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文案>制度>

企業的管理制度15篇

學問君 人氣:1.66W

在不斷進步的社會中,制度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大,制度一般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辦事規程或行動準則,也指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法令、禮俗等規範或一定的規格。什麼樣的制度纔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企業的管理制度,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企業的管理制度15篇

企業的管理制度1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爲加強門店消防工作,落實“預防爲主,防消結合”的工作方針,依據《西安市防火安全工作管理規定》以及國家和西安市關於消防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規定,結合門店實際情況,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組織管理

第二條貫徹落實企業法人代表或委託代理人責任制,企業法人代表或委託代理人代表公司與上級管理部門簽訂年度《防火安全責任書》,門店主管領導負責組織實施工作。

第三條門店安全委員會(簡稱“安委會”)負責防火安全的組織領導工作,安全管理辦公室(簡稱“安全辦”)負責防火安全的具體實施工作。

第三章管理職責

第四條安全辦關於防火安全方面的職責:

一、負責門店防火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工作,不斷提高全體員工遵紀守法意識和防火安全的自覺性,落實公司防火安全責任制。

二、貫徹執行國家和西安市關於消防方面的法律法規,制訂門店防火安全制度並監督檢查制度落實情況,對各事業部和管理部室防火安全情況進行日常性巡視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採取糾正和預防措施,減少或避免火災事故。

三、每月定期、節假日以及重大政治活動期間,對各事業部和管理部室防火安全情況進行巡視檢查,同時加大重點防火部位的巡視檢查頻度。發現問題應及時採取糾正和預防措施,對暫時難以消除的火災隱患,應報公司主管領導並採取應急措施,對隨時有可能發生火災危險的部位或設施,有權責令有關部門和人員立即改正或者停止使用,確保門店的防火安全。

四、負責建立和修訂門店防火檔案,以實現對防火安全責任的追溯。

五、配合消防管理機關和地區安委會組織到公司進行的監督檢查和驗收工作或其他活動,對消防機關指出的隱患和提出的改進建議,應在規定時間內採取糾正和預防措施,並將結果報告消防機關。

六、負責門店生產經營區域內防火安全責任事故的處理,或協助消防管理機關對門店生產經營區域內防火安全責任事故的處理。

七、參與門店新建、改建、擴建項目中有關消防安全方面的設計方案審定工作和最終驗收工作,並對施工過程的情況負有監督責任。

八、負責門店出租房屋、出租場地的《安全協議書》的簽訂工作。實施消防安全監督管理職能

九、負責對新到門店工作的員工進行上崗前的防火安全教育培訓工作。

十、負責定期對門店的防火物資、消防器材進行維護保養、檢查、更換和增補工作。

十一、安全值班和巡邏人員應堅守崗位,不得脫崗,並掌握防火和滅火基本知識。

十二、負責《臨時動火證》的審批和檢查工作。

十三、安全監督檢查人員應當將檢查的時間、地點、內容、發現的問題及處理情況記錄,並由檢查人員和被檢查部門負責人簽字,被檢查部門負責人拒絕簽字的,檢查人員應當將情況記錄在案,並向安全辦及公司主管領導報告。

第五條各事業部及管理部室關於防火安全方面的職責:

一、負責對本部門員工進行防火安全方面的政策法規的宣傳教育工作,不斷提高本部門員工遵紀守法意識和防火安全的自覺性,落實與公司簽訂的《年度安全目標責任書》的工作和部門防火安全責任制。

二、貫徹執行國家和西安市關於防火方面的法律法規,以及門店防火安全管理制度與各崗位工種安全防火規定,監督檢查本部門落實門店制度及規定的情況,對本部門防火安全情況進行日常性巡視檢查。發現問題應及時採取糾正和預防措施,減少或避免火災事故。實施科研生產和經營管理工作與防火安全管理工作同計劃、同佈置、同落實、同檢查、同總結、同評比的“六同”。

三、配合消防管理機關、地區安委會和公司組織進行的監督檢查和驗收工作以及消防管理機關和地區安委會組織的其他活動,對消防機關指出的隱患和提出的改進建議,在規定時間內採取糾正和預防措施,並將結果報告公司安全辦。

四、愛護門店的防火設施、消防器材和避雷設施,不得隨意挪動、挪用、埋、壓、圈、佔。

五、發現火災隱患應及時排除,出現火災應及時組織本部門員工進行撲救,並向安全辦及時彙報,不得瞞報、漏報或延報火災情況。未經安全辦許可不得撤除、清理火災現場。

六、對重點部門的防火部位和設施指定專人負責,下班前拉閘斷電,熄滅燈火。

七、部門全體員工均爲門店義務消防隊員,應急救援的組織管理工作見《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第五十二條規定。

第四章宣傳和教育

第六條安委會每季度定期召開工作例會,分析公司安全形勢、學習貫徹有關檔案精神,針對問題制定改進措施並予以落實。

第七條安委會成員應利用各種會議對員工進行安全教育,及時通報門店安全情況,並按安委會的要求佈置落實安全工作。

第八條安全辦應利用門店計算機資訊網絡、通訊、黑板報、宣傳畫、橫幅等多種形式和手段,開展經常性的治安防範和防火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活動。

第九條門店大堂經理應充分重視公司及門店防火安全工作,按照安全辦的要求落實對員工的防火安全教育,帶領員工自覺遵守防火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以及公司安全方面的有關制度,組織員工開展防火法律法規的學習培訓,提高員工防火安全意識和遵守防火法律法規的自覺性。

企業的管理制度2

一、物資採購計劃的確認階段

生產部門對物資的需求,是採購計劃制定的根本依據。物資採購計劃要從生產需求開始,這一點國內外企業沒有什麼不同,但其後的審覈批准程序,二者卻存在很大差異,因此產生了不同的控制效果。

國外企業物資採購管理制度規定:首先由生產部門根據生產計劃或即將簽發的生產通知提出請購單;第二步,將請購單交由倉儲部門保管人員審覈,保管人員根據庫存情況覈定採購數量,並經倉儲部門主管簽字後,傳遞到採購部門;第三步,採購部門接到請購單後,審查是否重複採購,以及是否存在其他不合理請購品種或數量等,審覈同意後,根據已掌握的市場價格,對採購所需資金做出估算,並將請購單交資金預算管理部門;第四步,資金預算管理人員根據企業經營目標和資金預算審覈請購物資是否在預算之內,審覈後再交還採購部門,採購部門方可根據各部門審覈過的請購單編制正式採購計劃。

相對而言,我們企業這方面的制度比較簡單:首先,也是由生產部門根據生產計劃編制用料申請表,報送採購部門;其次,採購部門審查是否有超範圍、超限額的品種和數量,並根據庫存情況審定採購數量;最後,編制正式採購計劃報主管領導審批。

兩種制度的差別在於:首先,業務流程不同。國外企業的制度相對複雜,要經過四個部門審覈、批准,有四個控制點;而我們的企業只經過兩個部門,加上主管領導把關,有三個控制點。其次,組織機構設定不同。對生產部門請購單或用料申請計劃的審覈,國外企業增加了倉儲部門和資金預算管理部門的參與,而倉儲部門與採購部門是完全獨立的兩個部門;而我們企業的機構設定中,倉儲部門和採購部門同屬物資管理部門,是一個部門內的兩個相對獨立部門,倉儲部門一般不直接參與計劃的審覈,明顯處於次要地位。儘管兩種制度的控制目的相同,但這些差異對內控制度的控制效果影響卻很大。其主要原因是,從內部控制理論分析,內部控制實質就是內部牽制,即一項業務由二個或二個以上的人或部門經手,其發生差錯和串謀舞弊的機率就會大大降低。因而,在管理機構設定上要求將不相容職務進行分離,將一項業務分由兩個或兩個以上部門控制。國外企業將請購單的審覈分由倉儲部門、採購部門、資金預算部門負責,而我們企業對物資用料申情計劃僅由物資管理一個部門審覈,其控制效果必然要弱。從另一個角度分析,雖然我們企業的物資管理部門內部,採購部門和存儲部門也是分開的,具有相對獨立性,但他們同由一個部門管理,接觸機會較多,有共同的部門利益,很難避免人際關係和部門利益等因素的影響。總之,由於機構設定上的差異,國外企業的內部控制效果明顯優於我們企業的內部控制。這一點在實際工作中已經非常明瞭。

另外,參與部門不同,對控制效果產生的影響也不相同。國外企業規定,生產部門的請購單首先經倉儲部門保管人員審覈,相當於我們企業要求採購人員做的“庫平”工作。不同的是,國外企業是由倉儲部門保管人員來完成,而我們是由採購人員根據保管人員提供的庫存資料來完成。由倉儲部門保管人員直接負責和由採購人員間接負責,最終效果差別很大。如我們的企業庫存一般都存在令人頭痛積壓問題,對積壓物資的使用、處理,應是採購計劃中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但因物資積壓與保管人員關係不大,所以保管人員並不會積極主動地去清理,而國外企業要求倉儲部門保管人員參與採購計劃審覈,對物資積壓就負有直接責任,因而會積極主動地去處理積壓物資。這種管理方式能夠更好地避免積壓物資的產生,這一點很值得我們借鑑。

二、選擇採購渠道,確定採購價格階段

採購渠道和採購價格的確認,是物資採購控制的重中之重。它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經濟效益,因而無論中外企業都將其作爲關鍵控制環節。

國外企業規定:採購部門應該根據市場情況和以往的業務往來,建立供應商資信情況資訊庫,或透過中介機構查詢有關供貨商的資信情況,然後向兩家以上供應商索取採購物資的價格和質量指標,比較不同供應商所提供資料,選擇最有利於企業生產和價格最合理的供應商。對於評選供應商,多數企業還會成立一個專門委員會,集體研究決定。選定供應商和採購價格後,採購部門就可填制正式訂貨單或採購合同,但還須將定貨單副本交由請購部門(生產部門),證實定單內容符合他們的要求,同時還要將定貨單副本送收貨部門,以便驗收時使用。而我們企業在採購渠道及價格確定方面,雖然一般也要求進行比價或招標,一些單位也設定了專門的崗位或部門負責監督,但實際上還是主要由採購人員和主管領導審定,比價或招標對多數單位來說還只是一種形式。

兩種制度相比,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於,國外企業強調集體決策,弱化了管理者的個人作用,也更易避免決策中的個人行爲。而我們企業選定採購渠道和價格的決策中,強調主管領導的作用。兩種制度體現了管理理念上的差別,反映出我們企業人治觀念重於法制觀念,而這種觀念更易產生個人行爲。當然,這種觀念也有其客觀因素,就是我們的市場不規範,依賴採購人員和領導個人的經驗較多等。

