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著名日記>

民情日記:慰問困難戶

學問君 人氣:2.96W

摘要:貧困是物質生活困難和生產手段匱乏的整體性狀況,一般由生活水平來衡量。當某個人、家庭乃至羣體的生活水平比所在地區的平均生活水平低時,即爲處於貧困狀態。

民情日記:慰問困難戶

小事連民心

羣衆利益無小事,透過在姚山村的走訪,我越發感覺到這句話的深刻含義。

18日下午,在姚山村走訪途中,我發現在姚山村陳圩組龍王街路南一棵樹上,掛着四塊電錶,位置較低,小孩很容易摸到,是個安全隱患。據村幹部和羣衆反映,由於羣衆房屋拆遷,原先掛在牆上的一些電錶無處可掛,只好掛在樹上,雖多次與供電部門聯繫,但都沒有結果。對此,村幹部和附近羣衆十分擔心,遇到陰雨天,就更爲擔憂。聽後,我當場安排工作人員給縣供電部門主要負責同志打了電話,要求他們派人到現場察看,迅速進行整改。縣鄉供電部門立即組織人員趕赴現場,並着手施工。在姚山小學校園內,有一個50米長、20米寬、2米深的水塘,塘內有不少水,雖然周圍用尼龍網圍着,但對學生來說,還是個安全隱患。學校教師和羣衆反映,曾經有名小學生掉進水塘,由於施救及時,沒有發生嚴重後果,但水塘未平,始終是教師和學生家長的一個心病。填平這個水塘需要一萬多元,村及學校經費很緊張,沒有多餘經費用在填平水塘上。聽後,我安排身旁的鎮黨委書記,要求鎮政府出資填平水塘,鎮黨委書記當即表態三天內完成任務。

這兩件事,對於有些幹部和部門來看,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其解決的卻是羣衆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實實在在的困難,涉及到羣衆的生命財產安全,若是對“民有所呼”心不在焉,就會把小問題拖成大問題。只要我們各級幹部始終牢記羣衆利益無小事,切實把羣衆的小事當作幹部的大事,做到事情再小也要竭盡全力去辦,就會積小勝爲大勝,不斷匯聚加速宿州崛起的強大力量。

羣衆心裏有桿秤

按照走訪計劃,18日下午,我在村幹部的陪同下,分別走訪慰問了困難戶和五保戶。

走訪慰問的第一戶是特困戶王新章,今年73歲,老伴已去世,目前全家五口人,兒子、兒媳、孫子、孫女都外出打工,一人獨自生活,患腦血栓病近四年,腿部有殘疾,行動不便,個人有3.9畝地,由女兒幫着種,包括土地收入和殘疾人、低保戶享受的保障金,全年收入2000元左右。在全面瞭解老人的基本情況後,我拉着老人的手,問還有什麼困難需要解決時,老人連聲說:“沒有沒有,政府很關心我們,不能再給政府添麻煩了。”當我給老人送上慰問金時,老人激動得說不出話來,長滿老繭的雙手緊握我的手不放鬆。離別時,跛着腳執意將我送到門口。

來到五保老人溫傳祥家時,老人正在準備吃晚飯。透過交談,得知老人今年74歲,1970年4月從蚌埠下放到姚山村,現有5畝地,包給別人種,自己平時主要以撿破爛爲主,全年收入2400元左右。當我問到老人過得好不好時,他十分激動地說:“比過去幸福多了,逢年過節,上級政府都來看俺,給俺送被送糧送錢,共產黨的政策太好了,如果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俺今天”。站在一旁的我感覺得出,老人的話發自內心,讓我很受感動。臨別時,我給老人送上慰問金,老人連聲說謝謝,並目送我們很遠。

近年來,雖然農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升,但依然還有部分羣衆因孤、病、殘原因導致生活困難,說明我們還有許多工作要做,需要羣衆理解。然而透過與羣衆的座談交流,特別是透過與王新章、溫傳祥兩位老人的交談,我感到他們對黨和政府的衷心擁護,感謝現在黨的好政策,大多數人是通情達理的、是很容易知足的,只是因爲客觀原因導致他們暫時的生活困難,不願黨和政府。這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心中有百姓,百姓有桿秤,只要我們心裏裝着羣衆,羣衆心裏也會裝着我們。作爲一名黨員、一名領導幹部,我們一定要堅決執行上級黨委決策,把黨的各項惠民政策帶到基層,送進百姓家中,讓廣大羣衆明白黨的政策,感受黨的溫暖,特別要實實在在地幫助弱勢羣體解決實際問題,讓他們早日走出困境,過上幸福生活。

羣衆的期盼就是幹部的職責

當前,羣衆盼什麼?希望黨委政府做什麼?帶着這個問題,我深入走訪了姚山村部分羣衆,並與他們進行了座談交流。

村民陳其坤是一位種植食用菌戶,談起種植食用菌,他說得頭頭是道:“種植食用菌對俺村來說,原料較爲充足,但目前沒有形成規模,銷售渠道較窄,整體效益不夠好。一是機械化程度不高,仍以手工爲主;二是農戶缺資金、缺技術;三是農村資訊來源不夠,希望政府能夠在資訊、資金、銷售門路等方面提供幫助,技術上給予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