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名著讀後感>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 1200字

學問君 人氣:2.67W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_1200字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_1200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 1200字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_1200字1

馬克·吐溫曾經說過:“十九世紀有兩奇人,一個是拿破倫,一個就是海倫·凱勒。”最近我讀了一本關於海倫的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完這本書之後我的心被海倫的精神深深的震撼了!在書中,海倫說:“知識給人以愛,給人以光明,給人以智慧,應該說知識就是幸福,因爲有了知識,就是摸到了有史以來人類活動的脈搏,否則就不懂人類生命的音樂!”。的確,知識的力量是無窮的,正是知識使海倫創造了這些人間奇蹟!

海倫是不幸的,但她又是幸運的,正是因爲有了知識,她才如此幸運。在她19個月失去視覺和聽覺後,就與這個世界失去了溝通,失去了聯繫,這個的幼小生命不知道如何排譴與世隔絕的孤獨感,她古怪、粗暴、無禮,直至她的莎莉文老師走進了她的生活,教會她認字,才使她張開了心靈的眼睛,得以與人溝通。一接觸到了知識,孤獨的海倫意識到只有知識才能鋪就一條通向光明之路。當海倫感悟到“水”——這個她所認識的第一個字後,便開始了對知識、對世界強烈的渴求,開始了迫不及待地認字、閱讀,像一塊海綿不斷地從生命本身汲取知識。對知識的渴求,使她在常人難以想象的單調和枯燥中竟然學會了德語、拉丁語、法語等多國語言,閱讀了多部文學和哲學名著,吸取着那些偉人和智者的思想精髓。她把學習比做攀登奇山險峯,跌倒了再爬上去,每得到一點進步,就有一份鼓舞,逐漸看到更爲廣闊的世界,直到璀璨的雲端、藍天的深處、希望的頂峯!這些知識,像一道道彩虹,點亮了海倫心中的燈,照亮了她的內心世界,也架起了海倫和這個世界溝通的橋樑!

書中,海倫用細膩的筆觸,對大自然景色的描寫,使人很難相信出自一位盲聾人之筆;她去騎馬、划船、游泳、劃雪橇,甚至獨自一人月夜泛舟,用心去領略月下荷塘的美景;她去參觀博物館,“聽”音樂會,甚至去“欣賞”歌劇。。。。我相信她一定是用心來感受這個世界,用心來享受生命。她遠比我們這些正常人活得幸福、活得充實、活得有意義!是知識給了她生活的勇氣,是知識給了她接受生命挑戰的力量,使她能以驚人的毅力面對困境,終於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是知識使她產生了一種的信仰:現實環境固然可怕,但人類應該抱持希望,不斷奮鬥。生命的意義何在,人生的價值何在?人的一生是短暫的,我們似乎從未想過或不敢想象未來的世界,每日懶懶地生活,懶懶地工作,遇到困難就怨天尤人,抱怨上天不公。就這樣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時間如流水飛逝,過去的日子不再重現,當我們回首往事,是否值得留戀?是否值得紀念?假如,我們每一個人,都用知識點亮自己心中的燈,我相信,這個世界將是一片光明!海倫,用她艱難卻幸福快樂的一生,詮釋了生命的意義。她的一生是人類的奇蹟,她的自傳,使我汗顏,也使我警醒。

在這個世界上,爲什麼只有聾人才珍惜失而復得的聽覺?只有盲人才珍惜重見天日的幸福?讓我們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去充實生命、去享受生活!海倫說:“我努力求取知識的目的在於爲社會人類貢獻一點力量。”知識的力量多麼巨大,它能使一個殘疾人,變成一個有益於人類、有益於社會的人。假如,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像海倫.凱勒一樣,在有生之年把對知識的渴求,看作對人生的追求,每天都抱着這種追求,懷着友善、朝氣、渴望去生活,我們的人生將會增添多少歡樂、多少幸福啊!海倫的一生,是生活在黑暗中卻給人類帶來光明的一生,她用行動證明了人類戰勝生命的勇氣,給世人留下了一曲永難遺忘的生命之歌!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_1200字2

十八歲那年,在親戚朋友們的殷殷期盼中,我高考落榜了。我悶在家裏不願出門見人,情緒極爲低落。上大學的表哥知道了我的狀況,寄來了一封長信鼓勵我繼續努力,一起寄來的還有一本書——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他叮囑我一定要靜下心來認認真真地讀完這本書。

接下來的復讀生活是緊張而枯燥的:早起、晚睡、堆積成山的模擬試卷。但高考的挫折總是如影隨形,低落的情緒也影響了我的學習。一天上課的時候,老師叫我回答問題,我似乎知道答案,但怎麼也記不起來,木然地呆立着。直到現在我還記得老師那輕蔑的眼神和嘲諷的語調:“這麼簡單的問題都回答不出來,難怪才考了那麼點分!”教室裏是同學們低低的笑聲和議論聲,站在那裏,我無地自容。回到家裏,我再也控制不住了,把書桌上的東西全部摔到了地上,“我討厭上課,我討厭學習……”。發泄完了,心情也漸漸平息下來。地面上一片狼藉,我默默地收拾起東西,突然發現了那本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天哪,我竟然把它遺忘了三個多月,想起了表哥的叮囑,我坐在書桌前,輕輕地翻開了第一頁。

讀着讀着,我的眼前出現了一位偉大的女性,在她88年的生命歷程中,有87年都是生活在無光、無聲、無語的孤獨歲月中。在我們這些正常人看來,這樣的人生是多麼的煎熬,這樣的她是多麼的不幸、可憐。可恰恰是這樣的一個柔弱女子,卻憑藉着一顆堅強的心,靠着堅韌不拔的毅力,在逆境中崛起,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她學會了說話、讀書、寫字,掌握了多國語言文字,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哈佛大學,成爲人類歷史上第一位獲得文學學士學位的盲聾人。她積極致力於盲聾人的公共救助事業,爲殘疾人造福,並被約翰遜總統授予“總統自由獎章”。此外,她還創作了14部文學作品。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曾經說過:“19世紀出了兩個傑出人物,一個是拿破崙,一個是海倫﹒凱勒。”在我看來,拿破崙是叱吒風雲的梟雄,但最終是個失敗者;而海輪﹒凱勒雖然看不見聽不到說不出,但她卻並不因此而向命運低頭,她奮勇抗爭,不屈不撓,用她的一生爲世人描繪了一幅絕美的畫卷。

對於一個每天可以看着日出,聽着音樂的人來說,有眼看不見,有耳聽不到,有口不能言,這是何其的殘忍,我無法想象那樣的生活,恐怕一天都撐不下去。可海倫﹒凱勒卻堅強地生活了88年,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和毅力啊!與她相比,我是多麼的渺小而脆弱啊!僅僅是遇到了一點點挫折就自暴自棄,又如何去面對人生中更大的風雨?生活是沒有一帆風順的,經歷過風雨的人生纔會更精彩。只有像海倫﹒凱勒那樣,做生命的強者,命運的主宰,遇到挫折勇於面對,遇到困難敢於上前,才能成爲人生的勝利者。

從那以後,這本書就一直放在我的牀頭,每當遇到了困難和挫折,我就翻開這本書讀一讀,它就像一盞明燈,照亮我前行的道路,使我無論遇到多大的艱難險阻也無所畏懼。慢慢地,我也體會到了當年老師的良苦用心,一次小小的挫折可能讓一個人一蹶不振,但一句話一個眼神也可能讓一個人重新振作。我是多麼的感激她啊!

