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名著讀後感>

論曹操――讀《三國演義》有感 1000字

學問君 人氣:5.43K

論曹操――讀《三國演義》有感_1000字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論曹操――讀《三國演義》有感_1000字,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論曹操――讀《三國演義》有感 1000字

論曹操――讀《三國演義》有感_1000字1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每當這首《臨江仙》出現在我的視野裏,耳畔就彷彿想起古典劇《三國演義》中楊洪基那深沉而雄渾的音調,令人神往令人神思。心底平靜的湖面也泛起美妙的漣漪,思想也像插上了翅膀一樣,隨着歌曲穿越千年時光,去追溯令人嚮往的歷史……而這,都來自《三國演義》——心中永遠的經典。

《三國演義》是一部歷史,e不詳盡而宏大的歷史。它記載了從東漢末年黃巾之亂到公元280年約一百一十多年的歷史。它以陳壽着《三國志》爲模版,經過作者羅貫中大膽的藝術創作而完成的,是高深難懂的正史以一種生動有趣,貼近生活的藝術表現形式展現在廣大羣衆面前,併爲人民所喜愛。《三國演義》又是一部小說,作者匠心獨運,以妙筆生花溝勒出桃園結義,過五關斬六將,火燒赤壁,借東風,長板橋等一系列生動的故事,爲婦孺皆知。他妙趣橫生的文字,以及馳騁於神出鬼沒境界的暢快,深深地打動了我,他,也成爲我心目中永遠的經典。

《三國演義》爲學者們列爲“四大名著”之一,而它也確實無愧於這一美譽。翻開書,就如展開了一幅畫卷。作者並不華麗卻十分準確的文字就像點點筆墨給這幅畫居然會出朵朵奇葩,使每位讀者都深深陶醉於中。這裏既有鼓角爭鳴,硝煙瀰漫的戰場,也有文臣武將爭權奪利,勾心鬥角的糾紛,也不乏風華雪月,情意深長的愛情。引人入勝的情節,讓人忘卻了這是在述說歷史。而分明是在娓娓動聽的講述一個個美麗而動人的故事,我想這大概就是經典之作與衆不同之處。

然而使《三國演義》個讓人覺得奇妙的是在於他的戰爭前後經歷的細緻描寫和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獨樹一幟。這恐怕是包括《史記》在內的其他史書望塵莫及的,比如赤壁之戰,戰爭的起因是劉備兵敗,曹操妄圖吞併入吳,諸葛孔明舌戰羣儒,周瑜抗曹是事情的經過,而後孫曹對峙,巧施連環計,火燒戰船這一連串驚心動魄的情節,掀起了故事的高潮,最後又以曹操兵敗,關雲長義釋華容道這原本出乎意料,卻又讓人欣然接受的結果圓滿的敘述了這宏大的戰爭。而在人物塑造方面,更可以看出《三國演義》的獨到之處,劉備的仁德,張飛,趙雲,許渚,典韋的勇猛,魯肅的憨傻都被描寫得淋漓盡致,而“寧可叫我負天下,不叫天下人負我”的曹操的毒辣,“安居平王路”運籌帷幄諸葛亮的足智多謀,還有“降漢不降曹”“義薄天雲”關公的忠義令然更是被刻畫的入木三分,讀完《三國演義》滿腦子都是那殺聲陣陣的戰場,個個形象栩栩如生,不禁佩服作者自然流暢的文筆和巧妙的構思,那種宏大一氣呵成的氣勢,令人讀完有種無可名狀的情感,深深地感受到了它的魅力。

《三國演義》一部鉅作!僅憑我的三言兩語又怎能細說?如今,硝煙離去英雄不在,千年古事已俱成塵灰,只剩那“刀光劍影,遠氣了鼓角爭鳴”的淡淡哀傷。

論曹操――讀《三國演義》有感_1000字2

《三國演義》是一部我國的古典名著,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戰爭故事。

翻開書,第一句話這樣說道:“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句話不無道理。書中以上百個人物、無數的軍事謀略,來闡述忠、仁、義、愛的人生道理,給我好好地上了一課。書中介紹了聰明機智、料事如神的諸葛亮;求賢若渴、內心又複雜的劉備;忠勇的關羽;英勇的張飛;嫉妒人才、心胸狹窄的周瑜;奸詐狡猾、但又是三國中人物塑造的最成功、最偉大的曹操……這些人物給予我了很深刻的思想。雖然人物性格不一,但在我的腦海裏有許多印象很深的人物:

關羽:他有着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手配青龍偃月刀。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斬顏良,誅文丑、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劉備,因戰敗降敵但一直在打聽劉備的消息,不辭辛勞。一開始,我對關羽的投降感到很不解,他不是隻忠於劉備嗎?現在怎麼這麼輕易就歸順於曹操了呢?但讀到後來我才理解,他的一時歸順也是一種特殊的“忠”。他的所做所爲值得我們學習。

諸葛亮:他是封建統治時期最最需要的忠臣,一個能夠爲自己主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臣,這就是諸葛亮。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他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爲這種人才應該在書中,作者會毫不吝嗇自己的筆墨,可書中描繪的卻十分簡單: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雖然描寫很簡單,但他的內心可不是就一兩句話就能概括的!

再說曹操。那時劉備是他的甕中之鱉,但是他並沒有殺劉備,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夢也夢不到的,周瑜他目光短淺,氣量狹小,非英雄也。這也與曹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曹操還是個實幹家,曾經行刺董卓,聚諸侯討伐董卓。這些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偉大之處。

從那時的三國英雄到現在的新世紀英雄——那些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人。

他們奉獻了就不求回報。像我們身邊的老師:他們是那麼的偉大,他們用自己的青春去教育一個又一個無知的小孩,讓他們成爲國家的頂樑柱。像工作辛苦的醫生:他們救治了多少生命,把一個又一個人從死亡線上拉回來,他們是多少人的救命恩人!像英勇的戰士:他們在用自己的生命守護自己的國家,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像勤勤懇懇的工人: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現在那麼優越的生活條件。像父母、像那些幫助你的陌生人……

現在的英雄不一定是做了什麼驚天動地的事,哪怕是做了什麼不起眼的小事,都稱得上是英雄。

每個人都能成爲“英雄”!

