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名著讀後感>

讀《西遊記》有感[經典]

學問君 人氣:7.13K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西遊記》有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西遊記》有感[經典]

讀《西遊記》有感1

大河奔流,如無暗礁狂飆,怎會激起驚天波濤,浪遏飛舟?鷹擊長空,若非明箭暴風,怎能經歷雷電霜雪,振翅高飛?《西遊記》就是一部戰天鬥地、經歷困難洗禮,取長補短、成就最終夢想的奮鬥傳記。撇開取經團隊的核心唐僧不提,三位徒弟的西行成長之路就帶給我們深厚的人生哲理。

堅持攀登

漫漫取經路,就是充滿未知與艱險的人生之路,九九八十一難,就是橫亙歲月中不期而遇的攔路虎。大師兄悟空爲保護師父求得真經,一路降妖除魔,克服種種困難,最終達成了目標。我們在生活學習中也一樣,“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面對未來的'不確定因素,最好的辦法就是明確目標、堅持行動。困難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最好的辦法就是燃起鬥志、迎難而上,而不是消極應對、被動逃避,同時堅持也是重要的品質,哪怕被各種緊箍咒束縛,我們也應鍥而不捨,堅持不懈,攀登自己人生的一個個新高峯。

上下求索

經歷過天庭的幸福生活,擔任過威風的天蓬元帥,即使被貶落凡塵,錯投豬胎,二師兄悟能也懂得知足,在任何時候都保留“放棄”的選項,隨時做着散夥回高老莊的打算。他從不掩飾自己的天性,每天吃吃喝喝、高高興興、嘻嘻哈哈,但關鍵時刻總會爆發小宇宙,打出一片新局面。

活着,勇敢地活着。生活之路,道阻且長,我們需要不斷上下求索,探明自己的目標,積極地追求卓越。但也要試着知足常樂,欣賞沿途的風景,必要的時候不妨放慢腳步,且行且珍惜,放飛自我,將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都有質量地度過。

淡泊致遠

三師兄悟淨原是捲簾大將,只因失手打破玉帝心愛的琉璃盞被迫承受流沙之苦。被菩薩點化認了師傅之後,存在感也不是很強,和白馬一樣,默默地承擔後勤工作。一開始讀書覺得他很平凡,可事實不然,多次緊要關頭,他都爲師傅和大師兄道破玄機,顯然是一個大智若愚、不露鋒芒的“佛系”師弟。縱然註定是主角的陪襯,他仍然盡着綠葉的本分。他的平凡、沉默,顯示出奉獻者對命運、外物的淡泊,最終也修成正果,實現了夢想。就像世間沉默的大多數人,可能終生都做着默默無聞的普通工作,過着淡泊的生活,但並不妨礙我們擁有夢想,也不能阻止我們勇敢地追求夢想、實現夢想,正像一首歌唱的“有夢想,誰都了不起”!

閱讀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不但使人領略了佛法無邊,也讓我們感受了世間百態,對生命和生活有了新的思考,這就是名著的魅力!

讀《西遊記》有感2

《西遊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他是一部富有浪漫主義的傑作,也是一部令兒童喜愛的動畫片和富有思想光輝的小說。西遊記大致講述了孫悟空、豬八戒、唐僧、沙僧你與白龍馬一路上消除妖魔鬼怪,一同團結努力,經歷了是八十一難,最後終究到達西天取回真經的過程。《西遊記》既是一部動畫片,又是一部自傳體小說。作者吳承恩將書中主人公描繪的惟妙惟肖。

唐僧是取回真經的核心,他一心向往取經,一路上收下了三個徒弟。他是如來佛祖的二徒弟“金蟬子”轉世。唐僧在一路西天取經過程中總被妖怪受盡欺凌,因爲他十分迷信,只看人的表面不看人的本性。他不分人妖,一心幫助他人,終究自己吃虧。但唐僧面對金錢、美貌從不動心,他心地善良,看到困難的`人馬上前去幫助,正因爲這樣,他多次被抓到妖洞受難,並且屢教不改。