如今,我有了一個幸福的家庭,還有一個可愛的女兒,在她8歲生日那天,我們一起去書店買了這本書,我蹲下身子輕輕抱着女兒對她說:“寶貝,這是媽媽最喜歡的一本書,現在我把它送給你,希望你今後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都要像海倫﹒凱勒一樣微笑着去面對它、勇敢地戰勝它。”女兒懷抱着書,用她那清澈的眼神看着我,露出了甜甜的笑容。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_1200字3

一部感動蒼天的著作,如不是親眼所見,恐怕我也不會相信這個事實,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800字。它記載了100多年前出生在亞拉巴馬州北部一個小城鎮——塔斯喀姆比亞一個不幸而又萬幸的女子,在19個月時因一次高燒而失去了聽力、視力,從而面對的是死一般的黑暗。然而,就在這時,安妮·沙利文小姐來到了海倫的身邊。從此,海倫的命運也由此改變,安妮讓海倫在黑暗中看到了可貴的光明。原本愛發脾氣的她,也在光明的淨化下,變得活潑開朗起來。此後,在安妮的幫助下,海倫又艱難的學會了說話,此時的海倫,總算和別的小孩沒什麼兩樣了,甚至還可以看到別人無法看到的東西……

海倫·凱勒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的確十分可貴,這真的是給人有一種無法形容的震撼!這種在黑暗之中度過了約86個春秋歲月的女子,依然如常人一樣活下去,沒有一絲的抱怨,這也是多虧了沙利文小姐在她背後的教導,並一步一步的成爲時代之中的“巨人”。

“黑暗將使人更加珍惜光明,寂靜將使人更加喜愛聲音。”

“只要朝着陽光,便不會看見陰影。”

“人生最大的災難,不在於過去的創傷,而在於把未來放棄。”

…………

是啊,如果沒有安妮·沙利文的精心指導,就沒有如今海倫輝煌的一天。爲此,我們應該向這位女士致敬,因爲,是他培養了海倫,讓海倫在逆境之中成長起來,讀後感《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800字》。是安妮造福了海倫,也從此在小海倫心中種下了文學種子,並以自強不息的頑強毅力,在安妮的幫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國語言。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並致力將自己所有的愛,所有的錢財都爲和她自己一樣的殘疾人所造福,並建立慈善機構等等。這是多麼神聖而又偉大的事啊!爲此,她還曾被美國《時代週刊》評爲美國十大英雄偶像,榮獲“總統自由勳章”等獎項。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第一眼想看的就是我親愛的老師。”

這是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部自傳中所看到的。不錯,海倫她與安妮老師有着十分深厚的感情,如果不是她,也不會有今天。這時的我,也不禁升起一股濃濃的敬意。

海倫·凱勒以堅韌不拔的精神感動蒼天,值得人類所崇拜、學習。在我們的生活之中,如果再多些像海倫·凱勒這樣的人,那麼世界將會變得更加堅固。

海倫·凱勒,她以堅強的意志告訴我們,要珍惜周圍的一切,珍惜上帝所給的生命,不要想別人有的,要做到別人沒有的。或許,再一次比賽之中沒有排得名次,但只要以樂觀的態度,正確面對就好。

這本書,讓我感受到了許多。朋友,當你發現還有一個在黑暗中創造出奇蹟的女子,怎麼還不再一次的努力呢?我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但有夢想的人,又有多少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所以,不要小看了這位盲啞人,她能在黑暗中所實現夢想,這是一個充滿困難充滿挑戰的事。既然這位盲啞人如此堅定的實現了她的夢想,我們比她幸運多了,還可以在學習方面放鬆嗎?當然不可以!因此,從今天起,我要發奮圖強,不要再想過去,重新開始,爭取完成我的夢想!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_1200字4

馬克·吐溫曾經說過:“十九世紀有兩奇人,一個是拿破倫,一個就是海倫·凱勒。”最近我讀了一本關於海倫的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完這本書之後我的心被海倫的精神深深的震撼了!

在書中,海倫說:“知識給人以愛,給人以光明,給人以智慧,應該說知識就是幸福,因爲有了知識,就是摸到了有史以來人類活動的脈搏,否則就不懂人類生命的音樂!”。的確,知識的力量是無窮的,正是知識使海倫創造了這些人間奇蹟! 海倫是不幸的,但她又是幸運的,正是因爲有了知識,她才如此幸運。在她19個月失去視覺和聽覺後,就與這個世界失去了溝通,失去了聯繫,這個的幼小生命不知道如何排譴與世隔絕的孤獨感,她古怪、粗暴、無禮,直至她的莎莉文老師走進了她的生活,教會她認字,才使她張開了心靈的眼睛,得以與人溝通。一接觸到了知識,孤獨的海倫意識到只有知識才能鋪就一條通向光明之路。

當海倫感悟到“水”——這個她所認識的第一個字後,便開始了對知識、對世界強烈的渴求,開始了迫不及待地認字、閱讀,像一塊海綿不斷地從生命本身汲取知識。對知識的渴求,使她在常人難以想象的單調和枯燥中竟然學會了德語、拉丁語、法語等多國語言,閱讀了多部文學和哲學名著,吸取着那些偉人和智者的思想精髓。她把學習比做攀登奇山險峯,跌倒了再爬上去,每得到一點進步,就有一份鼓舞,逐漸看到更爲廣闊的世界,直到璀璨的雲端、藍天的深處、希望的頂峯!這些知識,像一道道彩虹,點亮了海倫心中的燈,照亮了她的內心世界,也架起了海倫和這個世界溝通的橋樑! 書中,海倫用細膩的筆觸,對大自然景色的描寫,使人很難相信出自一位盲聾人之筆;她去騎馬、划船、游泳、劃雪橇,甚至獨自一人月夜泛舟,用心去領略月下荷塘的美景;她去參觀博物館,“聽”音樂會,甚至去“欣賞”歌劇……

我相信她一定是用心來感受這個世界,用心來享受生命。她遠比我們這些正常人活得幸福、活得充實、活得有意義!是知識給了她生活的勇氣,是知識給了她接受生命挑戰的力量,使她能以驚人的毅力面對困境,終於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是知識使她產生了一種的信仰:現實環境固然可怕,但人類應該抱持希望,不斷奮鬥。生命的意義何在,人生的價值何在?人的一生是短暫的,我們似乎從未想過或不敢想象未來的世界,每日懶懶地生活,懶懶地工作,遇到困難就怨天尤人,抱怨上天不公。就這樣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時間如流水飛逝,過去的日子不再重現,當我們回首往事,是否值得留戀?是否值得紀念?假如,我們每一個人,都用知識點亮自己心中的燈,我相信,這個世界將是一片光明!

