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職場英語>

畢業生求職面試語塞 家長焦急衝入室內求情

學問君 人氣:1.71W

“最近託關係找工作的大學生家長非常多,一些家長陪同應聘甚至衝進來求情,更有甚者或者當着所有人的面指責孩子沒用。”在今天上午本市舉辦的綜合性人才招聘會上,一名人力資源經理透露。由於目前本市尚有部分大學生未找到工作,家長的焦慮程度也明顯上升。對此,心理學家建議,家長和孩子對失業問題的認知其實有區別,莫橫加干涉給孩子施加額外壓力。

畢業生求職面試語塞 家長焦急衝入室內求情

“主動派”大打關係牌

7月是應屆畢業生簽訂勞動合同的高峯,由於今年仍有不少學生沒落實工作,在這緊要關頭,部分家長的焦慮感也直線上升,找關係、陪同應聘、現場求情等十八般武藝悉數上陣。

在今天的招聘會現場,某民企人力資源經理趙小姐告訴記者,一週來她已收到7張“條子”,都是家長透過各種關係來爲應屆畢業的孩子找工作,“其中一個家長陪來面試,在視窗看到孩子回答問題語塞時就衝進來求情,被我們呵斥後竟然當場就罵孩子沒用找不到工作。 ”

“被動派”認命被啃老

與此同時,部分家長也走向了另一個極端——縱容孩子“啃老”。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心理諮詢中心主任陳福國教授透露,在他近期接觸到的案例中,就有不少父母對找不到工作呆在家裏的孩子放任自流,“認命被啃老”、“家裏不缺錢,慢慢找個好工作”是這些家長的普遍心態。

“有些家長覺得現在還在招聘的都是錢少活多公司小的崗位,反而勸孩子不急找工作,在家溫習考研或者準備出國。”一名招聘會主辦方工作人員透露。

家長主動建議啃老的心態也使孩子們產生了病態心理。

建議:爲孩子提供“過渡期”

因爲尚未找到工作,家長和孩子們普遍容易產生焦慮心態,但其實兩代人對失業問題的認知是有區別的。

陳福國教授表示,“80後”、“90後”的思維模式、應對模式更靈活、機動,一時找不到工作固然也會使他們焦慮,但他們通常比較達觀,相信人生的.出路不止一條。但家長們往往因循一套固定的思維模式,認爲找不到工作就是一種社會身份的邊緣化。一些焦慮的家長看到孩子上網、看碟就橫加指責,而孩子找不到工作本就愁悶,家庭矛盾一觸即發。同時,家長的焦慮情緒還會降低孩子的自我評價,使孩子滋生自卑、自責的負面情緒。

針對以上現象,陳教授建議,面對暫時沒找到工作的孩子,家長們應該幫助孩子建立合理正確的認知,積極、有效地去應對。“當前遇到就業困難不代表永遠一事無成,家長應爲孩子提供一段‘過渡期’,繼續深造、見習等都是不錯的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