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創業指導>

在危局中尋求機遇2017

學問君 人氣:8.57K

在全球經濟失衡釀成的這場危機面前,經濟轉型已經成爲中國走出困局的惟一機會和選擇,中國已經爲這一步走得過於遲緩付出了代價,再不可存有僥倖心理

在危局中尋求機遇2017

爆竹聲中,世界走進2009年。年度節慶籠罩在世界金融危機、經濟衰退的愁雲慘霧之中,但以歡樂之心辭舊迎新仍是主基調。縱使危機中受災最重、國家破產、全民遭殃的冰島,也依靠中國爆竹出口廠商的慷慨賒欠,以冰島人最爲酷愛的、遍及全國的大型煙花表演度過了節日之夜,足見人類堅強樂觀的本色。

不過,站在新一年的門檻上,就必須面對現實,撫今追昔。兩年前河清海晏、經濟繁盛,我們在新年之際寫過“盛世危言”,那時,“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今回首恍如隔世,當前已是“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在時世艱難之時,最難得的莫過於洞見自己能夠掌握的危中之機。

獲得洞見必須理解危機之由。我們面對的這場金融災難,雖始於華爾街,延至歐洲日本,波及新興世界,但對於中國人來說,並不是“別人的危機”“外部的危機”,而是一場全球金融體系的危機,覆巢之下難有完卵。從根本上說,危機之由在於全球經濟的嚴重失衡。以不受約束的美元主導體系爲支撐,美國透過過度負債的模式維持投資和高消費,透過長時間擴張性貨幣政策支援資本市場,給自己和世界經濟都帶來了長達20餘年的繁榮和穩定;同時,透過美元發行、金融衍生品市場的膨脹式發展,在全世界金融體系中釀成了巨大的泡沫。次貸和CDO等衍生工具只是泡沫破裂的導火索。在歷時年餘、華爾街傾覆、全球金融市場陷入危機、世界經濟廣受其害之後,人們才意識到,這一場泡沫破裂的後果竟如此嚴重,只能用“全球金融海嘯”這樣的字眼來表述才略顯妥帖。

可能直到最近數週,目睹冰冷的現實,“中國不可能置身事外”這樣的結論才成爲共識。在這個世界上,大規模順差經濟體和大規模逆差經濟體,過度消費的美國和高儲蓄-投資-出口支撐下的中國,正是一枚硬幣的兩面。雙重失衡的局面曾經以互補的方式,形成階段性穩態,但這種非正常狀態下的穩定不可能持久。

在盡享過去30年對外開放環境中的快速成長之後,中國經濟一方面深具對外依賴性,一方面也因自身粗放式、投入型發展的模式而傷痕累累,弊端叢生。兩年前,我們逢盛世而發危言,表達過對於中國金融體系“流動性氾濫”的極度不安,認爲其“折射的正是中國經濟發展失衡的本質,而過剩出現又反過來加劇了經濟失衡”,擔心金融泡沫的狂歡之後,“樂極生悲”的局面終將出現。現在僅是不幸而言中。不過,外部環境急劇惡化,使中國本來就存在的經濟困局迅速加深,使本來有可能主動進行的調整轉爲難堪的被動應對,使本來可以承受的波動演變爲難以承受的痛楚。現實的悲情如此之甚,爲我們和多數觀察家始料未及,也使人痛心之至。

當前的全球金融危機真實而又殘酷,其中的許多教訓是屬於所有人的。但因爲危機帶來的痛苦過於強烈,政府充當經濟穩定器的.作用責無旁貸,人們極易將關注點集中於政府應當和即將出臺什麼樣的措施來緩解危局,減輕痛楚。不過,只要認清危機之由,就應當明白,無論在經濟的全局範疇還是局部領域,“鎮痛片效應”的政府對策其實與經濟趨勢無關,於創造與尋求商機無益,而且,過多服用“鎮痛片”,對尋求經濟再平衡的根本目標可能是有害的。在這個意義上,我國政府和業界都必須明辨短期和長期之別,所謂“治標爲治本贏得時間”,而機會只能存在於治本的努力之中。

對於政府決策者而言,須當承認中國的危中之機,就在於儘快地、堅決地推動中國經濟增長方式的轉型。中國靠出口支撐的投入型粗放增長模式難以爲繼。本世紀以來,增長方式轉型早已成爲明確的執政目標,“又好又快”更寫入執政黨會議報告。不過,具有實質意義的轉型始終未能實現。在經濟形勢較好時推動轉型,震盪較小,痛苦較輕,但又因壓力不足動作不大;在經濟遇到困難時推動轉型壓力加大,卻又因擔心過於痛苦而延遲轉型。甚至在世界經濟步入衰退的今天,中國經濟已經飽嘗出口依賴之苦,保持舊模式的衝動仍在繼續。決策者須當辨識,在全球經濟失衡釀成的這場危機面前,經濟轉型已經成爲走出困局的惟一機會和選擇,中國已經爲這一步走得過於遲緩付出了代價,如果不主動轉型,未來的被動轉型只能更加痛苦,難以承受,再不可存有僥倖心理。

對於企業決策者而言,須當看到發展的危中之機,就存在於中國經濟社會的現實土壤之中。危局中的企業圖存求強不可能靠政策恩惠,而經濟下行區間更易積聚未來發展勢能。在當前,保增長的口號,資產價格滑落的壓力,減少眼前痛苦的訴求,都可能成爲依慣性而生存的理由。不過,經濟起落、優勝劣汰方是發展鐵律,只有勇於迎接未來才能獲得發展機遇。結論其實很清晰,中國再平衡既是趨勢也有賴業界着力;產業升級、服務業創新、內需市場成長——抓住再平衡另一端的機會,遠比無謂的期待更有意義。2009年,可能不會有往昔那麼多顯而易見、讓人激動興奮的致富良機,播撒走向未來的種子需要更多的智慧和努力

TAGS: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