論曹操――讀《三國演義》有感_1000字3

童年似一條奔騰的河流;童年如一棵秋天的果樹;童年像一首悠揚的歌兒。漫長的童年道路上留下的是一段段記憶,將陪伴我們走向意氣風發的少年時代。在這個時候裏肯定少不了一個個美麗的夢想,也少不了一套陪伴我們的圖書。在這個寒冷的假期,我讀完了一篇三國演義,在美麗的經典著作中,拓展視野、增長見識。

三國演義講了劉、關、張三人在東漢末年成立蜀國,與吳、魏造成三國鼎立的情況。最後,由司馬炎帶領的晉軍統一了三國,結束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看完這本名著,心中感觸成千。先說說蜀王小劉吧!從一個賣草鞋的一介布衣,到三國之一的蜀國君主,無一不顯示着他憂國憂民、禮賢下士的品質,三顧茅廬,桃園三結義,一個個故事歷歷在目。可憐的是,當初兄弟三人,到最後只剩他一人,從他哭到眼睛流血,天昏地暗這一點來看,他還是挺有義氣的人。

不過,當然,俗話說的好:“成功男人背後肯定還有一個在默默支援他的男人。”小劉也是如此。“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經過他的不懈努力,終於得到了孔明先生——諸葛亮。這諸葛亮可謂是“神出鬼沒”,小劉光顧三次,才得以識得真面目。雖然小亮未出茅廬,但已知天下三分,與周瑜聯手時,以草船借箭顯示了他知地理,通天文,識人心,神機妙算,氣得心胸狹窄,嫉賢妒能的周瑜喊着:“既生瑜,何生亮。”吐血身亡。不過“聰明一世,糊塗一時。”連這樣聰穎的諸葛亮也有失算的時候。在大戰之時,派馬謖去守街亭,卻沒料想到他一意孤行,最後失了街亭,打了敗仗。但是,我很羨慕諸葛亮,不是羨慕他的才華,也不是羨慕他的智慧,而是羨慕他的運氣,人的一生一直都在找一個對手,而他不費吹灰之力就得到了他的對手——司馬懿。兩人在各方面都不相上下,不過司馬懿的疑心讓諸葛亮的“空城計”有了用武之地。哈哈,這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啊!

最後,咱們再說說“義絕”關羽關雲長吧!這人可是義膽又絕,過五關斬六將,放水淹七軍,卻因爲一時大意帶傷參軍,大敗走麥城,魂歸西天。

這本書帶給了我無窮的歡樂,無論是“曹孟德煮酒論英雄”,還是“張翼德大鬧長阪橋”,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無時無刻不在魂牽夢縈。似乎不看完這本書,我的大腦就不肯休眠,手也不聽使喚地一面一面翻下去。

我要在三國演義的陪伴下,插上想象的翅膀,在知識的天空中自由翱翔。我在名著的滋潤下健康成長,在大地復甦的時刻快樂奔跑!這本書會有我童年的書頁上添上多彩的一面,在我的記憶深處徘徊。

論曹操――讀《三國演義》有感_1000字4

當黑風閃掠,一隻野鳥立於枯樹之上,發出一陣怪嘯。他坐在屋前,長長地嘆了一口氣,一頭銀髮無力地掛在額前,曾經魁梧的身形變得佝僂。如此頹廢的老人,卻是三國中著名的猛將——許褚,號稱“虎癡”顯赫人物。

“虎癡”知道,這是一個英傑隕落的時代,經過數十年的烽火洗禮,那些想成爲英雄或者已經成爲英雄的人物,必將會在最後的輝煌中謝幕,一切顯得無可奈何。而他,卻是最後的孤獨者。

對他而言,曹操是他一生的主公,是一生的信仰,而馬超是他一生的對手。東漢末年的羣雄紛爭,留給他的只是晚年的寂寞和蒼涼。

“許伯伯!”鄉村的孩子從私塾歸來,又蹦又跳地來到許褚面前,這是“虎癡”一天最快樂的時候,露出了憐愛的笑容,伸出粗糙的手去逐一捏一把孩子粉粉的臉龐。他照例會給孩子講述他從前的故事。

“第一個回合,馬超挺槍揮出,快如閃電,我輪刀一磕,這廝力大,我刀鋒近不了他身體,只能崩開。二馬錯蹬,我急轉身,揮出一片刀光,直取他軟肋,馬超卻抖出一個碗大的槍花,眼花繚亂,直刺我胸口,我的大刀中途被封,我乾脆不再閃避,這一刀還是劈了過去,比的就是誰快、更狠……!”

許褚講到興頭處,一邊比劃,一邊嘶吼,猶如一頭猛虎。好像又回到了那個輝煌的時代。

“次日,馬超又在叫陣,我不顧衣甲,拍馬奮力而戰。鬥了百餘合,不分勝負。我那全力一刀,被這廝閃過,順手一槍刺我咽喉,某家急閃,扔了大刀,抓住他的長槍,拗斷了半截長槍在陣前亂打。西涼人馬和吾主曹操各自率兵衝殺,我臂中兩箭,退回本陣。”

夕陽西下,孩子們陸續走了,“虎癡”望天思索着那年單手持馬鞍、獨臂撐船救曹操的英武事蹟,還有如何堅定擁護曹丕,遭人非議……

思緒再度延伸,司馬家族權利越來越大,曹氏家族開始沒落。一些文臣武將開始向司馬家族靠攏,只有“虎癡”選擇了默默離開,歷經百戰,一身的傷痕,痛苦的不止是身體,還有心靈。忠臣義士,難道只是傳說?!