另外,國外企業與我們企業物資採購管理制度還存在其他方面的差別,如對業務記錄資料的要求,國外企業很嚴格很規範,要歸檔備查。而我們企業對這方面很不重視,記錄資料是爲應付檢查而準備,雖然規範但不真實。

企業的管理制度3

企業管理,薪酬管理可以激勵職工發展業績。那麼如何制定薪酬管理制度呢?現向你提供某公司的薪酬管理制度,希望助你瞭解有關的內容。

一、目的:需要貫徹以人爲本,創造價值的發展理念;完善薪資管理制度,強化部門職能。

二、適用範圍:公司職員。

三、制訂標準:在原有薪資的基礎上,參照同行相關的薪資待遇而設定。

四、參照依據:原薪資標準、地方收入標準、市場行情收入標準。

五、薪資等級制度:

 1、薪資構成:基本工資+項目津貼+獎金。

2、基礎工資:作爲該員工從事工作的基礎保障收入,發放標準參照(薪資等級一覽表)。

3、等級劃分:分五個檔,每檔設二十五級。

(1)一檔(高管):正(副)總裁、事業部總經理、總裁助理;

(2)二檔(部門):總公司部門正(副)經理、事業部副總經理、項目經理、分公司正(副)總經理、銷售大區經理、事業部部門正(副)經理、進階專業人員;

(3)三檔(主管):總公司部門助理或主辦、總裁祕書、分公司部門正(副)經理、設計師、省級業務主管、中級專業人員;

(4)四檔(主辦):分公司部門助理或主辦、車間主任、業務主辦、初級專業人員;

(5)五檔(職員):出納、會計、文員、銷售內勤、統計員、後勤管理員、設備管理員、倉管員、水電管理員、檢驗員、兌獎員、文員、駕駛員、接待員、工勤人員、工人;

(6)注:

A、凡未列入以上檔次者,其薪資標準另行制訂;

B、業務部助理在職權上高於大區經理,其薪資級別要比大區經理高;

C、公司與事業部、子公司是上下級隸屬關係,本薪資制度中,已將此關係考慮在內。

4、說明:

(1)二檔、三檔管理人員由本公司總裁任命爲準。

(2)技師類員工原則上以三檔起薪,特殊人才可享受二檔或更高一級待遇。

5、工齡津貼:

(1)計算標準:以該員工進入公司滿一年後始計,第二年開始每滿一年每月20元。

(2)工齡工資以十年封頂,即工作滿十年後不再遞增計算工齡。

(3)工齡津貼統一在年終發放,凡在年終前離職人員(辭職、辭退、開除),均不發放。

6、學歷或職稱津貼:

(1)高中、中專生或取得(員)資格認證(能出具相關證書的)每月50元;

(2)大專生或取得(助理)資格認證(能出具相關證書的)每月100元;

(3)本科生或取得(師)資格認證(能出具相關證書的)每月150元;

(4)碩士生或取得(進階)資格認證(能出具相關證書的)每月200元;

(5)博士生或相關任職資格的(能出具相關證書的)每月300元;

(6)既取得學位又獲得資格認證的只能享受一項津貼,但在晉職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

(7)所取得職稱資格認證必須與所從事的專業對口,方可享受該項津貼。

 7、特許津貼:特別人才津貼由本公司總裁特批。

8、發放標準:

(1)凡新進員工需要三個月的試用期,因工作表現優秀或對公司有較大貢獻者,經部門上報,人力資源部覈實,經審批後(根據公司人事管理權限而定)可縮短試用期;薪資發放依不同職務或工作而定;

(2)總裁助理需要試用期一檔一級起薪,任命後一級三檔;總公司部門經理、事業部副總經理試用期二檔十三級起薪,任命後二檔十七級;事業部部門經理、分公司副總經理試用期二檔十一級起薪,任命後二檔十五級起薪;總公司部門副理試用期二檔六級起薪,任命後二檔九級起薪;大區經理試用期二檔三級起薪,任命後二檔七級起薪;事業部部門副理試用期二檔三級起薪,任命後二檔九級起薪;

(3)省級A業務主管、分公司部門經理、設計師試用期三檔七級起薪,任命後由三檔十四級起薪;省級B業務主管試用期三檔四級起薪,任命後三檔九級起薪;總公司部門助理或主辦、總裁祕書、分公司部門副理試用期三檔四級起薪,任命後三檔七級起薪;

(4)車間主任需要試用期四檔五級起薪,任命後四檔十一級起薪;分公司部門助理或主辦試用期四檔十七級起薪,轉正後四檔二十三級起薪;

(5)文員、出納、倉管員、銷售內勤、檢驗員、統計員、廚師、司機、水電管理員需要試用期五檔八級起薪,轉正後五檔十五級起薪;保安員試用期五檔六級起薪,轉正後五檔十級起薪;食堂幫廚、綠化工、清潔工試用期五檔二級起薪,轉正後五檔六級起薪;

(6)新進員工試用期薪資定級將在原定薪資點基礎上考慮其工作經驗及其它技能而高套兩至三個級別。

(7)特殊情況經本公司總裁審批可高套級別。

(8)注:本薪資管理制度的制訂與發放,已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並朝着以人爲本管理的積極方向發展,爲今後出臺標準提供依據,因此,不會產生負面影響。

六、薪資考覈:

(1)公司對各崗位分別進行考覈。

(2)考覈結果將分爲差、不及格、及格、優良、優秀。

(3)其中優秀員工佔公司全員的5%,優良員工佔公司全員的5%,及格員工佔全員的60%,不及格員工佔全員的15%,差員工佔全員的5%。

(4)需要考覈一次達優秀者將給予調薪三級,考覈連續三次達優秀者,給予晉級一檔同級。全年考覈達優秀者可晉升職位。

(5)需要考覈一次優良者將給予調薪一級,考覈連續二次達優良者,給予調薪三級。全年考覈優良者,給予調薪五級。

(6)考覈及格者不加薪亦不減薪。

(7)考覈一次不及格者給予降薪一級;接受公司相關職業培訓,考覈連續二次不及格者,給予降薪三級;由人力資源部對其工作全面瞭解與評估,決定是否調職;全年考覈不及格者,給予降職。無職位者以辭退論處。

(8)需要考覈一次差者工資將給予降薪三級,並給予調職;考覈連續二次差者或全年考覈累計三次者以辭退論處。

(9)營銷人員另有規定獎懲標準的,不在此限。

企業的管理制度4

古人云:千古之勝繫於道,一時之勝繫於力。所謂道者,乃方法、智慧、計策、制度也;力者,系匹夫之蠻力、財大氣粗之莽勇。兩下一比較,誰勝誰負便一目瞭然。前人已證明,一個優秀的組織,必定是一個紀律嚴明的組織,是一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組織。

衆所周知,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健全的法制,就會給一些不良份子有機可乘,做出一些危害社稷、有損國民利益的壞事,給社會的安定團結帶來不利的隱患。換而言之,一個企業規章制度不完善,也會給某些人乘機鑽了空子。因企業制度的不完善,管理不知何從下手,最後導致企業決策失控,整體崩潰的局面。

誠然,完善的制度能給企業的日常管理一個可遵循的法規,如果光有檔案制度而沒有執行力度,那麼制度也就成了一紙空談。(安排工作不檢查結果=零,發現錯誤不及時改善=零)久而久之,企業制度章程就會被員工淡忘,直至退出它的歷史使命。一旦企業內部各種隱患如惡疾纏身,企業管理者想發揮制度的威力時,才發現爲時已晚,因各項制度均已陷入癱瘓,這頭東窗事起,調解之後已精疲力乏;才未喘過氣,那西廂又災患綿綿,好端端一個企業,因終日疲於調解各類糾紛事故,已無力從事生產的發展,面對市場經濟的激烈競爭,怎堪對手一擊?可見企業的制度執行勢在必行。

如何執行制度?如何才能執行好各項制度?這是跟企業內部各層管理密不可分的一個重大問題。所謂制,乃束縛、制約;度即量體裁衣,針對各種不良病症所下的藥。制度下來沒有人執行是何原因?細追究,原來制度是要制約某些人的行爲。爲什麼要制約這些行爲呢?因爲某些人的這類行爲從企業整體角度上說,影響了大多數人的利益,也損害了企業的利益,所以我們要制訂這些東西約束一些行爲的產生。假如我們的管理爲了不得罪某些人,把企業的利益和制度放在一邊,這樣,企業的制度形同虛設,也就沒有起到實際的作用,失去了它所產生的意義了。所以對主管的工作考覈很重要。

有一則管理案例上講過一個故事,大意是這樣:一歐洲人販到非洲販運黑人前往澳洲做苦力,商議給船主運一個人給五十美金。人販一次性買了二百個黑人,可是到達澳洲後,二百個黑人死了大半,原來船主爲了獲得更大的利益,每日剋扣黑人的伙食,結果在運輸的途中,二百人餓死了大半。得知原因後,人販決定增加船主的運費,於是運一個黑人的費用從五十上升到了一百。可是,人販發現,即使這樣,船主仍要剋扣黑人伙食,餓死的黑人有增無減。後來,人販想到了一條好主意,他和船主談定,運送一批黑人到澳洲,到岸後按照人頭付錢給船主,每運送一個給一百二十元。後來,人販發現這種方法非常好。原來船主爲了提高黑人到岸的成活率,不敢剋扣黑人伙食,所以到岸後的黑人成活率好高,二百個人只有一兩個因不適環境而病倒,幾乎沒有死亡的現象了。

故事中,人販再三透過增加費用來提高黑人的到岸成活率,而他前兩次所用的方法(或制度)沒有造成對船主自身利益有衝突,所以他的方法不起作用。第三次,人販採取了與船主有責任和利益相關連的辦法,結果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功。

同理,如果企業的制度與管理方法沒有同管理者個人利益進行衝突時,出於人性的自私本能,許多管理者是以個人利益爲前提,而至公司利益於不顧。

假如我們的管理制度的執行放在各級層管理利益息息相關的立場,那麼我相信,執行力度不嚴或沒有執行力度的現象是會慢慢減少的。

一個制度的形成大致如下:

制訂者根據管理者代表意願,充分了解員工的承受力,結合公司實情而制訂形成草案,經高層領導審覈,進行修訂,最後呈老總再審覈,再修訂、覈准,然後下達到各部門執行。

當然,制度執行與否,效果的好壞,還得有個監督,跟進的過程。

如何才能使各級主管貫徹制度精神?如上述故事所示,我們應該和各級管理的個人利益相關連,才能使各管理充分去執行好我們的制度。

企業的管理制度5

小微企業的薪酬管理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按照公司經營理念和管理模式,遵照國家有關勞動人事管理政策和公司其他有關規章制度,特制定本方案。

