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名著讀後感>

紅樓夢讀後感2000字參賽作文

學問君 人氣:7.36K

這部批判封建禮教的長篇小說是中國古老封建社會歷史生活的一面鏡子和縮影,已經無可挽回地走向崩潰的真實寫照--紅樓夢。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紅樓夢讀後感2000字範文,希望喜歡!

紅樓夢讀後感2000字參賽作文

紅樓夢讀後感2000字範文一

紅樓夢,本身就是一個夢。功名利祿塵與土只是夢一場。如水男兒身,如癡女兒夢。從兩個癩頭和尚巧遇頑石開始,到寶玉看破紅塵,決意出家而終。都只能說明,夢醒終了。是了還是結,是結還是了,這是作者留給世人的大問號。在夢境與現實中穿梭,在理想與利慾前掙扎。在小說中的每一個人,用生命的苦痛熬成一鍋藥水,用無止休的調味,才讓每一朵生命之花開的如此絢爛奪目。

紅牆綠瓦,粉飾了一個世家;高瓴樓閣,威嚴了一個世家;楊柳曉風,浪漫了一個世家;脂粉朱釵,放蕩了一個世家。在我看來,他們晝夜玩樂,聚衆賭博不完全是紈絝;在我看來,他們喜愛優伶,日日笙歌不完全是淪喪。他們酗酒成性,貪得無厭不完全是屍蟲。那——只是一個時代的悲哀。既然時光給了他們一個時代,他們也只有用生命面對這個時代。既然無法改變,無反抗,也就選擇了大多數生命行走的方式。沉迷,墮落。當着些已是主導,還有哪裏剩下了光和熱?面對他們,不論是故事中的他們,還是真實的他們,我能感受到的,只有痛。不論是被剝削的勞動人民,還是剝削人民的統治階級;不論是義薄雲天的大俠,還是小偷小摸的市井混混;不論是戍守邊關,奮勇殺敵的將士,還是見利忘義,殺人如麻的歹徒。都只是一個人,一個可憐人。一種是身體煎熬,精神崩潰;一種是正享受着自以爲是的成功,被上帝玩弄於鼓掌之中。也許,也只有曹公能寫出這種切膚之痛。像心貼着心,感受互相靈魂的跳動。

有潦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的寶哥哥;有臉若銀盆,眼如水杏的寶姐姐;有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的林妹妹。宛如水中月,鏡中花。可是,既有了她,有何必有她。既有木石姻緣,有何來金玉良緣?你是那傾國傾城貌,我是那多愁多病身;你有灌溉之恩,我並無此水可還。瀟瀟雨打芭蕉,句句紫鵑啼。一個人的劫數,三個人來還。三生石畔,是誰誤了誰?

賈寶玉是可憐的。他遇早了仙人,來錯了時代。一個以金榜題名爲要務,當官封爵爲目標的時代。一個封妻廕子,光耀門楣的時代,跌跌撞撞的跑來了賈寶玉。本不想功名與富貴,放浪呼山水,卻被迫埋頭苦讀,獻身科舉;本來與林妹妹親梅竹馬,卻與寶姐姐“喜結良緣”,也只是敢怒不敢言。一個女兒心,進了男兒身。獨自忍受別人的不解,寂寥與落寞是他一生逃不掉的情節。

林黛玉是可憐的。因爲她是絳珠仙草。所以纔對落花有惺惺相惜的感覺吧。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一個如花美眷,在埋葬花的同時,也埋葬了自己。而她來到這裏只爲一個目的,只爲一件事,一個人。她比任何人都要純粹。神瑛侍者,纔是她一直的牽掛。在她越來越少的眼淚中,隱射着她越來越短的生命。在她幾近乾涸的眼眸裏,是痛恨,抑或是欣慰。

薛寶釵是可憐的。她沒有大荒山無稽崖下的前世之盟,沒有太虛幻境中的甘露之約。她飽讀詩書,清新婉約。她向上對父母孝順,兄妹友愛,向下對丫鬟傭人體貼。恪守婦道,禮義廉恥,是近乎完美的紅粉佳人。只因癩頭和尚贈金一枚,無故被捲入這場風波中。在與寶玉成親之時,人們只爲被騙的寶玉痛哭流涕,忘了謹遵父母之命,明知是冒充她人,也只能硬着頭皮,悶不做聲的寶釵。將錯誤錯誤下去,這是薛寶釵的悲哀,是傳統美學的悲哀。她的滅亡,也是一個時代的滅亡。

