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名著讀後感>

讀《童年》有感合集15篇

學問君 人氣:2.33W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童年》有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童年》有感合集15篇

讀《童年》有感1

在陽光的照耀下,我讀完了這本厚厚的《童年》,心裏突然有一種莫名的慚愧與懊悔,想到自己與高爾基生活得巨大懸殊。

四歲喪父,跟隨慈祥的外祖母來到了外祖父的家中。在這裏,他認識了許多東西,也看清了許多東西,他看清了自私自利、貪得無厭、粗野的兩位舅舅;樸實的朋友“小茨岡”;吝嗇、小氣、貪婪、專橫、殘暴的外祖父;每一天都生活在殘忍、愚昧、親人之間的勾心

鬥角和爭吵,從善良與邪-惡之間,阿廖沙懵懂的明白了一些道理。

與他相比起來,我們的童年是燦爛的,幸福的;沒有痛苦與鬥爭,一直無憂無慮地生活着。就從這一點上看來我們就與阿廖沙已經有了天壤之別,我們擁有了許多,但是我們還是不知足,只想奢求人世間更好,更多想要的東西。

是啊,我們經常對父母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只用顧着讓父母爲自己遮風擋雨,從不用自己獨自在闖蕩。現在,我們應該悔過曾經的奢望,應該不再浪費任何東西,學會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便足夠了。

從現在開始,我們要自立起來,遇到困難時別隻想着這樣退縮,逃避或走捷徑,應該對自己有信心,人生中總有事或有人會令你痛苦甚至絕望,我們應該要像一下作者是怎麼樣堅持的。這樣,你就可以再痛苦中尋找快樂,在絕望中尋找希望。

是的,黑暗過去,黎明的曙光總會到來,只要你仍然保持對任何事物都有不滅的信心,懂得珍惜擁有的一切,那麼你的光明一定會到來,因爲你懂得珍惜。

讀《童年》有感2

在這個暑假裏,我讀過很多書,《水滸傳》《草房子》······而讓我印象最深的卻是《童年》。

《童年》是高爾基的作品,寫了高爾基小時候的生活,寫出了一個骯髒的社會和破碎的家庭,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真實的悲慘童年。

這本書寫阿廖沙三歲喪父,母親把她帶到了外祖父家,外祖父是一個性情暴躁,自私的小染坊主,但頻臨破產,而阿廖沙在被打得失去知覺,大病一場時,在外祖母的鼓勵下,重見光明的故事。

但在文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阿廖沙的外祖母,因爲在阿廖沙的心被玷污時,是外祖母給了他信心與力量,使阿廖沙重見光明,變得勇敢。最終從苦難中掙脫出來,成爲享譽世界的作家。

合上這本書,那些畫面在我腦海中久久揮之不去。高爾基的那種堅強樂觀、勤於學習、刻苦耐勞的精神讓我敬佩,我在生活中也應該刻苦耐勞,不管遇到怎樣的困難,都要堅強地去面對,不能自怨自艾,更不能自暴自棄。

苦難像是含磷的物質,在稀釋之後,仍然會散發出照亮未來的光芒。如果我們懦弱,苦難就會變成我們的絆腳石;如果我們堅強,苦難就會變成我們的財富。

這就是這本書給我的最大感受,“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你在這本書中有什麼收穫呢?

讀《童年》有感3

近來,我有幸觀看了前蘇聯偉大的科學家,無產階級文學 家創始人之一的高爾基先生寫的一部小說——《童年》。此作歷來倍受後人讚頌。高爾基先生巧妙的將他幼年所經歷的一些事揉和於其中,所以《童年》也可以說是他的一本自傳。這本小說真實反映出在沙皇統治下,低下層勞動人民的艱難生活。看到文中與我年紀相仿的主人公阿遼沙的悲慘生活,他爲了生存體驗了許多人世間的人冷暖,經歷了許多燃燒入世滄桑,我立刻心如刀絞。