第二章原則

第二條按照各盡所能、按勞分配原則,堅持工資增長幅度不超過本公司經濟效益增長幅度,職工平均實際收入增長幅度不超過本公司勞動生產率增長幅度的摿講懷瑪原則。

第三條結合公司的生產、經營、管理特點,建立起公司規範合理的工資分配製度。

第四條以員工崗位責任、勞動績效、勞動態度、勞動技能等指標綜合考覈員工報酬,適當向經營風險大、責任重大、技術含量高、有定量工作指標的崗位傾斜。

第五條構造適當工資檔次落差,調動公司員工積極性的激勵機制。

第三章年薪制

第六條適用範圍。

1.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2.下屬法人企業總經理;

3.董事、副總經理是否適用,由董事會決定。

第七條工資模式。

公司經營者與其業績掛鉤,其工資與年經營利潤成正比。

年薪=基薪+提成薪水(經營利潤×提成比例)

1.基薪按月預發,根據年基薪額的1/12支付;

2.提成薪水,在公司財務年度經營報表經審計後覈算。

第八條實行年薪制職員須支付抵押金,若經營業績不良,則用抵押金充抵。

第九條年薪制考覈指標還可與資產增值幅度、技術進步、產品質量、環保、安全等指標掛鉤,進行綜合評價。

第十條年薪制須由董事會專門作出實施細則。

第四章正式員工工資制

第十一條適用範圍。

公司簽訂正式勞動合同的所有員工。

第十二條工資模式。採用結構工資制。

員工工資=基礎工資+崗位工資+工齡工資+獎金+津貼

1.基礎工資。

參照當地職工平均生活水平、最低生活標準、生活費用價格指數和各類政策性補貼確定,在工資總額中佔%(如40%~50%)。

2.崗位工資。

(1)根據職務高低、崗位責任繁簡輕重、工作條件確定;

(2)公司崗位工資分爲(如5類18級)的等級序列,見正式員工工資標準表,分別適用於公司高、中、初級員工,其在工資總額中佔%(如20%~30%)。

3.工齡工資。

(1)按員工爲企業服務年限長短確定,鼓勵員工長期、穩定地爲企業工作;

(2)年功工資根據工齡長短,分段制定標準,區分社會工齡、公司工齡;

(3)年功工資標準見正式員工工資標準表。

4.獎金(效益工資)。

(1)根據各部門工作任務、經營指標、員工職責履行狀況、工作績效考覈結果確立;

(2)績效考評由人事部統一進行,與經營利潤、銷售額、特殊業績、貢獻相聯繫;

(3)獎金在工資總額中佔%(如30%)左右,也可上不封頂;

(4)獎金考覈標準見正式員工工資標準表;

(5)獎金透過隱密形式發放。

5.津貼。

(1)包括有交通津貼、伙食津貼、工種津貼、住房津貼、夜班津貼、加班補貼等;

(2)各類津貼見公司補貼津貼標準。

第十三條關於崗位工資。

1.崗位工資標準的確立、變更。

(1)公司崗位工資標準經董事會批准;

(2)根據公司經營狀況變化,可以變更崗位工資標準。

2.員工崗位工資覈定。

員工根據聘用的崗位和級別,覈定崗位工資等級,初步確定崗位在同類崗位的下限一級,經1年考覈,再調整等級;

3.員工崗位工資變更。

根據變崗變薪原則,晉升增薪,降級減薪。工資變更從崗位變動的後1個月起調整。

第十四條關於獎金。

1.獎金的核定程序。

(1)由財務部向人事部提供各部門、子公司、分公司完成利潤的經濟指標數據;

(2)由行政部向人事部提供各部門員工的出勤和崗位職責履行情況記錄;

(3)人事部依據彙總資料,測算考覈出各部門員工定量或定性的工作績效,確定每個員工效益工資的計算數額;

(4)考覈結果和獎金計劃經公司領導審批後,發放獎金。

2.獎金的發放,與崗位工資一同或分開發放。

第十五條關於工齡工資。

1.員工1年內實際出勤不滿半年的,不計當年工齡,不計發當年工齡工資;

2.試用期不計工齡工資,工齡計算從試用期起算。

第十六條其他注意事項。

1.各類假期依據公司請假管理辦法,決定工資的扣除;

2.各類培訓教育依據公司培訓教育管理辦法,決定工資的扣除;

3.員工加班、值班費用,按月統計,計入工資總額;

4.各類補貼、津貼依據公司各類補貼管理辦法,計入工資總額;

5.被公司聘爲中、進階的專業技術人員,崗位工資可向上浮動1~2級;

6.在工作中表現傑出、成績卓著的特殊貢獻者,因故能晉升職務的,可提高其工資待遇,晉升崗位工資等級。

第五章非正式員工工資制

第十七條適用範圍:訂立非正式員工勞動合同的臨時工、離退休返聘人員。

第十八條工資模式:簡單等級工資制。見非正式員工工資標準表。

第十九條人事部需會同行政部、財務部對非正式員工的工作業績、經營成果、出勤、各種假期、加班值班情況彙總,確定在其標準工資基礎上的實發工資總額。

第二十條非合同工享有的各種補貼、津貼一併在月工資中支付。

第六章附則

第二十一條公司每月支薪日爲日。

第二十二條公司派駐下屬企業人員工資由本公司支付。

第二十三條公司短期借調人員工資由借用單位支付。

第二十四條公司實行每年13個月工資制,即年底發雙月薪。

第二十五條以上工資均爲含稅工資,根據國家稅法,由公司統一按個人所得稅標準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第二十六條本方案經董事會批准實行,解釋權在董事會。

小微企業發工資的技巧:

“誰都知道人才是企業的生命,可給不出高薪,誰願意到你這裏來嘛”,日前,經營着一家鞋製品微企的賀洪軍告訴記者,自己正面臨招工難題。

記者隨後走訪多家微型企業後發現,小微企業招工難是普遍現象。其中,待遇低、成長性差成了大家普遍反映的原因。

“小微企業內的員工不會太多,主要包括經驗豐富的管理者和基層的銷售人員。”昨日,重慶工商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系副教授何淑明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薪酬制度上,要充分考慮兩者區別。

“通常,我們對待骨幹員工可以採用‘低工資+股份’的薪酬模式,而對待基層員工則可以採用‘低基本工資+高績效工資’的薪酬模式。”

何淑明表示,對待覈心員工,要幫助其樹立主人翁意識,可以透過贈與其少量股份(通常在20%以下),鼓勵其充分發揮個人能力,將事業做大;而在創業初期,由於小微企業普遍處於創業初期,品牌價值尚未形成有效傳播,此時,提高銷售人員的績效分成不但調動了員工的積極性,也不會使企業難堪重負。

“除此之外,小微企業一定要克服小家族企業的一些不良習慣,務必做到針對家族內外的員工同工同酬,併爲員工設立工齡工資、職務工資等有競爭力的薪酬體系,鼓勵優秀人才長期留在企業,和企業一起發展壯大。”何淑明表示。

企業的管理制度6

【摘 要】企業的財務管理作爲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可以綜合反映出企業的各項管理活動,而企業所開展的所有財務管理活動都是離不開相應的財務管理制度的。本文從企業的內部財務管理制度設計着手,對企業內部財務管理的相關方面進行了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企業;財務管理;制度;設計

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制度在企業的財務管理中所起到的作用是衆所周知的,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是企業開展一切管理活動的前提和基礎,隨着市場經濟的不斷髮展,企業想要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中獲得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完成各項管理。當前企業基本上都針對自身的情況制定了內部財務管理制度,在取得了一定效果帶來同時,依然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內容不夠完善、缺乏系統性、實時性等,這就無法適應企業內部財務管理的需要,制度也就不能落實。

1、關於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制度

1.1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制度的特點

所謂的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制度,是在企業的管理部門依據相關的規定並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所制定的具體的規則,它作爲整個財務制度體系中最基礎的財務制度,它的作用就是規範並優化企業的內部財務行爲以及處理企業內部的財務關係。它具有五個方面的特點:第一,界定了企業內部財務主體的具體範圍;第二,明確了企業內部財務管理的職責;第三,去定了企業內部財務戰略以及政策,確定了管理的具體內容;第四,確定了財務管理和內部相關責任單位之間的相關關係;第五,對財務規劃以及相應的評價方法以及程序有了明確的規定。

1.2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制度的內容

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制度作爲一個系統包括的內容比較多,劃分所依據的標準不同內容也是不同的,如果按照管理的環節劃分可以將其分爲財務結算與計劃制度、財務控制和制度、財務考覈評價制度以及財務監督檢查制度;如果按照管理的對象可以分爲財務管理制度、資產管理制度、資本金管理制度、成本管理制度、收入管理制度以及財務報告和評價制度;如果按照管理的職能進行劃分可以分爲內部責任制度、決策制度、內部控制制度以及內部決算制度。

2、進行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制度設計的作用和意義

企業透過對內部財務管理制度的設計,可以促使其內部財務工作的實施以及財務政策的制定更加規範化,其作爲企業財務管理的基本建設。由此可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對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制度進行合理的設計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義。當前我國是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以及國有企業都爲企業進行內部財務管理制度的數據提供了參考依據。而且國內外的財務醜聞告訴我們必須要對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制度進行合理設計,以實現對相關人員的規範。總之,企業對內部財務管理制度進行合理的設計是必要的,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3、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制度設計的目標

企業的所有生產經營活動能達到預期的目標,即就是實現財務管理目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進和規範內部財務管理制度的設計。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制度目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設計目標的約束。筆者進行分析總結之後,認爲企業內部財務制度設計的目標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第一,確保企業資產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第二,加強對企業的管理,提高企業的綜合實力進而提高去市場競爭力;第三,規範並優化企業內部的財務行爲,並實現對相關部門財務關係的良好處理。

4、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制度設計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企業進行內部財務管理制度設計的時候,必須要考慮其也執行成本以及效益之間的關係,應尋找效應與成本之間的最佳結合點,即就是以最低的成本獲得最好的效益。應堅持原則性和靈活性相結合、全面性原則、協調性原則等基本原則的前提下,還應遵循下面的原則,以保證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制度設計的質量。

4.1堅持權利責任和利益相結合

通常情況下,企業財務關係複雜而且所涉及的面比較廣,所以想要做好財務管理工作就必須要堅持該原則。想要保證企業財務管理制度的數據做好權利責任以及利益相結合,明確劃分企業內部各部門應承擔的責任,應在財務責任中將物質利益充分的體現出來。

4.2堅持穩定性和連續性相結合的原則

任何制度都需要有一個發展和完成的過程,因此,企業的內部財務管理制度不能墨守陳規,一成不變,當然變更的頻率也不能過高,這樣很容易導致財務混亂,給財務管理人員增加難度,這就需要我們力求制度的穩定性和連線性,控制好變更的頻率。一項制度是否合理適用只有透過實踐才能證明,經過實踐,合理的就應該採用,不合理的就要重新制定。