王熙鳳是可憐的。縱然她賣弄才幹,貪財斂物。手段毒辣,心腸狠毒。費盡心機,討得賈母與王夫人歡喜,對下人極盡刻薄之能事。將一家大小事務攬入懷中,自鳴得意。生時風光無限,死時草草了結,枉負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後性空靈。家富人寧,終有個家散人亡各奔騰。枉費了,意懸懸半世心;好一似,盪悠悠三更夢,忽喇喇似大廈傾,混慘慘似燈將盡。最終,她也被壓在自己的這座大廈中,不能翻身。她死時,我沒有一絲痛快,只有愈沉重的心。

花襲人是可憐的。從小爲奴爲婢,也兢兢業業的走完了奴才的一生。晴雯是可憐的。心比天高,花容月貌,死於流言。鴛鴦是可憐的。一個弱女子用極爲剛強的方式爲主子盡忠,用無法挽回的錯誤表明心跡。趙姨娘是可憐的。命運的安排使她帶上了奴才的帽子,而她自己也承認自己身份低下。在這樣一個社會裏她只能活在他人的嘲笑和白眼裏,忍受着來自各個方面的辱罵、斥責、嘲弄。最終也死在別人的玩笑當中。

紅樓夢,註定是一首爲天下可憐人譜寫的緬歌,他們以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經歷,不同的態度參與其中。他們沒有一個讓我感到厭惡,即使是傳統意義上的十惡不赦,即使在當時我也怒不可遏。讀完之後才發現,籠罩他們的,是整個大清王朝。

紅樓夢讀後感2000字範文二

黯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錚鳴。當西風古道不再有漫天的黃沙,絲綢也帶不走那悠揚的駝鈴。當曾經的輝煌成爲往事,傳說成了永垂不朽的奏鳴。但一個發生在清朝封建家庭的動人愛情悲劇,在曹雪芹的筆下成爲萬世品讀的經典。讓多少人爲它垂淚,讓多少人爲它感動啊!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前世的情緣,後世來還。一段神話,揭開了塵封的記憶;一塊寶玉,勾出如煙如雲的世事,如醉如癡的'想念;一脈情思,讓我們回味再三。