“忠”,是“虎癡”一身的寫照,忠於曹操,忠於他的繼承者曹丕。無奈造化弄人,統治階級的權利迅速向司馬家族傾斜,“虎癡”空有赤膽忠心卻無能爲力,但拒絕向司馬父子低頭和屈服。那些榮華富貴算得了什麼?

“爹爹,開飯了!”隨着兒子許儀的呼喚,“虎癡”的回憶被打斷,看着兒子侃侃而談理想和習武所得,許褚開心地笑了,隨即又緊鎖了眉頭。

公元220年,曹操辭世,“虎癡”吐血數升。

公元222年,馬超歸神,“虎癡”黯然泣血。

“虎癡”的忠勇,隨着我多次復讀《三國演義》,變得越來越有血有肉,形象越發清晰,冥冥之中,我似乎隔着時空能跟“虎癡”進行對話,“虎癡”憨厚地笑,傻傻地笑。

“虎癡”我懂你!

論曹操――讀《三國演義》有感_1000字5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觀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這首千古名詞,是《三國演義》的開頭,也是一段神奇的歷史演義的開頭。

三國演義講述了從漢末黃巾起義開始到三國鼎立直至魏國統一三國建立晉朝這一大段時間內發生的故事。

先說說我最喜歡的蜀國。蜀國君主劉備,不說你們也知道,大大的好人。從不欺侮百姓,從不殺害俘虜,對俘獲的大將總是以禮相待,更不會傷害敵國百姓一絲一毫。再說相貌。他雙目能顧耳,兩手能過膝,是典型的豪傑形象。但是我覺得,作爲一個軍事家,一個君主,一個政治家,他這樣未免太仁慈了。說到徐謙讓徐州之事,如果是我,我一定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並把徐州歸爲己有。然而,劉備卻已不能乘人之危爲理由推辭了,就連他的軍師諸葛亮都說“我的主公真是好心啊。”

關羽呢,他是蜀國的五虎將之一,使一杆青龍偃月刀,雙目如電,面如重棗,他爲人頗講義氣,再加上武藝高強,所以很爲三國英雄們所敬佩。

小弟張飛,使一支丈八蛇矛,爲人也講義氣,武功也高,只是脾氣火爆,言語粗魯,喜歡鞭打士兵。其實,他的死,也是因爲他脾氣不好,性子急,跟士兵過不去造成的。

蜀國還有幾員神勇之將,乃趙雲、魏延、黃忠,在此不一一細說。

魏國君王曹操,衆所周知,奸賊一個,其惡劣程度,不亞於董卓。打仗時總是使些拷打敵將父母、妻室的下三爛手段,迫使敵方有孝心的將領前來歸降。然而令人頗爲奇怪的是,他如此惡劣,他手下的有勇無謀的兵將爲何對他如此忠心耿耿?

吳國最有名的還不是君主,而是大將軍周瑜。他十分小雞肚腸,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強,比自己高明。他就因爲這一點,被蜀國軍師諸葛亮活活氣死了,死之前還不忘仰天長嘆:“既生瑜,何生亮!!”

然而,依我看,《三國演義》中還有一人不得不說,就是呂布。他向來在人們口中沒有好名聲,我也如此認爲。他最令人忌憚的便是貪戀美色,貪戀財物,爲人不講義氣,爲了錢財美人竟能幹出殺害義父的傷天害理的勾當來。而之所以有那麼多人用美色錢財來誘惑他,之所以有那麼多人慘死在他戟下,還不是因爲它武藝太高強,太令各君王眼饞麼。如果每個想得到他的君王,都有曹操那般的意志力的話,就不會讓關於呂布的“佳話”遺臭萬年了。

同樣,還是有一點不得不提。三顧茅廬也是極其精彩。雖然沒有打打殺殺的場面,不那麼令人熱血沸騰。但裏面卻隱含了濃濃的情誼。更體現了劉備的尊敬賢士、關羽張飛的性格火爆。

最後,羅貫中說“三國歸於晉帝司馬炎,結束了鼎立局勢。”全書也就這樣結束了,一段長長的歷史也就這樣結束了。然而如書中所述的故事一樣的事是永遠不會結束的。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絕對是真理。

論曹操――讀《三國演義》有感_1000字6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題記

我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王朝更迭,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三國演義》描寫的時期就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四分五裂、羣雄逐鹿的年代,在這動盪時期,涌現出一位位英雄人物,流傳着一個個流芳千古的傳奇故事。

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徹底動搖東漢政府統治,後董卓專權,飛揚跋扈,致使漢室凋零,人民陷入水深火熱之中。“忠臣被逐於廟堂之高,壯士慘死於鋒刃之端,賢良空老於林泉之下,何其怪哉!”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吧。正所謂“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那個血雨腥風的年代早已悄然過去,透過這本書,讓我們又回到過去,眼前飛揚着一個個鮮活的面容,重溫那金戈鐵馬的歷史畫卷,體驗那一幕幕激動人心的時刻。

他,挾天子以令諸侯,先滅董卓後滅呂布,大破李傕和郭汜,又在官渡之戰以少勝多,大破袁紹,而後平馬超、滅張魯,遠征烏桓,統一北方。“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暴露出他的狹隘;官渡之戰以少勝多突顯出他的智謀。可是,赤壁一戰,二十萬大軍頃刻化爲烏有,損失慘重,奠定三國鼎立。他生性多疑,神醫華佗爲他治病,他竟然懷疑華佗要謀害他,遂殺死了這位神醫。這就是亂世奸雄——曹操。

他,被劉備不辭辛勞、思賢若渴的精神所感動,爲劉備制定建國策略;爲聯合孫吳共同抵抗曹操,他舌戰江東羣儒;三氣周瑜,智取荊襄九郡,又進軍益州,使劉備三分天下有其一。也曾七擒孟獲,安定後方;六出祁山,誓復漢室,多次擊退曹軍,因積勞成疾,壯志未酬,病死軍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印證了他的一生。連魏國司馬懿也讚歎他是“天下奇才”。這便是臥龍先生——諸葛亮。

