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自主創業>

潤州:社區村鎮積極探索創業就業新舉措

學問君 人氣:2.74W

    江蘇鎮江市潤州區人社部門剛剛完成一項名爲大走訪的情況摸底活動。春節後,我們選擇全區所有社區、村,下決心全部跑一遍;同時,還重點拜訪了潤州轄區內的‘三十強’企業。昨天,潤州區勞動就業管理中心主任戈新蘇向記者介紹。戈新蘇告訴記者,5月8日,全區48個社區19村他們都走到了,採訪到大量實用的資訊和數據,就解決就業的穩定行和不穩定性、解決人崗匹配等問題進行實地調研,這將有助於今後更好地開展工作。

  這是潤州區人社部門細化、深化工作,積極探索創業就業新舉措的一個縮影。近年來,他們創新工作思路,堅持做到區、街道和村(社區)三級聯動,透過開展再就業援助、春風行動、萬人培訓,打造15分鐘公共就業服務網等活動,在全區營造濃厚的創業就業氛圍。

  相關統計資料表明,今年1-7月份,潤州區共有  1102人次參加創業就業培訓,城鎮新增就業 2400 人,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 2808  人,登記失業的被徵地農民就業率99.4%,共實現勞動力轉移  625 人。  

  一村一幢創業樓建設領跑全市  

  提到潤州各街道區的創業工作,不能不說的是創業樓建設,首開先河的當屬七裏甸街道。爲提升村級資產的保值增值,並吸引更多的有志創業者,他們在我市率先啓動了一村一幢創業樓工程。幾年來,這個街道各村和涉農社區全部建起了具有現代氣息的新創業樓。

  五洲山村積極融入南城建設,村委會自籌資金900多萬元建成6000平方米的五洲軟件大樓,用於吸納軟件公司進駐及軟件項目的開發。隨着江蘇睿泰的進駐,五洲軟件園也成爲中國互聯網應用創新基地。如今,七裏甸街道正以五洲軟件園爲核心,規劃建設由資訊軟件園、文化創意園、總部經濟區和配套生活區組成的佔地2000畝的新興產業園,着力將五洲山打造成IT智慧之城。

  作爲地處金山風景區和金山商圈中央區域的和平路街道金山村,則注重用好用足現有資源。在配合大型安置小區金山水城建設的同時,該村投資6000多萬元、建築面積近7000平方米的兩幢創業樓也已完工並即將交付使用。

  地處金山水城的這兩幢創業樓緊靠潤州路邊,這裏地裏位置優越,環境幽雅,設施齊全,是有意投資文化、旅遊、餐飲、娛樂、休閒等行業的有志之士理想的創業樂園,目前已經有多名創業老闆來此考察項目投資事宜。金山村黨總支書記陶金祥介紹說,金山水城與金泉花園、濱江花城等安置小區比鄰,不久的將來,這一帶將發展成爲10萬人以上的新板塊,未來的發展商機無限。

  記者瞭解到,近幾年來,潤州區一村一幢創業樓建設如火如荼,一直領跑全市。目前,全區已有近二十個村和涉農社區先後建起了新的創業樓,爲衆多有志創業者提供了新的創業平臺。  

  特色載體引領居民創業就業成一景  

  搭建一個特色載體,扶持一批創業者,帶動更多的失業人員就業,在我們潤州區各街道、村(社區)已成常態。戈新蘇介紹說,這些別具一格的舉措,取得了令人滿意的績效。 

  和平路街道三茅宮第一社區透過衆意就業超市、社區工作坊和大嫂工作室區分就業人羣,有針對性地提供了形式多樣的就業服務,先後幫助全市範圍內居民就業5000多人次。目前,衆意就業超市已擁有270多家合作企業,登記求職者已達13000多名。

  衆意就業超市的創辦者鍾雪銀是三茅宮第一社區的居民。我們就業超市成立之初主要是解決社區內兩部分人的工作問題,一是年齡偏大、一直沒有固定工作的居民;二是下崗失業的.技能人員。我們多方收集整合相關的就業資訊,詳細瞭解應聘者的特長,然後有針對性地幫助應聘者選擇崗位,實現雙贏。說起他的就業超市,鍾雪銀如數家珍,現在年輕人追趕潮流比中年人更快,他們的學歷較高,大多都有一技之長。爲此,去年5月份,我們又新建了一個人力資源公司,專門服務於中高檔人才的就業。

  大學生村官丁淑芬針對社區4050女性多的特點,於2010年4月創辦了大嫂工作室,帶領一批下崗失業女性當起了繡娘,目前已擁有50多名成員。拿着與上班一樣的收入,又不耽誤照顧上學的兒子,每月的收入有兩三千元,挺不錯的。張秀芳是最熟練的繡娘之一,看得出來,她對這份十字繡工作很滿意。   

