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職位百科>

如何培養地勤人員的親和力

學問君 人氣:2.87W

一、基本要素
  1、深刻認識自我   
  人貴有自知之明,一個人只有深入地瞭解自我,纔能有瞭解他人的基礎。所以先深刻地認識自己纔是真正具備良好的人際親和力的基石。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有一些創傷和問題所在,也許會在童年時代感覺到自卑,或者自傲,或者是自我中心,或者曾經遭受到各種各樣的心靈上的創傷,這些問題  親和力的存在,都會影響到成年之後的良好的人際親和能力。深刻地認識自己和了解自己,不讓童年時代的陰影影響現在的人際交往是以自我反省爲開始。    
  2、不斷地進行人際交流實踐,並加強自我在實踐中的體驗和感受   
  在深入瞭解自己的基礎之上,在進行人際交流的實踐是加強人際親和能力的重要過程。在不斷的人際交流的實踐中,別人作爲一面鏡子,可以折射出自己的某一面,從別人的身上,可以看到自己心靈中自己看不到的側面。在與他人的交流和實踐中,又可以不斷強化自己的實戰能力,隨時的修正自己。有一些人在童年時代就很少有和人交往的機會,雖然他們在童年時代曾經是一個快樂活潑的幼兒,可是由於封閉的家庭環境,他們和人交往的潛能被壓抑了,他們成年以後漸漸成爲一個木訥寡言,緊張容易害羞的人。有的人雖然青少年時代很少和人交往,缺乏實踐的機會,在他們成年以後,有的人因爲生活所迫,不得不去謀生,如做銷售等專門和人打交道的職業,漸漸的,他們和人交往的能力在實踐中就無形的增強了。所以實踐是增強人際親和力的必經課程。
  3、自我意識擴大化,加強人際包容能力,加強對他人的理解能力   
  每個人都有自己特定的一個成長環境,而他所生長的家庭環境和社會環境給他的自我  親和力
  意識打下了一個烙印,對人會有自己的獨特的看法。這些觀點在和其他人交往的時候,都會影響到對他人的評價。當他是從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去評價他人時,就無法深入理解他人的內心深處的感受。所以在洞察自我的基礎上,在人際交往的實踐中,他不斷的放下自己的固有的價值觀的標準,能耐心的傾聽來自他人內心深處的聲音,便會看到一個個與自己不同的全新的內心世界。在不斷的這樣的過程中,他的自我意識就會擴張,對人的理解能力也在增強,一個能深入理解他人的人的人際親和力自然就增強了。   
  4、防止煩躁情緒的干擾和破壞   
  當人們處在高度的壓力下,就會出現焦慮的情緒,許多內在的情感需求的不到滿足,就會不斷地從潛意識中浮現出來,便會變得煩躁不安,雖然懂得人家交往和親和的原則,可是生理狀況不允許他們做得很好,所以他們不由自主地發脾氣,會因爲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而生氣,漸漸的在無形中便會給自己人際關係增添許多麻煩,人際親和力就會下降。所以勞逸結合,工作和生活兼顧,緊張和鬆弛並存,有了一份好心情,纔能有良好的人際親和力 。
  二、培養方法
  1、尊重別人   
  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把這條樸素哲理運用到社會交往中,可以說,你處處尊重別人,得到的回報就是別人處處尊重你,尊重別人其實就是尊重你自己。   有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一個小孩不懂得見到大人要主動問好、對同伴要友好團結,也就是缺少禮貌意識。聰明的媽媽爲了糾正他這個缺點,把他領到一個山谷中,對着周圍的羣山喊:“你好,你好。”山谷迴應:“你好,你好。”媽媽又領着小孩喊:“我愛你,我愛你。”不用說,山谷也喊道:“我愛你,我愛你。”小孩驚奇地問媽媽這是爲什麼,媽媽告訴他:“朝天空吐唾沫的人,唾沫也會落在他的臉上;尊敬別人的人,別人也會尊敬他。因此,不管是時常見面,還是遠隔千里,都要處處尊敬別人。”小孩朦朦朧朧地明  親和力
  白了這個大道理。   
  2、樂於助人   
  人是需要關懷和幫助的,尤其要十分珍惜在自己困境中得到的關懷和幫助,並把它看成是“雪中送炭”,視幫助者爲真正的朋友、最好的朋友。   馬克思在創立政治經濟學時,正是他在經濟上最貧困的時候,恩格斯經常慷慨解囊幫助他擺脫經濟上的困境。對此,馬克思十分感激。當《資本論》出版後,馬克思寫了一封信表示他的衷心謝意:“這件事之所以成爲可能,我只有歸功於你!沒有你對我的犧牲精神,我絕對不能完成那三卷的鉅著。”兩人友好相處,患難與共長達40年之久。列寧曾盛讚這兩位革命導師的友誼“超過了一切古老的傳說中最動人的友誼故事”。   幫助別人不一定是物質上的幫助,簡單的舉手之勞或關懷的話語,就能讓別人產生久久的激動。如果你能做到幫助曾經傷害過自己的人,不但能顯示出你的博大胸懷,而且還有助於“化敵爲友”,爲自己營造一個更爲寬鬆的人際環境。   
  3、心存感激   
  生活中,人與人的關係最是微妙不過,對於別人的好意或幫助,如果你感受不到,或者冷漠處之,因此生出種種怨恨來則是可能的。   經常想一想吧:你在工作中覺得輕鬆了,說不定有人在爲你負重;你在享受生活賜予的甜蜜時,說不定有人在爲你付出辛勞……生活在社會大羣體裏的你我,總會有人爲你擔心,替你着想。享受着感情雨露的人們不要做“馬大哈”,常存一份感激之心,就會使人際關係更加和諧。情感的紐帶因爲有了感激,纔會更加堅韌;友誼之樹必須靠感激來滋養,纔會枝繁葉茂。   王老師在自己就職的學校裏很有人緣,威信頗高,有人問他原因時,王老師講:“古人說,‘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我雖做不到這一點,但我始終堅持‘投之以桃,報之以李’,時時處處想着別人,感激別人。”王老師道出了爲人的真諦。因爲有了感激,你纔會成爲一個好同事、好朋友、好家人。

如何培養地勤人員的親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