海倫,用她艱難卻幸福快樂的一生,詮釋了生命的意義。她的一生是人類的奇蹟,她的自傳,使我汗顏,也使我警醒。 在這個世界上,爲什麼只有聾人才珍惜失而復得的聽覺?只有盲人才珍惜重見天日的幸福?讓我們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去充實生命、去享受生活!

海倫說:“我努力求取知識的目的在於爲社會人類貢獻一點力量。”

知識的力量多麼巨大,它能使一個殘疾人,變成一個有益於人類、有益於社會的人。

假如,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像海倫。凱勒一樣,在有生之年把對知識的渴求,看作對人生的追求,每天都抱着這種追求,懷着友善、朝氣、渴望去生活,我們的人生將會增添多少歡樂、多少幸福啊!

海倫的一生,是生活在黑暗中卻給人類帶來光明的一生,她用行動證明了人類戰勝生命的勇氣,給世人留下了一曲永難遺忘的生命之歌!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_1200字5

如果你的信心之燭火強而明亮,別人會來借火,點燃他們內心的燭火。

——題記

光明也許隨處可見,光明也許能消除你心裏的黑暗,光明也許帶給你無限的感動和快樂。。。你早已依賴於它。可,若是光明只剩下三天,你又該如何?

三天的光明你該做些什麼呢?是忙忙碌碌的安頓好身邊的一切;是開開心心的四處奔波;是不屈不撓的尋找解藥;還是選擇自暴自棄?

她,一個普通的女孩——海倫。凱勒。年僅19個月大的時候被猩紅熱奪去了視力和聽力。不久,這個不幸的女孩又喪失了語音表達能力。可她沒有因此而失去生活的勇氣,而是勇敢地與病魔作鬥爭,堅強、樂觀的面對生活。並在莎莉文小姐的幫助下,克服種種困難,終於取得成功。她的世界只有無光、無聲、無語的孤絕歲月。

但她卻頑強地認爲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第一天:我要透過“靈魂之窗”看到那些鼓勵我生活下去的善良、溫厚與心懷感動的人們。

第二天:我要在黎明起身,去看黑夜變成白晝的動人奇蹟。我將懷着敬畏之心,仰望壯麗的曙光全景,與此同時,太陽也喚醒了沉睡的大地。

第三天,我將在當前的日常世界中度過,到爲生活而奔忙的人們經常去的地方,爲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作介紹。

人生的路不會風調雨順,挫折是成功的必經之路。懦弱的人往往會選擇退出,而強者卻是勇往直前。希望之光總會燃起。

只有親身經歷才能真正體會。每當拿起海倫。凱勒的自傳,就不由自主的想起當年年少無知的我們。叮鈴鈴,上課鈴‘如期而至’。這次老師沒有向以往只拿課本,手裏多出了一條紅領巾。爲了節約時間老師迅速介紹了一下,因爲本次我們所學的課文名爲《海倫。凱勒》,老師爲了讓我們有深刻的意義便讓我們切身體會。隨機抽取搖號,由一名同學做代表,完成他的指令。綁好紅領巾體驗開始!不就是矇眼走路嗎?可簡單了跟玩似的,我們信心滿滿。但,過程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眼前一片漆黑,什麼也看不見,我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感,不敢輕易邁出步伐,生怕下一秒會摔傷。沒體驗過你不知道,彷彿迷失了自我,毫無方向感,而且四周全是桌椅,只要稍微出差錯就會受傷,還很有肯能誤傷。我搖搖晃晃的行走,其實很想棄權,可腦海中浮現出海倫凱勒的身影,她都能堅持,爲什麼我不可以!雖然不少磕磕碰碰,但終於,在老師以及同學的指導和帶領下,“艱難”的完成了任務。解開紅領巾,光明又重新回到我的眼前,我眨了眨眼向四周環顧。有光明是多麼的美好,“善用你的眼睛吧,猶如明天你將遭到失明的災難。”似乎得到了最好證明。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帶給我們不少的知識,以及精神支,成爲了不朽的傳奇佳話。愚蠢的人永遠在等待機會,卻從未感覺機會已經與他擦肩而過。只要想做,沒有什麼做不到。光明只在那一瞬間,錯過了就不可能再見。海倫。凱勒的精神和毅力使我們難以忘懷!

不經歷風雨,怎麼會遇見彩虹;不經歷挫折的洗禮,又怎麼會取得成功。。。只要有戰勝他的理念,就一定能成爲強者。我堅信,只要有意志力,希望之光總會燃起!

只有失去了纔會珍惜,機會不會輕易放棄你,只有你放棄機會。堅持到底就是勝利,希望之光永遠在勝利的彼岸!

——後記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_1200字6

輕輕翻開《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一個以勇敢堅強震撼全世界的偉大女性映入腦海,她就是那個在黑暗世界中走過八十七年的偉大女性——海倫·凱勒。這本書中還介紹了一個令人欽佩的人物,她就是以寬宏大愛創造了奇蹟的女教師——安妮·莎莉文。一個是文學史上的奇蹟,一個是創造奇蹟的人。她們,給世界文學史增添了輝煌的一筆。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特別值得我們去好好地品味。這本書是海倫·凱勒的散文代表作,講了海倫·凱勒變成盲聾人後的生活以及她的求學經歷。海倫本應有個幸福美好、有聲有色的童年,可卻因爲1歲時的一場大病失去了視覺和聽覺,成了一個盲聾人。當她消沉、絕望、感到生活已無任何希望時,安妮·莎莉文老師走進了海倫的生活,讓海倫又重新對世界充滿熱愛,對生活充滿希望與激情。經過莎莉文老師的耐心教導和海倫不屈不撓地努力,她考進了哈佛大學並以優異的成績畢業,融入了社會,成爲了世界文學史上的一朵金色的花。

在這本書中,海倫·凱勒真的給了我很大的震撼。她讓我懂得了太多,她的堅強、樂觀、懂得珍惜、懂得感恩的品質,深深地感動了我。她從一歲多起,就失去了聽覺、視覺,活在一個無聲無色的枯燥世界。身處逆境中,剛開始就連她自己都感到絕望,可她還是勇敢地站了起來,用她的堅強和樂觀,努力學習,創造了奇蹟,震撼了所有的人。就像那棵生活在惡劣環境中的小草,不知經過了多少風雨的洗禮,卻依然挺立,不向命運屈服。這種頑強不屈的品格,不是很值得我們讚美嗎?