4.3堅持適應企業自身特點以及管理需要的原則

不同的企業的經營方式、規模以及組織形式都是各不相同的,同時其財務活動的方式和內容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所以,不同企業所使用的財務制度也是各不相同的,規模較小的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範圍和規模較大企業的相比就會相對簡單,範圍也相對較小。基於此種情況,在制度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制度的時候,在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的基礎上,應對企業自身特點進行綜合考慮,應確保所指定的財務管理制度具有實用性,能符合企業財務管理的真實需要。

4.4遵循效益性原則

企業在設計內部財務管理制度的時候,應充分考慮財務的從圖效果,以求獲得最好的效果,要保證財務目標的正常順利進行,在符合相關管理要求的基礎上儘量使得財務制度能簡單清晰,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總之,在設計內部財務管理制度的時候,應充分考慮設計、經濟效益以及執行成本這三者的關係,這就需要透過先進合理的手段,以最低的設計成本獲得最大的效益。

4.5堅持科學合規性的原則

所有制度的建立都必須要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否則將會失去意義,企業的內部財務管理制度也不例外。企業財務管理制度的制定必須要和國家的相關法律和政策相一致,不能損壞人民的利益以及國家的規定,也就是說要嚴格遵守國家的財務規章制度。

5、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制度設計的程序

通常情況下,企業內部財務制度的設計的所依據的程序爲:準備階段、擬定草案、修訂階段以及最終定稿這幾個程序。在準備階段應明確設計的內容,應做好參與設計人員的培訓,同時要做好和相關業務活動有關資料的整理,對設計工作進行合理的安排;在草案的擬定階段,主要是根據所整理的資料並結合企業自身的特點完成方案的設計並做好初步起草;在確定好設計方案之後,需要召開集體會議進行研究分析;最後就是定稿,在該階段主要是針對已有的設計進行定稿,並確定發佈實施的形式以及貫徹實行的時間。

6、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制度設計的方法

不同企業的實際情況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制度設計的方法也是不同的,應綜合考慮各個方面選擇出適合的方法,通常情況下,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制度設計的方法有:分析比較法、系統分析法以及實地調查法這三種,其中比較分析法是對不同國家地區、年代的財務制度進行比較,認識財務制度的本質以及規律結合企業自身的情況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這樣在設計中可以充分借鑑這些企業成功的經驗,該種方法的優點就是所設計的制度實用性更強;系統分析法就是綜合分析系統的各要素,透過多種手段進行財務制度的設計。該種方法的核心就是圍繞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來進行。在財務管理系統中,各子系統都是相對獨立的,但是它們和母系統之間依然存在一定的關係。基於此種情況,在設計時應對國家、員工以及各個部門之間的利益關係以及企業長遠目標的實現進行綜合考慮,進而確保制度設計的科學可行性、穩定性以及協調性;實地調查法主要是針對設計的準備階段的,設計人員可以透過多種方法進行分析進而得到有效的資料資訊。總之,以上這三種方法都各自有自己的特點,我們應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使用,以求設計出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內部財務管理制度。

結束語

綜上所述,企業內部管理制度在企業的發展中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企業內部財務管理作爲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管理是離不開制度的,這就需要設計出合理的制度體系,我們在設計的時候應綜合考慮企業自身的情況,運用先進的手段設計出科學的內部財務管理制度,以使得企業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中獲得可持續發展。

企業的管理制度7

一、企業文化與管理制度的關係

企業文化是企業全體員工在長期的生產經營活動中,培育形成並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標、價值標準、基本信念和行爲規範。它是企業理念形態文化、制度形態文化、行爲形態文化和物質形態文化的複合體。

文化與制度之間是一種蘊含與互動的關係,文化中蘊含着制度,制度中也體現了文化。沒有文化的制度與沒有制度的文化都是不可想象的。文化理念形成管理制度,即文化理念是管理制度形成和創新的依據,而管理制度又要反映文化理念的要求;管理制度強化文化理念,即管理制度是文化理念的產物和載體,對文化理念特別是對新文化理念的鞏固與發展又具有強化作用。

人們總是在一定的價值觀指導下,去完善和改革企業的各項管理制度。企業的組織結構和管理制度,如果不與企業的發展戰略目標相適應,企業戰略目標就無法實現。一定企業制度的建立,又影響人們選擇新的價值理念,成爲新的文化理念的基礎。企業的很多問題都是由於企業文化與管理制度脫節造成的,企業的管理制度如果違背企業的文化理念,那麼企業將陷入“知行不一”的病態文化之中,陽奉陰違、溜鬚拍馬將成爲員工們的“理性選擇”。

由此可見,企業文化與管理制度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企業文化只有轉化爲管理制度才具有生命力,同時,任何管理制度都是在某種具體文化理念的指導下制定的,因而都有文化的底蘊。

二、企業文化與管理制度的作用

任何一個企業家都希望把自己的企業建設成一個內外協調、上下同心的團隊,但單靠物質激勵和管理制度是很難做到的。而企業文化則是一種強力黏合劑,它可以把企業各個方面,各個層次的人團結在企業周圍,從而產生一種凝聚力。

企業文化會改變員工與公司的關係。員工將不再視“公司”爲“老闆的公司”,而是稱爲“我們的公司”。員工具有高度的敬業精神和主人翁責任感。他們會心存感恩,真正做到以企業爲家,爲自己工作。他們會主動加班,會對公司發展中出現的一些不良現象在萌芽時就會先於領導發覺並及時消除。

嚴格的管理制度是員工行爲規範的“硬”約束,而企業文化是一種無形的、非強制性力量的“軟”約束,它能彌補管理制度的不足。如果說管理制度是讓想犯錯的人不敢犯錯,那麼企業文化就是讓有機會犯錯的人不願犯錯。同時,管理制度是由人制定的,難免會有“漏洞”,這些“漏洞”就要由企業文化來管理。

規範化的制度體系可以使企業從忙亂到有秩序,也可以使員工的工作從被動變爲主動。因爲不是人在管他,而是系統在管他。員工也不會被環境牽着鼻子走,而是主動出擊,有效完成工作。同時,規範化的制度體系還可以把領導從“繁忙的雜務”中解脫出來,集中精力“抓戰略、搭班子、帶隊伍、建文化”。

三、企業文化與管理制度的落地

企業核心價值觀的理念化和制度化是企業文化落地的關鍵所在。所謂核心價值觀的理念化和制度化,就是要把企業統一的價值理念轉變爲集團各部門、各公司的具體理念和相應制度。

企業是一個系統,在它下面還有許多子系統,每個子系統承擔着不同的責任、充當着不同的角色,員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選擇具體角色,但卻無法選擇角色要求。角色要求的差異意味着處於不同角色位置的人的理念上要有差異。也就是說,在企業統一的價值觀指導下,不同的職能部門和專業公司要提出符合自己角色要求的價值理念,同時也要制定與本部門和本公司價值理念相對應的管理制度。

例如,海爾的核心價值觀是“真誠到永遠”,據此,營銷部門提出了“先賣信譽,後賣產品”的營銷理念;人力資源部門提出了“人人是人才,賽馬不相馬”的用人理念;研發部門提出了“創造新市場,創造新生活,客戶的難題就是我們創新的課題”的技術創新理念;職能部門則提出了“您的滿意就是我們的工作標準”的服務理念等。也就是說,企業各個子系統必須依據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制定相應的理念和制度,才能戰略性地實現企業價值觀或使命。

管理制度化是企業制度變遷或制度創新的過程,也就是把企業倡導的文化理念轉化爲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的過程,它是將企業文化理念轉化爲員工自覺行爲的關鍵。文化理念必須轉化爲管理制度,否則,企業文化變革不可能成功。在將文化理念轉化爲管理制度的同時,一定要關注制度與價值觀的聯繫,防止二者脫節。企業文化總是沿着文化理念—管理制度—新的文化理念—新的管理制度的軌跡,不斷髮展、豐富和提高的。

總之,企業文化變革的重要任務就是根據文化理念的要求,塑造出自己的管理制度。企業文化變革的成功或失敗,不在於企業提煉了什麼精神及提出了什麼理念,而在於制度化的工作好壞和執行力度。將企業新的文化理念制度化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中之重。這樣,才能使企業有了應變各種環境的個性文化底蘊,企業才能真正做大做強,最終成爲“百年老店”。

企業的管理制度8

(一)總則

第一條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對企業經營管理工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採用計算機對企業進行管理,是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實現企業管理現代化的途徑,企業計算機管理制度。在企業生產經營中推廣應用計算機管理,對增加工廠經濟效益將起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計算機的管理和使用

第二條歸口管理單位:

1.微型以上檔次的計算機管理單位爲企業管理科。

2.過程控制的計算機(主要指單板機)管理爲總師辦。

(以下內容不包括實時控制用單板機)

第三條管理員職責:

1.負責計算機運用的長遠規劃。

2.根據資金的安排,負責機器及外設、備件的計劃、採購。

3.負責軟件的開發規劃制定,組織開發成果鑑定。

4.與教育部門使用,組織計算機技術培訓。

5.對分散使用的計算機進行不定期的檢查。

第四條硬件使用:

1.各單位使用計算機,需提出上機申請,經批准後按規定機型、外設使用。

2.上機申請分爲:單次上機、每月定時上機、每日定時上機三類。

3.軟件開發,上機時間較多的單位,可以申請配置機器。

第五條軟件管理:

1.各單位需開發的應用軟件,應向企管科提出申請。

2.應用軟件的開發分爲自力開發、協作開發、委託開發三類。

3.企管科負責與外單位在有償或對等的基礎上進行軟件交流。

(三)軟件開發任務書的編制與審批

第六條編制依據:

1.厂部對軟件開發的總體及項目的要求;

2.各單位要求開發的項目;

3.設備及軟件開發人員的能力,管理制度《企業計算機管理制度》。

第七條任務書內容:

1.軟件名稱;

2.軟件應能達到的技術性能;

3.軟件的操作環境;

4.更高層次軟件對開發軟件的要求;

5.工作進度計劃;

6.設計組織機構、人員安排、協作單位情況;

7.經費預算。

第八條任務書的審批:

設計任務書編制完成後,由企管科組織有關科室進行審議,認定可行後,由企管科科長批准。

(四)軟件鑑定

第九條鑑定的基本要求:

軟件全部開發完成後,需經三個月到一年的實踐執行(視軟件複雜程序),才能申請鑑定。

第十條鑑定資料:

軟件鑑定前,必須向鑑定小級提供下述資料(其中3-7項資料各二份)。

1.設計任務書;