文中講了一個平凡家庭中的醜惡。因爲阿遼沙幼年喪父。迫不得已寄宿 在外祖父家中,他看清了周圍的一切:貪婪,殘暴,兇狠,泯滅人性的外祖父,經常毒打外祖母,老後落泊了竟利用自己的名譽換得金錢;兩個自私自利的舅舅更是青出於藍更勝於藍,打死了妻子;就連孩子也參與這場權利之爭……在這個家中,是美麗善良的外祖母點燃了阿遼沙的生命之燈,正如文中所描述的一樣"在她沒來之前,我彷彿是躲在黑暗中睡覺,但她一出現,就把我叫醒,把我領到光明的地方…"外祖母是阿遼沙的所有精神支柱。

與文中主人公相比,我很幸運,我不曾過過終日爲生計忙碌的日子,也沒有經歷過那些坎坷。生長於這個好時代,我更加珍惜現在。努力做些出色的事,不斷讀些好書來充實自己。我會發揚主人公那種不畏艱難險阻,即使在窮途末路中也要笑着面對的優秀品質。我有信心,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做到。因爲阿遼沙在不時激勵着我,《童年》在不斷激勵着我,笑對人生,笑對 困難…

瞭解《童年》以後,我發現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童年》確實是本好書,一本得觀看的好書。

讀《童年》有感4

最近幾天,我讀了高爾基先生的《童年》,讀了這本書之後,我受益匪淺。

這本書主要寫了高爾基先生悲慘的童年。高爾基出生在一個木工家庭,五歲時,他的父親就因病去世,家裏的生活更加艱難了。他和媽媽就搬到外祖父家住,但總遭到外人的排擠和白眼。他每天都去撿破爛換錢。撿破爛換來的錢成了高爾基的學費來源,但是裏學校那些有錢人的孩子並不理解高爾基的行爲,反而嘲笑他。但是他將別人的嘲笑變成催促自己努力學習的動力。他發奮努力,刻苦學習,終於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喜愛和敬重。長大後還成了著名的大作家。

與高爾基悲慘的童年相比,活在當下的我們真的太幸福了。我們這些所謂的“零零後、九零後”基本上都是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除了山區和窮人家的孩子)我們根本就不懂得節約用錢,掙錢就更不用說了。現在的孩子哪個不是穿“阿迪達斯、耐克、李寧……”以前的孩子一年內有一兩件新衣裳穿就不錯了,哪來那麼多要求。現在的大學生哪個不是出動全家總動員,提一下這個袋,拖一下那個箱,自己就悠哉悠哉的在旁邊玩什麼“Iphone、ipad、ipod……”。其實在這麼優越的條件下生活,我們更應該自主、獨立,大人也不要像掌上明珠一樣捧着自己的孩子,那樣遲早會慣壞的,長大後什麼也不會,那樣要怎樣在社會上立足呢,難道要等到大人們老了我們就去當“啃老族”嗎?除了學習我們還應當學會做家務或擰螺絲之類的活兒,這樣父母不在身邊的日子就可以自理啦!

讓我們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好好學習,創造美好未來。

讀《童年》有感5

書籍是在時代波濤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貴的貨物運送給一代又一代。

——英培根

趁着暑假,我又把我看了兩遍的《童年》從箱底翻了出來。爲什麼看了兩遍還要再看?因爲前兩遍我沒看懂什麼,只知道大概的情節:小主人公阿廖沙(高爾基的小名)在父親去世後,在外祖父家裏度日。阿廖沙在這每天看到的都是令人作嘔的醜事,舅父們爲了家產爭奪鬥毆,愚弄弱者,毒打兒童等等。但同時他又得到外祖母的疼愛。

前兩遍,我好比看一部普通的小說故事,粗略知道了故事情節,就沒後文了。這次,第三遍,我仔細看完了《童年》,卻有了一番思考,那就是我的童年和阿廖沙的童年。

小阿廖沙渴望讀書,爲了讀書遭受屈辱、欺凌,卻仍然拼命讀書。我呢?還記得上幼兒園的時候,我因爲不想去,鬧彆扭,結果和媽媽一起從摩托車上摔下來,慢慢大了,也沒見得有多愛讀書。