書中的最後一章寫的是:假如重獲三天光明,海倫將會去做什麼?她迫不及待地想獲得這三天光明,她很懂得珍惜這三天,她把這三天安排得很充實:去看看給了自己生活希望的莎莉文老師,看看自己的朋友,看看幫助過自己的好心人,看看這個美妙的世界,看看一切真善美的事物……記得海倫在書中寫過這樣一句話:“有時我認爲,如果我們像明天就會死去那樣生活,纔是最好的規則。”現在想想,的確也是。上天給海倫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卻也是因爲這個玩笑,海倫才如此地去珍惜生命,珍惜、感恩她所擁有的一切。然而,世上往往是那些身體健全的人,不懂得去珍惜美好的生活,經常去做一些毫無意義、毫無價值的事情,對待生活不以爲然,揮霍時間,揮霍金錢,對擁有的一切毫不珍惜,就那樣渾渾噩噩度過一生。把這種人的一生與海倫的一生相比,簡直就是不能相提並論、天壤之別啊!一個人只要胸懷大志,並不懈向着目標努力奮鬥,就不會被一些客觀條件束縛,你就會擁有無限的力量去實現它!堅貞不屈、不斷進取的精神是海倫·凱勒所擁有的。我們作爲健全人、作爲祖國未來的接班人,不是更應該擁有這種寶貴的精神嗎?

在這本書中,令我敬佩的不只是海倫·凱勒,還有安妮·莎莉文。莎莉文是海倫的教師,她不在乎海倫身體的殘疾,用慈母般的情懷,呵護了一個生活在黑暗中的孩子,給了她希望與溫暖,她指明瞭海倫一生的航標。莎莉文用她的愛心、耐心和智慧去告訴海倫自然之美、世界之美,她的教導像綿綿細雨,滋潤着海倫。莎莉文用無私的愛再塑了海倫的生命。可以說海倫的成功與莎莉文老師的教育密不可分,她是一位令人尊敬又讓人敬佩的老師!

海倫·凱勒,靠着一顆不屈不撓的心,接受生命的挑戰,用愛心擁抱世界,以毅力面對困境,成了世界史上一大奇蹟。安妮·莎莉文,用耐心和細心,呵護着海倫一步步成長,創造了這個大奇蹟。這兩個人,讓我們永遠銘記!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_1200字7

歌德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位高尚的人談話。”今年十一假期裏,我讀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感覺就像一位高尚的智者和我談了一次長話,同時我的心也被海倫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

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中,作者海倫。凱勒在嬰兒時期就表現出不服輸的性格,對任何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常常想模仿大人的一舉一動。在她19個月大的時候因病導致兩耳失聰,雙目失明。從此她就與這個世界失去了溝通,失去了聯繫。直到在她6歲零9個月的時候,莎莉文小姐走進了她的生活,教會她認字,才使她張開了心靈的眼睛,能夠與人們進行溝通交流,海倫意識到只有知識才能鋪就一條通向光明的道路。當海倫感悟到“水”——這個她所認識的第一個字後,便開始了對知識強烈的渴求,開始了迫不及待地認字、閱讀,像一個永不知疲倦的陀螺一樣不斷地從生活中汲取知識。對知識的渴求,使她在常人難以想象的單調和枯燥中竟然學會了德語、拉丁語、法語等五國語言,閱讀了多部文學和哲學,吸取着那些偉人和智者的思想精髓。這些知識,像一道道彩虹,點亮了海倫心中的燈,照亮了她的內心世界,也架起了海倫和世界溝通的橋樑,從此改變了她的一生。

在海倫的生活中假如沒有朋友的幫助、關心和愛護,也許她也不會走到今天,她將永遠生活在黑暗和寂寞裏。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認識了益友。海倫很用功,進步也很快。但有時由於迫切想知道書中的內容,也不由自主地對莎莉文小姐發起火來,莎莉文小姐也毫不介意。在莎莉文小姐的幫助下,海倫逐漸喜歡上了大自然,喜歡上了世界上所有的有生命力的小動物們。經過不懈的努力,海倫憑着她那堅強的意志,考入美國哈佛大學完成了她的學業並站上了演講臺。海倫每得到一點進步,她便覺得倍受鼓舞,心中有充滿了喜悅和快樂。

如果給海倫三天光明,她將把這三天分成三個部分:

第一天要看人。第一個想要見的就是莎莉文小姐,長久地凝視並珍藏在心中。她會把所有的朋友都叫來,長久凝視着他們的臉,把她們模樣都刻在心裏。在下午的時候,他去森林裏進行一次遠足,拼命吸取那燦爛迷人的自然美景。

第二天,海倫要看看將黑也變成白晝的動人奇蹟。晚上,要在劇院裏度過,不管劇情怎樣,因爲我渴望看到每一個優雅的動作,每一個逗人的舉動,由於只有看一場戲的時間,所以只能看一看劇情,並在腦海裏記錄下來。

第三天,她要到花園裏,到貧民窟去,到工廠去,到孩子們玩耍的樂園裏去,享受陽光和快樂。

“假如她是個大學校長,她就會開設一門‘怎樣使用你的眼睛’的課程,告訴學生們怎樣用心觀察那些習以爲常的事物,增添他們的生活樂趣,以喚醒他們沉睡的天賦。”假如我是一名眼科醫生,我半秒也不會猶豫,我會竭盡我的所能去幫助海倫治療眼睛。

海倫說:“知識給人以愛,給人以光明,給人以智慧,應該說知識就是幸福,因爲有了知識,就是摸到了有史以來人類活動的脈搏,否則就不懂人類生命的音樂!”

透過這本書的閱讀,使我更加明白了做人要有堅強的毅力,要有充足的信心,你可以依靠別人的幫助,但不能永久地依賴別人。海倫正是依靠別人的幫助而不是依賴別人,從而使海倫在知識的海洋裏創造了這些人間奇蹟。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_1200字8

生命是短暫的,你要在短暫中尋找它的價值。蘋果公司的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說過:“把你的每一天都當作最後一天來看,總有一次你是對的。”把我們每一天的生活都當作最後一天來過,在海倫·凱勒的自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我領悟了許多,也從此懂得了生命的價值。

探索生命

海倫·凱勒是美國著名的盲聾作家、教育家。她在一歲半時被疾病奪走了視覺和聽覺,然而在黑暗又寂寞的夜裏,她在蘇莉文老師的幫助下學會了讀書和說話,逐漸掌握了英、法、德、拉丁、希臘五種文字,並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美國拉德克利夫學院。她走遍美國和世界各地,爲盲人學校募集資金,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她贏得了世界各國人民的讚揚,並得到許多國家政府的嘉獎。

海倫認爲,每一種事物都有它的神奇之處,即使像黑暗和寂靜這樣的事也不例外。而且,她已經領悟到了生活的真諦,所以無論身處何境,她都會欣然面對。世界上最美麗的東西,看不見也摸不着,要靠心靈去感受。海倫對生命意義的認識及其固有的精神價值給深深地震撼了我,她懂得生命的真正價值,更有一顆熱愛生命的心。

