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週記>

小學教師反思週記3篇

學問君 人氣:6.55K

教師對教學進行反思有利於教師更好的教導學生,那麼,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收集的小學教師反思週記3篇,供大家閱讀參考。

小學教師反思週記3篇

小學教師反思週記1

教師要如飢似渴地學習和研究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並自覺地運用理論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指導自己的教學活動,在學習中深刻反思、認真消化、並付諸於實踐。先進的理論往往能讓我們感覺到“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使我們的教學進入新的境界。 與此同時,新課程《數學》的知識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作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使知識結構不斷完善,面對新的挑戰,要與學生共同進步。在教給學生知識之前,自己首先要精讀教材,鑽研教參,翻閱大量的參考書,向其他教師學習。因此,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自己也學到了許多新的知識,增強了自己求知、探索的動力。

沒有深厚的理論素養和豐富的知識儲存,是不能登堂入室、達到高屋建瓴的教學境界的。蘇霍姆林斯基就這樣要求他的.教師:“讀書,

每天不間斷地讀書”,“不斷補充其知識的大海”,他認爲,這樣 “襯托學校教科書的背景就寬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將會更明顯。

任教以來,儘管工作繁多,但只要有可能,我都不放過聽課的機會,甚至是跨學科,一直堅持每週至少聽課兩節甚至更多。除了要多爭取觀摩別人的課堂教學,還要擠出時間來研究優秀教師的課堂實錄,從課堂結構、教學方法、語言表達、板書設計、學生情況、教學效果等各方面,客觀、公正評價其得失。對所聽和觀摩的每一堂課都要研究、思考、探討,並用以反思自己的教學,感覺收穫甚多。各位教師之間,多開展相互聽課、觀摩活動,不但可以避免閉目塞聽、孤芳自賞而成爲“井底之蛙”,而且能夠使我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高瞻遠矚,進行揚棄、集優、儲存,從而走向創新。

教學反思是一種有益的思維活動和再學習活動。一個優秀教師的成長過程中離不開不斷的教學反思這一重要環節。教學反思可以進一步地激發教師終身學習的自覺衝動,不斷的反思會不斷地發現困惑,“教然後而知困”,從而促使自己拜師求教,書海尋寶,激活自己的教學智慧,探索教材內容的嶄新表達方式,構建師生互動機制及學生學習新方式。

讓我們用反思的力量,插上智慧的翅膀,翱翔在新課標爲大家開拓的一片廣闊的天地中。

小學教師反思週記2

在每一堂課結束後,要進行認真的自我反思,思考哪些教學設計取得了預期的效果,哪些精彩片斷值得仔細咀嚼,哪些突發問題讓你措手不及,哪些環節的掌握有待今後改進等等。同時,要認真進行記錄,主要有三點:

(1)總結成功的經驗。每堂課總有成功之處,要做教學的有心人,堅持把這種成功之處記錄下來並長期積累,教學經驗自然日益豐富,有助於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2)查找失敗的原因。無論課堂的設計如何完善,教學實踐多麼成功,難免有疏漏之處,甚至出現知識性錯誤等。課後要靜下心來,認真反思,仔細分析,查找根源,尋求對策,以免重犯,使教學日臻完善。

(3)記錄學生情況。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應該讓我們的學生在每一節課上,享受到熱烈的、沸騰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教師要善於觀察和捕捉學生的反饋資訊,把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和普遍存在的問題記錄下來,以利有針對性改進教學。同時,學生在課堂上發表的獨到見解,常可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及時記錄在案,師生相互學習,可以實現教學相長。

小學教師反思週記3

一週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英語教學交流會。教學經驗豐富老師在英語教學方面的成績和方法真是令人敬佩。作爲一爲英語教師,要有飽滿的精神狀態,用你的激情去感染學生、去帶動學生;取長補短是每位成功人士的必備素質。因此多聽課,多看優秀的教學視頻是極有幫助的;傳授知識要深入淺出,自己深入理解,然後用最簡單易懂的語言教給學生,這非常需要功夫;要樹立新課改的意識,切實貫徹自主、合作、探究學士,把課堂還給學生,讓他們成爲真正的主人,教師當導演,學生唱主角,把學生推向課堂前臺,推進素質教育;要向課堂40分鐘要效率,不說一句廢話,句句針對教學目標;抓兩頭,促中間,實施分層教學。

聽了優秀老師的一席話,我反思了一下自己的英語課,總覺得沉悶了些,於是我決定要嘗試改變——讓學生自己來講!我試了幾節課,效果還不錯。課堂氣氛很活躍,沒有一個睡覺打瞌睡的,學生們都很興奮,上來講課的學生也很有小老師的風範。美中不足的就是給他們準備的時間比較短,講的時候學生有些緊張,知識點基本用法都能講到,但給出的例句較少,這說明學生語言運用能力還是不行,以後要多給他們時間準備,提高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