生活在社會底層的阿廖沙渴望自由,渴望美好生活,脫離那些可惡、虛僞、醜陋。我呢?活在當下,想幹嗎就幹嗎,卻不停的在說愁,好象不懂得知足,永無止境的抱怨不休,只知道獲取,不懂付出,不知道我是幸福的。

我是幸福的。

社會雖然黑暗、環境雖然艱苦,但年幼的阿廖沙憑着一份倔強,不斷追求,無論結果如何,總之他憑着一份信念一直堅強的走下去。

我的社會、環境不知要強幾百倍,但信念卻遜色得多,我漫無目的的在浪費着自己的歲月,我應該知道怎麼做了,天時地也利了,就差我自己來人和了。

讀《童年》有感6

無論是怎麼樣的人,一定都無法忘懷童年所給予他的回憶。無論這種回憶對他而言是否美好,是否擁有着重要的價值,都會無法忘記。因爲,這種回憶早已深深的植入到他的記憶中了。高爾基也是如此。

童年是作者高爾基以自己童年爲基礎寫的一部自傳體小說。它揭露了俄國沙皇時期的黑暗、殘暴和非人生活。而高爾基從小就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裏,受盡折磨與欺辱,無論是在精神上或是肉體上,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但是高爾基卻沒有對生活失去信心,而是堅強地走了過來。

高爾基原名阿列克謝馬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小名阿廖沙。他自幼喪父,隨着父親和外祖母來到外祖父家。可惜這一切只是主人公阿廖沙艱苦命運的開始。外祖父家,與其說是家,不如說是人間地獄。外祖父掌管着家裏的一切,脾氣非常暴躁、視財如命,主人公阿廖沙時常因爲犯錯而被痛打;兩個舅舅常爲了分家而爭吵、大打出手;家中的女人更是沒有地位,任丈夫打罵,發泄。這一切在阿廖沙幼小的心靈留下了陰影。唯一讓他留戀的只剩仁慈的外祖母了。

之後,阿廖沙離開了外祖父家,獨自一人踏上社會。他曾在許多地方打過雜,在這期間阿廖沙飽受欺辱,但他還是熬了過來。因爲他被自己堅強、不屈服與困難的精神與信念一直支撐着。

那時候阿廖沙的童年與我們如今相比,簡直可以用四個字形容,那就是天昂壤之別呀!

所以們應該好好珍惜如今的美好生活,好好珍惜父母,老師,同學對你的關心與幫助,學會知足,學會感恩。

讀《童年》有感7

《童年》是作者高爾基以自己童年爲基礎寫的一部自傳體小說。它揭露了俄國沙皇時期的黑暗、殘暴和非人生活。而高爾基從小就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裏,受盡折磨與欺辱,無論是在精神上或是肉體上,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但是高爾基卻沒有對生活失去信心,而是堅強地走了過來。

高爾基原名阿列克謝·馬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小名阿廖沙。他自幼喪父,隨着父親和外祖母來到外祖父家。着一切只是主人公阿廖沙艱哭命運的開始。外祖父家,與其說是家,不如說是人間地獄。外祖父掌管着家裏的一切,脾氣非常暴躁、視財如命,主人公阿廖沙時常因爲犯錯而被痛打;兩個舅舅常爲了分家而爭吵、大打出手;家中的女人更是沒有地位,任丈夫打罵,發泄。這一切在阿廖沙幼小的心靈留下了陰影。

之後,阿廖沙離開了外祖父家,獨自一人踏上社會。他曾在許多地方打過雜,在這期間阿廖沙飽受欺辱,但他還是熬了過來。因爲他被自己堅強、不屈服與困難的精神與信念一直支撐着。

而現在的我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不愁吃不愁穿。而小阿廖沙卻吃不飽,穿不暖,還要捱打、受欺辱。悲慘的一幕又一幕,讓我不由得想到:假如我們生活俄國沙皇時期又會怎麼樣?會認爲那根本不是人生活的地方嗎?