他,勇猛剛毅,義重如山。“桃園三結義”,“身在曹營心在漢”,畢生追隨劉備,爲劉備鞍前馬後。他武藝高強,頗有謀略:溫酒斬華雄,殺顏良、誅文丑,爲曹操解白馬之圍;過五關、斬六將,單刀赴會,水淹七軍,可謂所向披靡,英勇無敵。然在無數次勝利面前,他漸漸滋生驕傲情緒,最後敗走麥城,兵敗被殺。這便是三國名將——關羽。

此外,這本書還塑造了衆多栩栩如生的形象,“喝斷長阪水倒流”的張翼德,“寶刀不老”、“百步穿楊”的黃漢升,驍勇善戰的趙子龍等等。

《三國演義》開創我國曆史小說的先河,其中名篇數不勝數,“桃園三結義”、“三顧茅廬”等故事早已爛熟於心,耳熟能詳。“赤壁之戰”透露出的智謀更令人驚歎不已:孔明江東辯羣儒,七星壇上借東風,再加上黃蓋的苦肉計、龐統的連環計,才使得那曹操上當,纔會取得如此大的勝利。正因爲這些精彩的故事情節,《三國演義》才成爲我國古代燦爛文化中的一部分,才真正讓我們感受到我國文化的璀璨。

經典《三國演義》,大哉《三國演義》!

論曹操――讀《三國演義》有感_1000字7

徜徉在暑假的愜意中,我在氤氳着書香的圖書館裏重溫了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使我再次受益匪淺。《三國演義》是羅貫中寫的我國古代歷史上的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書中以三國時代魏蜀吳三個國家爭霸爲主線,描寫刻畫了諸葛亮、曹操、劉備、孫權、關羽、周瑜等近200多個耳熟能詳,性格分明的人物。

俗話說得好“能文能武,天下我手”關羽——武聖也,關羽字雲長,他威風凜凜,“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躍然紙上的武聖,耍一把青龍偃月刀——冷豔鋸,重達八十二斤,騎一匹赤兔馬。刮骨療傷不怕疼、斬顏良,誅文丑、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幾乎天下無敵,但就是這樣一位武藝高超的虎將也有隕落的一天。在充斥着腥風血雨的“敗走麥城”中,關羽因爲輕敵被孫權團團包圍了,孫權曾多次讓英雄般的武聖投降,關羽卻誓死也不從,最終被殺害了。關羽一生的英雄事蹟使我們受到了許多啓示,如:要勤修本領,這樣才能過五關斬六將,才能忠勇無敵。所以當下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長大了才能擁有更大更好的成就,才能對祖國做出能記入史冊的成就。

既然提到了“武”那就不得不提提與“武”相對的“文”了“文”亦指那些武功或許不怎麼樣但計謀如泉涌之人,在《三國演義》中的“文”者非聰敏的諸葛亮莫屬。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先生。本以爲他應該相貌堂堂,但書上只有寥寥幾字: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他的名計也有很多——借東風,火燒新野、草船借箭、三氣周瑜、七擒孟獲、空城計……簡直數不勝數。身爲《三國演義》中的“智多星”,他可謂是才富五車、才華橫溢……,既生瑜,何生亮?何以諸葛孔明能“謀”冠三國?獨善其身,結草廬而居,心無旁騖。人只有在心靜的情況下,不爲外部雜事所打擾的時候,才能靜心去思考問題,才能把很多問題考慮清楚,透過現象看到事物的本質,在紛繁複雜的羣雄逐鹿時代提出“三分天下”的良計。

看三國,英雄輩出,然而能青史留名的無一不是能先修自身,而後才能齊家、平天下的人,俗話說“打鐵還要自身硬”,在新時代下,各種資訊錯綜複雜,我們更要靜下心來,好好學習文化知識,只有充實了自身的本領,才能做一個有用的人,纔有可能文能安邦,武能定國。

點評:《三國演義》中精彩故事紛呈,人物形象衆多。小作者從武將關羽和文臣諸葛亮說起,從他們的經歷和成就中談自己的體會:要靜下心來,好好學習文化知識,充實自身的本領,才能做一個有用的人,纔有可能文能安邦,武能定國。文章思路清晰,見解獨到。

論曹操――讀《三國演義》有感_1000字8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仍舊在,幾度夕陽紅。

讀完《三國演義》,一個個英雄人物的形象在我腦中揮灑不去。曹操有句詩好:“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爲土灰。”也應了《三國演義》最後兩句詩“紛紛世事無窮盡,天數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夢,後人憑弔空牢騷。”三國早已成夢,浪花淘盡英雄啊!我讀得並不深,只想憑淺薄的見識談談幾位英雄,以表敬佩之情。

我之前讀過幾篇詩詞,《龜雖壽》裏的“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和《短歌行》裏的“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氣勢磅礴,印象很深,不難想象,作者是胸襟博大之人,而此人便是曹操。可《三國演義》裏,曹操卻是奸雄。可能是作者帶有主觀色彩的緣故,但曹操能收攏人心,創立基業,也確實不易。後人有詩說他“功首罪魁非兩人,遺臭流芳本一身。”但我其實很佩服曹操,奸詐也罷,殘忍也罷,都只是片面,“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但我覺得曹操博大的一面比那些片面實在大得多。曹曹死前囑咐侍妾分香賣履的一番話很感人,書中未提的取文姬回漢的事也有功,還有他的文章,他的詩歌,爲人熟知。他處在亂世,“扶天子以令諸候,”雖被世人唾罵,但卻功不可沒。從說紛雲,他也非我所能體會。

讀了《三國演義》不能不提諸葛亮。他有“經天緯地之才,出鬼入神之計”,通天文,曉地理,呼風喚雨,過去未來,無所不知。他一心保蜀國,二寫出師表,三氣周瑜,四番用計,五路退兵,六出祁山,七擒孟獲,八陣圖迷敵,而聶紺駑先生卻說“諸葛亮小本經營,東支出絀,勉強維持了幾年,所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更談不上天下英雄”。誰知呢?不過單憑几句話就能氣死周瑜,一張口就能罵死王朗,還有那感人肺脯的《出師表》,實在令人感嘆。