熱愛生命

寫到這裏,我想到了張海迪,眼前浮現出這位身殘志堅的共產主義戰士。張海迪五歲時患了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癱瘓。從那時起,張海迪開始了她獨特的人生。在殘酷的命運挑戰面前,張海迪沒有沮喪和沉淪,她以頑強的毅力和恆心與疾病做鬥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對人生充滿了信心。她雖然沒有機會走進校門,卻發奮學習,學完了小學、中學全部課程,自學了大學英語、日語、德語和世界語,並攻讀了大學和研究生的課程。從1983年開始,張海迪創作和翻譯的作品超過了了100萬字。她還自學醫術,爲人們治病。張海迪說:“活着就要爲社會做出有利的事情。”她身殘志堅,坦然面對生活的考驗。她特愛生活,熱愛生命,只要是真正有利於社會的事情,是個人力所能及的,她都會全力以赴。

思索生命

生命是一種什麼樣的事物呢?你好好利用它了嗎?生命是短暫的,更是寶貴的。然而,就大多數人而言,我們還是會把生命視爲理所當然的事物。誰都知道,有朝一日我們都會死去,但是在通常情況下,我們會把那一天描繪成遙不可及的“將來事”。在我們擁有健康身體的時候,死亡完全是一種令人難以想象的東西。我們也很少去想這件事。光陰綿延伸展,似乎是一種沒有盡頭的風景。所以,我們都會埋頭於那些微不足道的生活、工作,而幾乎沒有意識到,我們對待生活、對待生命的是一種十分消極的態度。

人人都知道那個老生常談的道理——直到失去的時候,我們纔會珍惜曾經擁有的一切;直到生病的時候,我們纔會意識到健康的可貴。如果你領悟了生命的真正意義,你會發現,你所看到、所聽到、所接觸過的每一件事物都變得異常珍貴,因爲你從來沒有如此這般地使用過你的感官。正如海倫所說,黑暗會令我們更加珍惜光明,寂靜會使我們懂得聲音的美妙。生命的軌跡,在一切道路上都是那麼美好。

所以,人生最大的災難,不在於過去的創傷,而在於把未來放棄。人生不是一帆風順的,我們必須學會去接受它。當我們遭遇挫折的時候,珍愛生命,不要放棄,讓信心成爲命運的主宰。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_1200字9

遨遊在書海之中,當我沉浸在讀書帶給我的巨大益處時,我又同時和一本著名經典書籍做了好朋友。它就是我在暑假看的海倫?凱勒自傳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1880年,海倫?凱勒出生於美國。海倫好像註定要爲人類創造奇蹟,或者說,上帝讓她來到人間,是向常人展示殘疾人的尊嚴和偉大。她一歲半時突患急性腦充血病,連日的高燒使她昏迷不醒。當她甦醒過來,眼睛燒瞎了,耳朵燒聾了,那一張靈巧的小嘴也不會說話了。從此,她墜入了一個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痛苦的沉思之中。

這本書主要寫了海倫變成聾啞人後的生活。剛開始的海倫對於生活是失望的,用消極的思想去面對生活,情緒非常的暴躁,常常發脾氣,她感覺現實生活中沒有了希望,她是多麼期待能重新得到光明與陽光。在不斷的尋找之中,她的父母找到了一位老師——安妮?莎莉文,這位老師是成爲了海倫新生活的引導者,使海倫對生活重新有了光明,有了希望,有了嚮往。在莎莉文老師耐心地指導下,海倫學會了閱讀,認識了許多字,也讓她感受到身邊無處不在的愛。隨着時間的推移,海倫在老師和親人的陪同下,體會到許多新鮮事物,度過了快樂的聖誕節,擁抱過廣闊的海洋,欣賞了美麗的四季漸漸地,海倫長大了,在長長的求學生涯中,儘管她遇到過許多的困難,但是她也結識了許多朋友,獲得了金子般的友情由於不屈不撓的精神,海倫在學習中學會了說話,學會了寫作,學會了閱讀。在這過程中,海倫遇到了許許多多煩惱的事情,但最重要的是,她沒有放棄。終於,她的努力得到了回報,用自己的汗水實現了大學夢想,進入了夢想殿堂——哈佛大學。因爲生理的缺陷,繁重的課業壓力讓她非常吃力,在老師的幫助和自己的努力下,她以優異的成績大學畢業,並且掌握了英、法、德、拉丁和希臘五種字型。當她大學畢業後,一件悲傷的事情困擾着海倫,那就是她最愛母親的離世。書中還介紹了影響海倫的一些偉人,例如愛迪生、馬克?吐溫透過海倫的文字,讓我感受到她豐富的生活,多彩的人生,純潔的心靈。

假如我是一個失明的人,只有三天的光明,我會看些什麼,做些什麼?

第一天,我會好好看着我的父母,就像他們常常用他們慈愛的目光凝視着我一樣。從我出生那天起,父母就把我照顧得無微不至,百般呵護,千般愛護。是他們把我哺育成人,是他們爲我開啟人生道路,是他們指引我前進。我不僅要把他們的樣貌記在心裏,還要爲他們做很多的事情,讓他們以我爲豪。

第二天,我要認真觀察我的老師。老師就像一根蠟燭照亮着我們,同時,就像一位辛勤地園丁不分晝夜地澆灌着花草。老師,請放心,我會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成爲萬綠叢中的那最閃亮的花朵,綻放出自身的美麗。

第三天,這也是我能看到這世界的最後一天。我會清晨起身,像海倫?凱勒一樣,迎接黎明,沐浴陽光。之前,我從未想過黑夜變成白天的情景,或許這對自已之前的我實在是普通,第一次發現原來日出是多麼美麗,多麼壯觀。這一天,我靜靜地坐在草原上望着天空,無念無求,一直到夜幕降臨。

讀完這本書後,我深深被海倫的一生感動,獲益匪淺。尤其是那句話:假如你有一雙好眼睛,就好好地利用它,彷彿它是第一次用,或者最後一次用。因此,在人生道路上,我們要堅持不懈地努力,百折不撓地奮鬥,無論遇到多麼大的困難,都不能放棄,迎難而上,做一個意志堅定、頑強拼搏的少年。少年們,莫遲疑,莫等待,讓我們撐起自己生命的支柱,爲將來而好好學習,做最好的自己!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_1200字10

海倫·凱勒的一生可以稱得上是傳奇。在她的一生中,她遇到了許多的“貴人”,例如陪伴她初識知識的莎莉文老師,當然,還有養育她的父母。正是在這麼多的人的鼓勵與支援下,她克服了常人無法想象的艱苦,獲得了成功!

我認爲,她要感恩的人有很多。一是感恩父母,這是做人之本。先不聯繫海倫的一生,就談每個人的人生的初始。是誰?養育了我們,含辛茹苦地爲我們奔波勞累!“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在多少個夜晚,在多少盞昏暗的油燈下,我們的母親還沒睡,依舊在爲我們縫補衣裳?