時代在不斷進步,但人們卻越發變得懦弱了,遇到困難就想要退縮、逃避或者走捷徑。屠格涅夫說過:“想要得到幸福,你首先要學會吃得起苦。”美好的生活必須有所付出,纔會長久,有所爭取,纔會得到。

讀《童年》有感8

每個人都有一個幸福的童年,可我們總是“生在福中不知福”。但當我看了《童年》這本書之後,覺悟了很多道理。在我還在上三年級的時候,我就已經看過《童年》的第一章節,那時的我覺得一點都不好看。可現在,當我再次拿起這本書的時候,我就有了新的發現、新的感受。

今年寒假,媽媽帶我去了北方城市旅遊。我帶着作業和《童年》登上了北上的火車。火車上的我無聊之極,便拿出《童年》看了起來。這次的我沉下心來細細的體會,便被高爾基可憐的童年生活所吸引。

雖然這是一篇散文,但都是圍繞着高爾基的童年生活所展開的。這是一個悲慘而又艱苦的童年,高爾基也時常發脾氣。他很幸運,有一個平易近人的外祖母;可他又很不幸,有一個脾氣火爆的外祖父。當他發脾氣的時候,外祖母會安慰她,而外祖父則會暴打他。雖然有外祖母的關愛和呵護,但是他無論是在精神上還是肉體上都承受着巨大的傷害。回想自己的童年是多麼的燦爛、愉快,總是無憂無慮地玩耍,嬉戲。每年暑寒假爸爸媽媽還會抽出時間帶自己出去旅遊,但擁有這些,我們還不知足甚至抱怨爸爸媽媽對自己還不夠好,我們實在是太貪婪了。

我合上書本,嚥了下唾沫。思考着:我不應該生在福中不知福。與高爾基的童年比起來,我們是多麼幸福,又是多麼奢侈呀。我們應該向高爾基學習,不管在多麼惡劣的環境下,都要好好學習,努力奮鬥,朝着美好的未來不斷前進。

動車到站的鈴聲讓我回過神來,我在動車上的6個小時看完了《童年》,也讓有在這6個小時中思考了自己的未來。

讀《童年》有感9

假期裏媽媽推薦我讀了一本書《童年》,讀完這本書我感觸很深,之後我又讀了一遍,深深的感受到了高爾基的童年生活多麼悽苦,感受到了他對真理的追求,感受到了他在惡劣環境中不斷前行的勇氣以及堅強的意志。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可憐的高爾基3歲喪父,跟着母親來到了外祖父家裏。從此,黑暗的生活便降臨到高爾基的頭上。外祖父的脾氣十分的暴躁,經常毆打外祖母和高爾基,有時候竟然打得他失去知覺。讀到這兒,我彷彿感受到了高爾基那撕心裂肺的痛苦,彷彿聽到一個遍體鱗傷的小男孩在喊救命,彷彿看到一個弱不禁風的小男孩蜷縮在角落裏偷偷的哭泣,我的心也跟着砰砰的亂跳。還好有善良、和藹的外祖母,讓他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中給他一絲的安慰並鼓勵他不要自暴自棄。在這個家裏,他還認識了很多親戚,其中包括兩個自私、貪得無厭的的舅舅,還有兩個都叫薩拉的表哥。樸實、深愛着高爾基的伊凡每次都用胳膊擋住外祖父的鞭子,儘管會被抽得紅腫,但強壯的他,後來卻在幫二舅雅科夫擡十字架時給活活壓死了,高爾基每天都在這種謾罵,侮辱、毆打中度過,多麼悲慘的童年啊!

