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自主創業>

一個自由主義者的創業故事

學問君 人氣:1.1W

前言:昨日,終於在好友的引薦下見到了那位“叫板老羅”的創業者——袁瀚。以前只是聽許多好友說起過他,早就有強烈好奇心想約見,也不知道什麼樣的人敢放出叫板羅永浩這樣的大話來。如今一見,倒是不難理解了。說實話,這兩年我採訪過很多創業者,這是頭一次被受訪者反問到應接不暇。但終歸沒有被繞太遠,算是把採訪勉強完成。

一個自由主義者的創業故事

前兩天,互聯網創業圈的朋友可能都聽說過一個叫袁瀚的創業者。萬一對袁瀚的名字沒有印象,那如果我說就是那個“叫板老羅”的演講,你一定有印象。我得知這次演講,應該和大多數人一樣,2張普通的宣傳海報在朋友圈裏瘋轉。剛開始我還納悶,這又是誰家這麼大手筆買的傳播量。後來點開一看就樂了,果然像這種撕逼戰根本不愁沒人觀戰。

晚上好友給我電話,說約到袁瀚吃宵夜,我一溜煙兒就去了。我趕到的時候,袁瀚與好友二人已經說開了。袁瀚跟我想象中不太一樣,起碼沒有我想象的那麼囂張。在接下來2個小時的時間裏,我一邊吃着串兒一邊問他的演講,凌晨2點鐘到家整理成下文。

不花一分錢的演講

“這次演講不會花一分錢”袁瀚說,“不僅不花錢,我還要帶着整個團隊免費做演講、免費吃海鮮,還要免費遊艇出海兜風!”花投資人的錢?不是。那就是花觀衆的錢?更不是。那到底是花誰的錢?“你,”他回答,“花你的錢。”我正要繼續發問時,他說:花別人的錢幹自己的事兒,是每一個創業者的必備生存技能。

叫板羅永浩的《理想主義者》?

袁瀚12月廈門演講主題定爲《一個自由主義者的創業故事》,發出了2則官方宣傳海報,直言“對不起,我們不賣情懷!”、“別了,理想派!”,明眼人都看得出2則海報暗指羅永浩的《一個理想主義者的創業故事》。

是抄襲?炒作?還是叫板?

其實都不是,之所以將演講主題定爲《一個自由主義者的創業故事》,原因有二:一個是一直對老羅的演講抱有敬意,今年趕上《一個理想主義者的創業故事》最後一場,所以此次演講定在今年年底,是願意緬懷的;二是《一個自由主義者的創業故事》是一早就想要做的演講,不是賣產品也不是賣情懷,而是他想要把他正在做的事情讓更多的人知道,吸引大家來加入到這個意義重大的事情裏,他相信這一次演講可能給社會帶來不一樣的改變。

其實此次演講與《一個理想主義者》無論是風格還是立意上的差距都非常大,唯一相似的可能就是演講題目了。至於“叫板”二字,他笑笑表示不知情,很有可能是2則宣傳海報引人誤解了,被扣上了癡人說夢的帽子。

“老羅只有一個,錘子依舊是個錘子。老羅靠情懷吸引了一大波自認爲有理想、有情懷的年輕人。年輕人還年輕,很多時候並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東西,貌似老羅說得有道理,那就當一個理想主義者好了,又以爲買了錘子,就和老羅站到了一起,就有情懷了,就可以居高臨下地嘲諷這個千瘡百孔的世界,趾高氣揚地鄙視成功人士的紙醉金迷。我知道《一個理想主義者的創業故事》是做得很棒,但這個社會並不是靠對理想主義的崇拜,也不是靠對情懷的盲目追求,更不是靠一部錘子手機就可以進步的。”這是2個小時的談話中袁瀚對羅永浩演講的唯一評價。

何爲一個自由主義者?

