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文案>制度>

夏商立法概況及司法制度內容

學問君 人氣:3.2W

【摘要】本文主要對夏商立法概況及司法制度進行了知識點講解。攜手2016大綱解析人第一時間解讀大綱,點擊免費報名。

夏商立法概況及司法制度內容

一、禹刑

夏商兩朝政治法律制度處於初創階段,調節各種社會關係的法律規範,主要是由原始習慣轉化而成的禮法。此外,夏王針對各種具體情況發佈的"王命"和"誓",諸如啓出兵討伐有扈氏所頒佈的《甘誓》等,也是重要的法律淵源。

"禹刑"泛指夏朝的法律和刑罰,大抵是啓及其後繼者根據氏族晚期習俗和軍令陸續積累的習慣法,託名禹所創制,以表達對祖先大禹的尊崇與懷念。後人曾有"夏后氏正刑有五,科條三千"的記載,不乏主觀臆斷。

二、湯刑

"湯刑"被認爲是商朝法律的總稱,不成文的習慣法和國王發佈的"誓"、"誥"、"命"等同樣具有很高的`法律效力。

1、"誓"的內容偏重於出兵打仗前的盟誓,主要是發佈軍令或宣佈軍紀,大體相當於後來的軍法。

2、"誥"的內容偏重於王或權臣對大臣、諸侯或下屬官吏發出的命令、指示或訓誡。

3、"命"則是王針對具體事情發佈的命令。

商朝繼續沿用不孝、違命等罪名,同時又有新的創設,《禮記·王制》記載商有"亂政"和"疑衆"等罪;商朝有"三風十愆"之規定,即官吏有巫風、淫風、亂風三類惡劣風氣以及與之相關的十種行爲者,將受到墨刑等的處罰。商朝確立的五刑體系對後世影響較大。

商的訴訟制度也已經較爲完備。

三、刑事立法

(一)奴隸制五刑:墨,劓,荊(刖),富,大辟

五刑成爲常用的刑罰體系,是具有代表性的刑罰。

(二)五刑介紹

1、墨刑,又稱黥刑,是在罪人面上或額頭刺刻後再塗上墨,留下痕跡作爲受刑人的標誌,是上古五刑中最輕的刑罰。

2、劓刑,即割鼻之刑,較墨刑爲重。

3、剕刑,也作刖刑、髕刑、臏刑。夏商時代此刑已成爲主要刑種。

4、宮刑,又稱"淫刑"、腐刑,是破壞人的生殖器官的刑罰。對男性爲去勢,對女性爲幽閉。

5、大辟作爲死刑的總稱,其執行方法主要是斬首。夏商周三代死刑方法多樣,手段殘酷,商朝末代還出現了炮烙、醢、脯等特別殘忍的多種酷刑。

除"正刑有五"外,還存在諸如鞭撲、流刑、勞役刑、贖刑等刑罰。

四、司法制度

(一)天罰與神判

在司法上,將宗教意識與審判制度相結合,具有濃重的"天罰"與"神判"特色,這是夏商訴訟制度的顯著特徵。作爲最高軍政首腦的商王,擁有最高審判權,所謂"惟予一人有佚罰","聽予一人之作猷"。

(二)監獄

"皋陶造獄法律存",表明禹舜時代即已有監獄出現。夏朝的監獄稱爲"圜土",即在地下挖成圓形土牢,或在地上圍成圓土牆以拘禁罪人。此外,夏王桀曾以"夏臺"作爲監獄囚禁商族首領湯於其中,故夏朝監獄又有"夏臺"或"鈞臺"之稱。

商朝因襲夏,監獄仍稱"圜土"、"圖國",也稱"菱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