父親的愛又猶如大山般給我們最堅固的愛,也許他們沒有母親的體貼,也不怎麼擅長表達!但就是他!爲我們付出了他們男人對孩子負責的責任心!他們擔心的是我們的健康,是我們人生路途的坎坷與否;他們期待的是我們第一句含糊不清的“爸爸,媽媽”!

愛是船,載着我們從少年走向成熟;父愛就是一隻舵,給了我們一個幸福的方向;母愛就是甲板,給了我們踏實的心靈的震撼。如果母愛是一把熊熊燃燒的火炬,點燃了我們心中的希望;那麼父親的厚愛將是一葉風帆,鼓勵我們前進!

我堅信,在海倫的一生中,他的父母必定充當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我國自古以來也是以“孝”爲先,陳毅元帥探母,許世友五跪慈母,再看當今社會上的許多青年,他們穿着奇異,把頭髮染成五顏六色的,這不禁令我想到教室裏的拖把!

居然還有一些手中夾着菸頭!那在黑暗中閃着星星紅光的菸頭,我不禁毛骨悚然!他們難道不知,他們現在揮霍的錢財,是他們年過古稀的父母辛辛苦苦掙得嗎?百善“孝”爲先,那在他們浪費錢財與光陰的時候,他們顧及的他們父母的感受了嗎?

讓我們捫心自問,面對父母無私的愛,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對父母感恩戴德?又有什麼理由去忘卻父母的養育之恩!再問問自己,自己對父母的關心與付出是原來父母給予我們的百分之多少?

曾有這樣一個故事深深打動了我:一位二年級的學生,在做一道連線題時,把一塊磚和25克相連,並在後面寫“如果每塊磚都25克的話,爸爸不用在那麼累了!”老師在後面寫的評語是“孝心無價”!

二要感恩老師,這是立身之基。在海倫的一生中,另一個不可或缺的人物就是她的莎莉文老師。莎莉文老師讓她接觸到生活的豐富多彩,也是她不斷地陪海倫談心,告訴她別放棄!

海倫就是在她的陪伴與督促下,不斷的成長,但即使海倫取得成功後,她也沒忘了老師,依舊去看望老師,並祝福老師幸福!不僅海倫如此,世界聞名的居里夫人,在兩次獲得諾貝爾獎時,看見她的小學老師,依舊會獻上一束鮮花!

主席在佳節時也同樣獻上一份感激。我們也應以前一輩的先輩學習他們對老師的感恩!“滴水之恩,必當涌泉相報”,對於陪伴我們的老師,我們應心懷感激,在節日時輕輕的問候;在冬日裏送上一杯暖茶,相信每一位老師的心中必定會溫暖很多!“老師,你就是園丁,辛勤的耕作,我多想多您說一聲‘歇歇吧’但你臉上淡淡的微笑與輕輕的搖頭,震撼了我!”

感恩是一種心態,是對這個世界與社會的感恩,讓我們樂於面對這個社會的種種遭遇!感恩是一種素養,它能在默默中影響周圍的人!感恩更是一種樂趣,只有真正的感悟生活才能感受得到!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依然會珍惜!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_1200字11

馬克·吐溫說過:“十九世紀有兩奇人,一個是拿破崙,另一個是海倫·凱勒。”最近我讀了一本關於海倫的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完這本書後被海倫的精神深深的震撼了!

在書中,海倫說:“知識給人以愛,給人以陽光,給人以智慧,應該說知識就是幸福,因爲有了知識,就是摸到了有史以來人類活動的脈搏,否定就不懂人類生命的音樂!”的確,知識的力量是無窮的,正是知識使海倫創造了這些人間的奇蹟。

海倫是不幸的,但她又是幸運的,正是因爲有了知識,她才如此幸運,在她19個月的時候失去了視覺和聽覺後,就與這個世界失去了溝通,失去了聯繫。

這個幼小的生命不知道如何排遣與世隔絕的孤獨感。她古怪、粗暴、無禮,直至她的莎莉文老師走進了她的生活,教會她張開心靈的眼睛,得以與人溝通。一接觸到知識就能鋪就一條通向光明之路。當海倫感悟到“水”——這個是她所認識的第一個字後,便開始了對知識,對世界強烈的渴望,也開始迫不及待地認字、閱讀。像一塊海綿不斷地從生命本身汲取知識,對知識的渴求,使她在常人難以想象的單調和枯燥中竟然學會了德語、拉丁語、法語等多國語言,閱讀了多部文學和哲理名著,吸取着那些偉人和智者的思想精髓。她把學習比作攀登奇山險峯,跌倒了再爬上去,每得到一點進步,就有一份鼓舞,逐漸看到更爲廣闊的世界,直到璀璨的雲端,藍天的深處,希望的頂峯!這些知識像一道道彩虹點亮了海倫心中的燈,照亮了她內心世界,也架起了海倫和這個世界溝通的橋樑!

書中,海倫用細膩的筆觸,對大自然景色的的描寫,使人很難相信這是出自於一個聾盲人之筆,她去騎馬、划船、游水、劃雪橇,甚至獨自一人月夜泛舟,用心去領略月下荷塘的美景;她去參觀博物館,“聽”音樂會,甚至去“欣賞”歌劇……我相信她一定是用心來感受這個世界,用心來享受生命。她遠比我們這些正常人活得幸福,活得結實,活得有意義!

是知識給了她生活的勇氣,是知識給了她接受生命挑戰的力量,使她能以驚人的毅力面對困境:終於在黑暗中找到光明。是知識使她產生了一中信仰!現實壞境固然可怕,但人類應該抱持希望,不斷奮鬥。生命的意義何在?人生的價值何在?人的一生是短暫的,我們似乎從未想過或不敢想象未來的世界,每日懶懶的生活,懶懶地學習,遇到困難就怨天怨人,抱怨上天不公。就這樣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時間如流水飛逝,過去的日子不再重視,當我們回首往事,是否值得留戀?是否值得紀念?假如,我們每一個人,都用知識點亮自己心中的燈,我相信,這個世界就是一片光明瞭了!

海倫,用她艱難卻幸福快樂的一生,詮解生命的意義,她的一生是人類的奇蹟,她的自傳使我汗顏,也是我警醒。

在這個世界上,爲什麼只有聾人才珍惜失而復得的聽覺?只有盲人才珍惜重見天日的幸福?讓我們珍惜生命的每一天,去充實生命,去享受生活!海倫說:“我努力求取知識的目的在於爲社會人類貢獻一點力量。”

知識的力量多麼巨大,它能讓一個殘疾人,變成一個有益於人類,有益於社會的人,變成一個有益於人類,有益於社會的人。假如我們沒有個人,都能想海倫·凱勒一樣,在有生之年把對知識的渴求,看作對人生的追求,懷着友善、朝氣,渴望去生活,我們的人生將會增添多少歡樂,多少幸福啊!

