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名著讀後感>

讀西遊記作品有感

學問君 人氣:1W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讀西遊記作品有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西遊記作品有感

讀西遊記作品有感1

《西遊記》是一部古代長篇神話小說,孫猴子的千變萬化、通天本領,取經途中的艱難險阻、神魔鬼怪,天帝的高高在上,地獄的恐怖場面,西方世界的莊嚴妙相,都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吳承恩巧妙地將社會現象融入到文學作品中,同時也反映出當時民衆渴望掙脫束縛、追求自由的願望。

在他們師徒四人中,我最不欣賞的便是唐僧。他除了有一顆堅定的心,對佛祖始終抱着虔誠的態度外,別的一無是處。唐僧軟弱無能,取經路上除了打坐唸經外什麼都沒幹過,還只會幫倒忙。每次悟空告誡他可能會有妖怪時,他總是說:“哪有那麼多妖怪?”結果被妖怪捉去了,還得孫悟空去救。都說唐僧仁慈,我看是對惡人仁慈,對孫悟空可沒那麼慈祥,念起緊箍咒來毫不留情,疼得孫悟空滿地打滾還沒有停下來的意思,真是典型的敵友不分。與其說是唐僧西天取經,收了孫悟空當徒弟,不如說是孫悟空西天取經,收了唐僧當師傅。

說起孫悟空,那可是我從小到大的偶像。他智勇雙全,堅強勇敢,同時也有情有義。他調皮可愛卻不失成熟穩重,在困難面前總能透露出常人所沒有的鎮靜。孫悟空知恩圖報,一心一意跟隨唐僧西天取經,一路斬妖除魔,立下了汗馬功勞,即使被唐僧誤會也一向擔心着師父的安危。

最終,九九數完魔滅盡,師徒四人修得正果。由此可見,在這個世上沒有辦不成的事,僅有辦不成事的人。只要有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毅力,就必須能夠到達成功的彼岸,實現人生的價值。

讀西遊記作品有感2

《西遊記》的作者是中國明朝的吳承恩,歷史不能說十分遠古。故事明顯受到西土佛教文化的影響。然而,我們能夠說,它是真正的中華民族的神話故事,故事驚險曲折,想像離奇,是中國最偉大的神話小說。幾百年來,它被全民族一代又一代的男女老少所喜愛,在能夠預見的未來,它還會以其特殊的魅力幾百年、幾千年地流傳下去。

對這個神話故事的分析,將使得我們透視人類精神世界、研究人格心理學有着極爲深刻的發現。

《西遊記》中描述了一個從石頭中誕生的仙猴,在創造了大鬧天宮的傳奇事蹟之後,曾受到嚴厲懲罰,後又理解了佛祖的安排,走上去西天取經的道路。在漫漫的取經之路,歷盡千難萬險,戰勝羣妖惡魔,最終護送唐僧到達極樂世界,完成了取經的使命,自我也由此修成了正果。

故事自始至終充滿了孫悟空的英雄主義,表現了人與客觀環境鬥爭的實踐性,表現了人在實踐中不斷地解決矛盾、戰勝客體、征服世界的努力。

僅從表面意義看來,故事供給了一種在幻想的.境界中解決幻想的矛盾的旋律。或許僅僅以這個表面的故事,就能夠使我們找到它廣泛流傳、長久不衰的魅力。

讀西遊記作品有感3

近幾天,我讀了《西遊記》這本名著,我被深深地吸引了。它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無論做什麼事,都需要有堅定的毅力,不畏艱險,才能取得成功。

《西遊記》它是四大名著之一,講述的是石猴孫悟空。天蓬元帥豬八戒。老實的沙僧陪着師傅唐僧師徒四人不遠萬里去西天取經的故事,在取經路上,他們不畏艱險,長途跋涉,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才取得了真經。

這本書最吸引我的一段是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他被善良的師傅誤會,認爲他殺生,冤枉他,可是他並沒有回到花果山,至死不渝地跟着唐僧,一向幫忙着他,可是師傅還是寫了休書,無奈之下,孫悟空被迫回到了花果山,到了最終,唐僧發現冤枉了孫悟空,真是追悔莫及。當忠實的孫悟空明白後,義無反顧地回到了唐僧身邊,救出了唐僧。儘管師傅休了他可是他們的情誼卻始終沒有斷,師傅永遠愛着他,他也深深地愛着師傅。我們同學之間相處也應當這樣,應當互相幫忙,彼此信任。