我最佩服高爾基的是在這樣地獄般的環境中依然能磨鍊出堅強,勇敢、樂觀的好品質。而不斷的求知的願望使他最後能成爲一個大作家。跟高爾基相比,我們的童年,是多麼的美好,多麼燦爛,有疼愛我的父母,有享受不盡的美食,有漂亮的衣服,還有寬敞的教室可以讀書,每天都是無憂無慮的。我們在這種天堂般的環境中還不努力學習,不爲自己的理想而奮鬥,那我們又對得起誰呢?

有句古話說的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句話是很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我們更應該學習高爾基這種“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學習他無論處在什麼樣的惡劣環境中,都能勇敢的面對,都能有樂觀的精神,都能堅持自己的理想,使自己最終成爲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讀《童年》有感10

我在假期裏有幸讀了《童年》這本書。《童年》是高爾基自傳體三部曲的第一部,主要講述了高爾基幼年時期三歲至十歲這段時間生活的斷面。

本文的主人公阿廖沙三歲喪父後被接到外祖父家。他的外祖父和兩個舅舅都是性情暴躁、乖戾、貪財、自私的人。他的家裏瀰漫着人與人之間的熾熱的仇恨之霧,大人都中了毒,連小孩也熱烈的參加了一份。兩個舅舅爲了爭奪財產,每天打得頭破血流。他們的妻子和徒工也被他們害死。阿廖沙每天過着心驚膽戰的日子,只

有他的母親和外祖母疼愛他。這本書獎的就是阿廖沙在這個環境中生活的事情。阿廖沙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時,雖讓他在黑暗的生活中度過了自己的童年,但是他並沒有被黑暗的醜事和腐蝕人的靈魂的惡勢力所壓倒,反而他鍛鍊成長爲了一個堅強、勇敢、正直和自信的人我想這與他的頑強毅力是分不開的,難道他的這種品質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遇到點困難就害怕,就知難而退。就拿做題來說吧。每次一遇到難題,只是泛泛的看一眼就說不會,而沒有仔細去理解它。最後,不是抄別人的,就是扔了不做。那時,我們爲什麼不去想想高爾基小時候呢?他遇到困難是怎樣克服的。我們爲什麼不像他學習呢?

《童年》這本書主要揭露和批判了當時俄國幾十紀形成的小市民的生活方式及精神特徵,鞭打了小市民的卑鄙靈魂。我想我們應該廟是那些卑鄙的小人,而尊重正直善良的'人,最後我要說的是:“黑暗終究會過去,我們向着光明而奮鬥吧!”

讀《童年》有感11

每個人都有自己值得回憶、值得珍惜的美好時光。對於我來說童年會是我最寶貴的收藏,就高爾基寫的《童年》這本書來說,童年應該是他的一段悲慘遭遇,一段深情的回憶!

《童年》主要講述了阿廖沙兒童時代陰暗、痛苦的經歷,在那樣一個瀰漫着殘暴和仇恨的家庭裏,幼小的高爾基過早地體會到人間的痛苦和醜惡,小小的心靈因受到許多打擊而深深震動。而外祖母和那些像外祖母一樣的人,保護和支援了高爾基……這本書讓我們深深地體會到沙皇專制制度的腐敗、醜惡,老百姓身處黑暗卻不知道的精神麻木,和年輕人一代反抗黑暗、奴役,追求自由、光明的艱苦歷程。

每個人都有童年,並且每個人的童年是不同的,但是,我們每個人的童年有高爾基那麼貧苦嗎?不,我們沒有,我們在家裏是獨生子,是父母親的掌上明珠。高爾基的童年沒有我們幸福,家庭也沒有我們美滿。他從7歲起就沒有了爸爸,跟着媽媽和年邁的奶奶生活,別的小孩都有新衣服,就他沒有,他有的就只有幾件打滿補丁的衣服和一個書包。然而,他沒有埋怨媽媽,而是更努力得讀書,準備孝敬幸苦的媽媽。

看完後,我放下了書本。當時的心情是那樣的複雜,爲什麼一個小孩子,他的童年那麼悲哀?蘇聯當時的社會真的那麼黑暗嗎?然而,我知道,這一切都是資本主義社會下黑暗政治鬥爭的惡果!那時一個弱肉強食的社會,一個暗無天日的社會,一個國家最底層勞動人民永遠無法翻身的社會!和高爾基那不幸的童年比起來,我們是否能體會到現在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又是否應該好好學習,好好珍惜?