我喜歡孫悟空他的火眼金睛。他能看透一切事物妖魔鬼怪僞裝的外表。他一個筋斗能翻十萬八千里,維護着唐僧西天取經。在途中,雖然他們有鬧得不愉快的地方,但透過師兄弟的勸解就慢慢和好了。孫悟空是一塊石頭孕育的,因他被花果山的猴子們稱爲大王,所以有些得意忘形。他大鬧天宮,品美酒吃桃子,上竄下跳,因此被如來佛壓在山下500多年。孫悟空身材敏捷,忠心護主,總能打勝仗。

豬八戒和沙僧也是唐僧的兩個徒兒。豬八戒的武器是九齒釘耙。他長着一副豬臉,因此所有女孩兒都討厭他。他調戲嫦娥惹怒玉帝,在高老莊搶佔高小姐爲妻。他的所作所爲被孫悟空制服。從此,跟隨唐僧一同西天取經。沙僧在蟠桃會上打碎了琉璃盞,被貶入人間,當了妖怪。遇到唐僧後,他一心跟着唐僧任勞任怨憨厚無私。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們應該學習他們的長處,補足自己的短處。

讀《西遊記》有感3

每當暑假時電視中都會播放各個版本的電視劇《西遊記》。只要電視裏播放《西遊記》,我甚至可以不吃飯也要觀看,爲此,我沒少挨爸爸的“罵”。今年剛放暑假爸爸送我一本《西遊記》,一拿到這本書我馬上就看了起來,我越看越覺得好看。

《西遊記》以唐僧西天取經爲主線,講述了一心想修成正果的唐僧,能夠斬妖除魔、神通廣大的孫悟空,貪生怕死、好吃貪睡的豬八戒和老實忠誠、默默無聞的沙和尚師徒四人從東土大唐去往西天取經的故事,他們一路斬妖除魔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得真經回到東土大唐。不知不覺地我被那個能夠上天入地,有七十二般變化的孫悟空所吸引,被那一個個性格鮮明、活靈活現的神仙或妖魔鬼怪及書中那一個個扣人心絃的故事所打動。

讀完了《西遊記》,心裏有了與以前不一樣的感觸。讀書、做事,都貴在堅持。朱熹《讀書有感》一詩寫道:“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人若要不斷長進,就要不斷地讀書、學習,探求新知識,吸取書中的營養。毛主席在安源號召工人蔘加革命時講過到“我們應該要像西遊記裏那匹白龍馬一樣,就是馱着中國革命,一步一步向前走。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直至把中國革命馱到最後的`勝利。”我願意做一匹馳騁疆場的戰馬,爲我國全面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我更願意做一匹承載事業的戰馬,爲我們國家繁榮富強建設不停奔跑,奮鬥畢生。

讀《西遊記》有感4

網上曾有段子戲說《西遊記》,有後臺的妖怪全被接走了,沒後臺的則被孫悟空一棒打死,所以讀《西遊記》得從後往前讀。不愧高手在民間,想法奇特,令人捧腹又深覺在理。

後接觸國學,儒釋道皆有淺嘗。佛講普度衆生,衆生平等,世人皆可超度。妖怪如有懺悔之心,觀放下屠刀,自然是要給他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所謂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嘛!

將妖怪亂棒打死,自然大快人心,但這不是佛,是俠;沒有了普度衆生的慈悲,沒有了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悲憫,少了對生命的`關照,只有江湖恩怨但快意,永遠成不了經典,成不了四大名著。

我們討厭唐僧,覺得他迂腐、無能、還善惡不分,那是因爲我們用得失功利心去判斷。雖然唐僧人格缺陷很多,但人性光輝更多,光就他對信仰的虔誠和立場的堅定,從不因名利權色,受誤解委屈而動搖,就足以領導三徒弟,不管是大聖還是元帥,更不說那個捲簾大將了。能在其位,必有其長。

讀《西遊記》有感5

從小我就喜歡《西遊記》,看過不知多少遍。但我看的都是動畫片和電視劇,不是整本的原著。那時候我認爲:知道內容就好了,爲什麼還要花那麼多時間去看那種又大又厚又難懂的書呢?