我們要學習他們不畏艱險,持之以恆的精神,踏踏實實地好好學習,不能做什麼事就半途而廢,那樣將一事無成。

讀西遊記作品有感4

《西遊記》這本書主要寫的是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的過程。在途中,孫悟空用高強的武功和火眼金睛保護了師傅一次又一次;豬八戒雖然貪財好色,但十分聽話;沙僧老實憨厚,在取經路上挑着行李,任勞任怨,立下了汗馬功勞。

這本書一共有108回,一到七回寫孫悟空在花果山稱王,及大鬧天宮,八到十二回寫了取經原因及唐僧的身世,從十三回開始一直到最後,寫的是唐僧師徒在取經途中所經歷的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取回真經,修成正果。

在這本小說中,我覺得沙僧雖然沒有孫悟空那樣的高超武功,也沒有豬八戒的圓滑,但他的品德和在取經途中的言行舉止都非常文明、講禮儀、講道德。他的這幾個方面是大多數人都做不到的。他的品行值得我們學習。

讀西遊記作品有感5

西遊記是明代著名小說家吳承恩用巧妙的語言描繪出來的。小說不僅僅充滿了神奇與奧祕,還給人們帶來了一些豐富的哲理。

在我們看來,唐僧也許只是一個飽讀經書、一心向佛的人,但他在困難面前卻顯示得臨危不懼、百折不撓。在貧苦百姓裏,他是那樣善解人意、助人爲樂;在徒弟面前,他則又是以一顆寬容而又鎮定的心,教育徒弟們。他這輩子,僅有愛,沒有恨,他的精神流泄千里,慷慨奉獻。

孫悟空雖然高高至上,總是把自我當成大人物看待,個性也比較衝動,多次與唐僧頂嘴,也多次與唐僧分離,可是他一路上斬妖除魔,多做善事,對師傅更是可敬可佳,最終跟隨師傅西天取經。能夠看出他是一個智勇雙全、身手敏捷、神通廣大、心地善良的人,也是一個既有正義感的人。

豬八戒是個典型的“懶”例子,整天遊手好閒,好吃貪睡,顯示出一種天真可愛的樣貌。聽到師傅遇到危難時,救不了,就開始想要回家,半途而廢是他的缺點。當然,他也有優點,幽默、善良、忠厚老實。孫悟空不在時,打妖怪和化齋這些苦差事就由他來完成了。豬八戒還懂得調節心境,這點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沙僧是一個忠厚誠懇,任勞任怨,正直無私,一心一意保唐僧西行,謹守佛門戒律的人,同時,他也是一個沉默寡言,不知變通的性格特徵。

總之,師徒四人每人都有長處和短處,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們應當學習他們的長處,哪怕是他們的短處也必須看看自我是不是也有,如果有的話,要努力改正,成爲一個十全十美的人!

讀西遊記作品有感6

拿出那本在書架上已微微發黃的《西遊記》,愛不釋手。沒翻開幾頁,隨着吳承恩爺爺的精彩描繪,就被其中的曲折的情節和唐僧師徒的離奇經歷給吸引住了。

孫悟空是《西遊記》中第一主人公,是個了不起的英雄。他有無窮的本領,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有着大英雄的不凡氣度,也有愛聽恭維話的缺點。他機智勇敢又詼諧好鬧,而他最大的特點就是敢鬥。敢與玉皇大帝鬥,叫響了“齊天大聖”的美名;敢與妖魔鬼怪鬥,火眼金睛決不放過一個妖魔;敢與一切困難鬥,決不退縮低頭。這就是孫悟空,一個光彩奪目的神話英雄。

說到豬八戒,他的本事比孫悟空可差遠了,更談不上什麼光輝高大,但這個形象同樣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滿身毛病,好吃,好佔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難,常常要打退堂鼓,心裏老想着高老莊的媳婦;他有時愛撒個謊,可笨嘴拙腮的又說不圓;他還時不時地挑撥唐僧念緊箍咒,讓孫悟空吃點苦頭。可是人們並不厭惡豬八戒,相反卻感到十分真實可愛。

師傅唐僧,雖說沒有孫悟空的本領、豬八戒的活絡、沙僧的勤快、白龍馬的腳力,但他品行端正,會念真經,不怕“千刀萬剮”,有堅定的信念。沙僧和白龍馬雖說沒有什麼大本事,但都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甘心當好後勤,不好出風頭。

書中寫唐僧師徒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重磨難,讓我聯想到了他們的執着、不畏艱險、鍥而不捨的精神。這確實是一種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只要我們能把一件事情從頭做到尾,不管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對我們來說也是一種成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