我出生在一個美麗的城市——廣州,我受到了父母無微不至的呵護,親人親切無比的疼愛,夥伴們天真無邪的友愛,使歡樂的音符時時灑落在我的身邊,我每天都走進了書香四溢的校園,也成了一個學子。充實的一天就在這琅琅的讀書聲中開始了。老師熱心地傳授我們知識,同學們都互相探討,我們就像一棵棵小樹苗,在接受春風雨露的滋潤,吸取更多更好的知識,茁壯成長,在這知識的海洋中,我結束了快樂的童年,開始走向成熟……

但擁有這些,我們並不知足。我們總是奢求更多…… 但讀完《童年》後,我覺得我們應該悔過自己曾經的奢跢,我們應該不再浪費,我們應該學會珍惜。我想,高爾基要告訴我們:要執着求知、不怕困難、持之以恆、永遠以那種積極,勇於拼搏的態度對待現在和未來的生活!

讀《童年》有感12

《童年》是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說,書中主人公阿廖沙的原型就是高爾基本人。童年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時光,應該充滿了甜蜜和歡樂。

讀完《童年》這本書,主人公阿廖沙的童年真的是太不幸了,沒有快樂可言。他三歲喪父,隨着母親到了冷酷無情的外祖父家。外祖父殘暴貪婪,經常毒打他,愛錢的兩個舅舅更不念親情,不僅差點害死阿廖沙的父親,還害死了“小茨岡”,外祖父家整日紛爭不斷、勾心鬥角、互不關心,在這樣的成長環境中,何有快樂可言。

然而,阿廖沙並沒有屈服於命運,面對這麼多的魔難,他選擇了勇敢,挑戰困難,自從親愛的母親也離他而去後,他選擇了獨自外出謀生,他最終成長爲一個正直、勇敢的人。

作爲現在的我們,生活真是太幸福了!我們能夠學習各種知識,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裏,優秀的老師認真教導我們,教會天文地理、繪畫音樂;放學後,我們自由的呼吸新鮮的空氣,鳥兒也自由的飛翔。

可是即使這麼好的條件,作爲學生有些人還不去珍惜。我們一定要努力學習,磨礪自身的意志,讓童年不留下遺憾,讓父母和老師對我們的關愛開花結果,用優異的學習成績去回報他們,我們要敢於迎接挑戰、永不言敗!

讀《童年》有感13

這本書講述了小孩阿廖沙三歲到十歲這段時期的生活狀態,他在幼年時期就失去的父親,勤勞善良的母親因無法養活他,只好把他送到外祖父家度過童年。

高爾基只上過三年學,十一歲就走向社會,開始了自食其力的生活。他當過學徒、搬運工、守夜人、麪包工等。他從小飽受痛苦的煎熬,受盡外祖父與兩個舅舅的,幸好還有慈祥善良,聰明能的外祖母,把他教育成一個正直勇敢,充滿愛心的孩子。還有淳樸的小茨岡,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裏,獻身於科學的知識分子“好事情”……在高爾基的童年中,我還知道得當時俄國腐朽的社會制度,黑暗現實和自私、愚昧的小市民氣息。與高爾基有着同樣經歷的人有很多,在我們的身邊就會有一個,先不說他們那些不普遍的,就說說生活在貧困山區的兒童,他們家境貧窮,好的還有好心人資助讀書,不好的從小就要擔起整個家,供弟弟妹妹讀書,每天起早貪黑,跋山涉水去學習、去工作,回到家還要做飯,自理。說實話,只要我們每個人捐獻一份愛心,即使不多,也可以幫助很多困難的人。

