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綜合指導>

改變就業觀不只是學生的事

學問君 人氣:5.63K

如今正是大學生就業的高峯期,很多媒體上有關大學生就業的報道佔據了相當的版面。然而,奇怪的是,媒體的報道一面是爲大學生就業難深表同情,一面卻是爲大學生“另類”就業感到驚訝甚至不乏挖苦。比如,最近很多媒體報道了河南鄭州大中專畢業生招聘會現場電梯被擠塌變形、玻璃門被擠倒的消息,報道主要是表達了對大學生就業難的深切同情,對目前社會的就業壓力錶示深深的憂慮;但繼而,同樣的媒體卻對清華學生餐館打工、某大學畢業生養豬創業熱炒不止,其報道措詞不乏譏諷、鄙夷。這種模棱兩可、前後不一的矛盾態度不能不引起我們深思。

對大學生就業持矛盾態度的決不僅僅是媒體,社會上很多人對大學生就業都抱有和媒體類似的態度:一面是同情,一面是鄙夷。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衆不健康的就業觀念。

其實,我國的高等教育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情形早已不同於當年。大學只是傳授知識,鍛造素質,增長才乾的場所。因此,大學畢業後從事何種工作與所學專業、畢業院校本質上沒有必然聯繫。所以,人們對大學生超於常人的`期許實際上也就沒有絲毫的理由。大學畢業後無論是“打工”還是“養豬”,只要能施展個人所長,只要不違法犯罪,從客觀上來說,無論是對於個人還是對於社會,這恰恰是一種理性的就業選擇。人們不僅不應大驚小怪、冷嘲熱諷,甚至應該給予理解、寬容和支援。事實上,上文提到的畢業後養豬創業的大學生,幾年時間賺取了相當可觀的利潤,誰還能說這種“另類”就業就低人一等呢?

緩解就業壓力、實現充分就業需要改變就業觀念,但改變就業觀念的不應僅僅是大學生自己,更應該包括公衆。只有公衆改變就業觀念,創造寬容、理解、和諧的就業氛圍,幫助大學生從“天之驕子”、“國之棟樑”的夢幻境界中走進現實世界,放下架子,端正態度,踏踏實實的在職場上尋找自己的最佳位置,才能最終實現大學生就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