“我是一個自由主義者,並非我自稱一個自由主義者。”袁瀚說,“我覺得自由主義者大多都是天生的,少後天形成的`。之所以有人覺得後天的教育或經歷使人轉變爲一個自由主義者,其實應該是他們自始就帶有自由的基因吧。”

一說起自由,袁瀚可算是滔滔不絕了。與自由結緣是在2002年,一場主題爲“自由”的演講觸動了他,他當時就知道自由是他一直想要的,並決定爲之奮鬥。

自由是什麼?他借用康德對於自由的解釋是“自由不是你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而是你不想做什麼就不做什麼”,後來他又給出了自己總結出來的人生三大自由:

一是財富自由:就是你不用工作,穩定的收入也可以讓自己和家人過上不錯的生活水平;

二是時間自由:就是你可以支配自己的時間,去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

三是心靈自由:就是你內心深處感受到幸福與喜悅,覺得自己沒有白活一輩子。

而一個自由主義者的天性,往往在一開始還在上學乃至後來朝九晚五的工作便更是暴露無遺。正因爲接受不了在有限的生命裏,被別人安排自己有限的時間,他這纔有了發起一個自由工作公司的念頭,也就是後來的自由人事業。

“我從一開始工作,就非常討厭乃至排斥朝九晚五的工作方式,適應了10多年硬是適應不了。多年前我在一家公司上班,雖然住在公司附近,但因爲我晚上喜歡看書、寫文章,大部分時候都比較晚睡,所以早上起不來上班遲到。雖然績效不錯,但經常因遲到被扣工資,最高峯的時候一個月因遲到被扣了3000多。我與領導商量說我保證工作質量、只需上班時間靈活,領導回答我說連準時上班都做不到就不要上班了。實在沒辦法,只好自己創業,我又想如果我做不到準時上下班,那我憑什麼要求員工準時上下班呢?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這樣我萌生了做一家像谷歌這種自由公司的創業夢想,也就是現在的自由人事業。”

無關乎理想,只關乎自由

“我要做一家自由的公司。”袁瀚每次都是用自由來形容他的公司,“賺錢從來都不是唯一目的,甚至不是第一目的。”

袁瀚告訴我他創業這些年經歷了多次員工工資發不起、辦公室房租交不起、銀行貸款還不起、借錢借不到的極度困境。以至於最開始“做一家自由的公司”這個夢想就像星辰一樣,雖美麗但卻遙不可及。直到2014年4月,自由人事業的第一個項目正式成立,夢想才終於照進了現實。一開始都是艱難的,因爲中國至今沒有像自由人事業一樣純自由辦公的公司,多是半自由辦公(半自由辦公就是核心人員在公司上班,其他人自由辦公)。沒有先例,只能靠自己去摸索、嘗試,經過半年多的摸爬滾打,這種純自由辦公的模式越來越明朗,到今天,自由人事業已經發展了四個事業部,包括吃貨趴和天使口碑,已經實現了上百人的自由工作。“而這遠遠不夠,”袁瀚說,“自由人事業的使命是實現100萬人自由工作。”

爲什麼要實現100萬人自由工作?100萬人是一個龐大的數字。

“我一直希望自由人事業不只是我一個人的事業,而是100萬人的事業。自由人事業對於我的意義,除了能夠自由支配時間外,還有更重要的意義,可能對每個人都不一樣,所以不能一概而論。就拿我說吧,我在廣東讀大學時就開始創業,拼死拼活好幾年的積蓄連廣東一間廁所都買不起,卻依然在冰冷的大城市苦苦奮鬥;又因爲工作在外地,奶奶去世都見不上最後一面,很多人安慰我說,生老病死、誰也沒有選擇。真的沒有選擇嗎?其實有。你以爲夢想和孝順是一個單選題,但偏偏是你自己堅持選擇了錯誤的那一個。這才叫不自由,多一天不自由,內心就會多一些無法彌補的遺憾。在去年的時候,自由人事業剛剛啓動,我就搬回了老家。那之後的每一天,陪我爸釣魚、幫我媽按摩(她腿不好)便成了我一天之中最幸福的事情。我想,就算100萬人中只有一個人和我一樣,我就會覺得自由人事業是有重大意義的。”

與袁瀚接觸短短2個小時的時間,我便開始期待這一偉大目標的完成。不難感覺到自由人事業自發起以來,每天都在改變一個又一個人的生活,這個人也許是一個視旅遊爲生命的小夥子,也許是一個必須在家照顧寶寶的全職媽媽,又或許是一個無法外出工作的殘障人士,可想而知自由工作對他們每一個人都有重大意義,甚至可能改變他們的人生。

這是一個自由主義者的創業故事,無關乎理想,只關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