還有周瑜,曹操赤壁之戰敗於他之手,足見多謀,另一方面,他卻被諸葛亮活活氣死,可見他眼光淺短,器量狹小?可有人說歷史上的周瑜是一個寬宏大量之人。書中卻寫成如此狹小心胸,周瑜要是知道羅貫中這樣寫他,不被氣死也難了。

至於《三國演義》裏的其他人物。比如劉備,忠誠仁厚,三顧草廬,其誠意可見不一般,還有關羽,忠心不二,曹操如此厚待之,他卻一心向漢;至於張飛,勇猛異常。有句歇後語叫“張飛穿針——大眼瞪小眼”,我覺得十分有趣。還有趙雲,當陽長阪單騎救主,老時還力斬五將,勇不可擋。還有黃忠、張遼、徐晃、姜維等。都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白髮魚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唉,那麼多英雄人物,形象仍舊那麼鮮活,栩栩如生。他們雖名留千秋,浪花卻已淘盡英雄,千言萬語也只是留下一聲嘆息罷了。

論曹操――讀《三國演義》有感_1000字9

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明朝的羅貫中,這本書描寫了中國歷史上波瀾壯闊的大時代,狼煙四起,金戈鐵馬,英雄輩出,羣雄紛爭,天下三分……青梅煮酒的智慧交鋒,獨唱空城的兵不血刃,單刀赴會的從容凜然,對酒當歌的人生豪邁,一場場刀光劍影的生死悲歡,一聲聲鼓角爭鳴的亂世回想,一幅幅風雲變幻的歷史畫卷,留下多少品味不盡的美談佳話!

東漢末年,漢靈帝寵信宦官,以致天下人心思亂,盜賊蜂起。當時鉅鹿郡有兄弟三人,一名張角,一名張寶,一名張樑,趁亂髮動起義,史稱“黃巾軍起義”。

據說幽州太守張榜招兵引出劉備,後來劉備遇到了關羽和張飛,之後就發生了“桃園三結義”,也引出了跟多的精彩故事。

在整本書中,蜀國被作者給美化了。拿周瑜來說吧,周瑜在書中是小肚雞腸的一個人,智力比諸葛亮低多了,但歷史上的周瑜幾乎和諸葛亮一樣聰明,也沒有那麼小肚雞腸。再或者是“溫酒斬華雄”,在書中是關羽殺掉華雄的,但在歷史上殺掉華雄的是孫堅。

看完這本書後,我有幾種感受:

一:要學習劉備,做一個好人。劉備在書中是一個勤政愛民的人,他曾經對兩城的百姓不離不棄,帶着他們過江,帶着他們去避難,兩城的百姓也因此被感動了,我認爲,這也是劉備能雄霸一方的原因之一。

二:一個團隊不能只靠一個人。就比如蜀國,劉備去世之後就一直靠諸葛亮,諸葛亮病逝五丈原後蜀國沒過幾年就滅亡了,魏國也是一樣,只靠司馬炎兄弟,最後司馬炎篡位,魏國滅亡。吳國就不一樣了,有一大班謀士,所以吳國是最後滅亡的。

三:一定要聽取別人的建議。首先是關羽,他沒有聽從諸葛亮的建議:東和孫權,北抗曹操。導致最後失去了荊州,別人叫他不要去麥城,結果他偏要去,最後連命都送了。接下來是張飛,張飛脾氣暴躁,喜歡喝酒,還喜歡酒後打人,劉備叫他少喝點酒,也不要酒後打人,結果張飛在給關羽報仇的路上喝酒,酒後打人,然後被他自己打的兩個士兵所殺。最後是劉備,在給關羽和張飛報仇的路上不聽諸葛亮的計劃,最後使得蜀國元氣大傷。

四:三思而後行。在整本書中,諸葛亮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連年征戰,使得蜀國士兵疲憊不堪,劉禪總算說了一回有用的話,他勸諸葛亮休息一段時間,可惜他也是個傀儡皇帝,說了也沒用。諸葛亮去世後,他的徒弟姜維也同諸葛亮一樣,連年帶兵征戰,使得士兵們更加疲憊,這也是蜀國是三國裏最早滅亡的原因之一。

最後,我合上了這本精彩的《三國演義》,三國歸晉了,我該離開這個“黃金屋”了,我要去尋找下一個“黃金屋”了。

論曹操――讀《三國演義》有感_1000字10

先哲曾把讀書譽爲“靈魂的壯遊,一卷在手,日月山川,興衰變遷如沿途的的風景撲面而來,鑄就了人類仰望的姿態,從而達到精神的高度。而《三國演義》讓我登上了心靈的頂峯。

《三國演義》這一部古典名籍,使我回首了一段歷史,從東漢末年到西晉一百多年的風雲。讓我身臨其境地看到了戰爭的激烈,人們爲了忠義,統領天下等種種原因浴血奮戰的場面,瞭解到了政治鬥爭和軍事鬥爭的知識,經驗以及謀略。而書中塑造的一個個有血有肉的英雄,更是讓我心中升騰起敬佩之意。一代奸雄陰謀多端的曹操;義薄雲天忠肝義膽的關羽;嫉賢妒能的周瑜;禮賢下士的劉備等上百個人物。