進入初中,語文老師讓我們午讀時間看《西遊記》。於是,我便開始讀了。起初,我只是隨便地看一看,但是,不一會兒,我就被書中的情節和人物迷上了,簡直是愛不釋手。我因爲被書本迷得太厲害了,所以弄得茶飯不思。

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爲了造福人們,唐僧和他的三個徒弟去西天取經,。他們要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才能取得真經。在取經路上,他們遇到了很多妖怪。有的妖怪因爲聽說吃了唐僧肉會長生不老,而千方百計要活捉唐僧,把他煮了吃;有的女妖精覺得唐僧一表人才,就把他抓去,強逼唐僧和她成親;有的妖精危害人間,殺害人民,弄得人心惶惶……但是這些妖精都被孫悟空打敗了,就算孫悟空打不敗他們,也能找他的神仙好友來幫忙,最後妖怪們要麼被打死,要麼被制服。他們師徒四人,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後,終於取得了真經,造福天下百姓!

我感覺我不是在看書,而是在看電影,因爲作者吳承恩的描述栩栩如生,好像他們就活生生地在我面前:品行端正,又堅定信念的師傅唐僧;擁有無窮本領,天不怕地不怕,機智勇敢的齊天大聖孫悟空,憨厚老實,有力氣,但又貪吃,貪便宜的.豬八戒;勤勞,安守本分,敦厚的沙和尚。我用了差不多一個星期的時間才把這本名著看完。

讀完《西遊記》,書中的人物時時浮現在我的腦海裏,他們的精神也鼓舞了我。我要學習孫悟空不達目的絕不放棄的精神,學習八戒的憨厚老實,有力氣,學習沙僧的勤快,學習唐僧的執着,有堅定信念,不畏艱險,鍥而不捨。我還懂得了做事時應該百折不撓,有始有終,不能半途而廢。回想起我以前做事有頭無尾,不能堅持到底,我是多麼的慚愧啊,但是,從我讀完這本名著後,這種情況會永遠的消失。

《西遊記》真讓我獲益良多啊!

讀《西遊記》有感6

俗話說,四大名著是中國的珍寶,所以我認爲《西遊記》算是我最喜歡的一部名著了。

西遊記的作者是羅貫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齊天大聖——孫悟空。他不僅武功蓋世,能騰雲駕霧,來去無蹤,我最敬佩的還是他知恩圖報,寬宏大量的高尚品質了。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我想孫悟空真正做到了這一點。五百年前他大鬧天空後被如來佛壓在了五行山下,唐三藏只是撕去了符咒,讓孫悟空重獲自由罷了。就這點微不足道的恩情,他竟用自己的一生來回報。在護送唐僧西天取經的途中,他斬妖除魔,明察秋毫,爲了唐僧有時竟捨命相救,這是多麼可貴的.精神啊!而我呢?整天在家“呼風喚雨”,爸媽給我的恩情,我又是怎麼回報的呢?有時爸媽稍微批評我幾句,我就生氣頂嘴,更何況,父母們對我們是好意,我們怎能辜負,我們要以孫悟空爲榜樣,調整我們自己的行爲。

在這九九八十難中,師徒四人十分艱辛,從來沒有放棄過,就算再大的困難他們也會想盡一切辦法,而我們,有時候在學習的道路上遇到一點點困難,就想退縮,看完西遊記,我慢慢的合上書,我頓時感覺,我們就像溫室裏的花朵,承受不了外面的風雨,所以我在這個社會應該多多磨練自己,給自己更多的機會去展示自己,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所以加油吧!