“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閒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正如她的名字。黛玉性格里獨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對世俗的不屑一顧,令她處處顯得特立獨行,卓爾不羣。她有着的是一種純真的性情。懷有一番,隨心隨性的灑脫與不拘小節的天真。花前癡讀西廂,毫無避諱;不喜巧言令色,言隨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種種這般,都使得她象一朵幽然獨放的荷花,始終執着着自己的那份清純,質本潔來還潔去,不教污掉陷渠溝,一如碧玉般盈澈。但是生不逢時的愛情就是痛苦的代名詞一如碧玉般盈澈。一個聰明多才、美貌體弱的病態美人。這麼一個柔弱的女子,無視世俗的傳統規律,反其道而行之。在經受了無數摧殘之後,生命盡頭到來之際,封建社會的猙獰面目加速了她的香消玉隕。“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爲有處有還無”,假假真真,讓人琢磨不透《紅樓夢》中的一切,林黛玉作爲靈魂人物,她與常人不同,她就是她,一叢清高孤傲的、孤芳自賞的空谷幽蘭。林黛玉的自卑情結是命運所賜,也以此寫成了她的命運。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黛玉就這樣在寶玉的婚慶鑼鼓聲中離開了人世。在孤獨無依的世界上,寶玉是她心中永遠的溫暖;在情愛無傍的世界上,寶玉是她心中永遠的傷痛。“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看似只是淡薄的傷春感傷之詞,卻透着字字血淚,有一種無法抑制的悲傷與悽迷,不染紅塵,恰如天宮絕唱。這也成爲了林黛玉一生的寫照,短暫的綻放後,便如落花一般凋零。黛玉對於愛情的追求,同樣是執着而單純的。雖然她得到了寶玉對於她的真心,封建歷數卻註定不能給他們一個圓滿的成全,於是,賈母等人設計偷樑換柱,扼殺了他們的真情。魯迅先生曾經說過:“悲劇就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別人看”黛玉的愛情,同樣是這樣。劇,便是毀滅了她的全部。她的性格,決定了她不可能得到她所期望的承認。然而,一介弱女子,又有怎樣的氣力,去抵抗這種無情的判訴?最後的瀟湘館內,她安靜地焚燒着她的塵緣一世,如同焚燒着她一顆欲哭無淚的心,這已經成爲她唯一能做的。可焚化成灰的一點光明,又怎能照透封建社會的黑暗無情,她已是心如死灰,沒有字字血淚的控訴,沒有尋死覓活的胡鬧,她在生命的最後選擇了安靜地離開。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裏埋”這幾句判詞,註定了寶釵是紅樓數場悲劇中的一個。。薛寶釵家境富足,從小飽讀詩書。接受的是極爲全面而正統的教育。賈母總是誇她“沉靜寬厚”。這正是她從小被教育過的爲人方式,也是古代女子應有的美德。寶釵是全劇中真正的強者,她從不再人前爲難他人,不與人正面起衝突。她的才華絕不在顰兒之下。我很是最佩服她,她說話從不造次,不該說的話絕不多說,即使是頑話,也是極爲小心,甚至是無懈可擊。寶釵爲人圓滑,討人喜歡,她最終最終獨守空房,也不免令人覺得有些惋惜。寶釵也是封建禮教的犧牲品,她以林黛玉之名嫁入賈家,也深知寶、黛二人心意相通,卻無力抵抗。薛母再疼她,也無能爲力,賈母如此有誠意,自己又怎生婉言拒絕?何況,薛蟠之事,賈家也盡了不少力,寶釵也不想爲難母親。最後,她已懷身孕,寶玉仍是舍她而去,出家爲僧,留她獨守空房。說來,得人心又如何?最終也未得幸福!閒來無事仰望月,無語能訴,唯有淚空流!

史湘雲是以”天真豪爽”爲其性格特徵的。她並不象黛玉恃才自傲,也不似寶釵藏拙,她不同於黛玉的柔弱,寶釵的端雅,兼有黛玉的才氣和寶釵的大度,一舉一動都爽朗大方,。自小父母雙亡,與林黛玉的身份頗爲相似。但是她與具有叛逆性格的林黛玉之間幾次發生衝突時,總是站在薜寶釵一邊,對林黛玉進行露骨的攻擊,因此,史湘雲只能歸到封建制度的擁護者的行列裏。終究遭受封建禮教下的種種迫害和冷漠。雲散高唐,水涸湘江。這是塵寰中消長數應當,何必枉悲傷!

“你死了,我去做和尚。”他看似沒有擺脫命運的束縛,但命運業已不能束縛住他了,他既不是爲顰兒去做和尚,那就是爲自己,他也不像世人爲了“得道成仙”,而是了無牽掛,看盡紅塵。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一邊是木石前盟,一邊又是金玉姻緣。一邊是封建社會下必須追求的功名光環,一邊是心馳神往的自由之身。曹雪芹筆下的《紅樓夢》爲我們展現了這場無聲的較量。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悲劇愛情故事濃縮了這場較量的全部硝煙,“丟棄了不離不棄黃金瑣,忘記了莫失莫忘通靈玉”,書中對賈寶玉和林黛玉的紅粉癡戀描寫得震撼人心。愛情的悽苦,本是情投意合,情意綿綿。寶玉是她唯一的知己,可天不由人。我實在是爲他們的愛情而感到悲哀不值,更爲他們悲慘的命運而惋惜。

說不盡的紅樓夢,解不開的情!他用十年的時間將自己的親身經歷寫下來,寫出了這部批判封建禮教的長篇小說是中國古老封建社會歷史生活的一面鏡子和縮影,已經無可挽回地走向崩潰的真實寫照--紅樓夢。這本古典名著的登峯造極之作深刻的影響了我,並將影響我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