不過一看到你,才知道什麼纔是真正的英雄,不是用武力解決問題,而是用機智作出分析,

沒有魯莽的品性,只有穩重堅定的意志。你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沒錯是你諸葛亮。你草船借箭的故事早已傳遍家喻戶曉,周瑜嫉妒你的才力,想方設法要拔除你這個眼中釘,於是就叫你來面見他,叫你十天內找來十萬支箭,可你絲毫沒有慌亂,反而好像早料到似的,並說三天內就能湊齊,還立下了軍令狀。當看到故事你叫魯肅借你二十條船時,我有些疑惑,想:你到底骨子裏賣的什麼藥。眼看三天就要到了,你一點也不急,而我卻在替你擔心,真是皇帝不急太監急啊。當第三天清晨,終於你有了動靜,你和魯肅來到曹營的江前,這時江面上已升騰起大霧,每條船上都綁了草人,向曹營駛去,於是曹操手下的兩個將領什麼都不管只想着立功,以爲草人就是士兵,於是就向草人放箭,回岸時大豐收,早已滿了十萬支箭。這時我對你的敬意油然而生。我不曾像你那麼穩重,總是那麼莽撞,記得有一次,爸爸和我去釣魚,爸爸是個釣魚老手,便熟練地穿好線,繫上鉤,從袋裏取出一些碎米粒,向一處水草較多的地方撒去。不一會就有好多魚擁上前搶米粒吃,爸爸馬上把魚餌掛上魚鉤甩過去。有耐心的等了幾分鐘,魚果然上鉤了。我學着爸爸的樣子,穿好釣餌,撒下把碎米,把釣線甩入水中,然後兩手握着釣竿,目不睛地注視着河水裏的動靜,等了幾分鐘,浮子動了我馬上拉起魚竿一看竹籃打水一場空,啥都沒有,這時莽撞惹的禍。要是像你那麼穩重也許能釣到一條大魚。

再說關羽你吧,忠義勇敢的化身。身在曹營心在漢,千里走單騎,刮骨療毒,夜走麥城都有你可貴的精神品質的表現。你的英姿颯爽,無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你對主故的忠心,令人敬佩。你身高九尺,丹鳳眼,臥蠶眉,面如紅棗的外貌和你的風姿相輝相應。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貫穿全文,《三國演義》令人目睹了雄渾的場面,真不愧是一部神采飛揚的的文學作品,趣意盎然的史書。

論曹操――讀《三國演義》有感_1000字11

家藏一本《三國演義》,其故事情節起伏跌宕,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它深深地吸引着我,令我百看不厭。最近,我又重讀了《三國演義》。

書中,我敬佩的人有許多,比如:劉備、張飛、 諸葛亮、曹操……但是我最佩服的還是關羽。

關羽,字雲長,是蜀中赫赫有名的將領。他身高九尺,臥蠶眉,丹鳳眼,手提八十二斤的青龍偃月刀,威風凜凜,這刀雖重,但他卻像拿着殺豬刀一樣輕鬆。黃巾將領程遠志不知死活,向關羽挑戰,剛衝上去,關羽手起刀落,程遠志就這樣被殺了。

關羽不只是一個武夫,更是一位懂得以智取勝的武將。有一次,車胄奉曹操之命,設計欲殺劉備。張飛聽得,便要去廝殺。雲長曰:“他伏甕城邊待我,去必有失。我有一計,可殺車胄。” 他命手下穿上曹軍兵服,乘着夜色叫城,城上問:“是誰?”回答說:“是曹丞相派來的張文遠人馬。”士兵報知車胄,車胄猶豫:若不迎接,誠恐有疑;若出迎之,又恐有詐。於是上城回答:“黑夜難以分辨,天明瞭相見。”雲長說:“只恐劉備知道,疾快開門!”車胄猶豫未定,但城外大呼開門。車胄只得披掛上馬,引一千軍出城;跑過吊橋,大叫:“文遠何在?”火光中只見雲長提刀縱馬直迎車胄,大叫:“匹夫安敢懷詐,欲殺吾兄!”車胄大驚,戰未數合,遮攔不住,撥馬便回。到吊橋邊,城上陳登亂箭射下,車胄繞城而走。雲長趕來,手起一刀,砍於馬下,並提着首級到城門上喊道:“反賊車胄已殺,衆等無罪,投降免死。”結果衆士兵紛紛投降。

雲長情深意重,只要是對他有恩的人,他絕對不會忘記。對他的敵人也是如此。赤壁之戰,蜀軍大破曹軍,曹操帶着兵將,想從華容道逃出去。但被關羽攔住,曹操請關羽放了他們,關羽想到他曾經過五關斬曹操六員大將,曹操還贈戰袍給他,於是關羽心下不忍,便放走曹操,讓他透過華容道。關羽可真是一位有恩必報的.忠義之士哪!

關羽的勇氣也無人能及。有一次,關羽中計被敵將曹仁一枝毒箭射中手臂。請神醫華佗來診,華佗說毒已入骨,須割開手臂刮掉毒。關羽一口答應。華佗便割開了關羽的手臂。只見關羽邊喝酒,邊與謀士馬良下棋,絲毫沒有痛苦之意。華佗欽佩不已:“我還是第一次見到像將軍這樣不怕疼痛的人”。

人人都有一死,戰神關羽也不例外。麥城之戰,關羽被吳主孫權擊敗,關公臨死前說:“我決不投降!”他寧可馬革裹屍,戰死沙場,也決不會背叛自己的良心。這種威武不屈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這樣一個德才兼備,文武雙全的人怎麼會不令我佩服?

每次研讀《三國演義》,都會有不同的感受,《三國演義》的確是伴我成長的一本好書。

論曹操――讀《三國演義》有感_1000字12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風。一壺濁酒喜相縫。古今多少事,都附笑談中!”這是婦孺接知膾炙人口的古典名著——《三國演義》的開篇詞,每次聽到這開篇詞,我心中的一股波濤就在涌流。

暑假裏,我看完了《三國演義》這本書,感慨不已,無論是“桃園結義”、“過五關斬六將”,還是“美人計”、“空城計”,都讓我拍案叫絕。

劉、關、張三個結義的兄弟,卻比親兄弟還親,都能爲相互捨生忘死。關羽被曹軍俘虜了,心裏卻還想着劉備及其家屬,與曹操約法三章。劉備除了關心自己的弟弟,也愛惜自己的部下。爲了趙雲,竟然忍心摔自己的兒子!還說:“爲這小兒,豈能令我損失一員大將!”就是這句話,把趙雲感動得熱淚盈眶。