外面的社會永遠都是多彩的,多彩的同時也是危險的,就看你有沒有一顆感恩,堅強的心,去寬容一切,去包容一切,人人都如此,世界會更加美好,同時世界也會因爲你而更加精彩!

讀《西遊記》有感7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這是我讀完《西遊記》後最大的感受。

四個性格迥異的師徒四人,因西天取經而走到了一起。足智多謀的孫悟空,會在師父和師兄需要幫助時挺身而出;憨厚老實的豬八戒,雖然有些貪吃和好色但卻也對師父忠心耿耿;沉着淡定的沙僧,雖然平時在路途中一聲不吭,也可爲西天取經做出了許多貢獻;善良心軟的唐僧,儘管有的時候會人妖不分,錯怪徒弟,但卻是菩薩心腸。如果說從東土大唐到西天之間的距離是一條五線譜的.話,那麼他們師徒四人就是一串音符;如果說那路途是一疊白紙,那麼他們師徒四人就是密密麻麻的文字……

但是在西天取經的過程中,當然會遇到許多麻煩。這些困難不僅僅伴隨他們三年五載,而是漫長的二十七年,二十七年的歲月,他們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人們都說,挫折使人成長,真是不假。八十一難的歷練,八十一難的成長,八十一難的堅持。十萬八千里,孫悟空一個跟頭的距離,他們卻徒步走了二十七年。爲什麼放着舒服不享受?因爲,佛不是一般的人,人只有戰勝了千難萬險,纔可以取回真經。

讀《西遊記》有感8

在暑假生活中,自己重溫了《西遊記》這本書。既然它作爲我國四大名著之一,那麼必定有什麼地方值得我們去探索。

《西遊記》這本書出自吳承恩,作者運用“降妖除魔”這一主題並以生動形象的語言表現出一股正義的力量。令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便是“悟空三借芭蕉扇”這一回。此章具體講述了唐僧師徒四人來到火焰山時因爲熱不可耐,無計可施向鐵扇公主借芭蕉扇,可鐵扇公主因記恨孫悟空而拒絕,可悟空的足智多謀逼得鐵扇公主不得不將芭蕉扇借與師徒四人。在這章中我們可以看出悟空的足智多謀以及調皮的性子。作者將這一幕栩栩如生地呈現出來,不僅激發了讀者的閱讀興趣,還體現出作者文筆成熟且耐看。

在這本書中我們可以明確感受到唐僧的善良與仁慈,悟空的聰明及調皮,沙僧的老實和敦厚,八戒的天真及勇敢。正式因爲有了四人的`團結以及堅持不懈的精神做鋪墊,才得以唐僧能順利取得西經。換一處想,若是他們之間並無團結可言,遇到困難都如縮頭烏龜般退縮那麼必定會失敗。

在生活中也是如此,你有着一個偉大的夢想,但你不肯堅持不肯奮鬥,拿什麼去談成功。當別人站在高山之巔時,你只會去羨慕他們,埋怨自己爲什麼沒有如此好運,可你不會從中吸取教訓,反倒時如以往一般“行屍走肉”。當拖延症遇上懶惰會變得一發不可收拾。正值青春的年紀,我們要學會吃苦頭,用父母的話來說:“你現在不努力,將來苦的是自己。”“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既是生,那要活得轟轟烈烈,而轟轟烈烈的資本是成功,但成功的資本又爲堅持,所以只有堅持,你纔不枉來世間一趟。

我不是天生的王者,但我骨子裏流動着不讓我低頭的血液;我不是恰巧的成功,因爲我明白只有堅持,你纔有機會勝利。

讀《西遊記》有感9

師徒四人去取經,團結一致不分離。打敗妖怪做善事,終於取得真經來。猜猜這是什麼書?對了,這就是——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我在暑假裏讀了一遍,被書中的內容所吸引了。我來給你們講講吧!