2.軟件實現的功能;

3.使用機型,對外存外設的要求,軟件支撐環境;

4.軟件設計的流程圖;

5.源程序清單;

6.數據庫結構;

7.標準化室審議報告;

8.用戶意見書。

第十一條鑑定小組的組成與鑑定程序:

1.鑑定小組成員由廠長、企這科、計劃科、財務科、總師辦、標準化室等單位負責人組成,廠長擔任組長;

2.鑑定的議程:

(1)軟件設計者對軟件的介紹;

(2)宣讀標準化審查報告;

(3)用戶代表發言;

(4)操作示範;

(5)討論鑑定結果及提出進一步修改的建議;

(6)透過鑑定報告,鑑定小組成員並簽字。

第十二條鑑定後的工作:

1.整理資料、存檔;

2.將鑑定會的意見反饋到各有關部門。

企業的管理制度9

隨着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建築行業正在呈現新的發展趨勢:

①建築業總產值增加,勞動生產率提高。

②固定資產投資加大施工總量增加。

③建築業利潤水平提升, 經濟效益有所改善。

④國內建築市場競爭加劇,建築企業“走出去”願望強烈。

⑤隨着建築市場的不斷完善和特級企業的全國市場的不斷擴大,特級企業的市場往往涉及到國內的每個中大城市,原來的中小企業賴以生存的區域壁壘已經基本被磨平,取而代之的是更嚴峻的競爭環境。

一、中小型建築企業存在的管理誤區和管理困境

在這種新的形勢下,中小型建築企業面臨着更大的挑戰,無論是企業內部的管理制度或者對外的適應能力都表現出嚴重的缺乏。其中很大部分的中小型建築企業就存在以下管理誤區和管理困境:

(一)激勵方式和方法存在很大的缺陷

主要表現爲以下幾個方面:①激勵計劃隨意性比較強,缺乏系統性和明確的目標。②人爲激勵沒有任何針對性。如以前推出的一系列的“年終獎”、“效益獎”等名目的獎勵計劃,由於“一刀切”,實習“平均主義”,打擊了貢獻大的項目部員工的積極性。③陷入激勵就是獎勵的誤區,輕視或不考慮約束和懲罰措施。約束和懲罰往往流於形式,結果難以達到預期目的。④簡單的下達任務作爲激勵的經常使用的手段。這是將片面的懲罰作爲激勵的唯一措施,正好與認爲激勵就是獎勵這一誤區相反。這些企業往往存在着不正視實際地層層下達任務,忽視個體的差異性,大大的降低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與工作績效。

(二)沒有真正建立起有效的危機管理機制

據20xx調查公佈的《京滬兩地企業危機管理現狀研究報告》顯示,京滬兩地半數企業不同程度處於危機狀態。這項報告還顯示,我國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普遍具有危機識別能力和危機處理能力薄弱的通病。建築企業由於其特殊性,管理相對比其他行業落後,所以建築企業的危機管理則更是空白。很多中小型企業雖然有危機意識,但很少企業知道危機管理理論,更談不上將危機管理理論應用於企業管理。

(三)缺乏科學合理的人才量化考評方法

對人才的考評採取定性考覈,不能合理、公平、準確地衡量人才工作績效大小,所以不能實現對人才的有效激勵。考覈結果和激勵沒有有效地結合,形成了幹多幹少一個樣,幹好幹壞一個樣的現象。雖然也提出了末位淘汰等措施,但往往流於形式,真正執行起來有一定難度。而且由於經營狀況不善,造成信用和創新能力受到很大限制,人才流失嚴重。

(四)企業文化發展嚴重滯後

中小型建築企業的文化研究嚴重滯後於中國企業文化發展實踐。企業文化發展的內在邏輯、該企業文化的定位、企業文化的變革等問題缺少長期深入的研究。所以,企業文化實踐缺少真正的科學理論的指導,缺少個性,同時也難以對企業長期發展產生真正推動力。

(五)在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着嚴重的問題

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管理觀念落後,企業內外關係尚未理順。②質量、工期、成本的關係未理順。要麼把成本和質量完全對立起來;要麼過度強調質量,忽視成本,未能真正協調三者關係。③成本預測、計劃模式陳舊,徒有虛名。大多數傳統的成本管理都未能動態地、事前地進行預測,缺乏技術基礎,沒有實施動態管理。

(六)團隊建設方面不足

中小型建築企業的項目部由於內部凝聚力不足,往往很少能形成真正的團隊,一般都是以羣體的形式而發揮作用,從而在實現項目目標的協調、效率方面存在着嚴重的缺乏。

(七)企業組織結構存在着很大的弊端

中小型建築企業傳統的組織結構方式無論在適應資訊快速發展的外部環境和內部大量繁雜的數據處理、管理溝通與協調等方面都存在着嚴重的不足,組織結構急待改革。

二、建議

針對中小型建築企業目前普遍的管理誤區和管理困境,結合國內部分大型、特級建築企業的企業改革的成功經驗與國外目前流行的管理方式與理念,考慮到建築本身行業的特點,作者提出自己對中小型建築企業管理方面的一些建議:

(一)尋找新的組織結構形式

建築企業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採取以下其中之一的組織結構:

(1)扁平化的組織結構。管理資訊系統的發展擴大了管理人員的管理幅度,使減少組織層級組織結構扁平化成爲可能。

(2)建立自主型組織結構。在這種組織結構下面,可以考慮建立彈性工作制,在不影響整個項目的進度基礎上合理安排管理人員的時間,讓員工可以自主地決定自己的工作時間。而在大型的項目中可以實行虛擬組織結構。虛擬組織結構是一種以市場爲導向的強調速度和效益的管理方式,以網絡資訊技術爲基礎,實時分散地共享優秀人力、諮詢資訊和先進的技術等資源,完全可以滿足共享技術、分攤費用以及市場需求等要求。

(二)改善對項目經理的激勵方式

針對很多中小型企業改制後往往存在着對項目經理激勵約束主體缺位、激勵機制不合理、約束機制不完善等問題,我提出以下建議:

①在實施激勵的同時要明確告知項目經理的外部與內部職責。

②不能單憑項目效益來進行考覈,要結合項目總體結果績效來進行總體考覈。項目總體結果績效包括:管理過程績效、團隊建設績效、關係處理績效。我建議可以設立績效的成功與失敗的對照表,設專門小組以係數評分的形式來進行對項目經理的綜合考覈。

③建立項目經理激勵與約束機制相結合的原則。包括:

a、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相結合的原則;

b、報酬與績效掛鉤的原則;

c、把項目經理的個人利益與企業的長遠發展直接掛鉤原則,如項目質量目標、安全文明工地目標、項目後備人才的培養等;

d、市場化原則,企業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和市場對項目經理的平均激勵率,來設定合適的激勵率;

e、激勵與約束相一致原則。

(三)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激活經營機制

目前,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經營機制轉換改革滯後仍然是制約公司提高競爭力的關鍵性、深層次原因。在現有改革基礎上繼續實施深化改革,徹底改變傳統的人事、用工、分配製度,建立起科學有效的企業治理結構,是提高公司核心競爭力不能迴避的重要任務:

①明確改革的原則。改革過程必須做到統一思想,認清大局, 明確思路,堅持一手抓生產,一手抓改革。

②始終堅持企業改革改制與結構調整緊密結合。

③從行業特點優勢,多種方式推進企業改革改制。可以考慮到本公司的實力,成立改制領導小組,聘請對企業改革改制有一定研究的專家作爲公司改制工作的顧問,並邀請有關部門的專家進行政策講解。

(四)改革用人才機制獲取發展後勁

只有抓住人才這一關鍵要素,核心競爭力才能得到有效增強。爲此,要做好以下工作:

①加大公司對新的人才的引進,同時採取積極措施留下企業的技術、管理等核心人才。

②要保證人才的激勵制度的完善和落實。可以結合公司的實際情況實行彈性工作制和柔性管理方式,在對人才的管理當中多注意感情因素的管理。

③採取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一定要做到多勞多得,使人才的努力在激勵方面得到充分的體現。

④大力提拔優秀青年人才進入公司的中層,樹立榜樣,充分調動青年人才的積極性。⑤積極支援人才的進一步深造,使公司往學習型企業過渡,增加企業的競爭力。

(五)優化競爭要素,重組價值鏈,提升核心競爭力

企業進行競爭要素優化組合的過程,就是價值鏈重組的過程。所謂價值鏈,是指一個企業爲顧客創造價值的主要活動和相關的支援活動及其各活動對於利潤的貢獻水平。對於建築公司來說,主要活動包括:投標、採購、物流、勘察設計、施工、竣工交付、後期服務等。價值鏈中的每一項活動都承擔一定的成本,而且往往會影響另一項活動展開的成本。所以我們要重組價值鏈,優化競爭要素,才談得上企業成本、效益、質量三方面得到協調。

(六)科學管理確保質量效益

科學管理是公司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構成要素之一,制定公司的質量管理體系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①落實責任。做到每個崗位都有專人負責把關。

②制定公司的成本管理體系。包括

a、確立項目成本控制目標;

b、建立健全成本責任制,形成責、權、利三位一體的執行機制真正使項目部每名職工的利益均與自己項目部捆綁在一起,調動其積極性。

③從控制理論的角度建立項目管理模組,抓住每個節點的控制,疏而不漏,全面實現控制目標。可以透過以下幾方面實現:

a、優化施工組織設計,提高工效,從而加速工期的進展;

b、積極採用先進工藝和技術,降低成本;

c、堅持計劃指導生產,強化定額控制以及施工流程的優化;

d、加強人工費用管理,做好人工成本的有效控制;

e、加強對機械費、臨時設施費、管理費的管理,做好其成本的有效控制;

f、透過加強工程管理,杜絕事故和損失來降低質量成本。

(七)注重樹立信譽品牌與公司形象

中小型建築企業應該把創品牌、樹形象的重點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公司的誠信。要注意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a、把工程質量做好;

b、承諾一定要兌現,絕不食言;

c、誠信要體現在對業主全過程的服務上;

d、公司的人格魅力是取信於業主的重要因素;

e、守法經營是企業建立誠信最基本的條件。

②公司品牌與形象。

a、制定本公司企業形象戰略目標;

b、制定本公司企業形象戰略重點;

c、制定企業的行爲識別系統來規範員工的對外形象。只有這樣,企業的形象、品牌才能得到逐步的提升,才能擴大企業在市場的生存空間。

(八)依靠技術構造獨特的優勢

①技術創新。包括以下三方面:

a、注重有針對性地對建築項目採取先進適用技術,並及時總結與開發應用;

b、要重視知識產權的保護,積極申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和工法;

c、大力引進和積極採用先進的工程技術、施工工藝和機械設備,不斷提升企業的技術水平。

②加強公司的資訊化建設。隨着通信網絡的發展,公司應該以工程項目爲核心,將地理位置分散的業主、設計人員、施工人員、監理人員及材料供應商等組成一個“虛擬羣體”,利用建立協同工作室,朝共同目標工作,對解決工程項目的溝通與協調問題能起到很關鍵的作用。