“寧可我負天下,不可天下負我”的“三絕”中“奸絕 ”曹操。生性多疑,凡是做事,事先都要仔細想一會,再下決定,到了戰場上,還要根據身旁的事物揣度一番,然後確定該怎麼做。被稱爲“智絕”的諸葛亮正是算準了他這一點,才逼得曹操走上了華容道。不過,擁有“義絕”這個桂冠的關羽還是動了惻隱之心,想起了曹操以前對他的好,心一軟,放了曹操一馬。

“江東周郎”周瑜是孫權手下的大將,但他心胸狹窄。由於諸葛亮比他有智慧,就非常嫉妒諸葛亮,因而處處與諸葛亮爲難。“草租船借箭”這個故事就是由此而引發的。不過,聰明的諸葛亮還是憑自己過人的智慧輕鬆應付了過去。爲此,周瑜在臨死前還在感嘆:“既生瑜,何生亮?”我就不明白,他幹嗎要讓自己活得這麼壓抑?開心一點不更好嗎?

在三國衆多的人物中,我最佩服的是諸葛亮,諸葛亮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啊!而且他足智多謀還爲劉備出謀劃策。劉備有了他,定荊州,收兩川,平南蠻開三國之功業。什麼赤壁之戰啊,草船借箭啊,還有空城計!各種各樣的戰役,差不多都是百戰百勝的。在空城計中他只用了400個小兵就把15萬個敵人嚇得丟盔棄甲、狼狽不堪,最後跑逃。在赤壁之戰中,利用風力,把曹操幾十萬大軍都烤沒了,還在華容道,捉放曹操算準曹操要走的線路,一一派人埋伏,使曹操狼狽不堪。但是我認爲,諸葛亮真正的“智慧”在於他的神機妙算:在草船借箭中在有霧的情況下使十幾條草船輕而易舉地向曹操“借”借來了十萬多支箭。總而言之,我認爲諸葛亮的確使一代奇才,不愧稱爲“臥龍”。

三國裏的人物個個性格豐富,各有各的傳奇,充滿了趣味。整本書細細品味,真是妙趣橫生,令人回味無窮。

論曹操――讀《三國演義》有感_1000字13

東漢末年分三國,三國相爭,勇者勝。《三國演義》很好的詮釋了這個道理。

諸葛亮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雖然最終他未能成功地興復漢業。但他,仍給我很好地上了一堂課。

這堂課,他告訴了我,敢於冒險纔有機會。

草船借箭——這個婦孺皆知的故事,充分的說明了這個道理。當時,諸葛亮被周瑜所逼迫,讓他在不可能的情況下造出十萬枝箭來。於是諸葛亮就算出一個大霧之天,與魯肅一起完成了去曹營“草船借箭”的神奇之舉,痛痛快快地向周瑜交了差。在這裏,我看到了一個敢於冒險的諸葛亮,而不是一個謹慎的諸葛亮。其實諸葛亮自保的方法可以有很多,可他卻選擇了冒險。他能夠算出哪天早晨江上有霧,他能夠判斷出曹兵不敢出來迎擊,他能夠想到曹兵一定放箭,但是他能夠肯定曹兵不會放“火箭”嗎?一切都是未知。要知道此時如果諸葛亮的“東風”沒借過來,大江之上刮的還是西北風,只要曹操靈機一動:“放火箭!”後果會怎麼樣?

他一定想過,可他還是選擇了去冒險。因爲他明白,不冒險,自己連機會都沒有了。

法國的居友曾經說過:“卓越的人,便是在思想上或在行爲上最能追求,最能冒險的人。”現在想想,也確實。有些人一生碌碌無聞,就是因爲他們沒有勇氣接受人生的挑戰。他們畏懼困難和失敗。但這又算得了什麼?我們只要不斷的去嘗試,去拼搏,去奮鬥,將來一定能擁抱令人羨慕的成功。

有一顆種子,它這樣想:如果我往上長,一定會碰到堅硬的石頭;如果我往下紮根,可能會傷着自己脆弱的神經;如果我長出幼芽,一定會被蝸牛吃掉;如果我開花結果,一定會被小孩連根拔起。所以,還是躺在這裏最舒服,最安全。終於有一天,一隻覓食的公雞將它啄進了肚子裏。看來,越是不敢冒險,越想安於現狀,越不能安於現狀。因爲在你身邊,有各種偶然的因素充滿風險。相反,如果另一顆種子這樣想:我要努力地往上長,要走過春夏秋冬,要看到更多美麗的風景……那結果會怎麼?我想,一定會是收穫很多顆成熟的種子。

但是,冒險也要把握一定的度,如果一味地過度冒險,那隻會敗,而不會勝。大家知道金融危機爲什麼會有嗎?就是因爲有很多金融業過度冒險,“孕育”了這場災難。可見,冒險也要把握分寸,不能太過火了。不然,不僅會毀了自己,也會毀了別人。

我們一定要有勇氣接受人生的挑戰。在短暫的人生中,困難、失敗算得了什麼嗎?未來的社會,到處充滿競爭,我們一定要放手去拼,去搏!但在冒險的同時,不要忘了那條“極限線”。

我要努力,努力地向諸葛亮學習。敢於冒險,製造機會,擁抱成功。

論曹操――讀《三國演義》有感_1000字14

在這個暑假裏,我讀了《三國演義》,三顧李宅。其中“三顧茅廬”講的是劉備未得能人輔佐,心實不安。忽陸續與倆高人——水鏡先生司馬德操、孔明密友之一徐元直。經過這倆人推薦,叫劉備去襄陽城外二十里隆中臥龍岡去請臥龍先生——諸葛亮出山相助。劉備聽了非常高興,與關、張二弟去隆中拜訪。但前兩次未如願。第三次去,孔明恰好在。劉備言請出山之意。諸葛亮言:“我久樂耕鋤,懶於應世,不能奉命”。但見劉備如此誠懇,答應了他出山相助。