這本書講訴的是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的故事。一個和尚叫唐僧,他要去西天取真經,在路上,唐僧先後收了三個徒弟,分別是大徒弟孫悟空,二徒弟豬八戒,三徒弟沙和尚。他們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回了真經!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三打白骨精》了。那一天,唐僧師徒來到白骨精所在的`山下,白骨精知道了,想要吃唐僧的肉,長生不老。於是,她自己就變成了一個人的模樣,去誘惑他們,孫悟空用火眼金睛看出她是一個妖怪,就一棒把她給打死了,可是白骨精的真身卻飛走了,唐僧還以爲孫悟空打死了人呢!後面兩次情況也是這樣,最後唐僧以爲孫悟空打死了一家三口,狠心把他趕走了。後來唐僧和沙和尚被妖怪抓走了,唐僧這才明白自己錯怪了悟空。豬八戒沒辦法救出師傅,只好去花果山請孫悟空,最後悟空終於將妖怪打敗,救出了唐僧和沙和尚。我明白了:團結就是力量!

在讀這本書時,我想:“孫悟空神通廣大,但是還得團結,不能退縮。不然,也會被妖怪打敗的。生活也是這樣,也要團結,不能退縮,這樣才能克服困難!我也要和大家團結一致,不怕困難,堅持不懈,我相信再大的困難也能解決!我絕不會被困難這個‘大魔頭’擊倒!”

拉封丹說得好:“若不團結,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只要我們團結一致,不怕困難,就沒有解決不了的事! 我們只要有了像唐僧師徒的那種精神,必將會收到好的回報!

《西遊記》真是一本好書,給我帶來了無限樂趣!你也來看看這本書吧!

讀《西遊記》有感10

在豐富多彩的寒假生活中我讀了家喻戶曉的《西遊記》,它使我感慨萬千,受益匪淺。

話說那東勝神洲有一座花果山,山上有一塊每天吸收日月精華的仙石。一天,石內蹦出個石猴。它帶領衆猴找到“水簾洞”,佔山爲王。後拜師學藝,到天宮作了一位管天馬的.小官,因不滿玉帝所許的官位,大鬧天宮,被如來壓於五行山下。五百年後,被唐僧所救,同豬悟能、沙悟淨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最終修成正果,取得真經。俗話說:堅持就是勝利。沒有堅持,哪來的勝利?唐僧師徒四人立下一定要取得真經的目標,他們正是靠着堅持,渡過九九八十一難,最終修成正果,取得真經的呀!在生活中,有些人沒有持之以恆的精神,還沒堅持,就已經放棄了。有些同學剛開學時激情四射,立下豪壯的目標,一定要好好聽課,一定要成爲好學生,一定要超越自我……

可上學後依然我行我素,當一學期過後,回首看看這半年的學習生活,卻突然發現還是以前的老套路,仍然一事無成。下學期的目標甚至更多,但收穫的總是一次次的失望。還有一些人立下了目標,雖然堅持了一會兒,堅持得不長久,而且是斷斷續續地堅持,這樣顯然也沒什麼效果。真可謂是“三分鐘熱度”,就像我一樣。開學時立下目標,前1~2個星期表現超好,但過後開始慢慢鬆馳,老師和家長鼓勵N次後,並等待了N次後,纔在測試中冒一冒,然後又歸於沉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當跬步和小流分散到365天后,日日重複着相同的步驟,許多人沒有到千里和江海時就已經放棄了。

我們做事一定要有持之以恆的精神,不要被困難所打倒,這樣纔會成功。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讀《西遊記》有感11

說起西遊記,大家腦中自然浮現出的肯定是機敏的齊天大聖——孫悟空,老實又忠誠的沙和尚,善心的唐僧,兇惡的妖魔鬼怪。而我最喜歡的卻是豬八戒,也許大家會疑惑了:“豬八戒?我沒聽錯吧!又醜又笨,還貪吃,有啥好的'?”但,你可知他雖有着醜陋的外表,卻是《西遊記》中最實在的人,他就是他,一個最真實的他。