(九)積極尋找其他增加公司的核心競爭力的要素

企業競爭力可以最終體現爲先進的企業制度和企業運營機制、創新技術和工藝、資金優勢、人才優勢、優良的企業管理等要素或這些要素組合構成。除了這些還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①加大企業文化建設的力度與進度。

②以施工項目部爲單位,進行團隊建設,形成學習型和知識共享型的團隊建設,只有這樣,才能構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增強企業的競爭力。

③加強企業的危機管理意識,加大危機管理檢測的力度。檢測內容包括:

a、經營危機,例如投標、合同、企業信譽等;

b、產品質量危機,例如材料、機械、操作人員等;

c、債務危機,例如債務、債權、資金運用、財務制度等;

d、安全危機,例如操作人員、操作設備、操作方法等。

(十)增強企業的融資能力

當本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狀況比較理想的時候,可以抓住機會,大膽地利用財務槓桿的作用,增強企業的融資能力來擴大企業的發展。可以透過以下手段來實現:

①尋找銀行進行合作,透過公司與銀行建立戰略伙伴關係,解決公司的資金問題。

②與其他相關企業進行合作使企業剩餘資金得到有效運用。

③把公司的優勢資產整合進行上市,向社會募集資金。

(十一)根據本企業的實際能力,實施市場跨地域擴張發展

根據國內基礎建設的快速發展,應該在適當的時候,結合本企業的實際經濟和管理能力來實施實施市場跨地域擴張發展,這對樹立企業的形象和增強企業的競爭能力都有相當大的作用。

以上是我結合目前的建築市場的形勢,考慮到中小型建築企業面臨的.管理誤區與實質困境,提出的一些對中小型建築企業的管理意見與辦法,希望可以給企業管理者一些啓發。

企業的管理制度10

爲加強我礦文化企業文化建設管理工作,逐步形成爲全體員工所認同和遵守並帶有本企業特點的價值觀念,經營準則、經營作風、企業精神、道德規範、發展目標的綜合,特制訂本制度:

一、構建礦區安全文化遵循的原則

1、以人爲本的原則。人的正確思想不是頭腦裏固有的,而是透過正確的引導和培育而獲得的,齊抓共建礦區全新文化

的濃厚氛圍。

2、與時俱進的原則。一切事物都是在發展變化中形成並完善的。煤礦企業文化建設要隨着礦區形成的發展變化而發展變化,提煉特色工作和經驗,創新工作方法,實現共性和個性、內容和形式的有機結合。

二、培育和建設獨具煤礦企業特色的優秀安全文化

1、圍繞集團公司的本質特徵,培育個性化企業理念,是礦區文化建設的核心。是指導員工爲實現共同願望的精神支柱和行爲準則。

2、透過不同的形式,廣泛宣傳開展系列教育活動,引導每個員工掌握本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念,形成共識。

3、透過宣傳、表彰在安全生產和經營管理中涌現出的先進個人和模範集體,引導員工明確努力的方向,告知員工企業倡導什麼、反對什麼,進而實現員工對企業理念從認識到認同;工作態度從只限於完成都盡力去愛崗敬業,思想上從一般信任到完全信賴,依靠企業的發展提高自身形象和生活質量。同時組織開展一系列的宣傳教育學習,使整合後的文化成果印入人腦,深入人心;人人都能理解和掌握新的企業文化理念的內容和內涵,自覺接受企業全新文化的薰陶,規範自身行爲、上標準崗、幹標註活、做文明人。

三、塑造良好的礦區形象、全方位優化礦區環境、突出礦區特色、豐富安全文化

1、礦區的形象是內強職工素質、外拓煤礦知名度的重要內容,是礦區安全文化建設的重要內涵。首先大力塑造視覺形象,按照煤礦企業的性質和發展需要,對工隊的管理,排土場綠化、、辦公區的美化、各種標識、宣傳系統規範。

2、礦如家,講文明話、做文明事、當文明人爲總則,積極培育職工的“主人翁意識”,造就一支訓練有素的職工隊伍。開展各類技術比武、勞動競賽等活動,大力表彰先進,隊取得突出成績的各類人才給予肯定。

3、全方位優化礦區環境,搭建礦區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把職工作業環境優美安全環保視爲礦山企業文化建設工程的重要環節。加強與礦區開展文化活動相關的“硬件”建設,不斷改善職工生產、生活環境,提高我礦生產率,務實追求安全文化的時效性,進一步提高職工安全意識,調動安全工作積極性。

企業的管理制度11

摘要】論文針對國有企業對知識型員工薪酬管理制度上的不足,提出了詳細的補充完善措施,並透過案例進行具體的指導說明,以期能夠改善國有企業對知識型員工的薪酬待遇,爲企業留住人才。

關鍵詞】國有企業;知識性員工;薪酬管理制度

1引言

“知識型員工”這一概念是由美國學者彼得德魯克提出的,他賦予知識型員工的內涵是,掌握和運用符號與概念並利用知識與資訊的羣體。當時只限於運用在某個經理上,現今,這一概念也已推廣到大多數白領羣體中。知識型員工與其他員工相比,具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基礎,且綜合素質高,價值觀念較強,創新創造水平高,比較注重薪酬待遇。知識型員工是國有企業的核心力量、精神支柱、創新創造的源泉,因此,企業要想招攬大量的知識型人才,就需要制定一套合理公平的薪酬管理制度。

2我國國有企業知識型員工的薪酬管理制度

2.1國有企業的薪酬分配現狀

目前我國國有企業在進行員工薪酬分配時,普遍使用的方式是按崗位分(即根據員工職務高低下發薪酬,越是高層,薪金越多)、按工作效果分(觀察員工的工作效果,予以不同的薪酬待遇)、按個人能力分、按市場價值分(根據市場需求確定不同員工的應得薪酬)、按工作年限分(資歷較高的員工要比新進企業的員工佔優勢)。上述各種薪酬管理制度各有所長,但都存有明顯的弊端,不合理的薪酬分配待遇容易引發員工之間的矛盾,形成員工心理上的不平衡感,不利於企業良好團體關係的建立,進而阻礙企業的整體進步。

2.2現存國有企業知識型員工薪酬管理制度的缺陷

自經濟實現全球化發展後,國有企業與個體經營企業,包括與外資企業等的競爭關係越來越激烈。很多競爭企業利用知識型人員,特別是專家級的知識型員工對工資待遇的看重心理,用高薪酬、高福利的手段誘惑國有企業的知識型員工,從而造成國有企業出現大量知識型人才不斷跳槽的現象,這非常不利於國有企業的發展壯大。就現存國有企業對知識型員工的薪酬管理制度分析,發現其存在的缺陷有:忽略了知識型員工的內心活動,沒有形成明顯的薪酬激勵制度。知識型員工經過數十年的研究學習或深造,其專業知識、勞動價值與普通的體力勞動者存在明顯的差別,企業對知識型員工的薪酬管理種類過於單調,缺乏有效的激勵管理形式,因而對於員工來說沒有太大的誘惑力。這些缺陷都將會導致國有企業知識型員工資源的流失,併成爲企業發展的絆腳石[1]。

3國有企業知識型員工薪酬管理制度的補充完善

國有企業的運轉離不開知識型員工的帶領和指導,知識型人才可以爲企業的發展指明道路和方向,在國有企業的發展過程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企業必須建立起合理的員工薪酬管理制度,以避免知識型人才的流失。下面將對現有的國有企業知識型員工的薪酬管理制度提出幾條補充完善建議。

3.1配合知識型員工的薪金要求,採取合理的激勵政策

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應該能夠滿足知識型員工的薪金要求,基本達到其對薪金報酬的期望值,以符合知識型員工的自我價值估算標準,順應社會發展趨勢。當企業給予的薪金低於或與員工的預期值相差太大時,就會影響員工的工作熱情,使員工內部產生不滿情緒,進而影響企業的發展。另外,在國有企業知識型員工的薪酬管理制度中還要採取一定的激勵政策,對有突出貢獻的員工進行一定的物質獎勵,從而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激發其創新創造的能力;還可以提高員工對本企業的忠實程度,防止一些知識型員工因經不住其他企業的福利誘惑而跳槽,這也是國有企業吸引和留住知識型人才的重要策略。

3.2區分出明顯的薪金層次水平,構建合理公平的薪酬管理制度

國有企業的知識型員工作爲一個整體,其團隊協作和互助意識是十分重要的。但對於員工的薪金待遇不能一視同仁,對於知識型員工可以根據其工作經驗、學歷水平、個人能力和工作績效的不同,劃分出不同的層次,且在不同層次水平的知識型員工之間要形成明顯的薪金層次區別,從而突出體現其不同的崗位價值、創造性等。這種薪酬管理方式公平合理,容易被員工所接受,而且,區別的薪酬待遇有助於調動知識型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並促使員工不斷完善自己,提高個人能力,突顯其技術帶頭作用,進而使企業的知識型人力資源發揮出最大的經濟效益。

3.3實行動態變化的員工薪酬管理制度,增加員工的新鮮感

企業一直踐行固有的傳統的員工薪酬管理制度,容易造成員工心理上的疲勞感。員工對企業的薪酬安排已經瞭如指掌,便逐漸對工作產生懈怠,從而造成企業員工整體出現敷衍塞責、應付了事的頹廢現象,這會制約企業經營水平的提高和發展規模的擴大。實行動態變化的員工薪酬管理制度,使企業各類型員工對公司的薪金、激勵制度等有所期待,這樣他們就會拼盡全力,埋頭苦幹,希望能夠提高自己的薪金水平。企業在恰當的時機,給員工來一個福利突襲,製造驚喜,可以增加員工的新鮮感,並且企業可以以此爲誘導,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使其全心全意爲公司服務[2]。

3.4建立完整健全的國有企業知識型員工的薪酬管理制度

衆所周知,國有企業在我國的經濟發展過程中佔據主導地位,所以我們對於國有企業管理的方方面面都要予以高度的重視,儘量建立起完整健全的管理體系。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既能爲企業贏得知識型人才資源,還有利於企業的資金管理,進而使國有企業有條不紊地執行。在國有企業知識型員工的薪酬管理制度中,除了員工的基本工資外,增設適當的福利、一次性激勵金、股權分配等各項附加激勵措施,可以提高知識型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使其安於本崗位工作,全心全意爲企業貢獻自己的所長。