當我提到這些事的時候,我想很多同齡人都會說,如果我生活在當時那些惡劣的環境時,我也一定會自立自強,尋求到生存的方法。但是,又有誰會了解到當中的艱辛、悲苦呢?當我讀完高爾基的童年時,相比之下,我才發現原來我就是那隻在蜜罐中長大的蜜蜂,從小就不用對生活擔憂,長輩會給你採蜜,而我唯一要做的就是好好的吃完這些我自以爲已經吃厭了的父母的呵護。與貧困山區的夥伴相比,我們又是那麼的幸福,我們現在有這麼好的教育,又有父母、長輩在身後作我們的精神支柱,給我們前進的動力。只要我們腳踏實地,就一定能在衆人面前脫穎而出。

最後,我還想說一句,童年已經過去了,我們可以回味,但我們不要老是想着以前,應該要放眼未來,向着目標,往更遠的地方前進,創造出更加美好的前途。

讀《童年》有感14

這個假期,我讀了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說《童年》,它深深地吸引了我。高爾基出生在一個貧窮的木工家庭,在殘暴的沙皇統治時期,他吃盡了苦頭,幼年不幸喪父,受盡外祖父的虐待。然而就在這樣可怕的環境中,善良慈祥的外祖母如一盞明燈,照亮高爾基孤獨的人生,使他在黑暗中獲得生活的勇氣和信心。我一遍遍地閱讀,從書中真真切切地明白了,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一個充滿童真、快樂與幸福的童年。

外婆的童年 苦中有澀

假期裏,我終於可以去臨安的外婆家住上幾天。像往常一樣,吃過晚飯,我們就在房前的空地上乘涼聊天。

聊着聊着,我好奇地問外婆:“外婆,你小時候的生活是什麼樣的呀!”不料,外婆聽了我的話長長地嘆了一口氣。原來外婆出生在60年代,那正是我們新中國最艱難的時期。外婆說到小時候的事,印象最深的就是一個字餓。那時村裏過的是集體生活,雖然家家戶戶到按人頭分到了口糧,可這糧食根本不夠一家人吃飽肚子的。家裏的大人因爲要下地幹活掙工分,還能吃上一碗乾飯,小孩子就只能喝粥,有時把番薯、野菜當飯吃。有幾年遇上自然災害,外婆說她還吃過穀糠。後來,太外婆生病躺牀上了,10歲的外婆只能放下她心愛的書本,拿起柴刀去當了放牛娃,開始爲家裏掙工分賺錢了。從此,外婆白天不管颳風下雨都上山放牛、砍柴,回到家還沒歇上一口氣,就開始幹起家務活,燒飯、洗衣、做鞋、補衣。村裏的大人們說起外婆這個小傢伙,都會豎起大拇指誇她真能幹。10歲的外婆就這樣還沒好好享受她的童年生活,就已經用她稚嫩的肩膀頂起了半個家。

媽媽的童年 又酸又甜

媽媽的童年生活我早就耳熟能詳,要知道在我上幼兒園時,這些事情就已經被她天天當睡前故事講了一遍又一遍。

在媽媽的故事裏,她既沒有好玩的玩具,也沒有好吃的零食,可她卻擁有一羣親密的小夥伴。每天,村子裏的孩子放學回家,一丟下書包就滿村子的呼朋喚友。不管男孩女孩,衝出家門就往田野裏跑,開始一天最盼望的遊戲時間。沒玩具,自己做:幾根細竹竿一綁,糊上撿來的舊報紙,自制的風箏完成了。大家扯着風箏在田野裏狂奔,沒人在意風箏能不能飛上天,玩得開心就好。沒有零食吃,自己找:別人田裏的番薯挖了去燒烤,路邊滿地的嫩草莖和新葉芽揪了就敢往嘴裏塞,頗有當年神農氏勇嘗百草的架勢。用老媽的話說,只要是天上飛的,地上爬的,水裏遊的,凡是抓得到的都是他們的玩具。別看每個孩子在大人眼皮底下老老實實的,一轉身去了田地裏簡直個個都是混世魔王附體。說實話,媽媽小時候生活條件不算好,可媽媽的童年生活卻精彩的讓我羨慕不已。

