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職業技能>

煮茶和烹茶有什麼區別

學問君 人氣:1.04W

我國茶文化源遠流長,從傳說中的炎帝神農氏發現茶葉,到如今的現代茶,無論是茶道文化、茶葉製作、茶葉種類,還是沖泡品飲方式都在不斷地發生改變,如一直到唐代茶葉的品飲方式都是透過烹煮,但那時候的烹煮和現在的煮茶可不相同。那麼,煮茶和烹茶有什麼區別呢?以下就爲茶友詳細解析這兩者的差別。

煮茶和烹茶有什麼區別


我國飲茶方式並非一成不變的,而是隨着製茶工藝以及茶道發展而不斷髮展,大體來說主要經過,烹茶法、點茶法、泡茶法這三次重大的變革。烹茶法也稱之爲煮茶法、煎茶法,一直到唐代都是最爲盛行的主流飲茶方法;點茶法是宋代開始出現,並且快速取代烹茶法,成爲當時主流風尚的飲茶方法;而到明朝時期,炒茶工藝開始出現並且成熟,飲茶方式再度發生變革,逐漸發展延續成爲至今的泡茶法。

茶葉出現之初,那時的古人可不是將其作爲飲料,而是藥物。所以最原始的茶葉食用方式是採摘新鮮的茶葉,然後直接咀嚼生吃。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之後,茶葉慢慢由藥物變成了一種羹湯類型的食物,出現了最初的比較原始的烹茶法,即:將採摘下來的鮮新的、生的茶葉煮熟食用,通常還會加以蔥、姜、棗、鹽等調料一起煮,稍有常識的人都能明白這種烹茶法,說白了就是煮了一鍋茶葉湯,通俗淺顯的來說和煮一鍋白菜湯沒啥區別。茶聖陸羽也在其《茶經》中說道:“或用蔥、姜、棗、桔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揚令滑,或煮去沫,斯溝渠間棄水耳,而習俗不已。”大意就是說這種煮茶的方式所煮出來的茶湯是溝渠間的廢棄的污水。

在唐代之前都沒有較爲規範和成型的製茶技術和方法,所以茶葉還是以鮮葉作爲類似蔬菜一樣的食物出現,而從唐代開始製茶技術得以較大程度的發展,茶葉的製作工藝上也越來越繁複精細,出現了幹茶。據陸羽《茶經》記載,唐朝的茶葉生產過程爲:“晴,採之,蒸之,搗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幹矣。”即在晴天將茶葉採下,先放在類似蒸鍋的甑壺中蒸一下,然後將蒸軟的茶葉用杵臼成茶末,放在鐵製的模中拍壓成團餅,將茶餅穿起來,進行烘焙,最後封存。

製茶工藝技術的深度化、精細化發展,自然也就使得烹茶方式也變得精細化,茶葉由之前蔬菜羹湯變爲飲料,或者更爲準確的來說,從這一時期開始茶葉由烹飪的菜餚,變成了煮飲的飲品。唐代逐漸精細化的煮茶法,開始講究飲茶技藝,注重飲茶情趣,陸羽更提出要求茶、水、火、器“四合其美”,才能品出茶葉真味。根據《茶經》記載,唐朝時的煮茶法,先要將餅茶放在火上烤炙,去掉水份,然後用茶碾將茶餅碾碎成爲粉末狀態,再用篩子篩成細末,而後放到開水中去煮,與我們現代人常說的煮茶差異較大。

而我們今天生活中所說的煮茶,是更爲符合現代人生活方式的一種飲茶方式,通常來說就是將茶葉用煮茶器、茶壺等容器,直接加水煮沸即可,和唐代的烹茶法可謂截然不同。而且,並非所有的茶都適宜用來煮飲,通常來說一些滋味以鮮爽爲佳、嫩度較高的茶葉,如果用煮飲方式,反而會破壞其本真滋味;並且茶葉內一些諸如維生素C、茶氨酸等,性質化學性質較爲活潑的',對身體有益的物質,會在煮飲過程中被破壞,從而使得茶葉的整體養生保健功效降低。

而能夠用來煮茶的茶葉,都是耐泡度相對較高、滋味以醇厚爲佳的茶葉類型,最典型的就是普洱茶,以及部分黑茶、烏龍茶。現代煮茶的優點,是能夠較大程度的使得茶葉內含物質溢出,使得茶湯滋味更爲濃厚,最大程度的利用茶葉,這點對於以滋味醇厚爲宜的普洱茶來說較爲有益的,並且普洱茶中的老茶頭可以說是茶葉中最爲適合煮飲的茶葉。關於普洱茶煮飲的方法,以及煮茶和泡茶的優劣,南茗佳人已經在微號 6480348 中撰文詳述,感興趣的茶友可在微號查閱。

以上就是煮茶和烹茶的區別,可以說初期的烹茶法是將茶作爲菜羹到將茶作爲飲料的一個過渡期形態,而隨着製茶技術的發展,更爲精細化的烹茶法,已經完成了由烹飪到煮飲的過渡,茶葉從此成爲飲料;隨着製茶技術的變革(明朝之後炒茶工藝的發展),如今的煮茶雖然不同於古人的煮茶,但也是對古人煮茶文化的一種更符合現代人生活方式的延續和發展。

TAGS:煮茶 烹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