4國有企業對知識型員工的合理薪酬管理制度的實例列舉

下面以某一報社對員工薪酬管理制度的改革爲例,具體分析說明合理的國有企業知識型員工薪酬管理制度的建立。該報社之前採用的是國家相關部門制定修改的員工工資制度,但從長期執行該工資制度的效果來看,員工內部出現平分工資、沒有明顯的薪酬差別待遇的現象,這使員工處於滿足現狀,工作興致不高的狀態,進而制約報社的整體發展。因此,該報社決定對員工的薪酬管理制度進行一次改革修正,以充分發揮薪酬制度對員工的激勵作用。報社採用基本薪酬+績效考察獎勵+福利津貼的基本薪酬模式。針對特別的人才類型,採取相應的薪金吸引策略,以便吸引大量外來人才,增強報社的人才實力;對報社內部員工工資進行適當調整,區分出工資差異,應貫徹執行公平、合理、高效的薪酬分配原則,賞罰分明,不歧視新員工,給每一位員工提供充分展示能力的機會;報社還應不斷挖掘新型人才,予以合適的獎賞;每間隔一定的週期,爲員工提供出國深造、專業培訓、外出度假的優惠福利,滿足員工的物質需求,從而提高報社員工的忠誠度,形成報社人才的絕對優勢。自該報社對原有工資制度實行改革之後,報社的發展規模和效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由此可見,合理的員工薪酬管理制度及行之有效的激勵措施在一個企業長期穩定的發展過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5結語

本文詳細研究了我國大多數國有企業知識型員工薪酬管理制度的不足,依據專業的薪酬管理理論,闡述了幾點切實可行的完善措施,報社薪酬制度改革的實例也爲國有企業薪酬制度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價值。希望本文的探討研究可以幫助國有企業建立起合理健全的知識型員工薪酬管理制度,改善國有企業對知識型員工的薪酬待遇,爲企業留住人才。

參考文獻

【1】程貫平.激勵知識型員工的整體薪酬[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xx(08):74-77.

【2】王環.傳統薪酬制度的弊端及改革[J].新疆職業大學學報,20xx(03):132-135.

企業的管理制度12

一、企業集團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財務組織結構混亂,決策主觀化嚴重

長期以來,我國的許多企業集團都沒能夠明確劃分財務和會計之間的工作,許多時候都是把二者混爲一談。這樣就會導致企業集團內部的財務和會計出現一元化的情況,影響了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同時,企業集團的財務管理體制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問題,因此只有負責人員憑藉主觀的臆斷來進行決策的制定。這樣對於企業集團財務決策的可觀性和準確性有着重要的影響,直接導致了企業集團的運營失敗。企業集團的財務組織結構比較混亂,所以導致其在市場上的競爭力會大大降低。

(二)制度建設存在問題,缺少預算評估制度

當前,我國的一些企業集團對於財務管理的重要性已經有了比較好的認識,並且開始注重對於財務管理制度進行改革。比如,費用審批和預算制度等。但是,一些企業集團所做出的改革還比較少,企業集團財務管理還存在着一些漏洞。尤其是在項目籌資和投資考覈方面,沒有系統化的和全面的管理考評機制。對於集團公司來說,如果有新兼併的子公司,那麼首要的事情就是想要重新使其進入市場,佔領市場份額,從而導致忽視了子公司其他方面的管控。

二、建設企業集團財務管理制度的方法

(一)明確財務和會計的真實主體

在完善企業集團財務管理制度的過程中,應該注重明確財務和會計的真實主體,理清楚企業集團內部的產權關係,從而對於內部的財務進行更加有效的管理和優化。同時,應該結合權責一致的原則,使子公司能夠掌握一部分財務管理的權利,實現集團經濟利益的合理分配。只有透過這樣的方式,才能夠有效避免企業財務決策的主觀性,提高決策的科學性。

(二)完善財務管理體制,開展資金預算評估

在具體開展工作的時候,企業應該注重健全和完善企業集團的財務管理體制,對於企業集團財務資金的籌措工作給與高度的重視,從而設計出更加符合企業集團當前發展時機情況的財務管理制度。對於企業集團來說,應該嚴格把控並且合理劃分子公司的資金籌措和資產處置等方面的權利。

(三)加強財務管理監督,完善激勵機制

企業集團建立和實施財務監督機制的主要目的就是更加有效地監控和監督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情況。具體來說,也就是對於財務部門和審計部門的工作進行監督和考評,定期或者不定期清查企業集團的財務狀況。同時,還應該形成一套完整的監督控制體系,完善考評指標和激勵機制。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按照不同的考評指標對於子公司的財務管理情況進行考覈與品谷,更加真實有效地把子公司運營情況和財務情況展示出來,爲企業集團更加合理地制定財務預算目標提供有效的參考數據和資訊,保證企業集團財務決策的有效性。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爲了能夠提升我國企業集團的市場競爭力,增加市場份額,建立符合企業集團實際發展情況的財務管理制度具有重要的意義。這就需要在具體的工作中,應該明確財務和會計的真實主體,不斷優化和改進內部財務管理的模式和制度,從而有效降低財務決策出現的風險。同時,應該加強對於資金的預算和評估,保證企業集團的財務預算能夠更加規範和科學,從而使企業集團的核心競爭力得到有效提升。最後,還需要完善獎勵機制,推動財務管理和決策的科學化,推動企業集團更好的發展。

企業的管理制度13

摘要:

建立健全完善的企業管理制度是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推動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就企業管理制度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做淺要分析。

關鍵詞:

企業;管理制度;企業發展

企業生產運營的最終目的是爲了贏得經濟效益,追求利潤的最大化。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經濟環境下,每個企業在資本市場中都期望得到最大利潤,企業管理者和投資者也將如何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推動企業的生存發展作爲最主要的關注問題。而要促進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獲得最大經濟利益,最重要的便是建立健全企業相關的管理制度,提高企業精神文化,從而降低企業的管理成本,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爲企業的和諧良好發展創建強有力的生存環境。

一、企業管理制度的涵義

企業的管理制度一般是指企業內部的管理形式管理思想等,是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而形成,也隨着市場的發展而不斷完善的組織形式,是以科學管理、政企分開、產權清晰爲主要條件的企業制度。廣義的企業管理制度包括了企業的領導和激勵制度、企業的戰略思想、組織機構形式、企業文化等。狹義的企業管理制度具體指企業的各項管理條例、規章制度、標準等,是企業領導層爲了實現標準化的生產運營而規定的各種辦法、規則、標準和程度,主要有生產管理、人事管理、供應管理等部門制度。企業管理制度對於企業的員工和企業的各項活動都有着一定的約束性,是在不斷的企業發展中形成並完善的制度。企業要得到健康長遠的發展,必須要建立健全系統化、科學化的管理制度,並且要求企業和員工都能嚴格遵守。如果沒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企業在計劃、決策、領導、控制、組織和協調相關生產活動時會遇到各種困難和矛盾,難以實現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二、企業管理制度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

1.企業管理制度有利於提高企業員工的素質企業的管理制度一定程度上有利於員工整體素質的提高,更加有利於企業的長遠發展。在企業中如果沒有管理制度的嚴格規定,對於員工的工作態度、工作方法做出一定的約束,那麼員工在上班時必然會自有散漫,嚴重的影響到工作效果。企業的管理制度要建立在企業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在符合企業發展要求的同時也培養了員工的職業素質。另外企業管理制度的規定也要符合以人爲本的原則,充分考慮企業員工的利益,尊重每位職工。這樣員工在遵守制度工作的同時也會投入更多的精力,端正工作態度,提高工作效率,從而促進了企業的發展。

2.企業管理制度有利於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科學有效的企業管理制度有利於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企業的健康發展。透過研究調查表明,企業在進行運營過程中,例如處理公司檔案時只需要幾分鐘的時間,而如果沒有明確的管理規章制度來規定流程,審批檔案需要經過不同的部門分工審覈,會出現過程混亂,找不到具體責任人的情況,浪費了很多不必要的時間,從而也影響了檔案的處理效果,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工作的效率,最終還會造成管理混亂,並給企業帶來損失。因此完善正確的管理制度可以極大了節省工作時間,提高工作效率並促進企業的發展。

3.企業管理制度有利於爲管理者和員工提供指導企業每天的日常執行都遵循一定的規則,而不同員工處理工作的效果也不盡相同,在工作效率上會存在較多的差距,企業管理制度可以爲企業的管理者提供方向,同時也指導員工如何處理工作。在企業的執行中,企業管理制度可以發揮重要作用,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爲每個員工分配相符合的工作,爲每個崗位制定職責標準和限定職責範圍,避免遇到問題時出現推諉的情況,也爲具體的工作指引了放線,有效推動企業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4.企業管理制度有利於實現企業的生產目標企業的各項生產活動必定要依靠各種政策來進行管理並制定實現的目標,而傳統的管理體制中並不能完全的體現出來,在現代的企業管理制度中可以將企業發展中實行的政策和目標充分顯示,並且及時的將企業發展的各項資訊進行收集和反饋。企業的員工在執行工作任務時如果違反了企業的規章制度,管理部門就可以根據相關規定要作出處罰和調整,從而有效的達到企業的生產目標。

5.企業管理制度有利於降低企業成本傳統的企業管理和生產模式過程一般比較繁瑣,並且有很多不必要的環節。而完善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可以在流程中去掉沒有意義的工作環節,精簡工作流程和生產流程,節省了很多企業需投入的財力和時間,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從而促進了企業的良性發展。

三、建立完善的企業管理制度的措施

企業的管理制度對於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制定完善的企業管理制度一定要符合企業的實際發展情況,認真的調查研究,從企業的組織架構、人員構成和企業企業目標深入分析,按照國家的法律法規,充分考慮到企業和員工的利益,制定出滿足企業目標和員工需求的制度。

1.不斷的完善企業管理、組織結構等管理模式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要組成,企業的管理模式也是隨着經濟市場的環境變化而變化。企業要立足於管理最優化的基本點,不斷完善嶄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企業內部要建立董事會、股東大會、監理會和經理層等職權組織,相互制約相互依賴,採取公平公正的管理模式對管理層形成有效監督。首先企業管理機構的設計要扁平型,將管理層級精簡併且系統化的將各職能部門劃分,明確部門的責任,使部門之間溝通順暢,提高工作的效率實現人力資源優化配置。其次企業要以集體決策爲基礎,建立科學的企業決策制度,減少冗長繁瑣的決策程序,保證各項工作的重大決策反映出大部分人的主流意見。基層的決策權要充分發揮基層管理者的權能,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同時建立審計制度來監督企業管理目標的實現。另外要建立科學的企業管理制度,要使制度有一定的穩定性、完整性、系統性和可操作性,將制度設定的目標和原因明確下來,符合企業以人爲本的原則,考慮到各種內部和外部因素,使制度具有可操作性。同時在制度的實行過程中要注意收集意見資訊,及時作出反饋和評估,發現問題及時糾正,不斷的完善和提高管理制度。