就像《西遊記》中有一回,師徒幾人要散夥了,可他卻一心想着回高老莊。那高老莊有什麼好的?還不如跟孫悟空回花果山去,這頭豬也太笨了。也許你是這樣想的,其實他之所以一心要回高老莊,是因爲它永遠忘不了高小姐,他雖然好色,常被妖怪的美色所迷惑,但它心裏卻把高小姐放在第一位,誰也無法替代。

其實說到這兒,你可能會想,既然高老莊有他最愛的高小姐,那爲啥他還要跟唐僧去取經呢?待在高老莊不行嗎?那是他的一種精神,一種別人學不來的精神。用他的話說就是,既然去了,就要取得真經,絕不會半途而廢,沒有放棄二字。

也許在你心中他仍然是一個既好吃又好色的豬八戒,但他的真實,他的忠誠,他的專情,他堅定的意志,他的真誠,永遠印在我的心間,流淌在我的血液之中。而至於他的好色,他的好吃懶做,他的沒主見,以及醜陋在我心中化爲了一陣空無。

文以載道,重在思想。

讀《西遊記》有感12

鎏秀的山峯,影影綽綽上下浮動的霧靄,澄澈潺潺的小溪,遒勁婆娑的蒼松。晨曦,渲染了茵茵翠綠,雲霞披拂玫瑰金,曙光破雲而出,照亮世界和我……

我的.童年,是一盞小小的琉璃盞,搖曳跳動的火光,折射出最絢爛璀璨的光華,是誰點燃了這盞燈,使它不再腐朽?

很小的時候,我便透過那臺灰白的老舊電視,看到了最美的顏色——《西遊記》,它令我魂牽夢縈,無法忘懷。在我心上烙下印記。

大了一些,我讀了《西遊記》這本厚重的小說,在此之前,它透過電視在我眼前演繹了無數遍。儘管如此,我也看得津津有味。在我看來,小說是最質樸的,情感色彩也最濃。

印象最深的角色,非孫悟空莫屬,他是鮮活,真實,勇敢。我上網查閱關於孫悟空的故事,也看到了許多以他爲原型的小說,心中有些不滿。這些小說,大致與這個人物相似的兩三成罷了。不過這側面說明了《西遊記》這本書的厲害之處。

我中意這個角色,與他相比,我實實在在少了許多果敢、聰慧。不過我依然喜歡他,這是我心靈上的寄託。

孫悟空,他實在是個可愛的人!

讀《西遊記》有感13

我讀過很多書,有《西遊記》《三國演義》《父與子》等等,而我最感興趣的是《西遊記》了。

這本書敘述了唐三藏與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和白龍馬,一路降妖除魔,歷經八十一難,最終到達西天取得真經的過程。作者用豐富而大膽的`想象,向人們展示了一個絢麗多彩的神魔世界,併成功刻畫了孫悟空、豬八戒等不朽的藝術形象。同時,作品透過無數充滿鬥爭的幻想情節,意味深長地寄予了廣大民衆對惡勢力的反抗精神和戰勝困難的樂觀精神。

這本書我最佩服的是孫悟空,他可厲害了。我每天都在讀這本書,讀到第三十一難時孫悟空變成了牛魔王騙走了芭蕉扇時,覺得他太了,能化腐朽爲神奇。讓我想起我的同桌劉婷玉。有一次她在寫數學卷子,數學書也在桌子上還是翻開的,我一不小心把墨水倒在了她的數學書上,她哭了起來。不,她靈機一動,在那個地方畫出了一個漂亮的女人,她總能把壞事變成好事。孫悟空不僅聰明還很善良,總是幫助別人,我決定要做個勇敢,善良的人。

透過讀《西遊記》,我明白了從今以後無論做什麼事情都不能想都不想就下決心,要多動腦子。

讀《西遊記》有感14

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願望,但一個人的願望卻由自己對人生和社會的瞭解、認識和把握的程度不同而會不同和變化。

