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心理輔導>成長心理>

青春期逆反心理六大因素

學問君 人氣:2.25W

青春期孩子的逆反心理是由什麼因素造成的呢?下面梳理了青春期逆反心理六大因素,供大家參考借鑑。

青春期逆反心理六大因素


一、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是人性的本質使然。

它是一個孩子從幼稚走向成熟、開始主動承擔責任、逐漸建立自己的個性、成就一個完整的自我的過程。因爲青春期孩子的大腦結構和機能已趨於成熟,思維方式或視角已經超越童年期單一化的正向思維,向逆向思維、多向思維或發散思維等方面發展;青春期孩子的性別意識、性意識的逐漸強化和建立,進而逐漸形成孩子強烈的個性意識、獨立意識和成人意識。因此,叛逆中的孩子們需要理解和幫助,學校和家長都應以平常心去接納它,應在理解、尊重、關懷、鼓勵的前提下思考溝通勸導的途徑。

二、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是孩子心理上不成熟的表現。

青少年在心理上的成熟滯後於生理上的成熟,在心理的認知發展中,由於閱歷和經驗的不足,孩子的認識是不堅定的、容易動搖的。思維雖然有獨立性、批判性,但認知事物和問題時由於不全面客觀而會出現偏激、片面、固執甚至極端化,把家長、教師的勸說、指點、提醒和督促都看成是不理解、不尊重的管教與約束,會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作出違背施教者初衷的事情。家長和學校老師都要冷靜去觀察孩子的做法,真誠地面對孩子的問題,啓發孩子的理悟,寬容釋懷,情感交流。孩子都是在犯錯誤中長大的,千萬不能一時的生氣而放棄自己作爲家長或教師的責任。

三、青春期孩子的叛逆與家庭的不良因素有淵源。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基本環境,家庭中不同的教育方式會培養出孩子不同的心理品質與個性。家庭中的不良因素有:家長教育方式的簡單粗暴,命令式的說教,專斷式的壓制、無休止的嘮叨以及在生活、學習等方面期望值過高、要求過嚴等,都會給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壓力,年長日久,孩子的心理上就有牴觸,進而產生叛逆心理。因此,家長要對自己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扮演的角色重新認定,轉變家教觀念,關注孩子的心靈,關愛孩子,要努力和孩子之間建立平等尊重、悅納信賴的親情關係;同時還要轉變孩子的成才觀,幫助孩子端正學習態度,改進學習方法,營造學習型的家庭氛圍,培養孩子在學習中追求快樂,給孩子以學習成功的喜悅;平時要注意培養孩子健康的心理品質,如:有正確的挫折觀,要學會戰勝“自我”,要寬容自信,要學會合理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緒等。

四、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多受學校的不良因素影響。

學校是青少年成長的.社會化的主要環境,學校教育中教師教育方法與手段的不當,如形式教育報喜不報憂、誇大成績而挑剔缺點、不尊重和體諒學生、方法簡單卻出口傷人、傳統的“注入式教學”不注意培養孩子的主動性、參與性、思考性、合作性,不注意孩子個體差異性的存在等,孩子便由苦學、厭學、逃學發展到叛逆和對抗這種扭曲了的方式來爭取自己長期得不到的保證和強化的主體性權利和自主性要求。同時教師自身素質對學生影響也很大。因此,教師要加強自我素質的提高,要尋求切實可行的教育手段,尊重與接納不同層次的孩子,真誠地奉獻自己的才能與愛心,剋制不良情緒與言行,服務與孩子們。

五、大衆傳播與社會文化對孩子的影響。

以電視、網絡爲主的大衆傳播媒介的特點是注重大衆化、新奇性,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有一些對青少年起負面作用的成人的文化中的不良、世俗的因素,影響並輻射着青少年反文化心態和反文化意識的形成。所以,清潔文化市場,消除網絡毒素,加強傳統文化教育和幫助青少年增強社會責任感、民族自豪感、個體理智化,是全社會特別是文化宣傳部門對青少年負有的不可推卸的責任。

六、同輩羣體不良因素對孩子的影響。

同輩羣體或相近羣體的互相認同、相互感染與轉化作用非常大,在青少年中出現的不良英雄觀,如愛出風頭、唱反調等可能潛移默化在不穩定和模仿性強的的孩子身上,容易形成叛逆心理。因此,家長和老師要注重去引導孩子正確去認識社會現象,分辨不同性質言行的社會積極與否的意義,讓學生學會自我審查、自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