2.提高企業管理思想,樹立現代化的理念企業的管理制度要能夠緊跟時代潮流,以經濟市場爲中心樹立現代化的企業管理理念。要改變傳統企業管理制度,具備現代化的戰略目光和思維,用敏銳的觀察力去探索企業外部的市場環境,從經濟管理的深層次來考慮實際問題,有效建立企業內部的執行機制,嚴格的控制產品質量標準,以最低的成本來實現最高的質量,加強和完善企業內部管理和生產管理,促進企業提高經濟效益。同時現代化的企業管理制度還需要管理者具有多樣性的思維,充分研究和分析企業管理制度的複雜性,樹立好強有力的控制系統,既能適應市場的多變,又能高效的處理企業事務,徹底改變違章不究、無章可循的管理混亂現象,完善準確快速的決策組織和進階的科研機構。企業要確立以人爲本的管理理念,建立有效個約束和激勵制度,做好企業的基礎管理。政府也要建設與企業制度相配套的相關法律法規,積極改善企業的外部環境,爲中小企業提供技術支援和資金支援,鼓勵企業的發展。

3.有效開展企業管理,創新科學的激勵制度由於經濟市場的多變性和不穩定性,企業的管理制度也隨之發生改變,在實施的過程爲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需要不斷的發展和創新。創新是企業得以發展和進步的靈魂,優秀的企業管理者能夠敏銳的探索到管理制度中出現的缺陷和弊端,深入研究和分析,把握好改革的良機,從而確定了新的制度內容和方向。在改革制度的同時管理者要從實際情況出發,尊重管理科學的規律和方法,使管理制度具有理性化、科學化,體現公正、公平、合理、嚴謹的原則,避免出現強迫性、獨裁性的推行。企業用人制度的創新要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建立健全一套可以培育人才、吸引人才的管理制度,打造學習型的企業組織。同時合理的制定和分配激勵制度,科學完善的激勵制度可以提高企業職工的創造性和積極性,全面的提高企業員工的榮譽感和責任感。企業在制定和實施管理制度時要經過充分的調查和研究,適當引進國內外先進的管理理念,在實踐和改革中探索出適合企業發展的方法和制度。

四、結語

企業要想在競爭激烈的經濟市場中獲得長遠的發展,必須要制定出具有科學化、創新性並適應於本企業的管理制度,這樣不僅可以保證企業的內部管理順暢,還可以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培養員工的整體素質,降低生產成本,實現企業的生產目標,獲得最大化的經濟效益,從而在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有效的推動了企業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金曉梅.企業管理制度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分析[J].技術與市場,20xx,(11):205-205.

[2]楊子玲.構建現代化企業管理制度的思考[J].低碳世界,20xx,(24):344-345.

企業的管理制度14

摘要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中小企業所面臨的競爭日益激烈,想要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必須要重視企業的績效管理。透過科學合理的績效管理機制,對員工進行管理,約束激勵他們提高個人的工作成績,從而帶動整個企業的發展。本文從中小企業績效管理制度的現狀出發,分析探討了如何對績效管理制度進行創新。

關鍵詞中小企業;績效管理;制度;創新

我國的中小企業管理中,績效考覈一直都是比較重要的管理制度,但是績效管理是否就等同於績效考覈呢?誠然,沒有科學合理的考覈制度,很難激勵起員工工作的積極性。但是,傳統的績效考覈制度已經無法適應當前市場經濟背景下中小企業的發展趨勢,只有對績效管理制度進行創新,才能更好的促進企業的發展。

一、現代中小企業績效管理制度的現狀

1、對績效管理制度認識不到位,績效管理無法發揮其作用。很多企業管理者和員工都認爲績效管理制度等同於績效考覈。管理者將績效考覈作爲考覈、約束員工的一種手段,並沒有在企業的戰略發展層面對績效管理有深刻的認識。管理者將其作爲人力資源管理的方法途徑之一,在績效管理的過程中,沒有對考覈結果進行有效的處理。員工也沒有將自身的績效考覈結果與企業的發展目標結合在一起,只是當成公司管理員工的手段。對績效管理制度認識不到位,使得績效管理得到的重視程度不夠,無法全面發揮其作用。2、績效管理制度設定不合理,不利於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絕大多數中小企業都有自己的一套績效管理制度體系,但是有的企業所設定的管理制度存在漏洞,使得制度的推行遭到一定的阻礙,更甚者,使得很多員工苦不堪言。績效管理制度應根據自己企業的發展情況、員工的素質等各方面綜合制定,實際工作中,很多中小企業都一味地照搬大型企業的管理制度方法,這樣的管理制度沒有結合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很多條例規定無法推行,不僅使得管理工作難度加大,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員工無法適應。3、績效管理考覈結果運用不合理。多數中小企業的績效管理考覈結果的應用只是單純的與員工的薪資掛鉤。這樣的應用方式顯然不夠科學。考覈結果沒有與部門企業的發展相結合,不利於企業的發展。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與普通員工實行一套考覈標準,但是對於高層管理者而言,更應該將考覈結果與企業的發展、競爭力的提高相連,從戰略性的角度分析考覈結果。簡單的只將考覈結果與員工工資掛鉤,不利於企業的發展,也無法全面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

二、中小企業績效管理制度的創新途徑

1、績效評估內容的創新。傳統的績效評估關注與員工最終的績效,將最終結果與員工獎勵相連,隨着管理水平的提高,管理者也認識到了這種方法的侷限性。且中小企業的文化組織、人員素質等方面有所欠缺,這樣的評估方式,不利於企業的整體評估與發展。因此,績效評估的重點應轉移到人員發展這方面來,關注員工個人的發展,使得他們感受到努力所帶來的成果,給予他們安全感與自信心。2、管理者角色的創新。通常員工看來,管理者是管理他們工作,對他們工作進行評價的人。很多員工不敢在管理者面前表露自己的想法,有的員工將管理者看做高高在上的企業領導人,很少與管理者進行交流。公司也缺乏相應的溝通機制,管理人員往往會脫離員工工作實際,不瞭解企業內部員工的工作情況。在績效管理中,應轉變管理者的角色,讓他們作爲員工實現績效評估目標的評價者和指導者,由他們指導、引導員工完成績效評估目標。3、績效管理評估標準的創新。工作的績效考覈標準是否與企業的發展目標一致,是否與員工工作本身有關,是否合理明確都是績效考覈能否達到預期效果的關鍵。績效評估標準應與企業的發展組織目標一致,只有滿足企業發展需求的目標的績效考覈纔有實際意義,才能爲企業的發展提供助力。其次,績效考覈的標準應符合員工工作的實際情況,企業有很多部門,每個部門應有自己的績效考覈標準,不能統一設定。根據員工工作性質、內容,設定考覈目標,將其作爲督促員工工作的手段之一,激勵員工工作的積極性。最後,績效考覈中每一個項目都應有單一的標準、原則,用其規範考覈行爲,如果每個考覈項目有不同的標準、原則,會降低評估的效果。4、考覈形式的創新。傳統的績效考覈都是管理人員對基層員工的工作進行評定,這有一定的限制性,考覈形式可以採取多樣性,多種方式相結合,從而達到全面考覈評定的效果。首先,員工進行自我評定,讓員工對照考覈標準,對自己的工作進行評定,認識到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之處。其次,員工之間進行互評,由同一部門的員工進行相互評定,評價員工在部門之中的表現、工作情況。最後,由主管部門人員對員工進行評估,管理人員根據員工平時的表現,瞭解其工作成績,對其表現進行評定。這樣多方面的評定,有利於管理人員對員工情況的掌握,也有利於員工進行自我反省,從而促進員工個人的發展。5、對評估效果應用的創新。評估結果不應只單純的與員工的績效相關聯,這是在“大材小用”,績效評估的結果應與企業的發展決策、人事調動、人力資源培訓等多方面內容相連。將評估結果作爲對管理人員、普通員工工作效果的評定,作爲人員職位調動的一項依據,獎勵先進,激勵落後,從而使得更多的員工努力奮進,不斷完善自我。總而言之,中小企業的績效管理制度關係着企業的整體發展,有效的績效管理制度有利於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規範管理層人員的工作,爲企業選拔優秀人才,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因此,企業應結合自身實際,不斷總結經驗,創新績效管理制度,以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提高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王奇.績效管理系統提升我國中小企業競爭力研究.《中國市場》.20xx

[2]胡偉.基於平衡記分卡的創新型中小企業績效管理研究.《安徽農業大學學報》.20xx

企業的管理制度15

爲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爲主”的安全生產方針,規範車間應急管理制度,提高應對風險和防範事故的潛力,保障職工的安全健康和生命安全,最大限度的減少財產損失、環境損害和社會影響。根據段相關要求制定本制度。

1、應急管理制度堅持“以人爲本,減少危害,居安思危,預防爲主,統一領導,分級負責,職責明確,快速反應”的原則,

2、應急管理分“預防、準備、響應和恢復”四個過程。主要資料包括:應急管理組織體系,應急救援預案管理、應急培訓、應急演練、應急物資保障等。

3、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編寫與修訂。車間應急管理制度領導小組負責預案的編制、修訂。預案要貼合《安全生產法》,並持續與上級部門預案的銜接。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及實際演練狀況,適時修訂《預案》,做到科學、易操作。

4、應急管理培訓。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全員應急管理培訓,培訓資料應當包括:事故預防、危險辯識、事故報告、應急響應、各類事故處置方案、基本救護常識、避災避險、逃生自救等。

5、應急演練。根據年度應急演練計劃,每年至少分別安排一次桌面演練和綜合演練,強化職工應急意識,提高應急隊伍的反應速度和實戰潛力。安監科負責做好演練記錄和總結。

6、應急通訊設備保障。車輛要對電話、對講機、手機等通訊器材進行經常性維護或更新,確保通訊暢通。

7、應急救援物資保障。根據車間預案做好應急救援設備、器材、防護用品、工具、材料、藥品等保障工作。確保經費、物資供應,切實加強應急保障潛力,並對應急救援設備、設施要定期進行檢測、維護、更新,確保性能完好。

9、應急處置。事故發生後,立即啓動應急預案,以營救遇險人員爲重點,開展應急救援工作;要採取必要措施,防止發生次生、衍生事故,避免造成更大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環境污染;要及時組織受威脅羣衆疏散、轉移,做好安置工作。

10、成立兼職救護隊,人員由各班組主要負責人及職工、勞務工組成,並進行經常性訓練,熟練掌握基本的救護常識和救援潛力。