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創業指導>

董思陽的創業傳奇故事

學問君 人氣:1.94W

董思陽率先在國內推出有機餐飲新理念,倡導有機生活新方式;她立志要成爲華人史上最傑出的女企業家,下面我們來看看她創業背後的故事。

董思陽的創業傳奇故事

16歲的一天,還是大學生的董思陽發現了商機,從此,她似乎走上了商業坦途,事業一直頗爲順利。

即使到今天,她準備在上海開張中國的第一家有機餐廳時,她也認爲,她的商業模式具有強大的市場召喚力。

有人說她20出頭就成了億萬富翁,這些資金全靠個人的辛苦經營;有人則認爲她仍舊侷限於“成功學”,視野會太狹隘,畢竟這個世界充滿豐富多彩的 “價值多樣性”;有人擔心她過去的順利對今後的事業會有影響,畢竟,商場不敢說處處機詐,至少可以肯定是危機四伏、充滿了不確定性。

16歲走上“成功路”

不知道董思陽多少次對人講起她16歲的故事。反正我是第一次聽到。

董思陽出生於1985年,原籍山西太原,但自幼在臺灣長大。15歲那年,留學新加坡,2006年從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畢業,進入美國斯特福大學攻讀MBA。

留學是她人生道路的第一次轉變。因爲祖輩、父母都是醫生的緣故,董思陽自幼生活在醫式家庭環境,且家教甚嚴,而本應受家庭氛圍影響的她卻偏偏有着活潑開朗、敢想敢夢的氣質。現在,她已是香港鳳博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的董事長、上海喜客多連鎖餐飲有限公司的執行總裁,亞洲智慧女性的副會長。

16歲的一天,董思陽經過一家書店。這個書店在賣一本書,《亞洲企業家傳奇》。“這一本書很厚,價格很貴,但是買了。買了就看。從李嘉誠開始看,看他白手起家、經歷痛苦和風波等等,看到流眼淚。其實小時我很想當祕書,因爲我那時看到電視裏,很多老闆身邊的女祕書都非常漂亮,於是就幻想長大了當祕書,自己的男朋友是老闆。呵呵,那時想法很天真。後來又想當空姐,我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直到看到這本書,我就確定我將來一定要成爲華人史上非常傑出的企業家。我覺得這樣的人生更有價值,可以爲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一路走來我更加堅定了這個目標。”

夢想從現實開始。這本書促進了她人生的第二次轉變。她開始利用業餘時間在學校獨立經營自己僅有兩平米的小店,賣各種小飾品;後來發現,大陸的貨源充足,價格便宜,當時,僅有17歲半的她親臨浙江義烏購買新加坡罕見的小飾品。

她所在的學校離城市較遠,當地人愛吃的“海南雞飯”學校居然不出售,於是她覺得這是個新商機,努力奔波遊說商家爲學校送貨,自己賺取差價。在學校的小試牛刀爲她積累了寶貴的經商經驗也培養了她敏銳的市場洞察力。

董思陽人生的第三次轉變來源於結識國際著名的“成功學大師”陳安之。“當時這門課非常貴,兩天的課要花我一個月的零用錢,我一咬牙去聽了,受益很大。裏面全是商場的精英們。在這裏,我也知道什麼叫真正的成功。大家看着我小,也都願意幫助我。”

透過成功學環境的薰陶,她深深地迷念上了成功學課程,並有機會參加各種招商會和商務名流宴會。她的第一桶金便是來源於一次貿易招商會結識的一位馬來西亞園林商。新加坡人比較相信風水,他們過年的時候買橘子樹擺放家裏期盼吉祥。但是新加坡位於赤道附近屬於熱帶雨林氣候國家,橘子樹也就非常地少。每逢新年很多橘樹經銷商都會從周邊的一些國家進口大量的橘子樹以滿足當地市場的需求。董思陽第一反應就是覺得這是一個非常難得的商機,透過與那位園林商的交流,她很快與這位園林商達成了協議:兩天進一次橘子樹,每一次50株。後來,她在橘子樹上裝些跟聖誕樹一樣的小飾品,在網上出售。過了年之後,她發現自己的帳戶裏有了50萬新加坡元。

成功、失誤與夢想

做貿易的人永遠有機會。市場上到處是資源,都在等待交易,重要的是看你的眼光和你決斷力。

有一次,她參加一次青島的在香港招商會,發現新加坡很需要護士,而山東可能組織很多的護士到新加坡務工。於是她和青島市的副市長談,與青島的醫院和衛生人才學校談。不久之後,第一批護士乘船到了新加坡。

當然,她也出現過失誤。“我人生中的一次大的失誤,是在2005年。那個時候印尼巴旦島要開發一個工業園。希望日本、新加坡等國的房地產商來進駐。他們將工業園劃分爲四個區。ABCD。A區劃給印尼當地人,B C區爲東南亞、D區爲歐美。2005年印尼當局政局非常不穩,銀行利率下降,本來印尼當地的銀行是答應把這筆錢貸款給我們,但是由於印尼發生了嚴重的洪澇災害,於是決定把錢抽走,給本國人用。因此,我們的投資失敗了。這次失敗給了我很大教訓。我的反思很大。一方面我對房地產還是外行,瞭解不夠。另一方我缺乏足夠的風險防範意識,只是憑自己的`一腔熱血和衝動就冒然進入。”

“我將來還是要回歸房地產,從哪裏來到哪裏去。我現有一批金融家在給我策劃上市。我希望透過這種方式得到更大的社會認同。有機餐廳直營加盟達到一定程度,我還是要回到房地產業。”

中國第一家有機餐廳

2007年3月份,董思陽來到上海,註冊成立了上海喜客多連鎖餐飲有限公司,她想做的是,開設中國第一家有機餐廳。

中國的有機產業剛剛起步,一家有機餐廳可以整合現有的資源,可以激發沉悶的激情,可以給大量的有機產品找到出口。

“中國的休閒產業剛剛起步,在大城市的人,最難找到的就是吃飯的地方,最難找到的就是邊工作邊休閒的地方。如果把有機餐廳與茶餐廳、咖啡廳的概念整合起來,也許是個出路。我們與東方航空公司談,與旅行社談,讓顧客在我們的餐廳裏,就能夠享受大量的服務。我們的餐廳也將是個書吧,比如環保的書,文化的書、藝術的書,我們都會提供一些給顧客閱讀。”董思陽說。

做產業就得做純粹,說有機就得全程有機。“搞餐廳成本高,而且我們要搞連鎖,如果搞一家店,我就開一個有機商務會所。要搞連鎖必須大衆化,價位要優惠,所以我們走的路是薄利多銷。像芥蘭,無機的成本是1。5塊錢,如果是有機的,成本是3塊錢,是一倍的關係。賺不賺?賺。賺得多不多?不多。比如說無機賣18,我可能有機賣22。高得不是讓大家看了就覺得貴的那一種。我也不全部賣有機,進軍市場的時候是屬於領頭羊,屬於引導消費,需要策略來保證自己的可持續。每一個顧客進來我們會宣傳有機怎麼樣好。有70%的羣衆不相信,30%可能試試看。如果企業想長久,還要考慮到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