毛澤東曾說:“如果一個人十年來未找到真理,十年都未立志”。找到了自身生命中存在真理就確立了自己的人生信念和目標,就找到了獨一無二的偉大的人生和事業,一個人如何才能人生定位,找到和確立自己始終不渝的人生信念和目標!這隻能其從的人生努力奮鬥中去探尋追問,只有其人生體驗才真正包涵了他人生的獨一無二、包涵着他生命旅程中的真理。他必須在其深心裏問他自己:“到底我該生該幹什麼?!”你必然能幹成什麼!在你的人生努力中要真誠地執於自問。那麼,在你的苦苦的自我追問之下,在所有的世俗社會所引發的.人生願望和目標全部消失之後,一個出自你內心深處的、綜合你生命所具有的全部、將會激勵和喚起你去始終不移地去實現它的人生信念和目標就會自你心中升起!它就是你人生中、心靈深處升起的太陽。即使是在你未來的人生征途中處身黑暗,你都能看到人生和事業的依稀希望和光輝,它將喚起你生命所具有的全部才智和力量去成就你這獨一無二的偉大而輝煌的人生和事業。

你與生俱來的、在你心中激揚流淌着的那股心力、內在力量,名之爲悟空,行者就是你必須要以自己的行動在生活的實踐中肩負和履行你的責任和道義,一個人對現實的關注和生命自身所具有的生活能力名之爲豬悟能,八戒就是自己爲生活之所得必須要嚴格遵循的一定準則;在理想與現實之間內心發生的矛盾衝突,因左右爲難而容易導致人生的傾斜——能否行之於中庸、泰然和鎮靜——這種能力名之爲沙悟淨,和尚就是服從於高尚的目的和動機;對自己所覺知和把握的是和真理能堅定不移地貫徹和遵循,這種堅定的意志力稱之爲龍馬;而在內心裏始終如一地抱持一個自我期望的、要去達到的一心之所繫的心願和目標就謂之爲唐僧。——這就是古往今來所有成就偉大的偉人和天才都具有的成就偉大事業的五種偉大的內在素質。正是這五種協調的內在素質,使人們一旦發現和確立了自己的目標,就會始志不移地去達成它。——這就是牛頓何以在獲得蘋果落地的啓示之後會不懈地去探索,從而能發現萬有引力定律;馬克思從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中獲得了啓示之後會不懈地去探索,從而發現了經濟規律的內在原因,……事實上,有廣泛的人在蘋果落地、衣食住行……中產生過困惑和啓示,但人們不會把這個問題當真地去探索出個究竟,他們在真理召喚他的時候會放棄它,對它棄耳不聞。但如果一個人具備了這五種良好的內在素質,他就會在自己的人生中不遺餘力地去爲真理而鬥爭。

讀《西遊記》有感15

不同的書,帶給人不一樣的感受:有的書像一盒五彩的筆,爲生活畫龍點睛;有的書像一束康乃馨,沁人心脾;有的書像一個太陽,點亮世界而《西遊記》又給大家帶來怎樣的故事和啓示呢?請聽我一一道來。

這本書主要講了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的故事。師徒四人在取經的路上遇到過許多妖怪,比如白骨精、黃袍怪、蠍子精、老鼠精、紅孩兒、金角大王和銀角大王等等。但是他們在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後,最終成功取得了真經。

在西遊記中有一位人物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他就是沙僧。沙僧在後面挑着那個又長又重的擔,總是在後面默默的付出着,我被他這種品質深深感動着。記得有一次大掃除的時候,我的任務是擦黑板,等我擦完後又去幫助其他人掃地、拖地、擦玻璃等等。老師看到後表揚了我,當時,我爲自己能爲班級做一點貢獻感到無比光榮!

我們的.班集體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像他們師徒四人一樣,只要大家都能爲我們的班集體付出百倍努力,我們一定會實現這個目標。

書中的師徒四人像朋友一樣陪伴着我,鼓勵着我,他們讓我懂得了堅持不懈的道理,在以後的日子裏,我將繼續努力,和同學們一起勇敢的面對困難,堅持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