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心理輔導>成長心理>

爲什麼孩子聽得懂卻不會做題

學問君 人氣:1.44W

孩子到了上學的年紀了,可是卻總是聽得懂但不會做題?爲什麼孩子聽得懂卻不會做題是小編想跟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瀏覽。

爲什麼孩子聽得懂卻不會做題

爲什麼會有孩子在聽講的時候都懂,做題卻不會做?經常會被問到這個問題,之前一直都是建議學生加強課後的複習鞏固,在照做後,有些孩子的情況有了改善,但我覺得還是缺些什麼,最近又有了一些感悟,其實還有一個“在學習中如何去思考”的問題,在這裏跟大家分享一下。

比如,上課一般是這個樣子的:提問:“浮力是如何產生的?”老師:“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向上的壓力大於向下的壓力,這個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差就是浮力。明白了嗎?”學生:“嗯,明白了!”所謂的“在聽講的時候都懂”,就像聽懂上面的話一樣簡單。

孩子在初中階段學習到的很多知識看起來也是就像上面一樣簡單。但是,聽懂,並不表示孩子真的會了。所以,“聽懂了”和“會了”本來就沒有直接關係。“聽懂了”,只能說明站在講臺上上課的老師是會的,而且表達能力還可以。想要真的自己“會了”,就要主動、深入地思考。

好,那麼問題來了——如何主動、深入地思考?

首先,我同意這樣一個觀點“不存在對所有人都適用的思考方法”。

像我剛纔舉得例子可能會讓你覺得思考就是提問題,但其實思考遠遠不僅限於此。從我的角度出發,在學習過程中的思考可以從這樣幾個角度出發:這個定義裏的每一個字是在表達什麼意思?新的知識可以解決什麼樣的問題?這些公式在什麼情況下適用?跟以前學過的知識有什麼相似或者相關聯的知識?有什麼區別?不是說一定要問題,而是要將新知識建立與已知的知識的聯繫和區別,分清適用範圍和條件,用已知的知識來理解新的知識,保證知識體系的連貫和透徹,真正“融會貫通”。

再耐心理解下我上面提的關於浮力的問題

你會發現這個過程是這樣的:我已經知道的知識告訴我應該是這樣的,這個新知識是不是也是這樣的?是的話加到原有的知識裏,如果不是,那爲什麼?這就是在嘗試建立與已知事物的關係的一種表現。如果沒有這個過程,新知識就永遠不能真正加到你的知識庫。而且,這個步驟只能你自己來,我只能在一邊,微笑着給你建議和解答你的疑問。

如果到這裏,你還不知道主動、深入地思考如何起步,我還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在上課老師講解知識點的時候,不要只是一味地去記,而是將老師提的問題真的.問自己一次,嘗試着用自己的語言去真正說出來,同時,揣摩爲什麼老師會問這個問題。多幾次,你會發現對新知識的理解是有跡可循,而這種方法也是自己可以掌握的。接下來,在預習中去用這種方法去提前解讀,並且嘗試着解決這些問題。

越成長,越需要主動、深入地思考。

還在初中,還是一個可以由老師領着或者說扶着走的學習階段。隨着年級的增長,你發現了要學的知識越來越多,高的一個年級的知識遠不僅是將原有年級的知識那麼簡單。快要進高中了,希望不要嚇到你,學習會真的變成只有你自己能決定的事情,對於高中,大家普遍認同地一點“高中老師在課上只講40%”,剩下地,都是需要你自己去努力。

TAGS:聽得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