當我讀到這回時,我就想起一件事:

那是20xx年的“五一”長假,我正在家做作業,突然有一道題把我難住了,我左思右想,沒想出來,我本想給同學打電話,可沒電話號碼。咋辦呢?突然,我想起李洛鑫同學,我曾經去過他家。於是拿起書,朝李洛鑫的家走去。

到了他家門口,輕叩鐵門,李洛鑫的媽媽來開門。我說:“阿姨,我是李洛鑫的同學,特來請教他一道題。”阿姨說:“小朋友,李洛鑫今早和他表弟出去玩了,。”我問:“何處去了?”阿姨說:“蹤跡不定,不知去向。”我又問:“他好久回來?”阿姨說:“不知。或3個小時,或5個小時。”我聽惆悵不已地回家了。

第二天早上9點鐘,我又冒着大雨來到了他家門口,我輕叩鐵門,又是李洛鑫的媽媽開的門。我問:“阿姨,李洛鑫在家麼?”阿姨說:“他昨天晚上7點鐘纔回家;今早又被他舅舅叫去陪他下棋去了。”我聽了,垂頭喪氣地回了家,一整天悶悶不樂。

第三天早上9點半,我又到了他家門口,輕叩鐵門,還是李洛鑫的媽媽開的門,我問:“阿姨,李洛鑫在家麼?”阿姨輕聲地說:“噓。他在書房做作業。進來坐吧!”我說:“謝謝!我就在外面等。”過了十幾分鍾,阿姨說:“我去叫他。”我說:“不可打擾,等他做完再說。”又過去了20分鐘,李洛鑫喊道:“媽媽,我的作業做完了!”阿姨說:“哦,外面有同學找你。”他立馬跑了出來,說:“‘有朋至遠方來,不亦悅乎?’請進。”我進了他的臥室。李洛鑫問:“你來我家有什麼事?”我說:“只因前日有一道題做不來,,想來問你,沒想到你兩次都不在,今幸見到,望李兄賜教。”李洛鑫笑着說:“但恨我智識淺薄,恐不能解答。”我說:“別這樣,我相信你的本事。”他說:“不行,不行!”最後經過我再三請求,終於答應爲我講題。

掩卷而思,真是無巧不成書,劉備“三顧茅廬”幸得天下,我“三顧李宅”幸解疑難。劉備幸哉,吾亦幸哉!看來要想求得別人的幫助,你必須誠懇地鍥而不捨地去請求他(她),不然你就天下難得,疑問難解。

論曹操――讀《三國演義》有感_1000字15

我國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可謂是家喻戶曉,老少皆知,並且,根據它改編的遊戲也有很多。例如:《三國志》、《三國策》、《三國羣英傳》。

在《三國演義》中,我比較欣賞曹操。對於曹操這個人,爭議非常多,有人說他是小人、奸賊;有人說他是英雄;有人說他是梟雄;有人說他是奸雄。我認爲,曹操是個實實在在的英雄。

對於曹操,敬佩他的人們在某一方面對他的評價很高,比如:政治家、軍事家、詩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治世之英雄,亂世之奸賊”等等。他做過許多詩,比如說:有名的《觀滄海》、《龜雖壽》等等。

說曹操是軍事家,一是有一定依據的,他不止有略,並且有很高的勇氣。我舉一個例子吧:

有一次,曹操派兵去收麥子,呂布率兵來攻城,曹操大驚,後又鎮定下來。城門前有一片樹林,呂布就認爲曹操把兵埋伏在樹林裏,等着他呢,就退兵了。當天晚上,曹操的兵收完麥子回來了,曹操說:“明日呂布定會來燒樹林,我們可以將兵馬埋伏在城門外,包圍呂布。”結果第二天,呂布果然來燒樹林,曹操的兵馬便在城外包圍呂布,且打敗了他。

有人說,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是個奸賊。那麼,我就要說,曹操如果是個奸賊,那怎麼能說他是“治世之能臣”呢?所以說,曹操還是忠於漢室的,曹操當初要冒着生命危險殺董卓,救活漢室;也是他,搬大兵救援漢獻帝,大敗李唷⒐帷⒗罾秩簦鋟齪菏遙⑶宜揮寫酆褐模皇淺僕醢樟耍摹拔何淶邸鋇拿涫撬畝硬茇ё販獾摹

我們說曹操是政治家,是因爲他是打着“匡扶漢室”的旗號出兵,使各地響應,他本人也是稱自己爲漢朝丞相,結果使許多當時的有名的人物響應,比如:司馬懿、司馬昭、張遼、徐晃、李典、樂進、典偉、夏侯⑾暮鈐ā⑾暮釕械鵲取

曹操他惜才,比如說官渡之戰過後,沮授成爲了階下囚,按照常規,應該殺了的,但曹操卻勸降,並且要以淚水打動沮授,雖然說後來沒有成功,但是這還是能體現出曹操惜才。

曹操有它自己的獨特之處。官渡之戰時,袁紹的手下寫了一篇侮辱曹操以及曹操祖上的檄文,袁紹在官渡被打敗後,那個人就被曹操抓了,曹操怒氣衝衝地說:“你侮辱我,我不介意,但是,你憑什麼要侮辱我的祖宗!”我本以爲曹操要殺了那個人,但是曹操卻讓那個人當着大家獲的面,讀那篇檄文,曹操的手下都勸曹操:“丞相,這不可呀!”可曹操卻偏讓那個人讀,這便是曹操的獨特之處了。

曹操他還惜才。在官渡之戰中,原本袁紹的謀士的許攸來投降曹操,曹操卻不計前嫌,且赤腳相迎。曹操堂堂一個丞相,卻要赤腳相迎區區一個謀士,這曲不是惜才嗎?豈不是尊重遊謀略的人嗎?

對於曹操,易中天教授還對他有一個評價,那就是:勝利歸功於他人,失敗歸責於自己。這樣的人,不值得尊重嗎?不值得讚賞嗎?所以,我們應對曹操這個人另眼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