出現。

3、隨着時間推移,我們會讓這個構成我們自己金融系統的`系統和基礎架構,更加以數據爲驅動,更透明,更技術化。

我們的金融系統充滿了過時的基礎架構。例如:

FICO。FICO的信用評分在體現一個人的信用上能給出的參考極爲有限。而且加上千禧代對債務和信用卡的牴觸,很多人甚至都沒有信用評分。事實上,能夠用來評估我們信用的其他可用數據極其多,我們爲什麼執着於FICO的信用評分呢?

支付基礎設施。雖然消費支付近來已經有改進,但是在B2B領域的發展依舊長路漫漫。事實是,從自動清算所(ACH)轉賬還是得花好幾天,不是技術不足,而是系統本身存在偏見和問題。好在已經有公司正着手改善這些舊系統的不足,加快轉賬速度。改進已有的系統是個良好的開端,但真正的實時支付還在未來。

身份驗證和詐騙。世界越來越數字化,而我們依然在使用過時的身份驗證技術和詐騙檢測技術化。消費“驗證”經常會要求用戶回答“住在哪條街”或者“下面哪個人是你家人”這些問題。但是對詐騙者來說,這些資訊大部分都可以即時地從Google或者臉譜網上搜出來。顯然我們需要更可靠的技術。比如,Simility就是基於用戶的數字行爲,採用分析和機器學習來驗證消費者和檢測詐騙——比起街道名字,回答這些問題的難度大大增加。

作爲一個早期投資者,我發現,“金融技術”是當今最熱門的行業之一,“千禧一代”當之無愧是最熱門的用戶羣體。表面上,金融技術似乎炒作過度,市場趨於飽和。但是深入挖掘的話,金融系統本身已經在我們這代人身上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再加上我們對技術解決問題能力的信心,未來大有機會。隨着我們的前進,新產品、服務以及基礎設施的機會也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