我的童年 甜甜蜜蜜

作爲出生在二十一世紀的00後一代,我的童年生活無疑是幸福和快樂的。新中國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建設,現在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越來越好。

我剛一出生,就成了全家人的小寶貝,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都圍着我一個人轉。我簡直就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公主”生活。你只要一走進我的房間裏,就能看到大大的書架上擺滿媽媽精心給我挑選的各種童書,角落裏堆着滿滿幾箱由爸爸給我張羅的心儀玩具。說真的,從小到大,只要是我想吃的、想玩的,爸爸媽媽總是儘可能地滿足我的願望。平時週末一有空閒,爸媽還會約上三五好友來一場說走就走的短途旅行。進入小學後,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了。我不僅在學校裏學習到豐富的文化知識,還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體育節、藝術節、讀書節等活動,鍛鍊了自己的能力。我想全校老師這麼用心良苦的組織各種形式的活動,就是爲了我們都能健康成長,都能有一個幸福難忘的金色童年。

和高爾基相比,和外婆相比,我的童年是燦爛的,是彩色的;是沒有煩惱痛苦的,更是無憂無慮的。

讀《童年》有感15

高爾基的《童年》讓我印象深刻。剛翻開這本書,我就被這本書給吸引了,我便一口氣讀完了它。《童年》的主人公阿廖沙的童年生活深深地打動了我:他四歲就失去了父親,跟隨着痛哭欲絕的母親和慈祥的外祖母到搬專橫的、瀕臨破產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卻經常捱到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處處保護着他。在外祖父家,他認識了很多親戚,這其中包括兩個自私、貪得無厭的、爲了分家不顧一切的米哈伊洛舅舅和雅科夫舅舅,還有兩個都叫薩拉的表哥。

在捱到外祖父的毒打的時候,樸實、深愛着阿廖沙的伊凡每次都用胳膊擋外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儘管會被抽得紅腫,但強壯的他,後來卻在幫二舅雅科夫擡十字架時給活活壓死了……阿廖沙的童年是在一個典型的俄羅斯小市民的家庭裏度過的:貪婪、殘忍、愚昧;父子、兄弟、夫妻之間勾心鬥角;爲爭奪財產常常爲一些小事爭吵、打架……但在這個黑暗的家庭裏,有一個勤勞、堅強、善良、和藹的外祖母。她常常給阿廖沙講好聽的神話故事,也默默地教他做一個不想醜惡現象屈膝的人。

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就像他的家庭一樣。周圍殘酷的事情太多了,有時甚至連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竟會發生那樣的事情。但好在有外祖母――全家人的精神支柱。和阿廖沙相比,我們的童年是多麼燦爛的,是多麼歡樂;是沒有煩惱痛苦的,更是無憂無慮的。有那麼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麼叫做“打”,因爲我們從沒有經歷過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當然,除此之外,我們的生活中也很少有家人之間的勾心鬥角,爲爭奪財產而打架爭吵之類兇狠的事情。更不會發生殘忍的把某個無辜的人無端地折磨致死這類想都沒想過的恐怖事件。

有人說,我們是小皇帝、小公主,這一點也不假。如此比較,我們的童年和阿廖沙的童年有着天壤之別。我們是多麼幸福呀!我們從來不用考慮衣食住行。但擁有着這些,我們並不知足。我們總是奢求更多。因爲,在我們眼裏,大人們掙錢是那樣的容易,似乎都不費吹灰之力。我們多天真啊!但讀過《童年》之後,我們應該悔過自己曾經的奢侈,我們應該不再浪費,我們應該學會珍惜。讀完這本書,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就是從現在開始。我們不能再奢侈,不能再浪費;我們要開始爲長輩們着想,學會體諒他們;不僅如此,我們更應該開始懂得自己是多麼幸福,自己是多麼幸運呀!

TAGS:有感 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