海倫的一生,是生活在黑暗中給人類帶來的光明的一生,她用行動證明了人類找到生命的勇氣,給世人留下了一曲永難遺忘的生命之歌……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_1200字12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讀書是一雙翅膀,帶我們在知識的天空中翱翔,書是一盞明燈,爲我們照亮通往夢想的大道,書是一把金鑰匙,讓成功的大門向我們敞開。在小學的`六年時光中,書一直是我的良師益友,一有空閒,我就開啟書本,遨遊在文學的海洋裏。

而有一本書,它告訴我挫折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不敢去面對困難,不去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那我們就真的被困難打垮了。這本書就是----《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這本書講述了一個堅強的女孩海倫.凱勒爲自己的理想而奮鬥的故事。她僅僅享有了19個月的光明和聽力,她不知道海的蔚藍,看不見樹的綠,聽不見鳥的鳴叫,感受不到這個世界的美好。大病初癒的海倫對生活不報任何希望,情緒非常暴躁,常常發脾氣。但是,很快,安妮莎莉文老師成爲了海倫新生活的引導者,使海倫對生活重新有了希望,有了嚮往。在莎莉文老師的指導下,海倫漸漸學會許多的新知識,也讓她感受到身邊無處不在的愛。她渴望知識,渴望和正常人一樣與別人交談。她爲了使周圍的人一一即使是最親近的朋友,聽懂自己的發音,反覆練習,終於實現了長期以來的願望。她孜孜不倦的從書本中汲取更多的知識,儘管學習的道路上到處都有荊棘、坎坷,但她一刻也沒有停止過向着夢想邁進的步伐。天道酬勤,她終於用汗水實現了大學夢想,來到了哈佛大學學習深造。

合上書本,我思緒萬千,被海倫.凱勒這種不畏懼困難、渴望知識、不斷求索的精神感動了,她雖然在出生沒多久就陷入了無光無聲的黑暗世界,但她卻在莎莉文老師的耐心指導下,走出了封閉的自我世界,重拾生活的勇氣和信心,以頑強的拼搏精神,不斷地超越自我,最終獲得了成功。

再想想我們,有這麼好的學習條件,有什麼理由不奮發向上,完善自我呢?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我們也更應該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

而在歷史的長河中,有許多偉人也有自己成功的經歷。

亞伯拉罕.林肯,是美國最偉大的總統之一。他廢除了黑奴制,維護了聯邦統一。而他在成爲總統的道路上也經歷了不少坎坷。1832年,林肯失業了,他很傷心,他決定當政治家,當州議員。但他競選失敗了,但又選擇開辦企業,可一年不到,企業倒閉了。在以後的十七年間,他爲所欠的債務而到處奔波……他經歷了無數的挫折和打擊,但是他一直沒有放棄自己的追求,一直在做自己生活的主宰。1860年,他終於當選了美國總統。

而大音樂家貝多芬,也沒有因爲日趨嚴重的耳疾而放棄音樂,他選擇了克服,正因爲他堅強的毅力,終於成爲舉世聞名的“樂聖”……

而我,也學會了克服困難,持之以恆地做事。在我學習滑板時,摔了很多次,當我準備放棄時卻又想起了海倫.凱勒的經歷,我再次站了起來,當我堅持下來時,我終於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

其實,人生就如一條藤,總結着幾個苦澀的瓜;人生還像無味瓶,包含着酸甜苦辣;人生又似一首歌,吟唱着悲喜交加的苦樂年華。沒有洪水奔流,沒有島嶼和暗礁,又怎能激起美麗的浪花。人生不會一帆風順,讓我們走在荊棘路上面帶微笑,擡起頭來,爲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奮鬥。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_1200字13

俗話說的好,“滴水之恩,涌泉相報。”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美德,一種高尚的境界,更是做人的立身之本。讀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之後我更是至深感悟。

書中主要寫了凱勒在成爲失明聾啞人後對生活失去信心,情緒暴躁,思想消極,感覺生活沒有了希望。直到後來遇到安妮.莎莉文老師,在老師的幫助關愛下,凱勒學會了閱讀,感受到了身邊無處不在的愛,以驚人的毅力、頑強的精神,克服常人無法想象的困難,完成了哈佛大學學業,還掌握了五種文字,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凱勒雖然是一個弱女子,但她身殘志堅,用自己的感恩之心,不饒的意志,書寫了輝煌的人生,震撼了世界!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書中,她幻想假如給她三天光明,她會做什麼,參觀博物館,看看自己的親朋好友,甚至去看歌劇……她是用心來感受光明,用心享受生命,用心感受世界。她是那麼的幸福、充實和快樂,因爲她懂得珍惜,更是因爲她有一顆感恩的心。

牐牳卸魘且恢執κ勒苧В是生活中的大智慧。生活不可能一帆風順,種種失敗和無奈都需要我們去勇敢面對,豁達處理。一時失意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要始終銘記是生活給了你機會,是對手給了你磨練,是朋友給了你幫助。寫到這想起一則故事,一次,美國前總統羅斯福家裏被盜,被偷了很多東西,一位友人忙寫信安慰他,告訴他不必太在意。羅斯福給友人回信道:“親愛的朋友,謝謝你來信安慰我,我現在很平安。感謝上帝:因爲第一,賊偷取的是我的東西,而沒有傷害我的生命;第二,賊只偷取我部分東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慶幸的是,做賊的是他,而不是我。”無論如何,家中被盜絕對是不幸的事,而羅斯福卻找出了三條值得釋懷的理由,這便是一種生活態度——對生活充滿感恩。面對不幸,能發現美好慶幸的東西,這便是寬闊的胸懷。

如同文中的海倫.凱勒感恩她的父母、老師、朋友一樣,我們也要感恩身邊的親人、同事和朋友,因爲他們的存在讓我們感受到了人性的溫暖,即使偶爾有些不愉快,也請忘掉吧!忘掉煩惱,愉快生活,便會對生活的挫折多一份自信和感激。我們總是在一天又一天的忙碌,已經漸漸遺忘了生活的恩惠,抱怨的話語、埋怨的眼神、憤恨的心情總是存在,其實每天讓心安靜一會,像海倫.凱勒一樣,想想今天陽光的溫暖,我們還有親人和朋友,又學到了一些知識,還可以自由的行走……其實,生活賦予了我們太多,只要我們願意,每一天都可以是感恩節。

在現實生活中,有人遇到困難就怨天尤人,自暴自棄,人際交往也是阿諛奉承,爾虞我詐,精於算計,糾結於爲“已失去”的東西痛苦不堪,爲“得不到”的東西百般煩惱,卻偏偏對實實在在擁有的東西不知道珍惜,不懂得好好把握,驀然回首,這樣做是否值得?生命的意義何在?人生的價值何在?什麼纔是最寶貴的東西?我想說:活着真好,健康真好,能有工作真好,能夠看書學習真好,感恩真好,不要到失去時才突然醒悟,纔去嘆息,纔會覺得失去的東西太珍貴。

