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工作總結>

科學發展觀學習總結範文

學問君 人氣:2.14W

科學發展觀,從本質上說,就是堅持以人爲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是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的發展觀。堅持以人爲本,就是要以實現以人的全面發展爲目標,從人民羣衆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切實保障人民羣衆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權益,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科學發展觀學習總結範文

黨中央提出的以人爲本,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是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豐富,具有明確的科學性與價值性。這一發展觀,把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提到了一個更全面、更協調的高度,體現了我國社會發展的特點和廣大人民的發展要求,具有鮮明的時代性與發展性。

人民日報曾報道“治國興邦,人才爲要;執政興國,惟在得人。”

“人才永遠是第一位的。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也好,綜合國力提升也好,最終都要落實到人身上。”

新世紀,新起點,新任務,新課題。如何抓住新的歷史機遇,確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實現,進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大家紛紛表示,人才問題殊爲關鍵,必須大力實施人才強國戰略,走人才強國之路。

我們作爲當代大學生,是我們黨和社會主義各項事業的接班人和生力軍。承擔着繼往開來、迎接挑戰、推動中國走向世界強國之林的歷史使命。我們必須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全面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我們素質的高低,成才與否,直接關係到能否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關係到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能否順利進行,關係到我國能否進一步走向繁榮富強。

首先,我們要牢固樹立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發展要求的科學發展觀。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知識經濟初見端倪,經濟全球化趨勢日益明顯,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作爲大學生,要堅持代表先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就必須樹立科學的社會發展觀,堅持以經濟建設爲中心,始終把發展社會生產力作爲根本任務放在首位,深刻理解“發展纔是硬道理”的科學內涵,充分利用現有的優越環境和良好的'學習條件,自覺爲振興中華而刻苦學習各種知識和技能,掌握和發展第一生產力。

第二,我們要牢固樹立代表中國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價值觀,樹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價值觀念。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是我們最值得追求、具有崇高價值的文化。我們要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思想政治素質是一個人就靈魂,決定人發展的大方向,是大學生實現全面發展的基礎。一個全面發展的大學生,必須具備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文化業務素質。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如果一個人缺乏科學精神,文化業務素質差,對社會的用處不大,就可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被淘汰;即使一個人掌握了高新技術,但如果他思想政治素質差,缺少人文精神,也可能無益於社會。透過對思想道德價值的確認,內化爲自身發展的需要,逐漸培養自覺祟尚先進文化和主動追求高尚思想道德的精神境界。

第三,我們要牢固樹立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正確人生觀,正確處理好個人、集體和社會的關係。個人利益的實現和個人的發展有賴於與他人的團結、協作,有賴於集體、社會的發展。集體、社會的利益是人們的整體利益和根本利益的代表,包含着每個人的正當利益,高於個人利益,是個人利益實現的保障。大學生只有樹立了集體主義觀念,才能在當今形勢下得到健康發展。既要發揮謀取個人正當利益的積極性;也要反對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在獲取個人正當利益時,同時考慮到人民的利益;在個人利益與人民利益發生衝突時,從人民的利益出發,以人民的利益爲重。

第四,我們要以實際行動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努力讓自己成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作爲21世紀的大學生,一方面我們要擴大自我生活的圈子,提升人生境界,學會關心他人和社會,把自己融入社會,主動地承擔社會責任,以人民、國家的利益爲重,個人利益服從集體、社會利益,盡職盡責地做好本職工作。我們要在肩負起爲“振興中華,實現四化”而勤奮學習的社會責任的同時,透過積極投身社會實踐活動,充分利用寒暑假等時間深入社會大家庭,開展形式多樣的國情與社會調查、科普宣傳、專業知識宣傳、文化下鄉和智力扶貧,積極開展杜區服務等活動,加深對國情的瞭解,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真正把爲人民服務作爲自身追求的一種需要,並努力實踐之。另一方面,又要在社會允許的條件下,充分發揮自己的個性,實現個人的利益與價值,創造豐富多彩的、自己滿意的生活方式,把聰明才智和潛能充分發揮出來。我們要向身心健康努力,既要科學地生活,鍛鍊,不斷提高生活質量,又要加強學習和修養,塑造美好的心靈。應當珍惜自己的生命和健康,儘可能地愛護身體,講究衛生,增強體質。同時,作爲一名優秀的大學生,要有自尊、獨立、平等、自信、自律、堅強、寬容、樂觀等良好的心理品質。在現代,心理是否健康已成爲衡量健康的一方面標準。即使一個人身體殘疾或患有疾病,但只要有健康的心理,不自卑,不自暴自棄,照樣可以成爲對社會有用的人,可以生活得快樂,幸福。相反,即使一個人有健康的體魄,但心理不健康,心理承受能力差,自我調節能力弱,他的生活不會開心,甚至可能逐漸損害身體健康。

作爲大學生,我們要以積極的心態和科學的方法,不斷陶冶人性,提高素質和能力,發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緊跟時代、勇於創新的精神;艱苦奮鬥、務求實效、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精神,堅持學習科學文化和加強思想修養的統一,學習書本知識和投身社會實踐的統一,實現自身價值和服務祖國人民的統一,樹立遠大理想和進行艱苦奮鬥的統一,把自己培養成爲理想遠大、熱愛祖國、追求真理、勇於創新、全面發展的人,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廣闊舞臺上,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展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努力創造無愧於時代和人民的業績,實現人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的發展,踐行科學發展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