  創業項目超市則是七裏甸街道在幫扶村民(居民)中建起的一項創新載體。2010年3月,街道成立了創業項目超市,將徵集到的創業項目和資訊像超市商品一樣陳列出來,讓有志創業的市民挑選適合自己的創業項目。至今已先後發佈各類創業資訊300多條,推薦創業項目100多個,成功幫助50多名村民和居民走上創業之路,催生了一批新老闆。

  記者在七裏甸街道創業項目超市的網絡平臺上看到,該街道透過項目超市向市民推薦的創業項目形式多樣,內容涉及汽車維修、家政服務、農家樂餐飲、康復保健、工藝品銷售等多方面。對每一個創業項目,都附有基本概況介紹、市場前景分析,以及所需資金和效益預算等內容,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可行性。

  曙光村村民戴志琴作爲創業項目超市的受益者,對於街道和村委會的幫助一直心存感激。曾透過勞務輸出到國外做過四年縫紉工的戴志琴,透過項目超市選擇了與自身手藝相關創業項目,她用家中積蓄與房屋拆遷補償款,成功開辦了緣夢窗簾店,生意做得紅紅火火。

  此外,潤州工業園區的失地農民訂單式培訓平臺、迎江路社區的月嫂培訓、五里社區的萬順面公館創業實訓基地等,都先後成功幫扶了大批失地農民成功創業和就業。

  個性化幫扶讓更多居民得實惠  

  創業、就業之路有千萬條,幫扶居民創業、就業的方式同樣也可以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關鍵是要讓廣大羣衆從中得到更多實惠,增加收入。近年來,潤州區各地在創業就業方面大膽探索個性化幫扶新舉措,並取得明顯成效。   

  一個崗位安置就業,以就業帶動就業提高成功率,這是金山街道推出的一項就業幫扶新舉措。一個崗位就是透過各社區的勞動保障平臺,利用轄區人脈資源優勢,幫助失業人員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崗位。

  在一個崗位的開發上,金山街道各社區勞動平臺充分發揮就業登記羣體的聯動作用,不斷獲得新的崗位資訊,再篩選推薦給對口合適的失業人員、大中專畢業生等。去年以來,金山街道下轄10多個社區共計收集就業崗位資訊400多個,其中由社區就業居民協助蒐集的就業崗位150餘個,已成功幫助300多名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

  這種以就業帶動就業拓展崗位的方式,讓金山街道不少失業人員嚐到了甜頭。三元巷社區居民賈強就是其中的一名受益者。感謝社區幫我找到了這份工作,我在鎮江液壓件廠質檢科工作一年多了,每月工資獎金已達到2500元,各項保險金都由公司來交,幹得也挺順心的。說起自己的再就業經歷時,賈強對社區滿懷感激之情。   

  寶塔街道則是在2010年創新4+1模式,助推創業就業工作。4+1模式即:一名國稅幹部、一名街道幹部、一名社區工作人員加上一名創業成功人士共同幫扶一個或一批准備創業人士。國稅幹部主要負責創業項目前期籌劃、涉稅事項輔導;街道幹部負責協調解決創業過程中場地、資金問題;社區工作人員負責全程跟蹤創業歷程,反饋創業中遇到的問題;創業成功人士對創業者實施創業經驗傳授,解惑疑難問題。截止目前,已幫扶大中專畢業生、退伍軍人等69名失業人員成功創業。大學生李石創建的德意廣告、退伍軍人投資的百味佳飯店生意都不錯,他們在自身創業的過程中還解決了一些失業人員的就業問題,成爲寶塔街道創業就業的典範。

  蔣喬街道鳳凰家園社區去年成立了創業樓長志願者隊伍,轄區周邊的10名熱心企業家積極擔當創業樓長,爲社區想創業的居民找項目、傳授創業經,爲社區失業人員安排就業崗位。截至目前,已先後爲社區居民提供就業崗位150多個,扶持多名有創業願望的居民開始自主創業。

  感謝創業樓長蔣總爲我這樣沒有一技之長的失地農民安排了就業崗位,目前我在泛亞公司擔任保潔員,雖然工資不高,但離家很近,上下班也很方便。鳳凰家園社區居民吳梅英告訴記者,在社區創業樓長們的幫助下,很多像她這樣缺少技能的失地農民現在都有了工作。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們鳳凰家園社區是最早建設的安置小區之一,大批的失地農民陸續安置住進小區,幫助這批新市民創業就業的壓力很大,這也是我們必須承擔的責任。社區黨總支書記秦紅燕表示,他們將努力挖掘好創業樓長這一寶貴的資源,發揮好這些熱心企業家作爲志願者的重要作用,全力扶持和幫助更多的新市民上崗就業,大膽創業。

潤州:社區村鎮積極探索創業就業新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