魚知水恩,乃幸福之源也。”我們時刻懷着一顆感恩的心,讓感恩成爲一種習慣,一種美德,一種態度,在我們的心中播種、發芽、開花。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_1200字14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講述了海倫。海倫九個月因失去視力、聽力,陷入盲聾啞的黑暗。從此她的父母順從她。寵愛她,養成了她任性、自私、喜歡計較、報復心強的個性。她六歲時父母爲她請了個家庭教師——莎莉文,在老師的嚴格的教育下改變了惡習,老師用手畫拼寫法教她識字,用卡片教她拼寫句子,後來她學會了盲人版課本,她努力學習,直到把課本都磨破了。她掌握了很多單詞後又想說話,這對她來說必須經歷無數痛苦和煎熬,才能學會。當貓狗叫時她去摸它們的喉嚨,親人唱歌時去摸脖子......一天她一隻手卡在喉嚨上,另一隻手壓住嘴脣,發出一些模糊的聲音,後來終於會說話了。海倫是我學習的好榜樣,她勤奮好學,勇敢頑強,而我呢?是一個獨生子,任性自私,商店裏我喜歡的東西非得給我買,好吃的東西得先讓着我,家庭作業沒做好的地方我不願修改,背書時不熟練的地方要求提醒,把學習當成任務。

中學、大學裏幸虧莎莉文老師隨堂陪她聽課,老師講解的東西她一字不落的記下了。莎莉文老師把每課文的疑難重點詳細地寫在她手上,其他的基礎知識就靠她自己下功夫了。她以驚人的毅力掌握了英、法、德、拉丁、希臘五國的文字,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哈佛大學德克利夫學院。我真羨慕她。她走遍美國和世界各地,爲殘疾人演講、募集資金,把人生毫無保留的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人應該都知道她的不幸。在一般人眼裏,如此不幸的人生,還會有什麼收穫呢?然而海倫卻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不但考上了哈佛大學,而且一生中寫了14部着作。她還多方奔走,在全美建起了多家慈善機構,辦成了一般健全人也不一定辦得到的事。珍惜現實,才能擁有未來。這就是"珍惜"的價值所在,也是生活的辯證法。與海倫相比,我們許多人可能都會感到慚愧。因爲我們雖然擁有比她健全的身體,卻常常如她所說的那樣,犯那種"有視覺卻看得少"的錯誤。或爲"已失去"的東西痛苦不堪,或爲"得不到"的東西百般煩惱,卻偏偏對實實在在"擁有"的東西不知珍惜,不懂得好好把握。

海倫憑着一顆堅強的心,最終在逆境中崛起,真是身殘志不殘。而自我呢,有着良好的條件,卻缺乏堅韌不撥的毅力。因此,這篇文章給我最大的啓示是:盡力地完成每一件事。 有位名人曾說過:“什麼是不容易?不容易是把每天應做的事每天都堅持做。什麼是不簡單?不簡單就是把每件事都做得最好。”請你思考一下這個問題,假如你只有三天的光明,你將如何使用你 的眼睛?想到三天後,太陽再也不會在你的眼前升起,你又將如何度 過那寶貴的三天?你又會讓你的眼睛停留在何處? 要有樂觀向上的良好心態。海倫在巨大的打擊以及困難面前,不是怨天尤人,而是以樂觀向上的心態去面對,使自己得到信心。下面有一則故事,也說明了這點。兩個成績相當的秀才,赴京趕考,半夜趕路時,遇上喪隊,與棺材擦肩而過,前者十分擔心,覺得這不是一個好兆頭。而後者想:棺材棺材,有官又有財。於是後者考中了狀元。而前者卻榜上無名,這個故事更可以說明樂觀向上的良好心態,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_1200字15

曾經聽說過這樣一句話:“讀一本好書就是與一個偉大的心靈對話”。是的,一本好書往往可以豐富自生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好的書猶如養料,滋潤心靈,使人獲益匪淺。《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就是這樣一本書。 日記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是海倫·凱勒——一個聾、盲、啞的世界著名美國女作家。該書由海倫的《我的生活》、《走出黑暗》、《老師》三部分以及發表在美國的《大西洋週刊》著名散文《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編譯而成。介紹了海倫生動、真實而偉大的一生。

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裏,海倫對光明十分渴望,她設想自己在三天的光明時間裏該做什麼:第一天,她想看看自己身邊最親近的人,把那些曾經幫助過自己的朋友面貌牢記在心;第二天,她希望在電影院或劇院度過,感受視覺所帶來的快樂;第三天,也就是最後一天,她希望能遊覽城市,感受人們一天所忙碌的生活。短短的三天,她是如此的珍惜,沒有一天是浪費的。

對於我們視力正常的人來說,光明並沒有什麼特別。而對於海倫來說,卻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三天的時間裏,她安排的每一件事,都是井井有條,對於我們正常人來說,是再平常不過了,而在海倫的眼中,卻是一種奢求。也許海倫不曾擁有過光明,所以才格外珍惜。

與海倫相比,我們是否幸運多了?我們擁有光明,可以飽覽萬千世界;我們擁有聽覺,可以傾聽鳥語花香;我們擁有一張會說話的小嘴,可以說出悅耳動聽的話語……我們是健康的、快樂的,我們可以用靈活的雙手,塑造出生命的價值。

然而,在生活中,總是存在着一些這樣的人:他們整天吃喝玩樂。似乎除了這些沒有什麼可以打動他們。如果他們把吃喝玩樂的時間用來幫助別人,至少也能體現出生命是有價值的。

看到那些虛度年華、碌碌無爲的人,我想起了書中海倫說的一句話:“我們大多數人把生命視爲當然。我們知道,有一天我們必得死去,但總把那一天看的很遙遠。”我們是活潑的,死亡是不可想象的,所以在我們眼中,生命好像是沒有盡頭的。只有當明天就要走向死亡,我們才覺得生命的可貴,纔想到在短短的一天內發揮出它的價值。

其實,生命的可貴在於要擁有求生的慾望、頑強的生命力和爲體現生命價值而奮鬥。不是每一道江河都能流入大海,不是每一粒種子都能破土而出。生命是短暫的,也是寶貴的,我們應該珍惜生命,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像海倫·凱勒那樣,以一個身殘志堅、柔弱女子的視覺,讓那些身體健全的人們珍惜生命。像杏林子那樣,以一個身殘志不殘的精神,呼籲大家讓有限的生命,發揮出無限、巨大的價值。

病魔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得珍惜生命,讓生命白白流失的人。只有熱愛生命,擁有一顆堅定不移、知難而進的心,才能克服一切困難,勇往直前。

讀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書,我的啓發很大。應該珍惜生命,珍惜自己所擁有的光明。海倫雖然是個盲人,但她有着對大自然、對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的熱愛與嚮往。

我們要心中有他人,爲幫助他人心中而感到快樂的高尚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